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院护士对血液性传染病自我防护行为现状研究分析

刘琼

关键词:护理人员, 血液性传染病, 防护, 现状
摘要:目的 分析该院护士对血液性传染病自我防护行为现状,探讨预防措施,为减少护士职业暴露,保障护理人员健康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医院护理人员57例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包括护士的基本情况(年龄、性别、工作年限、学历、职称等)和自我防护行为(体检及疫苗接种情况、洗手情况、日常防护、特殊防护等).结果 不同年龄段护理人员在体检及疫苗接种情况和针刺伤及处理2个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工作年限的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总分、体检及疫苗接种情况、洗手情况、特殊防护及针刺及处理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加过培训的护理人员较未参加者的自我防护总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护理人员血液性传染病安全防护,纠正护理人员不规范操作,提高护理人员防护意识是降低传染病发生的关键.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健康指导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管腔狭窄,心肌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心肌出现严重、持久的急性心肌缺血、缺氧所致的心肌坏死,属于冠心病的严重类型.老年患者在急性期恢复过程中常因情绪过激、饮食不当及排便异常等原因诱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导致死亡,故在护理老年患者时应加强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和心理护理,只有这样才能降低老年患者的并发症及病死率,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杜涛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2012年钦州市第一医院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状况.方法 对2012年在医院生产的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新生儿1973例中未接种乙肝疫苗158例,未接种率为8.01%;接种乙肝疫苗1815例,接种率为91.99%.结论 新生儿未接种乙肝疫苗原因主要为新生儿因素转科治疗.

    作者:邓连方;李庆梅;沈洪;黄秋杰;何文婵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盐酸非索非那定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盐酸非索非那定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3月-2012年3月该院收治慢性荨麻疹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盐酸非索非那定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对2组患者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非索非那定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闵红霞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60例临床观察

    支气管哮喘属临床常见呼吸道慢性疾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糖皮质激素和β2受体激动剂的气雾剂被广泛的运用于临床的治疗过程之中,舒利迭作为一种吸入剂,是由长效的β2受体激动剂(沙美特罗)以及糖皮质激素(丙酸氟替卡松)联合生成的.我院2010年3月-2012年12月采用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的60例患者,达到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崔丽影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依法执业规范行医合理用药

    近些年我院开展了处方点评工作,特别是卫生部开展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后,我院抗菌药物处方、医嘱点评走上了常态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之路.

    作者:陈卫春;杨民;吴桢;邓君曙;陆文瑾;俞峻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以《治疗指南》为依据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个体化给药方案设计与实践

    心力衰竭是任何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使心室的充盈或射血能力受损而导致的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结果是心脏不能泵出足够的血液以满足机体的代谢需要,进行性的的心功能不全影响生活质量,并有较高的病死率[1].由于心力衰竭的原因和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往往用药比较复杂,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用药的目的是提高药物的疗效,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让患者花短的时间、少的钱,达到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杨荣荣;韩强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 对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探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该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1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且分析其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结果 经过合理科学的临床指导以及全面精心的临床护理,1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均得以康复出院.护理前后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有效、科学及全面的临床护理,有助于避免用药不良反应的出现,有助于老年高血压并发症的减少,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朱海英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雷贝拉唑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56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对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应用雷贝拉唑治疗的疗效及Hp根除率.方法 106例消化性溃疡且Hp阳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给予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结果 观察组用药第1天后上腹痛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用药第7天后上腹痛缓解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Hp根除率均与对照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贝拉唑、奥美拉唑均能有效治疗消化性溃疡并根除Hp感染,但雷贝拉唑更能快速缓解患者上腹痛症状.

    作者:田正东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合并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合并胸腔积液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分析.方法 60例尿毒症合并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观察组采用Fresenius F60聚砜膜血液滤过器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记录2组胸腔积液消退50%以及完全消退所需要的治疗时间;完成治疗之后随访18个月,记录第6个月、12个月及18个月的复发情况,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在经过血液透析治疗后,胸腔积液消退50%所需时间和完全消退时间分别为(9.86±1.64)d、(16.39±3.37)d,对照组为(16.43±3.17)d、(25.81±3.63)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在胸腔积液完全消退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的复发例数为5例(16.7%)、4例(13.3%)、3例(10.0%),对照组为9例(30.0%)、10例(33.3%)、11例(3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尿毒症合并胸腔积液需要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应加强血液透析治疗,增加超滤系数可以有效地治疗尿毒症合并胸腔积液.

