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氧氟沙星治疗急性淋菌性尿道炎的疗效观察

周小琼

关键词:氧氟沙星, 尿道炎, 治疗结果
摘要:目的 观察氧氟沙星治疗急性淋菌性尿道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2月-2012年11月我站收治的60例急性淋菌性尿道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0.4g氧氟沙星;对照组给予640万U青霉素钠盐.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中,涂片有29例是阴性,治愈率为96.67%,患者的症状完全消失,排尿通畅,且血、白细胞值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好转的时间为2~4d,平均为3d.对照组中,涂片有18例是阴性,治愈率为60.00%,治愈病例中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为3~4d,平均为3.5d,无效病例改用氧氟沙星治疗后痊愈,且经随访,全部病例未出现复发.结论 氧氟沙星治疗急性淋菌性尿道炎的效果比青霉素要好,不良反应轻,安全可靠,无需注射,患者易为接受,在临床中值得同行借鉴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我院精神科门诊患者苯二氮(艹卓)类药物的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精神科门诊患者使用苯二氮(艹卓)类(BDZ)药物的情况.方法 随机选取2011、2012年我院精神科门诊使用BDZ的患者243例,统计两年BDZ处方诊断及使用药物情况.结果 2011年和2012年BDZ处方诊断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年均以抑郁、失眠诊断为主.2011年和2012年BDZ处方用药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年均以氯硝西泮、阿普唑仑及艾司唑仑为主.结论 本院处方中BDZ治疗的临床症状主要为失眠和抑郁,主要以中、长效BDZ药物为主.

    作者:罗伟;黄健;张晓华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甲巯咪唑联合灵芝片治疗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甲巯咪唑联合灵芝片治疗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3月收治的60例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患者,所有患者都自愿接受调查和服从所有准则.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甲巯咪唑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灵芝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采用不同治疗措施后血清促甲状腺素、总甲状腺素变化以及疗效.结果 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患者进行甲巯咪唑联合灵芝片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患者满意度.

    作者:高志林;但瑞芬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糖尿病患者足部溃疡的诱发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诱发足部溃疡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1年2月-2012年1月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32例,按照有、无糖尿病足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6例,记录两组患者的性别、脑血管病史、合并三酰甘油升高、病程、年龄、吸烟以及尿素氮、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胆固醇、冠心病、糖化血红蛋白、血清清蛋白、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肌酐水平.分析病例组患者的溃疡病因分类、诱因、发生部位等因素.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性别、脑血管病史、合并三酰甘油升高、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年龄、吸烟以及尿素氮、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胆固醇、冠心病、糖化血红蛋白、血清清蛋白、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肌酐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诱发糖尿病足的因素进行临床分析进而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相关足防护方面的知识普及极其重要.

    作者:李鸿燕;郭雅卿;刘宁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化痰通络汤治疗颈动脉内膜粥样硬化斑块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化痰通络汤治疗颈动脉内膜粥样硬化斑块(简称斑块)的疗效.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于此基础上再给化痰通络汤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斑块消退率、斑块的大小、斑块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观察组急性脑梗死、脑出血以及再住院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痰通络汤能有效干预和治疗斑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朱建斌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小儿消化功能紊乱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 分析小儿消化功能紊乱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2010年1月-2011年11月来我院进行就诊的45例小儿功能性紊乱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进过积极的中医或西医治疗之后,均得到治愈、出院,少数患儿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需要根据不同患儿的患病原因和症状进行中医或西医治疗,中医治疗的效果比较理想,采用中西医治疗的方式,可以有效地达到去痛、调理的目的.

    作者:邹尚敏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三磷酸腺苷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三磷酸腺苷(ATP)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PSVT患者78例,给予ATP静脉注射,记录ATP的剂量及起效时间、转复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10mg时转复率为80.7%(63/78),当ATP剂量增加为15mg时,又有7例转复成功,当剂量增加为大量20mg时,共有75例(96.1%)转复成功.45例(57.7%)患者注射ATP原液后出现胸闷,38例(48.7%)患者出现头晕症状,8例(10.2%)患者出现呼吸困难,5例(6.4%)患者出现室性逸博.结论 ATP治疗PSVT具有起效快,操作简单,转复率高,不良反应持续时间短,安全性高.

