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志霞;肖俊华
目的 观察在西药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方法 将60例UAP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疗程均为30d,观察2组疗效和一氧化氮(NO)、血浆内皮素(ET)水平.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均明显下降,且试验组患者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NO较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均显著升高(P<0.05),ET较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常规西药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UAP疗效更显著,其作用机制与调节NO/ET水平有关.
作者:孔庆黎;何琴;李晋 刊期: 2013年第26期
医疗药品[1]与人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医院药库[2]管理是医疗药品在医院储存和使用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药品使用安全及临床治疗效果.故科学、高效地医院药库药品质量控制管理,是提高医疗质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的重大课题.结合我院药库药品日常管理经验,探讨药库药品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及其作用,为保障医疗机构药品质量安全提供依据.
作者:袁蓉;全晓雯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塞来昔布及帕瑞昔布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超前镇痛效果.方法 将69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超前镇痛组36例和传统镇痛组33例.超前镇痛组围手术期应用塞来昔布及帕瑞昔布,传统镇痛组术前不给予任何镇痛药物,术后2组患者出现剧烈疼痛时,辅助其他类镇痛药物治疗.分别记录2组患者术后第2、4、8、12、24、48小时VAS评分、辅助其他镇痛药物的例数及不良反应.结果 超前镇痛组术后各时点VAS评分小于传统镇痛组,且术后镇痛药物辅用率为5.6%,低于传统镇痛组的3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均无过敏反应、消化道出血以及心、脑血管等系统并发症发生.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应用塞来昔布及帕瑞昔布超前镇痛,无明显不良反应,临床镇痛效果良好.
作者:唐俊;黄克;李林;梁红锁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 评价我院抗肿瘤药物的应用情况和用药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07-2011年抗肿瘤药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抗肿瘤药物用药金额呈逐年增长趋势,植物来源及其衍生物类药是用药金额多的抗肿瘤药物(44.29%);DDDs排序向前的药物有来曲唑片、托瑞米芬片、注射用环磷酰胺、依西美坦片.结论 我院抗肿瘤药的用药现状符合当前国内抗肿瘤药物的消耗总趋势,使用情况基本合理.
作者:李明珍;陈瑛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 观察甘桔冰梅片在声带小结术后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 将83例声带小结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3例和对照组40例,试验组予以手术+甘桔冰梅片治疗,对照组单纯予以常规手术治疗.术后1个月评估并比较小结变化程度、音哑效果及相关症状缓解程度.结果 2组术后都能有效去除声带小结,试验组音哑效果、相关症状缓解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桔冰梅片有利于提高声带小结术后音哑效果,并缓解相关症状,是治疗声带小结的有效辅助药物.
作者:吕忠;邓立波;唐真武;庞晓军 刊期: 2013年第26期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替代品在临床治疗、急救用药及给营养进行静脉输注时静脉留置针是重要的工具,其有明显的被认可的优越性,如减轻患者穿刺的疼痛感,避免头皮针反复穿刺而带来的痛苦;维持血管通路,利于紧急抢救;减少护士穿刺操作次数,提高工作效率,对心脏内科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对2012年3月-2012年10月使用静脉留置针患者80例进行分析,穿刺失败、套管堵塞、静脉炎等并发症是应用静脉留置针常见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护理措施.
作者:范俊玲 刊期: 2013年第26期
心脏病是老年人常见、多发病.因老年人体质弱,抵抗力差且病情重,常危及生命.因此,掌握老年心脏病护理要点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现总结老年心脏病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温少凤;于雯 刊期: 2013年第26期
输液反应是临床上常见的不良反应,治疗不当会危及患者的生命,我院自2008年以来治疗输液反应2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海棠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重型脑干出血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提高急性重型脑干出血的救治成功率.方法 分析62例急性重型脑干出血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积极实施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行有创机械通气,给予晶体与胶体脱水剂联用、应用脑保护剂、促醒、防治并发症、对症支持治疗及完善的护理与康复训练.观察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62例患者应用有创机械通气前、后均行血气分析,治疗后pH、PaO2、PaCO2、SaO2、BE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好转出院15例,植物状态10例,经积极救治病情稳定后因各种原因放弃治疗出院12例,死亡25例,救治成功率为59.7%.结论 对于急性重型脑干出血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积极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同时配合药物治疗,可提高治疗的成功率,收效显著.
作者:张宗玉;王丽娟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 了解该院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回顾分析法,对该院2010-2011年抗菌药物年使用量前10名的药物进行排序、用药频度排序等,采用DDDs分析法进行估计分析.结果 以β-内酰胺类(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应用广,在抗菌药物中占绝对的主导地位.结论 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不合理现象依然存在,须加强抗菌药物应用规范、合理性的监管.
作者:周蓓瀛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猪尾巴导管置管引流并顺铂联合高聚金葡素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 76例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其中对照组猪尾巴导管引流放尽胸、腹腔积液之后经胸腔注射顺铂;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高聚金葡素浆膜腔内注射;在治疗结束后统计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84.21%、57.89%高于对照组的52.63%、36.84%,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毒副作用无明显差异.结论 顺铂联合高聚金葡素对恶性胸、腹腔积液有着较为良好的效果,能够明显提高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有效控制胸、腹腔积液,且毒性低,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应用.
