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无创通气在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李慧;邢学勇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无创通气, 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 探讨无创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80例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无创通气,对照组常规综合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症状、院内病死率、气管插管率、住院天数、动脉血气分析等指标.结果 2组临床症状、院内病死率、气管插管率、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气分析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且治疗组各项指标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通气用于治疗AECOPD安全有效,可作为常规一线治疗,及早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联合用药的合理使用

    药物联用已成为当今世界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如抗生素的联合使用,高血压的联合使用.合理使用可起到协同作用,不合理的联合用药会发生危险.

    作者:曹彩萍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猪尾巴导管置管引流并顺铂联合高聚金葡素治疗恶性胸腔、腹腔积液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猪尾巴导管置管引流并顺铂联合高聚金葡素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 76例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其中对照组猪尾巴导管引流放尽胸、腹腔积液之后经胸腔注射顺铂;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高聚金葡素浆膜腔内注射;在治疗结束后统计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84.21%、57.89%高于对照组的52.63%、36.84%,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毒副作用无明显差异.结论 顺铂联合高聚金葡素对恶性胸、腹腔积液有着较为良好的效果,能够明显提高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有效控制胸、腹腔积液,且毒性低,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应用.

    作者:江红;赵作银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不同剂量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41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均给予硼替佐米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硼替佐米1.0~1.3mg·m-1·d-1,第1、4、8、11天;多柔比星20mg/d,第1~4天;地塞米松20~40mg/d,第1~4天;联合或不联合沙利度胺100mg每晚睡前服用;21d为1个疗程).根据硼替佐米应用剂量分为高剂量组(1.3mg·m-1·d-1)20例和低剂量组21例(1.0mg·m-1·d-1),患者分别接受1~6个疗程的治疗.结果 41例患者给予不同剂量硼替佐米化疗方案后,高剂量组总有效率为85.0%高于低剂量组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出现不良反应14例,低剂量组出现不良反应10例,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硼替佐米应用高剂量(1.3mg·m-1·d-1)时对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更好,虽有一定不良反应,但患者耐受良好.

    作者:宋通微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我院门诊处方书写规范及用药适宜性调查

    目的 规范门诊处方及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对2013年第一季度门诊处方3650张进行抽查,检查处方书写规范和检查用药适宜性.结果 不规范处方2573张,占总抽查处方的70.5%.处方存在书写不规范现象,临床用药存在重复给药、用时超长、用药不当、配伍禁忌及用法错误等不足之处.结论 规范医师处方行为,落实药师处方审核、发药、核对与用药交待等相关规定,改进和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田卓平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妇产科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妇产科患者均为女性,手术涉及到生育功能、性生活等问题,故对手术反应更为强烈.医护人员通过患者术前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焦虑和恐惧,帮助患者维持佳状态,对手术顺利进行和患者术后身体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妇产科围手术期护理重点是通过全面评估,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提高手术安全性、减少术后并发症,以加强对妇产科护理对象的身心护理,促进其能够早日康复.

    作者:谭荣芬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胎盘前置状态引产个体化治疗35例效果观察

    孕28周后,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其边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低于胎先露部,称前置胎盘[1].若这种胎盘附着部位异常发生在孕28周之前,则称胎盘前置状态.胎盘前置状态是妊娠中期阴道出血常见的原因,其流血常反复发生,甚至可能一次出血即危及生命.当保胎失败或患者坚决放弃妊娠时,其处理较为棘手[2].为探讨不同胎盘前置状态引产患者采取个性化治疗的效果,选取我院2006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胎盘前置状态引产患者35例,回顾性分析其治疗方法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永碧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药库药品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及其作用

    医疗药品[1]与人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医院药库[2]管理是医疗药品在医院储存和使用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药品使用安全及临床治疗效果.故科学、高效地医院药库药品质量控制管理,是提高医疗质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的重大课题.结合我院药库药品日常管理经验,探讨药库药品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及其作用,为保障医疗机构药品质量安全提供依据.

    作者:袁蓉;全晓雯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药物不良反应279例分析

    目的 了解江苏大学附属医院2011年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情况并进行分析,以期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 对该院2011年收集的279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引发ADR的药物种类、给药途径、ADR累及器官或系统等方面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279例ADR涉及的药物类别有15类97种,排序前3位的依次是抗感染药物106例(28.96%)、抗肿瘤用药81例(22.13%)、心血管系统用药29例(7.92%);静脉滴注更易引发ADR,共246例(81.46%);ADR累及的器官或系统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其次为胃肠系统损害、肝胆系统损害.结论 应加强与重视医院ADR的监测和报告工作,提高上报意识,完善并提高ADR报告质量;重点加强严重的、新的ADR监测,降低漏报率;充分发挥临床药师用药监护的作用,以减少可以预见的ADR发生.

    作者:周林辉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不同游离方法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游离方法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影响.方法 10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双刃刀(普通手术刀)组和电刀组各50例,对2组患者术中出血、术后皮瓣并发症及皮瓣愈合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双刃刀组术中出血量大于电刀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双刃刀组术后皮瓣愈合情况和发生皮下积液的几率优于电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不同的情况下选择不同的游离方法可有效降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赵晨阳;刘景贞;马保海;武金起;黄新辉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护理技能操作标准与教学实践

    护理技能操作是一名护理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是护理质量的基本保证.护理技能操作标准是对护理技能操作的规范化要求.在教学中运用护理技能操作标准指导学员实践,是护理教学的重要步骤.因此,护理技能操作教学必须不断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新发展,以操作标准的科学性、实用性和规范性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护理人才.