    作者:陆建军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胃镜检查麻醉与非麻醉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在胃镜检查过程中麻醉与非麻醉患者的反应、成功率与耐受性.同时对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药的镇静麻醉效果和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胃镜检查患者120例,分为麻醉组和非麻醉组,每组各60例.麻醉组在接受胃镜检查时静脉注射芬太尼和丙泊酚;非麻醉组使用咽喉部常规麻醉,不使用镇痛镇静型药物.在检查过程中,对心率、血氧饱和度、操作时间、血压、心率、检查成功率进行观察,并在术后询问患者感受.结果 麻醉组血压、心率均有一定下降,个别患者呼吸会有短暂停止,非麻醉组没有明显的变化;在操作时间上两组没有明显差异;在成功率方面,麻醉组高于非麻醉组.结论 在进行胃镜检查时,采用麻醉的成功率要高于非麻醉组,也表明使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对于胃镜检查进行麻醉是舒适安全无痛苦的,但是要求在术中对心率、血氧饱和度以及血压实时监测.

    作者:卢玲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呼吸科肺部感染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呼吸科肺部感染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5-10月我院呼吸科接收的98例肺部感染患者,按照WHO规定的用药日剂量(DDD)、用药频度(DDDs)以及总体耐药菌进行统计分析,分析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结果 销售金额及用药频度排序靠前的抗菌类药物主要为头孢菌素类和喹诺酮类药物,使用次数多的药物为头孢噻肟,头孢唑啉、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氨苄西林应用较少.结论 头孢噻肟在治疗肺部感染中作为常用,临床上治疗效果较好,经济合理,患者负担较轻,头孢唑啉、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氨苄西林不应优先选用.因此,选择合理有效的抗菌药物是治疗患者疾病的关键.

    作者:张建平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盐酸利托君与硫酸镁治疗先兆早产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 观察盐酸利托君与硫酸镁治疗先兆早产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40例先兆早产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分别应用盐酸利托君、硫酸镁加入5%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显效时间、延长孕龄时间、保胎成功率及新生儿结局较对照组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分别发生不良反应3例、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利托君治疗先兆早产疗效确切,可改善新生儿预后,不良反应可耐受,安全可行.

    作者:张志敏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肺经草与兔耳风联合杏苏散治疗咳嗽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地方草药肺经草、兔耳风以及杏苏散联合治疗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7年2月-2013年2月接收的120例咳嗽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肺经草、兔耳风与杏苏散联合方式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溴已新片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用药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发生率为6.7%(4/60).结论 肺经草、兔耳风及杏苏散联合方式治疗咳嗽症有比较明显的临床疗效,且用药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罗正如;张连胜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头孢呋辛联合炎琥宁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头孢呋辛联合炎琥宁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将2011年1月-2011年12月65例急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头孢呋辛3g、炎琥宁400mg分别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ml、5%葡萄糖溶液250ml.对照组头孢呋辛3g、利巴韦林针剂500mg分别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ml,5%葡萄糖溶液250ml.静脉点滴,60滴/min,1次/d,疗程为5d.结果 观察组治愈24例,有效7例,无效2例;对照组治愈13例,有效11,无效8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孢呋辛联合炎琥宁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疗效较好.

    作者:张云波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低温血液透析对患者低血压发生率的影响及护理

    目的 探讨低温血液透析降低患者低血压并发症方面的效果及护理.方法 从2010年4月开始,24例患者每星期血透2次,4h/次,采取随机双盲方式对患者进行低温血液透析(温度设置在35℃)与传统血液透析(温度设置在37℃),并且相互交替完成.观察患者血液透析不良反应与低血压的发生情况.结果 低温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发生率比传统血液透析显著降低.结论 通过调低血透温度并结合积极护理,能有效减轻患者病痛,提高血透质量.

