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迎进;连晓丽;郝晓玲;周冬;张海容
目的:研究补肾通络方对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骨保护素(OPG)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补肾通络方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卵巢去势的方法造成大鼠骨质疏松模型,造模后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仙灵骨葆组(5.0 g·kg-1)、补肾基础组(5.4 g·kg-1)、通络组(0.9 g·kg-1)、补肾通络组(6.3 g·kg-1).ig给药,1次/d,共10周.治疗10周后,在无菌条件下取出大鼠L3椎体,剔除软组织及骨膜,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骨组织RANKL/OPG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补肾通络组、补肾基础组、通络组RANKL mRNA表达明显下降,RANKL/OPG明显下降(P<0.01),3组间比较,补肾通络组的干预作用明显优于补肾基础组与通络组(P<0.05).结论:补肾通络方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RANKL mRNA表达,改善RANKL/OPG,从而抑制破骨细胞活性,降低骨吸收有关.
作者:闵文;黄桂成;华永庆;黄正泉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优选麻芥平喘巴布剂的有效组分提取工艺.方法:以盐酸伪麻黄碱、苦杏仁苷的提取率和透过率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提取工艺,提取物用Franz扩散池法进行体外透皮试验,HPLC测定伪麻黄碱、苦杏仁苷含量.结果:麻芥平喘有效组分的佳提取工艺为加6倍量8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h.结论:结合药效学指标优选的提取工艺符合实际应用需求,为麻芥平喘巴布剂的临床推广提供依据.
作者:王晓曈;王雪茜;屈会化;孙晔;冯会宾;赵琰;孔慧;王庆国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建立重楼皂苷Ⅰ,Ⅱ,Ⅵ,Ⅶ及金丝桃苷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并使用本方法测定3批重楼克感胶囊中5种化合物的含量.方法:Dikma C18(2)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乙腈-0.1%磷酸(42∶5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03,360nm,流速1.0 mL· min-1,柱温30℃.结果:重楼皂苷Ⅰ,Ⅱ,Ⅵ,Ⅶ及金丝桃苷在0.1 ~10 μg线性关系均良好,加样回收率为98.91% ~ 102.23%.结论:建立了重楼皂苷Ⅰ,Ⅱ,Ⅵ,Ⅶ及金丝桃苷的HPLC测定方法,操作方便,结果准确,可用于重楼克感胶囊中5种化合物的含量测定.
作者:尹兴斌;林龙飞;曹飒丽;张慧;张晋;祁娟娟;倪健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宫内感染致早产脑损伤仔鼠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①12只孕第16天脂多糖(LPS)组大鼠予LPS 450 μg·kg-1,ip,连续2d,8只生理盐水组孕鼠等量生理盐水ip.孕22 d前分娩的仔鼠为早产仔鼠.随机选取生理盐水组足月产仔鼠8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和LPS组早产仔鼠24只.LPS组仔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分别为血必净高、低剂量(4,2 g·kg-1)组,模型组.7日龄时开始分别给予血必净注射液或生理盐水,ip,共14 d.②21日龄时对4组大鼠进行神经行为学检测(悬吊试验),并取脑组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GFAP,TNF-α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血必净注射液高、低剂量组干预治疗后脑损伤仔鼠行为学方面得到改善(P<0.05);与模型组比较,血必净注射液高、低剂量组干预治疗后,早产脑损伤仔鼠脑组织TNF-α阳性表达减少而GFAP阳性表达增加(P<0.05).结论:化瘀解毒中药血必净注射液可改善宫内感染所致早产脑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脑组织TNF-a表达和使GFAP表达升高有关.
作者:马丙祥;党伟利 刊期: 2013年第15期
通过对中医方剂的概况、中医方剂知识产权保护的意义与困境等因素进行分析,客观阐明中医方剂知识产权保护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文章介绍了中医方剂的专利保护、商标保持、商业秘密保护、行政保护等保护方式,分析中医方剂知识产权保护所面临的权利主体界定、权利客体界定、权利期限界定等理论困境及受到侵害的现状等困境,总结了国际、国内中医方剂知识产权保护的各种方式,提出了多层次保护策略等可行性措施,以期为中医方剂知识产权保护的决策和执行提供新途径.
