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患者足部溃疡的诱发因素研究

李鸿燕;郭雅卿;刘宁

关键词:糖尿病, 糖尿病足, 溃疡, 危险因素
摘要: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诱发足部溃疡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1年2月-2012年1月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32例,按照有、无糖尿病足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6例,记录两组患者的性别、脑血管病史、合并三酰甘油升高、病程、年龄、吸烟以及尿素氮、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胆固醇、冠心病、糖化血红蛋白、血清清蛋白、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肌酐水平.分析病例组患者的溃疡病因分类、诱因、发生部位等因素.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性别、脑血管病史、合并三酰甘油升高、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年龄、吸烟以及尿素氮、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胆固醇、冠心病、糖化血红蛋白、血清清蛋白、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肌酐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诱发糖尿病足的因素进行临床分析进而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相关足防护方面的知识普及极其重要.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硫酸镁在妊娠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效果

    目的 观察硫酸镁在妊娠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2012年妊娠高血压患者240例,对其进行硫酸镁治疗,对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尿酸、动脉压、血尿素氮以及肌酐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同时对硫酸镁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后,尿酸、平均动脉压、血尿素氮以及肌酐水平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酸镁对妊娠高血压患者所出现的不良指标具有明显的改善效果,治疗效果比较确切.

    作者:杨昌蓉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菌种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菌种分布以及耐药性.方法 选取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肺结核患者137例,收集痰液送检验科进行检查,对病原菌分布情况以及耐药性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 137例患者共检出病原菌191株.其中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常见,明显多于其他类病原菌;综合5种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性分析,以对复方新诺明、头孢曲松和庆大霉素的耐药性高,对他唑巴坦的耐药性低,其次是阿米卡星和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头孢西丁、氨曲南以及哌拉西林的资料不全,因此未纳入比较.结论 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种类较多,对不同药物具有不同的耐药性,临床工作中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应积极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生素,在药敏试验结果出来之前,可以根据临床经验选择较为敏感的抗生素使用.

    作者:杨荣莉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静脉滴注更昔洛韦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不良反应观察与处理

    目的 分析静脉滴注更昔洛韦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不良反应,探讨降低不良反应的处理措施.方法 分析2007年3月-2013年2月105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住院患儿静脉滴注更昔洛韦时发生的不良反应,并给予针对性处理.结果 接受治疗的105例患儿中出现粒细胞减少13例,肝功能异常10例,恶心4例,药物热3例,腹部不适2例,静脉炎2例及大便变稀1例,实施对症治疗和相应处理措施后,不良反应全部得以缓解或消失.结论 应了解药物的特性,发现药品不良反应给予正确及时处理,可有效地避免并减少患儿并发症,保证治疗顺利实施.

    作者:万正兰;肖佩玉;梁雪梅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补血益母颗粒用于药物流产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补血益母颗粒用于药物流产的效果.方法 选择90例需要流产的患者,年龄18~40岁.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于需要流产的患者采用相同药物和剂量,在孕囊排除后,治疗组服用补血益母颗粒,对照组服用生化丸.结果 治疗组在药物流产后阴道止血方面具有优越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在药物流产后服用补血益母颗粒,可以缩短阴道出血的时间,同时减少出血量,对于患者来说更加安全有效.

    作者:梁冬梅;陈敏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儿童抗病毒药物的合理应用

    目前在治疗儿童病毒感染药物方面的研究还很不足,临床资料的记载还很少,作为医生,尤其是儿科的医生要注意对资料积累,完善这方面的不足,为婴幼儿提供一个更加安全有效的就医前提.

