学术投稿

锌制剂防治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效果

赵志霞;肖俊华

关键词:葡萄糖酸锌, 腹泻, 小儿, 防治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口服锌制剂防治小儿急性腹泻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5月-2012年4月儿科诊治的急性腹泻患儿2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8例和对照组102例,2组均采用相同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葡萄糖酸锌治疗.观察2组临床症状消失所需时间、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及随访3个月内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3个月内治疗组腹泻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无重型腹泻发生.结论 急性腹泻患儿在综合治疗方法上加用葡萄糖酸锌口服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缩短腹泻病程,并能预防3个月内的腹泻复发,方法简便易行.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自体腹水直接回输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17例效果观察

    目的 评价自体腹水直接回输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临床疗效.方法 对17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行腹水直接回输治疗,一般每次放出腹水总量3500~4000ml,直接回输量2500~3000ml,每周腹水回输2次直至腹水明显消退.结果 B型超声检查患者腹水均明显消退,与治疗前比较,患者治疗后体质量下降、腹围缩小、白蛋白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输时出现畏寒2例,出现头晕、心脏不适1例,调整输液速度后缓解.结论 自体腹水直接回输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方法简便,疗效确切,费用低廉,安全有效.

    作者:王新国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常用抗菌药物的临床不合理应用的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常用抗菌药物的临床不合理应用情况.方法 对2011年2月-2013年2月该院各临床科室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住院病历50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常用抗菌药物临床不合理应用的首要表现形式为给药方法不当(22.0%),其他依次为剂量应用不当(18.0%)、无指征用药(14.0%)、选药不当(12.0%)等,少的表现形式为手术期用药不当和换药频繁(均为2%);临床各科不合理用药发生次数多的是骨科(18.0%),其他依次为普外科(14.0%)、肛肠科(12.0%)、呼吸内科(12.0%),妇产科发生次数少(10.0%).结论 住院患者具有较高的抗菌药物应用率,手术之后也需要较多地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因此,医院医护人员应切实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和规范化管理.

    作者:黄良胜;许晓菲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改良术治疗鼻中隔偏曲123例疗效观察

    鼻中隔偏曲在临床上比较普遍,是鼻科的常见病.传统的鼻中隔矫正术对鼻中隔高位偏曲及鼻中隔下端棘突较难彻底矫正,并且极容易分破鼻中隔偏曲部位黏膜.

    作者:冯国泰;冯兴潮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手术联合甘桔冰梅片治疗声带小结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甘桔冰梅片在声带小结术后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 将83例声带小结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3例和对照组40例,试验组予以手术+甘桔冰梅片治疗,对照组单纯予以常规手术治疗.术后1个月评估并比较小结变化程度、音哑效果及相关症状缓解程度.结果 2组术后都能有效去除声带小结,试验组音哑效果、相关症状缓解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桔冰梅片有利于提高声带小结术后音哑效果,并缓解相关症状,是治疗声带小结的有效辅助药物.

    作者:吕忠;邓立波;唐真武;庞晓军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改进式后腹腔镜下离断式肾盂成形术在小儿泌尿外科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改进式后腹腔镜下离断式肾盂成形术在小儿泌尿外科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09 -2013年于该院接受小儿后腹腔镜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患儿48例,依腹腔镜手术方式分为A组和B组,每组患儿24例;A组采用改进式后腹腔镜下离断式肾盂成形术双J管置入方法,B组采用传统后腹腔镜下离断式肾盂成形术双J管置入方法.对比2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A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进式后腹腔镜下离断式肾盂成形术应用于小儿泌尿外科手术,在确保治疗效果的同时给予对患儿造成的伤害更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耀宝;迟凤英;孙文明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空巢老人下肢骨折后焦虑、抑郁的护理体会

    据统计,60岁及以上2个老年人的家庭中,单独生活住户占42%[1],但是空巢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整体上低于非空巢老人,为此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受到社会关注.其主要表现以焦虑、抑郁为主空巢心理.尚加之骨折后活动能力下降,可严重影响老人的心理情绪,焦虑、抑郁症的发生率更为显著.不仅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与躯体症状相互作用,严重影响着治疗效果和预后.另外,空巢老人住院期间的主要特点是患者住院全程无亲属陪护,其一切工作均由护理人员完成[2].为此加强空巢老人后的护理质量尤为重要.