作者:王晓天;王承华;袁红梅;蒋士卿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建立芭蕉根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AgilentZORBAX RRHD Eclipse Plus C18(2.1 mm×100 mm,1.B μm)色谱柱,0.1%乙酸水-乙腈洗脱系统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90 nm,流速0.2 mL·min-1,柱温35℃.测定15批芭蕉根药材的指纹图谱,并对不同产地的芭蕉根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和相似度比较.结果:建立了芭蕉根药材的UPLC指纹图谱,确立了16个共有峰,系统聚类分析可将不同产地的芭蕉根分为3大类,结合相似度分析结果说明不同产地样品的化学组分的含量差异较大.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芭蕉根药材的质量控制.
作者:徐锋;杨烨;舒秋娥;王远敏;王祥培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通过B-Z振荡反应用电化学指纹图谱对中药木瓜进行鉴别.方法:将木瓜加入H2SO4-CH2(COOH)2-Ce(SO4)2-KBrO3中,组成B-Z化学振荡体系,用电化学工作站记录数据,并对木瓜用量等反应条件进行了考察,确定体系的佳实验条件为12 mL3.0 mol·L-1H2SO4溶液、6 mL0.4 mol·L-1CH2(COOH)2溶液、3 mL 0.005 mol·L-1 Ce(SO4)2和3 mL0.2mol·L-1 KBrO3溶液,温度310 K,加入0.3g的木瓜粉末.结果:通过对不同产地木瓜化学指纹图谱的研究,发现不同产地木瓜的指纹图谱主要参数有较大区别.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方便的用于不同产地木瓜的鉴别.
作者:查孝柱;程旺兴;陈振华;查光圣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观察中风防治灵丸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脑含水量、脑梗死范围及脑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影响.方法:60只键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模型组、中风防治灵丸高、中、低剂量组(5.184,2.592,1.296 g·kg-1)、步长脑心通对照组(0.691 g·kg-1),每组10只,从术前7d开始灌胃,第8天造模,至处死前每天给药,手术前后疗程11d,分别于造模术后6,24,72 h对大鼠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评分;于术后72 h进行氯化三苯四氮唑(TTC)染色测量脑梗死范围,干湿重法测量脑含水量,常规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形态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中风防治灵丸高、中剂量组动物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显著改善,并能显著降低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的脑梗死范围,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5,P<0.01);中风防治灵丸高、中、低剂量均可显著降低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的脑含水量,减轻脑水肿,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中风防治灵丸高、中剂量能明显改善脑缺血造成的大鼠脑组织损伤,减轻神经细胞的继发性损害.结论:中风防治灵丸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赵彦青;王伟民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索寒性中药和热性中药的病证方药相应规律.方法:在CBM数据库中收集三味寒药(苦参、龙胆、大青叶)和三味热药(肉桂、吴茱萸、胡椒)文献数据,采用基于敏感关键词频数统计的数据分层算法,挖掘与之相关的疾病、证候、症状、汤药规律,这些规律通过一维频次的解释以及二维网络图进行展示.结果:疾病方面:与寒性药和热性药相关的疾病涉及各个系统多种疾病,并无一定规律可循.证候方面:热性药的中医证候以阳虚、寒凝、气滞、血瘀为主;寒性药则以湿热、阴虚、热毒、风热为主.症状方面:热性药相关的症状是以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症状为主;寒性药除了消化系统症状外,尚且有皮肤疾病表现.中药方剂方面:中药方剂方面,热性药相关的主要是温里剂和温阳剂,寒性药相关的主要是清热剂、和解剂.结论:文本挖掘技术,结合文献回溯,人工阅读降噪,能够比较客观的总结寒热药性的病证方药相应规律,为进一步阐明中药寒热药性差异的客观性提供探索与参考.