    作者:彭善忠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小儿血液透析的护理体会

    小儿血液透析通过透析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和中毒物质,调节水和电解质平衡,有效改善氮质血症,及时纠正酸中毒和高钾血症,消除和减轻患儿体内水钠潴留,防止脑水肿及肺水肿的发生,以代替肾脏功能[1].是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和某些药物中毒的有效治疗方法.笔者对我院接受血液透析的8例患儿的护理体会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彦红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熊珍膏治疗肛门干性湿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干性湿疹为皮肤过敏性炎症,好发于头皮、眉间等部位,肛周皮肤亦较常发病,致患者阵发性剧烈瘙痒,易反复发作.我院采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院内制剂熊珍膏对肛门干性湿疹患者80例进行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程跃;周晋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老年2型糖尿病医学综合康复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社会福利院老年2型糖尿病休养员康复医疗效果.方法 40例老年2型糖尿病休养员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康复组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自由活动,康复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采用专业医学康复治疗措施.结果 康复组患者饮食加运动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非常显著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患者试验前后只有空腹血糖水平显著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 综合康复治疗对老年2型糖尿病休养员血糖水平产生积极的康复效果.

    作者:王荣兵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门诊注射室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

    门诊注射室的特点是工作量大,病种多,注射室护士每天在护理操作过程中频繁接触各种疾病的患者,加上工作繁忙,护士人力不足,容易造成护理操作中的疏忽,医院感染中30%~50%与不恰当的护理操作及管理有关[1].为加强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自2012年4~11月我科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实施了持续质量改进,取得良好效果,提高了合格率,现报道如下.

    作者:兰映玲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西药和中成药联合使用的不良反应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学的发展,医学专家对中药、西药、中成药联合应用展开全方面的研究.与此同时,在临床用药中,西药和中成药联合使用的范围越来越广,因此中西药联合使用发展成为现代医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1].中成药在治疗疾病过程中具有不同的特点,如果不考虑两者的特点联合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不良反应.现将近几年来发生的西药和中成药联合应用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张少丽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长春西汀联合艾地苯醌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长春西汀联合艾地苯醌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8例脑卒中后发生血管性痴呆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给予长春西汀+艾地苯醌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长春西汀治疗,应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长谷川痴呆量表(HDS)、日常生活自理量表(BI)对治疗前后分别进行智能测定,观察2组认知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3个月后2组HDS及MMSE、BI评分均升高,较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且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数值升高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春西汀联合艾地苯醌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优于单独使用长春西汀.

    作者:陈斌;刘陈先;梁超越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自拟旋复四七通腑汤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观察

    调查显示,我国便秘发病率10%~15%,60岁以上老年人约为18%~23%.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 治疗仍以药物为主.因便秘治疗药物多存在一定副作用,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如何合理选择药物,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显得尤为重要.我院自2010年1月-2012年12月予自拟旋复四七通腑汤治疗功能性便秘39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蒋花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黛力新治疗伴焦虑抑郁的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黛力新辅助治疗伴焦虑抑郁的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 例伴焦虑抑郁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根据个体化原则应用传统药物,治疗组加服黛力新片1 片,每天1次口服,2组疗程均为8周,入组者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测评,同时进行胃镜检查.结果 治疗8周以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8周后焦虑、抑郁等躯体和精神症状评分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黛力新能显著改善伴有焦虑抑郁症状的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精神和躯体方面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洁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我院228例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

    目的 为了解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规范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给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电脑数据筛选出医院2012年6~12月出院的Ⅰ类切口手术患者228例,根据相关文件对其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调查发现在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方面,主要问题体现为用药指征把握不严,用药种类选择不当,用药时机不佳以及用药时间过长等.结论 医院Ⅰ类切口手术在正确的选用药物、限制术后药物使用时间,大型手术药物的追加等方面都还需加强规范管理的力度,逐步规范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问题.

    作者:田卓平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新生儿卡介苗接种护理技术

    新生儿卡介苗的接种为有效预防结核病的良好措施,随着我国城市化进展不断加快、部分城市和社区的人口密度增大,人口流动程度显著提高,新生儿卡介苗接种有其重要意义.科学合理的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可使儿童机体获得对结核菌的特异性免疫能力.一般情况下,新生儿在出生24h后即可行卡介苗接种,但新生儿因个体小、易哭闹而加大了卡介苗接种难度及降低了成功率[1].良好的接种操作可保证接种新生儿获得有效被动免疫.笔者将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行新生儿卡介苗接种方法与护理体会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岑仕娇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39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应用小剂量米非司酮与桂枝茯苓胶囊联合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 78例医院确诊为子宫肌瘤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2组患者均给予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桂枝茯苓胶囊口服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肌瘤体积和女性激素变化.结果 治疗后2组的肌瘤体积、雌二醇(E2)、孕激素(P)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治疗后2组间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小剂量米非司酮与桂枝茯苓胶囊联合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显著.

    作者:熊洁华 刊期: 2013年第3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