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育苗
目的 探讨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T2DM)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102例T2DM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糖尿病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糖尿病基础治疗上加用硝苯地平、厄贝沙坦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SBP、DB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T2DM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王志英 刊期: 2013年第29期
女性生殖系统与泌尿系统在解剖位置上相邻,手术容易致泌尿系统损伤.我科1988年8月-2005年12月共行开腹手术14892例中发生输尿管损伤9例,外院分娩子宫破裂手术损伤输尿管2例,现对11例妇产科手术致输尿管损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严凌霄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分布,并分析原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通过对2011年1月-2012年12月医院收集的不良反应报告156例,分别就患者年龄、不良反应类型、药品种类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患者中,以老年人为主,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为主,药品类型以抗生素和中药制剂为主,反应发生类型以皮疹较为多见.结论 药品不良反应发生因素较多,应加强和重视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提高临床安全用药水平,控制药物不良反应,确保用药安全.
作者:姚兰萍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研究中药半枝莲药理作用,探讨其临床应用功效.方法 借助微波技术为中药半枝莲实施化学成分分离提纯,采用比色法对其中粗多糖及总黄酮含量进行分析,观察其应用功效.结果 中药半枝莲中含约6.03%的粗多糖及4.13%的总黄酮,将其应用于临床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胃炎、尿血、泌尿系统结石、病毒性角膜炎,总有效率为58.62%(17/29)、100.00%(81/81)、96.77%(146/168)、86.90%(60/62)、94.64%(53/56),治疗中5例脾胃虚寒的患者有过敏现象.结论 中药半枝莲中含有总黄酮及粗多糖化学成分,用于治疗癌症、尿血、胃炎、泌尿系统结石、病毒性角膜炎等疾病,具有良好效果,但脾胃虚寒患者应慎用.
作者:王莹 刊期: 2013年第29期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HR)为矫形外科中较大型重建手术,是治疗髋关节疾病和骨折的佳治疗手段[1].因其术后并发症常见,多予常规预防治疗,但术后并发应激性溃疡因发生率低,临床上未引起足够重视.笔者选择2007年6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80岁以上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上消化道应激性溃疡5例,所有患者经积极治疗及护理均治愈出院.
作者:葛小敏;朱巧妹;李宁 刊期: 2013年第29期
放射性直肠炎是在放射治疗恶性肿瘤过程中(或治疗以后),对直肠产生放射损害而引发的疾病.早期症状多数出现在放射治疗以后1~2周,表现为恶心、腹泻、呕吐、血样便等;晚期症状多数在放射治疗以后半年甚至2~10年后出现症状,多为急性期治疗不佳而导致病情迁延表现为大便出血,直肠黏膜发生溃疡或者溃烂,严重者甚至会伴发直肠阴道瘘.在临床治疗方法中,西药长期效果并不显著,并且西药本身不良反应大,不是放射性直肠炎的理想治疗方法.我院采用病证结合辨治放射性直肠炎,取得了较的疗效.现将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冯敬霞;郭淑红;刘春梅 刊期: 2013年第29期
高血压脑出血系患者在持续高血压情况下脑实质内动脉、静脉或者毛细血管发生破裂出血的一种疾病.临床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和偏瘫.具有发病迅速、病情危重、病死率和病残率较高等特点[1],对人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故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精心全面护理对降低患者病死率和致残率、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2010-2012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住院期间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静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布托非诺对剖宫产术后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患者皮肤瘙痒的预防效果.方法 80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布托啡诺联合吗啡(BM)组,单纯吗啡(M)组各40例.BM组手术结束前10min硬膜外注入0.125%布比卡因6ml,其中含吗啡1mg及布托啡诺0.5mg,接100ml浓度0.125%布比卡因镇痛泵,2内含吗啡5mg+布托啡诺3mg;M组手术结束前10min硬膜外注入0.125%布比卡因6ml,其中含吗啡1mg,接100ml浓度0.125%布比卡因镇痛泵,内含吗啡5mg.结果 术后48h 2组患者间VAS评分,PCA按压次数,Ramsay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镇痛后不良反应比较,M组恶心、呕吐及皮肤瘙痒发生率高于B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托啡诺与吗啡硬膜外镇痛联合用药,可以减少剖宫产术后行PCEA患者硬膜外吗啡镇痛导致的皮肤瘙痒且不影响镇痛效果,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文豪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通过处方点评促进医师临床合理用药,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减少药物滥用现象和不良反应.方法 每月抽查医院的门急诊处方和住院病历,由处方点评小组根据处方点评管理规范等要求进行点评;将点评结果以书面形式反馈至医师个人,要求医师改进不足之处;并将点评结果与医师的晋升、科室的绩效工资挂钩,促进医师提高合理用药水平.结果 通过实施处方点评2年,我院处方合格率从68.2%提高至91.6%,药品种数从6.7种下降至4.9种,不合理用药现象逐渐减少;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病例从56例减少至26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更趋合理,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从81.6%降至61.4%,使用强度从108.5DDD降至61.7DDD,药品收入占比从40.6%下降至33.5%.结论 通过点评、反馈、整改、学习提高等措施,及时发现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并持续改进处方质量,对提高医疗质量和合理用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减轻群众的医药费用负担.