    作者:孙慧颖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金双歧联用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金双歧联用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方法 分别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以及2007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腹泻患儿各100例,分别列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基本治疗的基础上,分别采用金双歧联用思密达以及维生素B和乳酶生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金双歧联用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临床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小艳;余霞辉;冷惠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肝性病变进行血清生化指标检测的意义研究

    目的 探讨对肝性病变患者实施血清生化指标检测的意义.方法 选取本院2008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146例肝性病变患者,对患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人血清铁蛋白(SF)这三项指标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肝癌患者的AFP水平要明显高于非肝癌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重症肝炎患者的SF血清水平显著高于肝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种肝性病变患者CE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FP与患者肝性病变的严重程度有关,一般程度越高其水平就随之升高;而肝性病变的出现还会使得SF的合成受阻,但是癌症患者与非癌症患者的SF水平是没有明显差异的,因此其不能作为肝癌患者进行诊断的主要指标;同时每种肝性病变患者的CEA含量是不具有差异性的.

    作者:薛亚军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外阴阴道炎抗菌药物临床效果的循证研究

    目的 系统评价外阴阴道炎抗菌药物的临床效果、安全性与经济性.方法 2012年8-12月选择已发表的关于外阴阴道炎抗菌药物临床效果的循证研究的文献,进行检索与系统评价,共检索出可能有关的文献25篇,共有5篇文献被纳入本次研究.结果 外阴阴道炎抗菌药物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对治疗期间不良反应进行观察,不良反应类型为恶心呕吐、头晕及瘙痒、面色潮红,无经济学相关文献报道.结论 通过循证研究,外阴阴道炎抗菌药物的临床效果有很大价值,无严重不良反应报道.

    作者:周文彬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3年1月收治的100例精神分裂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取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中药治疗,适当减少抗精神病药物的剂量.比较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痊愈12例,有效16例,缓解6例,无效16例;治疗组痊愈21例,有效18例,缓解9例,无效2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因抗精神病药物所用的剂量不同,产生的不良反应也有差别,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出院后随访1年,对照组复发13例,治疗组复发7例,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分裂症效果显著,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卢琦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频发室性心动过速伴心室纤颤患者的抢救与护理

    目的 分析频发室性心动过速伴心室纤颤(室颤)患者的抢救与护理.方法 选取2010年7月-2012年7月我院收治的频发室性心动过速伴室颤患者67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7例频发室性心动过速伴室颤患者经合理有效的抢救与护理,显效40例,有效21例,无效6例,无一例死亡病例.结论 给予频发室性心动过速伴室颤患者合理有效的抢救与护理,可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田雪亮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恩替卡韦和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与耐药性研究

    目的 观察恩替卡韦和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5月-2012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3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甲组(59例)和乙组(79例),甲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乙组给予拉米夫定治疗.分别在药物治疗后8周、12周、24周和48周观察两组耐药情况及ALT复常率、HBeAg转阴率、HBV-DNA转阴率.结果 治疗48周后甲组未发现耐药患者,乙组有11例患者出现拉米夫定患者,耐药发生率为13.92%.耐药患者加用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后8周、12周、24周和48周ALT复常率和HBV-DNA转阴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BeAg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恩替卡韦的疗效优于拉米夫定,且不容易出现耐药病例,在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中值得推广.

    作者:朱洪斌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糖皮质激素与β2-受体激动剂小剂量吸入治疗哮喘的疗效研究

    目的 观察小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与β2-受体激动剂(沙美特罗)治疗哮喘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7月-2011年7月我院接受治疗的106例哮喘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组,治疗组患者53例,采用布地奈德与沙美特罗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患者53例,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1周后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第1秒的肺活量(FEV1)以及呼气流量峰值(PEF)变异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治疗组得0分、1分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与β2-受体激动剂(沙美特罗)有助于控制和缓解哮喘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岗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头孢呋辛联合炎琥宁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头孢呋辛联合炎琥宁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将2011年1月-2011年12月65例急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头孢呋辛3g、炎琥宁400mg分别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ml、5%葡萄糖溶液250ml.对照组头孢呋辛3g、利巴韦林针剂500mg分别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ml,5%葡萄糖溶液250ml.静脉点滴,60滴/min,1次/d,疗程为5d.结果 观察组治愈24例,有效7例,无效2例;对照组治愈13例,有效11,无效8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孢呋辛联合炎琥宁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疗效较好.

