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盐酸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手术的体会

刘刚;李树金

关键词:老年人, 股骨颈骨折, 腰-硬联合麻醉, 盐酸罗哌卡因
摘要: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然而老年人常合并心肺脑等多种疾病,血管调节功能较差,给麻醉的选择与处理提出了挑战.老年患者手术、麻醉期间的安全性已成为麻醉医师重视的课题,维持术中呼吸循环功能的稳定是保证老年患者安全度过手术期的关键.目前,我院针对老人股骨颈骨折均采取在C臂X线机引导下行手法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其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愈合快.2011年1月-2013年1月医院采用盐酸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为老人实施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术20例,现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运用近红外光谱法建立肠虫清的一致性检验模型

    目的 应用近红外光谱法对肠虫清(即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阿苯达唑片)进行一致性检验.方法 将收集的 10批肠虫清扫描近红外光谱图和进行预处理,建立一致性检验方法.结果 一致性检验模型可以显著区分与该厂家样本主成分相同的其他厂家样本.结论 本方法快速简便,结果准确,适用于假劣药品的快速筛查.

    作者:黄华;田海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Ⅰ类切口7种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Ⅰ类切口7种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及合理性.方法 通过电子病历查阅2012年9月份医院所有出院患者的归档病历,对腹股沟疝修补术、甲状腺疾病手术、乳腺疾病手术、关节镜检查手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颅骨肿物切除手术和经血管途径介入诊断手术患者预防应用抗菌药物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Ⅰ类切口7种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比例为31.3%,抗菌药物选择不合理比例为20.2%,用药平均时间为11h,在术前0.5~2h用药占82.3%.结论 Ⅰ类切口7种手术术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率过高,其他指标基本合理.医院有关医疗管理部门须加大监管力度,降低Ⅰ类切口7种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比例.

    作者:卢惠敏;肖佩玉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3种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方法的比较

    目的 探讨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佳治疗方法.方法 对经体外震波碎石(ESWL)、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PL)及开放输尿管切开取石术3种方法治疗的2358例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ESWL组846例,单次碎石成功476例(56.3%),4周后结石排净率为67.9%;PL组1370例,单次碎石成功1278例(93.3%),4周后结石排净率为97.1%;开放输尿管取石142例,取石成功率100%.术后疼痛、发热、恶心呕吐、血尿是3组常见的并发症,PL组术后疼痛、发热发生率低,分别为3.5%、2.9%,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L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其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少,可作为中下段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开放取石虽能完全取出结石,但创伤大,是其他治疗方式失败的补救措施.

    作者:雷弋;王岭;陶红;钱济穷;母健君;白冰;张天德;曾晓明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心脏外科体外循环围手术期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目的 探讨心脏外科体外循环围手术期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方法 对医院2010年10月-2012年12月进行心脏手术88例患者的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心脏外科体外循环围手术期抗生素的合理应用进行探讨,其中包括抗生素名称、用法用量、应用起止时间、术后切口愈合情况以及术后监护等.结果 88例患者均使用了抗生素,其中18例为单一用药,占20.4%;43例为二联用药,占48.9%;三联用药27例,占30.7%.其平均应用疗程为(7.8±2.1)d.其手术切口1期愈合85例,占96.6%;延期愈合3例,占3.4%.结论 心脏外科体外循环围手术期抗生素的使用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对其合理应用并进行管理.

    作者:韦武利;王奇;陈卫民;向敏峰;吴先球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治疗胃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在治疗胃溃疡出血中所起的作用,为临床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70例胃溃疡出血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奥美拉唑组和西咪替丁组各35例,观察2种治疗方法在止血效果及溃疡治愈效果方面的差异.结果 在止血效果方面,奥美拉唑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2.9%、91.4%,高于西咪替丁组的42.9%、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溃疡治愈效果方面,奥美拉唑组愈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1.4%、77.1%,高于西咪替丁组的34.3%、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拉唑能快速控制胃溃疡导致的出血并能提高溃疡的愈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陈育苗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人畜共患疾病的管理

    人畜共患疾病也叫人兽共患病.顾名思义就是人和动物都得的同一种疾病或传染病.准确的定义是指人类与脊椎动物之间自然传播的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特征是有共同的病原体引起的、在流行病学上有关联的疾病.这种病原体既可存在于动物体内,也可存在于人体内,既可由动物感染给人,也可由人传染给动物.大多数人畜共患疾病通常都由动物传染给人.由人传染给动物的也有,但比较少见,比如某地曾发生游客向动物园的猴群吐痰,引起猴群大范围感染结核病的事例.