    作者:陈光华;孛素霞;王冬红;武文涛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按摩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90例疗效观察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由于损伤或颈椎及其椎间盘、椎周筋肉退变引起的脊柱平衡失调,多见于中老年人.其临床表现较为复杂,临床分为6型: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颈部交感神经型、混合型.笔者自1995年1月-2010年12月采用按摩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99例,效果满意,现将临床常见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俱银海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早期外科手术与单纯药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 比较、分析早期外科手术与单纯药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试验组予以早期外科手术治疗,对照组单纯予以药物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痰液转阴率、治愈率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痰液转阴率和治愈率分别为93.0%、88.4%,高于对照组的34.9%、23.3%;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0%,低于对照组的1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实施早期外科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存存;王刚;周旭东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我院门诊处方书写规范及用药适宜性调查

    目的 规范门诊处方及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对2013年第一季度门诊处方3650张进行抽查,检查处方书写规范和检查用药适宜性.结果 不规范处方2573张,占总抽查处方的70.5%.处方存在书写不规范现象,临床用药存在重复给药、用时超长、用药不当、配伍禁忌及用法错误等不足之处.结论 规范医师处方行为,落实药师处方审核、发药、核对与用药交待等相关规定,改进和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田卓平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2012年我院门诊药物咨询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分析2012年门诊药房药物咨询情况.方法 对门诊药房2012年230例用药咨询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咨询药物类别居前3位的分别为心脑血管药(23.91%)、抗感染药(20.87%)、消化系统药(19.13%).咨询内容以药品用法用量、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居多,分别占26.09% 和20.00%.结论 在门诊药房设立药物咨询窗口可为患者提供用药咨询,使患者用药更安全、更合理.

    作者:何丽冰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胎盘前置状态引产个体化治疗35例效果观察

    孕28周后,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其边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低于胎先露部,称前置胎盘[1].若这种胎盘附着部位异常发生在孕28周之前,则称胎盘前置状态.胎盘前置状态是妊娠中期阴道出血常见的原因,其流血常反复发生,甚至可能一次出血即危及生命.当保胎失败或患者坚决放弃妊娠时,其处理较为棘手[2].为探讨不同胎盘前置状态引产患者采取个性化治疗的效果,选取我院2006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胎盘前置状态引产患者35例,回顾性分析其治疗方法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永碧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止吐类药物综述

    本文通过对止吐类药物的概述,介绍了目前临床应用的止吐类药物的分类和样本医院的使用情况及国内外市场情况,并对止吐药市场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者:牛桂珍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剖宫产切口妊娠的诊断价值

    孕卵着床于剖宫产瘢痕处称为剖宫产切口妊娠(ca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目前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CSP为异位妊娠的一种极为少见的特殊形式,是一种特殊的肌层妊娠.对其诊断主要依靠超声检查 .回顾分析我院应用超声检查剖宫产术后2000例早孕患者的声像图资料,其中2例为剖宫产切口妊娠,此文旨在探讨切口妊娠的声像图特征及超声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琳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重型颅脑损伤59例并发症护理体会

    2010年4月-2012年12月我科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9例,经积极抢救,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其并发症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宋艳霞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断层甲床游离移植修复甲床缺损30例观察

    甲床损伤在手外伤中很常见,我镇手工冲床密集,大量冲床挤压所致的甲床损伤中甲床缺损较多,如何处理缺损,我科尝试多种方法.断层甲床游离移植修复30例患者,恢复满意,且手术方法简单、创伤较小,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胡建桥;杨亚杰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硫酸镁治疗小儿哮喘40例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硫酸镁治疗小儿哮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80例哮喘小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25%硫酸镁静脉滴注,每次0.1~0.2ml/kg,用药浓度为0.5%~1.5%,每天1~3次;对照组给予氨茶静脉滴注,每次 2~4mg/kg,匀速静脉滴注,持续6~8h.观察2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75.0%,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为(4.5±1.5)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6.5±2.5)d,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硫酸镁对于治疗小儿哮喘有着明显的优势,见效快、疗效短、不良反应少,安全而有效.

    作者:李金城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5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0.5~1mg,每天2次雾化吸入.结果 治疗组喘息缓解时间、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可改善患儿肺功能、缓解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减少疾病恶化频率.

    作者:刘宏艳;李淑红;刘长新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药库药品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及其作用

    医疗药品[1]与人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医院药库[2]管理是医疗药品在医院储存和使用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药品使用安全及临床治疗效果.故科学、高效地医院药库药品质量控制管理,是提高医疗质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的重大课题.结合我院药库药品日常管理经验,探讨药库药品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及其作用,为保障医疗机构药品质量安全提供依据.

    作者:袁蓉;全晓雯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心电图异常Q波误诊原因分析

    如果Q波的时间和深度超过正常值或伴有切迹,则为异常Q波(Q波时间>0.04s,深度超过同导R波电压的1/4).发生异常Q波的心电图多见于心肌梗死,但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因素能够引起Q波的改变,甚至形成异常Q波,如心肌病、心肌炎、肺气肿、肺栓塞、左心室肥厚、左束支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等.通常将发生在心肌梗死的Q波称为梗死型Q波,而发生在其他疾病的异常Q波则被称为非梗死型Q波,本文对异常Q波的鉴别分析如下.

    作者:尤春梅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当前农村卫生监督与食品安全存在问题与对策

    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更是一个国家安定、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到人民健康与国家发展的重点问题,尤其近年来多起恶性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食品的安全性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如何完善食品安全监管,尤其是对管理力量和基础都比较薄弱的基层农村地区食品监管,已成为各级政府迫在眉睫的一件大事.下面结合我县当前卫生监督与食品安全工作中的实践经验,探讨如下.

    作者:李金森 刊期: 2013年第2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