    作者:吴婷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心理干预应用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生活质量和疗效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8年5月-2010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6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干预组(31例).干预组实施正规抗病毒治疗和健康教育;对照组仅实施抗病毒治疗,疗程至少24周.参照中文版普适性健康调查量表进行测定生活质量,由患者自己填表评估.比较两组患者2年内的复发率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 干预组2年内复发率为38.7%(12/3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3%(13/30).康复教育疗程结束后干预组中文版普适性健康调查量表生活质量8项因子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积极恰当的心理干预可提高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复发率.

    作者:牛卫理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观察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并提供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07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485例ERCP术后并发症患者,给予有效的观察,开展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 出现急性胰腺炎患者有25例,通过有效的治疗及护理,这些患者症状在24h内消退;胆系感染患者有10例,经过治疗在1周内全部治愈;出血患者有10例,在1周内恢复.结论 ERCP术后患者病情波动较大,需要严密监控,对出现的并发症实施有针对性的治疗及护理,这样就能够帮助患者渡过并发症的危险期.对出现的并发症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这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蒋朝红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治疗的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保守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优于保守治疗,关节功能的恢复满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蒋太军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怎样在基层卫生院实现优质护理

    基层卫生院的经济条件相对较差,导致医生和护士工作不积极,严重影响了服务质量,为了吸引更多患者到基层卫生院看病,从而增加卫生院的经济收入,留住优秀的医生和护士,基层卫生院应找出问题所在,加强护理人员的素质教育,实现优质护理.

    作者:李家华;倪庆霞;徐俊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精神病院门诊患者苯二氮(艹卓)类药物的使用分析

    目的 分析精神病院门诊患者苯二氮(艹卓)类药物的使用情况,并评价其使用合理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2年9月我院门诊中使用的苯二氮(艹卓)类药物情况,对上述时间内的处方数据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本组研究中使用苯二氮(艹卓)类药物处方占据用药处方总数的17.80%,其中苯二氮(艹卓)类药物单用、联用或加用其他催眠、镇静、抗焦虑药物占据37.4%,联合抗精神病药物占11.6%,联合抗抑郁药物占49.7%,苯二氮(艹卓)类药物与抗抑郁和抗精神病药物联用占1.3%.结论 经研究显示氯安定和氯硝安定的使用具有一定程度的滥用倾向,联合用药比例较高,长时间使用该药物需加强临床观察和重视.

    作者:徐勇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鼻咽癌并发分泌性中耳炎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鼻咽癌并发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及效果.方法 将我院60例鼻咽癌并发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鼓膜切开鼓室置管治疗;观察组采用穿刺抽液、鼓室内注射曲安奈德和盐酸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均随访6个月,60例患者中存活50例,两组中各有25例存活.观察组痊愈6例,好转18例,无效1例;对照组痊愈1例,好转19例,无效5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鼓室内注射曲安奈德和盐酸氨溴索治疗鼻咽癌并发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刚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5年2月-2012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1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氟康唑局部频繁滴眼以及结膜下注射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15例患者经过治疗后,治愈12例,好转2例,无效1例.未治愈患者均行眼内容物剜除术.结论 采用局部频繁点眼以及结膜下注射的给药方法是一种安全可靠且疗效显著的治疗方式,且操作简单、费用低,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邱华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双下肢缺如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肠切除术后急性肺水肿一例报告

    目的 探讨双下肢缺如并肺部感染患者肠切除术后急性肺水肿患者的治疗.方法 采用右美托嘧啶作为ICU的镇静剂,以减少患者的惊恐和焦虑,并纠正患者的低氧血症.结果 经急救处理后患者低氧血症逐渐纠正,肺部炎症水肿逐渐消退.结论 对双下肢缺如并肺部感染肠切除术后急性肺水肿的患者,合理机械通气、较好的镇静及感染的有效控制是本例患者抢救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者:蔡继婷;骆晓芳;马见平 刊期: 2013年第27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