    作者:徐可丽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胃痛50例疗效观察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1].胃痛多有饮食伤胃、情志不畅、脾胃素虚等病因,致胃气郁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胃为阳土,喜润恶燥,为五脏六腑之大源,主受纳、腐熟水谷,气机以和降为顺,不宜郁滞.病变部位在胃,与肝、脾关系极为密切.肝与胃为木土乘克关系若忧思恼怒,肝气横逆,势必克脾伤胃,致气机阻滞、胃失和降而痛.肝气久郁,化火伤阴致胃痛.脾与胃同居中焦,若脾阳不足,胃失温养,致虚寒胃痛.若脾气虚弱兼胃热炽盛,不能统血致便血、呕血.中医胃痛包含现代医学中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胃下垂、胃黏膜脱垂症等[1].属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医治疗本病不仅近期疗效明显,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降低复发率等方面都具相当的优越性.

    作者:朱亮亮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门诊西药房退药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 了解门诊患者的退药原因,采取应对措施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对医院门诊西药房549份退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退药的主要原因是医师及处方问题、患者未按医嘱用药、临时取消检查和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等.所退药物种类以眼科用药、抗生素、中成药居多.结论 为降低门诊西药房的退药率,需建立健全退药制度,加强医患沟通,有效地开展药学服务.

    作者:虞文卿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用于输卵管内妊娠保守手术后评估的价值分析

    输卵管异常为引发不孕症的重要原因[1],亦是引发异位妊娠主要因素.于输卵管内妊娠保守手术后复查,了解输卵管通畅情况尤为重要[2-3].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是一项输卵管通畅性检查的新技术.将新型微泡超声造影剂(Sonovue)注入子宫腔,使子宫腔与输卵管腔显影,再行阴道超声全面观察宫腔及输卵管形态以判断子宫腔有无异常、输卵管管腔是否通畅及输卵管走行有无扭曲[4-5].我院2012年6月-2013年1月行输卵管内妊娠保守手术且有生育要求患者40例,其中治疗后HCG转阴6~12个月内行子宫输卵管造影9例,笔者对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用于输卵管内妊娠保守手术后评估的价值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于春燕;张少静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早产儿的舒适护理体会

    近年,多种因素导致早产儿出生率增加.早产儿各系统发育不完善,生活能力弱,脱离母体后生存环境与胎儿期宫内环境存在巨大差异,易发各种并发症[1].早产儿出生后因生活能力低下而大多入住新生儿病房,而病房中低湿度、噪音、强光、疼痛、过多搬动等造成了对早产儿的不良刺激,使早产儿产生应激,对神经系统影响尤其明显,影响了早产儿疾病恢复与生长发育.舒适护理使人在生理、心理、精神、社会上达到愉快状态,降低其不愉快程度,达到愉悦感受[2].将舒适护理应用于早产儿护理中,可从环境、喂养、疼痛等方面提高早产儿舒适度,促进发育,提高早产儿生命质量.

    作者:沙勤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按摩治疗肩周炎的体会

    肩关节周围炎,指肩关节疼痛、运动障碍等表现的病症.好发于50岁左右人群.发病多由肩部外伤继发,肩部受、风、寒外邪或由颈椎病等其他疾病引起.临床表现以肩部疼痛、肩关节运动障碍为主.病情进展经历肩部疼痛期、明显运动障碍期和固定期3期.笔者总结2003年2月-2013年5月我院按摩治疗肩周炎75例治疗体会,现报道如下.

    作者:俱银海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0例的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出血,含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肝等病变引起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出血也包括在内.上消化道出血常见临床表现为呕血、腹痛、便血及不同程度的周围循环衰竭等,属临床常见急症,须进行急救.笔者结合20例护理经验,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静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基层医院处方点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实践与体会

    目的 通过处方点评促进医师临床合理用药,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减少药物滥用现象和不良反应.方法 每月抽查医院的门急诊处方和住院病历,由处方点评小组根据处方点评管理规范等要求进行点评;将点评结果以书面形式反馈至医师个人,要求医师改进不足之处;并将点评结果与医师的晋升、科室的绩效工资挂钩,促进医师提高合理用药水平.结果 通过实施处方点评2年,我院处方合格率从68.2%提高至91.6%,药品种数从6.7种下降至4.9种,不合理用药现象逐渐减少;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病例从56例减少至26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更趋合理,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从81.6%降至61.4%,使用强度从108.5DDD降至61.7DDD,药品收入占比从40.6%下降至33.5%.结论 通过点评、反馈、整改、学习提高等措施,及时发现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并持续改进处方质量,对提高医疗质量和合理用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减轻群众的医药费用负担.