作者:梁非;展俊平;李立;郑光;吕爱平;姜淼;喻长远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研究蒙药手掌参-37味丸的抗衰老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20只ICR雌性小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衰老模型组、维生素E组、蒙药手掌参-37味丸高、中、低剂量给药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120 mg·kg-1,1次/d,连续7周,建立亚急性衰老模型小鼠.同时蒙药手掌参-37味丸高、中、低剂量给药组小鼠ig(2.4,1.2,0.6 g·kg-1)手掌参-37味丸,维生素E组小鼠灌胃(38.9 mg·kg-1)维生素E,连续7周.治疗结束后通过避暗实验检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计算脑、胸腺、脾脏指数;检测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丙二醛(MDA)含量;HE染色检测小鼠大脑皮层组织病理形态改变.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蒙药手掌参-37味丸中剂量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潜伏期(152.22 ±38.16),(185.75±35.03)s,(P<0.01),错误次数(2.11 ±0.81),(1.26 ±0.42)次,(P<0.01)]改善;脑[(10.43±1.66),(13.39±1.39) mg·g-1,(P<0.01)]、胸腺[(0.91 ±0.18),(1.21 ±0.20),(P <0.01) mg·g-1]、脾脏[(3.63 ±0.55),(4.76±0.82) mg·g-1,(P<0.01)]指数提高,增强脑组织中SOD[(156.9±14.5),(180.6±14.7)U·mg-1,(P<0.01)]及CAT[(5.24 ±0.51),(7.14±0.72)U·mg-1,(P<0.01)]的活性、降低脑组织中丙二醛[(4.31 ±0.47),(3.17±0.73) nmol· mg-1,(P<0.01)]含量.结论:蒙药手掌参-37味丸对亚急性衰老模型小鼠具有抗衰老作用,其作用机制是增强脑组织抗氧化酶的活性,降低脑组织丙二醛含量,保护大脑神经细胞,从而改善小鼠的记忆能力,增强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
作者:斯琴;刘铜华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建立柴胡及其伪品DNA指纹鉴别方法.方法:采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柴胡及常见伪品的干根基因组DNA,设计鉴别正品柴胡及其伪品的特异性引物,利用PCR扩增技术对正品柴胡及其伪品进行DNA指纹鉴定.结果:改良的CTAB法提取出大小为23 kb的基因组DNA条带,纯度在(1.71±0.11),且经特异引物PCR扩增,只有正品柴胡能扩增出173bp大小的片段,而伪品未能扩增出目的片段.结论:柴胡DNA具有特异性指纹特征,可作为市售柴胡的真伪鉴定依据.
作者:迟莹;周琳;张丽华;李明成;王冰梅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研究阿魏酸薄荷酯的合成方法及其体外总抗氧化能力.方法:以香兰素为原料,通过与中间体丙二酸单薄荷酯发生缩合反应合成阿魏酸薄荷酯,并通过法和铁离子还原(FRAP)法对其总抗氧化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经过三步反应合成得到了阿魏酸薄荷酯,化合物未见报道,结构经1H-NMR和MS得到确证,在试验浓度范围内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但比阿魏酸弱.结论:阿魏酸薄荷酯具有抗氧化活性,其合成方法适用于其他阿魏酸酯或阿魏酸酰胺衍生物的合成.
作者:郝东;杨欣欣;张江华;陈桂荣;包永睿;孟宪生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优选洋金花中醉茄内酯总甾体的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工艺.方法:以醉茄内酯总甾体含量和纯度为指标,通过比较不同型号大孔树脂对甾体成分的吸附性能和解析能力,筛选树脂类型.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上样量、树脂量、上样速度、洗脱剂种类、洗脱速度、用量等对纯化工艺的影响.结果:选用D941型大孔树脂,其佳纯化工艺为上样量-树脂量<7.5g·L-1,上样液pH 7,加3 BV水以6 BV·h-1流速洗脱,总甾体的纯度>90%.结论:该优选工艺简单可行,纯化效果好.
作者:王艳艳;孙海姣;王知斌;王秋红;杨炳友;匡海学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研究根皮素(phloretin)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作用机制.方法:在模拟生理条件下,采用荧光光谱研究phloretin与HSA之间的猝灭类型,计算二者之间的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及结合距离等.结果:Phloretin能使HSA发生内源荧光猝灭,属静态猝灭机制.在298,303,313 K下,phloretin与HSA结合常数分别为1.518 1×105,9.441 2×104,5.417 8×104 L·mol-1,结合位点数n近似为1;热力学分析表明phloretin与HSA间结合力为疏水作用;根据F(o)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求得二者结合距离为4.27 nm;同步荧光光谱表明phloretin对HSA构象影响较小;金属离子的介入会影响phloretin与HSA的结合能力.结论:荧光光谱法适合于研究根皮素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反应,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等优点.
作者:王迎进;连晓丽;郝晓玲;周冬;张海容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建立一种用非水滴定法来测定丹参素钠原料药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将丹参素钠用冰醋酸-醋酐(1∶1.5)溶解后,以结晶紫为指示液,用高氯酸滴定液(0.1 mol·L-1)滴定,用电位法来判定滴定终点,并用指示剂在电位突跃时的颜色作为滴定终点颜色;结果:非水滴定法用来测定丹参素钠原料含量,与传统高效液相法相比较,二者结果相吻合.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精密度高,可作为丹参素钠原料药含量测定的方法.