作者:邓志威 刊期: 2013年第29期
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为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主要病因,临床合理选择抗Hp感染药物,对治疗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有重要作用.1 用药原则1.1 联合用药 Hp可分泌一种碱性物质,对细菌起保护作用,使细菌在胃酸中得以存活.故应用单一药物很难杀灭Hp,通常需联合应用3种药物方能在其产生耐药性之前杀灭,即质子泵抑制药(PPI)或铋制剂+2种抗菌药(三联疗法).
作者:李进权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分析肿瘤专科医院门诊中抗肿瘤辅助药物的使用情况及用药趋势,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查阅医院放疗科以及化疗科2012年1~12月的门诊处方,统计抗肿瘤辅助药的消耗数据并结合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金额构成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医院门诊抗肿瘤辅助药的使用中,胸腺五肽用药频度占第1位,唑来膦酸日均费用占第1位,中药制剂金额构成比排第1位.结论 该院门诊抗肿瘤辅助药应用趋势合理,与医院性质及医疗任务相一致,用药向着安全、高效、经济的方向发展.
作者:李晓燕;王人英;廖建伟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建立测定清开灵片中黄芩苷在人血浆中含量的实验方法.方法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Agilent HC-C18 (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水-磷酸(47:53:0.2);检测波长:280nm;汉黄芩素作为内标.结果 黄芩苷线性范围为0.25~12.0μg/ml,回归方程Y= 0.0095C-0.00176(r= 0.9997);回收率>80%,日内和日间RSD均<10%.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黄芩苷药代动力学研究及血药浓度监测.
作者:魏龙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了解该院门诊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 采集2012年上半年每月1、8、15、22日门诊电子处方,以用药频度(DDDs)、日用药金额(DDDDc)、用药金额排序/DDDs排序比值及药物联合应用情况等为指标,分析抗高血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 CCB、ARB和新型复方制剂的使用金额位居前3位,非洛地平、替米沙坦、氨氯地平DDDs高.联合用药方案多数合理,以二联用药为主.结论 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基本符合国内外指南的用药原则,对少数不适宜的联合用药方案有待改进,应根据个体差异选择佳的药物治疗方案.
作者:沈毅;唐扣明;周卫英;顾申勇;薛晓红 刊期: 2013年第29期
为确保师生集体用餐和饮用水卫生安全,维护我县学校正常教学秩序,预防群体性食物中毒、传染病暴发流行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依据<食品安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于2013年4月对全县各学校、幼托机构食堂的餐饮安全管理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金森 刊期: 2013年第29期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aseptic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ANFH),是由于多种病因破坏了股骨头的血液供应导致股骨头内骨组织死亡所引起的病理生理过程,是临床常见病之一.作为一种进展性疾病,多发生在20~50岁,如果在早期不能作出及时的诊断和治疗,约80%未经治疗的ANFH在1~3年内会发生股骨头塌陷,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我院自2003年1月-2011年1月采用经动脉介入疗法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5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旭东;崔社娟;曹贵文 刊期: 2013年第29期
头颈部恶性肿瘤手术后导致头颈部组织缺损,若缺损较大,势必造成患者咀嚼、吞咽、语言功能障碍及面容破坏,若不采取有效修复手段,将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我院自2009年至今对36例行皮瓣转移修复术的头颈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专人整体护理,提高皮瓣成活率,减少并发症发生,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叶琼瑶;史克琴;钟清华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预防和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昏迷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高压氧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高压氧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每次30mg,每天2次,静脉滴注,15d为1个疗程,给予2个疗程.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昏迷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迟发性脑病发生率为8.3%,对照组为23.3%,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预防和治疗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志男 刊期: 2013年第29期
自2006年国家卫生部颁发<处方管理办法>[1]以来,规范处方书写已引起各级医师高度重视.处方是医师实施药物治疗与药房配发药品的凭证及处理医疗纠纷的法律依据[2,3].医院门诊处方为医师为患者下达医疗用药的直接书面文件,由门诊药房药师执行,查堵错误处方是临床医师和各级药师共同的责任.近年来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坚持开展处方质量检查,处方点评制度,对防范由药物引发医疗纠纷起到积极作用.笔者将门诊处方中常见问题总结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秀清;刘宇;吴冬梅 刊期: 2013年第29期
插胃管为临床常用护理操作,在插胃管过程中常会遇到插入困难的情况,当胃管通过患者的咽喉时常常会刺激患者产生恶心感,引起患者不适,如果插入困难,反复操作,无疑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影响护理的质量和患者的康复.为了降低胃管的插入困难的机率,减轻患者的不良刺激,笔者对插胃管困难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探索出相应的处理方法,并应用于临床,收到满意的效果.
作者:曹翠莲 刊期: 2013年第29期
肩关节周围炎,指肩关节疼痛、运动障碍等表现的病症.好发于50岁左右人群.发病多由肩部外伤继发,肩部受、风、寒外邪或由颈椎病等其他疾病引起.临床表现以肩部疼痛、肩关节运动障碍为主.病情进展经历肩部疼痛期、明显运动障碍期和固定期3期.笔者总结2003年2月-2013年5月我院按摩治疗肩周炎75例治疗体会,现报道如下.
作者:俱银海 刊期: 2013年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