    作者:张云波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治疗分析

    目的 观察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2年8月收治的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8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采用扩张血管药物对其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结论 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若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陈旧性心肌梗死等病史时应考虑合并冠心病,应采用扩血管药物对其进行治疗.

    作者:鄢龙轶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正确使用速效救心丸

    速效救心丸在临床上被用于治疗心肌梗死、心绞痛,缓解患者胸闷的症状.然而如何在各方面调节其服用,使其发挥大药效,目前还有待进一步探讨.本文总结了我科在患者使用速效救心丸的心得体会,指出合理掌握用药剂量、给药及时以及先嚼后食等措施能够提高速效救心丸的药效.

    作者:潘东芳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肺经草与兔耳风联合杏苏散治疗咳嗽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地方草药肺经草、兔耳风以及杏苏散联合治疗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7年2月-2013年2月接收的120例咳嗽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肺经草、兔耳风与杏苏散联合方式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溴已新片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用药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发生率为6.7%(4/60).结论 肺经草、兔耳风及杏苏散联合方式治疗咳嗽症有比较明显的临床疗效,且用药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罗正如;张连胜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 分析导致肾移植术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325例肾移植术患者,分析导致肾移植术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术前存在感染患者的肺部感染率显著高于术前没有感染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规律透析患者的肺部感染率显著低于术前不规律透析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用预防感染药物患者的肺部感染率显著低于未服用预防感染药物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存在感染、术前未实施规律透析以及未服用预防感染药物可以大大增加肾移植术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我们要针对以上的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作者:文亚玲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纤维蛋白酶原与胆碱酯酶在乙型肝炎肝硬化肝储备功能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纤维蛋白酶原与胆碱酯酶在乙型肝炎肝硬化肝储备功能评估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07年1月-2009年12月河南宏力医院就诊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65例,按照Child-Pugh分级标准分为3组:A组65例,B组58例,C组42例.在同时期健康体检人群中匹配56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血浆纤维蛋白酶原及血清胆碱酯酶水平.结果 对照组、A组、B组、C组血浆纤维蛋白酶原水平分别为(3.09±0.51)g/L、(2.98±0.55)g/L、(2.58±0.64)g/L、(1.94±0.57)g/L;胆碱酯酶分别为(8137±238)U/L、(6854±453)U/L、(4426±674)U/L、(2317±148)U/L.C组、B组纤维蛋白酶原、胆碱酯酶水平与A组比较,C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对照组胆碱酯酶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纤维蛋白酶原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纤维蛋白酶原、胆碱酯酶可作为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储备功能评估的重要指标.

    作者:贾月如;葛相栓;刘小玲;张顺风;张改玲;王慧超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心肺复苏的急救体会

    目的 分析心肺复苏成功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2011年1月-2012年9月笔者在本院急诊科接诊的12例心脏、呼吸骤停患者进行心肺复苏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12例呼吸循环骤停患者5例复苏成功(其中院外1例,院内4例),复苏有效2例,其余5例无效.结论 胸外按压技术的确是心肺脑复苏的第一措施.抢救成功与否与原发病有关外,还与抢救开始时间、胸外按压方法、抢救药物及仪器的合理应用有密切关系.

    作者:刘松贤;刘伟;辛丹;李景春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2010年10-12月和2011年10-12月神经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为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规范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调查2010年10-12月和2011年10-12月神经外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出院病历,对抗菌药物选药正确、用法用量、用药时间、疗程、药物联用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个时间段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情况.结果 我院2011年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选药正确率、用法用量正确率、给药时机正确率、使用疗程及联用情况比2010年明显提高.结论 通过调查干预可有效提高抗菌药物围术期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郝志强;孙增先;高山 刊期: 2013年第27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