作者:岳喜典;王丽;曲桂武;解飞霞;戴胜军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建立龙脑在小鼠组织中GC-FID含量测定方法,考察艾片口服给药后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情况.方法:小鼠按30.0 mg·kg-1灌胃给予艾片,分别于给药后1,3,5,10,20,30,60,90,120 min脱颈椎处死小鼠,迅速分离出小鼠全脑、心、肝、脾、肺、肾,匀浆后以十八烷为内标,乙酸乙酯萃取,采用GC测定各组织中龙脑质量浓度.结果: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中萃取回收率、日内和日间精密度、稳定性均符合生物样品的分析要求.艾片口服给药后分布于各主要脏器,组织中龙脑含量顺序为肝>肾>心>脑>脾>肺,龙脑在肝、肺、脾中达峰时间明显早于心、脑、肾.结论:建立的GC-FID适用于组织中龙脑的含量测定,艾片在不同组织内分布存在差异,在肝、肾、心、脑等血流丰富的组织中含量较高.
作者:赵静宜;杜守颖;陆洋;武慧超;李慧云;刘慧敏;程艳珂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系统评价射干麻黄汤(Shegan Mahuang decoction)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WanFang Data),查找关于射干麻黄汤与西药对比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评价者独立对纳入研究的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和资料提取后,采用Revme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个随机对照试验,合计850例患儿.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西医治疗比较,射干麻黄汤可以显著提高有效率[OR =5.24,95%CI(3.51,7.83),P<0.000 0l];其次,射干麻黄汤可以明显降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SMD=-1.26,95%CI(-2.37,-0.15),P=0.03],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射干麻黄汤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有效,并且可以显著降低TNF-α的含量.然而,现有小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方法学和报告质量较低,疗效的证据需要迸一步大样本严格设计的临床试验证实.
作者:赵阳;王谦;刘会平;周贤梅;何海浪;曹振东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对比研究朱砂、几种含朱砂复方与其他汞存在形式对HL-7702人肝细胞的毒性.方法:分别以朱砂、朱砂安神丸、廖元和堂化风丹、万胜化风丹、硫化汞、氯化汞、甲基汞加入已接种于96孔板的HL-7702人肝细胞后,检测各组的细胞存活率、检测各组细胞内、外的汞含量.结果:等汞含量和等汞浸出量的朱砂、朱砂安神丸、廖元和堂化风丹、万胜化风丹和硫化汞对HL-7702人肝细胞的存活率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与等汞含量和等汞浸出量的氯化汞和甲基汞均有明显差异(P<0.05);分别以等汞含量、等汞浸出量的朱砂、朱砂安神丸、廖元和堂化风丹、万胜化风丹和硫化汞培养的HL-7702人肝细胞内、外汞含量均低于氯化汞、甲基汞(P<0.05).结论:等汞含量、等汞浸出量的朱砂、朱砂安神丸、廖元和堂化风丹和万胜化风丹对人肝HL-7702细胞的毒性远小于对应等汞含量、等汞浸出量的氯化汞、甲基汞.
作者:付中祥;时京珍;刘杰;张永萍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考察穿心莲与绵茵陈配伍后对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RP-HPLC,Innersil ODS-3色谱柱(4.6 mm×250mm,5.0μ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1.2 mL· min-1,波长检测程序(0~10 min,225 nm;10~20 min,254 nm),柱温35℃.结果: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质量浓度分别在19.66~314.6(r=0.9995),4.32 ~69.12 g·L-1(r =0.999 5)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7%,99.9%,RSD均<2.3%.结论:穿心莲与绵茵陈配伍后水煎液中2种内酯类成分含量显著增加.
作者:陈倩倩;李清;齐会红;李玉娇;毕开顺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观察艾迪注射液对肿瘤相关性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对纳入本临床观察的107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和治疗组(55例),分别予复方苦参注射液和艾迪注射液静脉滴注,引入国际通用欧洲癌症研究治疗组织开发制定生活质量核心问卷30个条目(EORTC QLQ-C30)量表,观察两药对肿瘤相关性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治疗第15 d,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躯体功能领域、疲乏症状领域、失眠症状领域及总体生活质量领域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可改善肿瘤相关性抑郁患者生活质量,其疗效优于复方苦参注射液.
作者:田杰;贾玫;陈信义;周义浪;朱国庆 刊期: 2013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