    作者:邓志威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胺碘酮转复心房纤颤56例患者的护理措施及体会

    胺碘酮是第Ⅲ类抗心律失常药,通过抑制复极过程,可延长心室心房肌的有效不应期,控制房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房颤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差,经常需要住院治疗,重者可发生血栓栓塞,并且易患中风等严重甚至致命的心血管并发症.因此,房颤的转复非常重要.及时采用胺碘酮静脉注射可以快速、有效地转复房颤,改善心肌供氧.现将我院采用胺碘酮治疗心房纤颤56例的护理措施和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汤爱红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中药半枝莲的研究探讨

    目的 研究中药半枝莲药理作用,探讨其临床应用功效.方法 借助微波技术为中药半枝莲实施化学成分分离提纯,采用比色法对其中粗多糖及总黄酮含量进行分析,观察其应用功效.结果 中药半枝莲中含约6.03%的粗多糖及4.13%的总黄酮,将其应用于临床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胃炎、尿血、泌尿系统结石、病毒性角膜炎,总有效率为58.62%(17/29)、100.00%(81/81)、96.77%(146/168)、86.90%(60/62)、94.64%(53/56),治疗中5例脾胃虚寒的患者有过敏现象.结论 中药半枝莲中含有总黄酮及粗多糖化学成分,用于治疗癌症、尿血、胃炎、泌尿系统结石、病毒性角膜炎等疾病,具有良好效果,但脾胃虚寒患者应慎用.

    作者:王莹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护理教员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发展思路

    我校成立于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建校70多年来,始终高举白求恩精神伟大旗帜,为基层部队卫生机构培养大量有用人才.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对护理教学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对护理教员队伍自身建设也提出更高标准.故如何适应部队现代信息化战争卫勤保障的发展和需求,培养合格的护理士官人才,以及如何加强教员队伍建设,努力跟上护理教学改革进程,是摆在每位军事护理学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作者:张少英;张爱霞;甄海鹰;米裕;张亚娟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药品不良反应101例报告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医院2011年1月-2012年6月上报的101例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及分析.结果 101例ADR中,静脉滴注引发的ADR占总例数的55.45%(56/101);抗菌药物引起的ADR多,占总例数的62.38%(63/101);所累及的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常见,占总例数的59.41%(60/101).结论 应加强ADR监测报告工作,从多方面控制、减少ADR的发生,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赵海亚;朱豫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应用局部枸橼酸抗凝1例护理体会

    局部枸橼酸抗凝法(regional citrate anticoagulation,RCA)在高危出血患者中行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其有效性已得到证实,现将1例慢性肾功能不全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局部枸橼酸抗凝方法顺利完成持续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diafiltration,CVVHDF)治疗患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欣;马为民;康军阳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癫痫患者临床护理体会

    癫痫是以多种原因造成的慢性脑功能障碍为基础,以神经元过度同步放电引起反复自发且不可预期的癫痫发作为共同特征,并导致躯体和社会心理不良后果的脑部疾病.为提高对癫痫的认识及更好的为患者提供服务,笔者总结2011年1~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癫痫患者的护理经验,现报道如下.

    作者:蒋静珠;王洪飞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小儿肠炎的观察和护理

    肠炎是小儿常见病,多发生在夏、秋季节,发病急,进展快,很容易造成患儿脱水,甚至死亡.主要致病菌包括轮状病毒、柯萨奇病毒、致病性大肠杆菌等,而肺炎、中耳炎、泌尿道感染等也可导致小儿肠炎的发生.出现小儿肠炎时,护理人员要严密观察病情发展以及患儿脱水情况,及时叮嘱并为患儿补水、电解质等,防止患儿出现严重脱水,因此小儿肠炎的护理很重要[1].2010年7月-2011年8月我院收治285例小儿肠炎,经过积极治疗及护理均痊愈,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文静;管丽莉 刊期: 2013年第29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