    作者:张少英;徐冬梅;王琳;张立红;张月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西药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在西药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方法 将60例UAP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疗程均为30d,观察2组疗效和一氧化氮(NO)、血浆内皮素(ET)水平.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均明显下降,且试验组患者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NO较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均显著升高(P<0.05),ET较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常规西药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UAP疗效更显著,其作用机制与调节NO/ET水平有关.

    作者:孔庆黎;何琴;李晋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氨溴索、溴己新2种方案辅治婴幼儿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氨溴索与溴己新2种方案辅治婴幼儿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50例急性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氨溴索组、溴己新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仅予以常规治疗,氨溴索组、溴己新组分别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氨溴索、溴己新静脉滴注治疗.比较3组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 氨溴索组总有效率为98.0%、溴己新组94.0%,均高于对照组的88.0%,且氨溴索组高于溴己新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氨溴索组咳嗽、啰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短于溴己新组和对照组,且溴己新组咳嗽、啰音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溴己新组与对照组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溴索辅治婴幼儿急性支气管炎的疗效优于溴己新,但由于病例数量有限,此结果尚需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作者:唐喆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托烷司琼联合地塞米松及穴位贴敷预防乳腺癌化疗中恶心呕吐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托烷司琼联合地塞米松及穴位贴敷预防乳腺癌化疗恶心呕吐的疗效.方法 85例乳腺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6例及对照组39例,干预组在化疗前给予静脉滴注托烷司琼和地塞米松,且给予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化疗前只给予托烷司琼.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干预组有效率为86.96%高于对照组的6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乳腺癌化疗后给予托烷司琼联合地塞米松及穴位贴敷治疗可大大减轻患者的恶心及呕吐.

    作者:董波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住院患者203例中药注射剂溶媒使用情况调查

    目的 调查医院住院患者中药注射剂溶媒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医院各科室的出院病历203份,进行用药数据的统计,根据用药的实际情况,以溶媒的选择和稀释浓度为切入点,调查中药注射剂的溶媒应用的合理性.结果 医院中药注射剂溶媒选择不适宜17.2%,稀释浓度不适宜21.2%.结论 中药注射剂在中医院中应用广泛,存在溶媒选择及稀释浓度不适宜等问题,说明书中溶媒及稀释浓度要求越局限,错误率越高,因此应规范中药注射剂说明书的内容,加强中药注射剂溶媒使用情况的评价.

    作者:李文华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关于急诊危重病人院内安全转运的探讨

    急诊危重患者病情复杂,变化快,经初步救治后,常需进一步检查及住院治疗.在患者转运交接过程中,易出现病情变化、信息交接不全或遗漏、双方职责不清等问题,导致不良后果.采用标准化操作流程,规范转运、交接,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保障医疗安全,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作者:赵云芳;崔新霞;付印;李芳芳;苏秀霞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4例2型糖尿病伴不同程度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甲钴胺1000μg加入生理盐水10ml中静脉注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α硫辛酸60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治疗,疗程均为2周.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高于对照组的6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提高,且治疗组提高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DPN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薛孟贵;齐文霞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孕母、脐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关系

    目的 了解孕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1)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关系.方法 94例孕产妇分别为胎儿生长受限儿(FGR)孕妇21例,正常妊娠孕妇48例和巨大儿孕妇25例.新生儿出生后的体格参数由专人测量其出生体质量、出生身长、头围等数据.分娩前抽取孕妇空腹血,胎儿娩出后即抽脐血,IGF-1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结果 FGR组新生儿出生质量、身长和头围均明显小于正常组,巨大儿组新生儿出生质量、身长和头围均明显大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妇脐血FGR组IGF-1水平均低于血清水平,孕妇血清及脐血IGF-1水平低于正常组,巨大儿组孕妇脐血IGF-1水平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GF-1水平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P>0.05).孕妇脐血IGF-1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呈正相关(r=0.672,P<0.05).与新生儿身长和头围无明显相关性.孕妇血清IGF-1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和头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FGR可以通过孕妇血清IGF-1降低来初步判断,巨大儿要以脐血IGF-1水平作为参考.

    作者:王树辉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藏医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和诊治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高血压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又是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我国有高血压患者至少2亿人,每10个成年人中有2人患高血压.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女性在更年期前患病率略低于男性,但在更年期后迅速升高,甚至高于男性;高纬度寒冷地区患病率高于低纬度温暖地区,高海拔地区高于低海拔地区;与饮食习惯有关,盐和饱和脂肪摄入越高,平均血压水平和患病率也越高.

    作者:牛雷英;朵德祥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文拉法辛联合护理干预治疗产后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比较单用文拉法辛与文拉法辛联合心理干预治疗产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90例符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的产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给予文拉法辛150~225mg/d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治疗;对照组给予文拉法辛150~225mg/d联合常规护理治疗.疗程均为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第1、2、4、6周末分别采用HAMD、HAMA进行评定,以减分率判定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2组治疗后HAMD、HAMA评分逐周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文拉法辛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有肯定的疗效,且不良反应轻,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作者:隋海秀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新生儿窒息64例相关因素分析

    新生儿窒息是围生期常见的新生儿危象,是新生儿死亡和导致伤残的重要因素之一,发生率可高达5%~10%.为降低其发生率和围产儿死亡率,积极寻找预防新生儿窒息的有效措施,本文就我院分娩的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因素进行临床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张燕玲 刊期: 2013年第2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