作者:江红;赵作银 刊期: 2013年第26期
患者,女,65岁,因高血脂口服非诺贝特100mg,每日3次.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全身乏力,自觉肌肉酸痛,以双下肢小腿明显5d入院.既往2型糖尿病史10余年,合并糖尿病肾病史5年,高血压病史2年,否认心脏病、遗传病、肝炎、肺结核等病史,否认外伤、手术史,未发现食物及药物过敏史,无毒物及放射性物质接触史,无烟酒嗜好,无输血史,52岁绝经,绝经后阴道无出血.
作者:徐应春 刊期: 2013年第26期
永久性起搏器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起搏和传导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主要方法,在安置术后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这是患者担心又缺乏知识的一部分.许多并发症可通过护理人员的观察及时发现,通过医护配合及时处理,有些并发症可以通过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护理干预降低发生率,大限度降低对患者的伤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郭丽娜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无创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80例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无创通气,对照组常规综合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症状、院内病死率、气管插管率、住院天数、动脉血气分析等指标.结果 2组临床症状、院内病死率、气管插管率、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气分析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且治疗组各项指标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通气用于治疗AECOPD安全有效,可作为常规一线治疗,及早应用.
作者:李慧;邢学勇 刊期: 2013年第26期
护理质量管理是护理管理的核心,护理质量的实质是护理工作的全面质量管理[1].在临床护理中,夜班工作是容易被忽视的时段,其特点是患者多、工作量大、护士人少、应急、突发事件多,也是护理管理的薄弱环节.为了提高和加强夜间的护理质量,使护理管理工作得到延续,医院自2007年开始,在原有护理部1名助理员总查房的基础上,增加了2名护士长夜值班查房,起到了督促、检查护理工作,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协调各科室相关工作.并加强了夜间护理的管控,有力保障了临床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了护理质量.现将做法汇报如下.
作者:张凤霞;王晓箴;高素珍;王莹;李俊玲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 调查医院住院患者中药注射剂溶媒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医院各科室的出院病历203份,进行用药数据的统计,根据用药的实际情况,以溶媒的选择和稀释浓度为切入点,调查中药注射剂的溶媒应用的合理性.结果 医院中药注射剂溶媒选择不适宜17.2%,稀释浓度不适宜21.2%.结论 中药注射剂在中医院中应用广泛,存在溶媒选择及稀释浓度不适宜等问题,说明书中溶媒及稀释浓度要求越局限,错误率越高,因此应规范中药注射剂说明书的内容,加强中药注射剂溶媒使用情况的评价.
作者:李文华 刊期: 2013年第26期
静脉药物调配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PIVAS)是指在符合国际标准、依据药物特性设计的操作环境下,由受过专业培训的药护技术人员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全静脉营养、细胞毒性药物和抗生素等静脉药物的配置,为临床提供优质服务的医疗职能部门[1].PIVAS改变了原有的医师开医嘱、护士执行医嘱的病区给药模式,形成以患者为中心、药师对患者用药过程负责的全新工作模式,能有效避免由于医生的用药习惯或护士的药学知识相对薄弱等因素引起的医疗差错;PIVAS改变了医院药学以事后分析为主的传统工作模式,逐步实现由供应保障型向技术服务型的转变,也为药师开展临床药学工作提供了一个切入点.
作者:钱晓萍;苏宇鸣;张茜 刊期: 2013年第26期
患者,女,27岁,因发现右侧乳腺肿物1年半入院治疗,在局麻下行右侧乳腺肿物切除术后.患者T 36.2℃,P 68次/min,R 17次/min,BP 118/82mm Hg(1mm Hg=0.133kPa),遵医嘱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250ml+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Ⅱ)/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组合包装1盒(成都天台山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为: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Ⅱ),国药准字H20052572;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国药准字H20059032)静脉滴注,滴入约5min,患者主诉腰痛、左下肢疼痛.患者无食物及药物过敏史,考虑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Ⅱ)/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组合装反应,立即停止药物滴入,给予更换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及输血器,同时通知医师,遵医嘱给予地塞米松10mg静脉推注,并给予吸氧3L/min,测BP 114/72mm Hg,P 72次/min,R 18次/min,血氧饱和度99%,10min后患者上述症状缓解,停用所有药物,患者未再出现上述症状,病情稳定.
作者:姜淑文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 观察复方磺胺氧化锌软膏治疗新生儿脐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36例新生儿脐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66例和观察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消毒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消毒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复方磺胺氧化锌软膏治疗,每天3次,疗程均为7d.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4.3%、90.0%,高于对照组的45.4%、7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磺胺氧化锌软膏治疗新生儿脐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任玉虹 刊期: 2013年第26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男性多于女性,表现为腰、臀疼痛,伴下肢放射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工作,80%~90% 的患者可经保守治疗使症状缓解或治愈.腰椎间盘突出症对于大多数初次发病的患者均应考虑非手术治疗.但传统的非手术疗法疗程长,见效慢.我科自2000年以来,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甘露醇加地塞米松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4例,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友华 刊期: 2013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