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蓉
目的 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创面双管引流的临床护理,为临床护理乳腺癌患者提供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案.方法 选择2010年6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50例,对其进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创面双管引流的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一般护理、负压护理、引流管护理、皮瓣及伤口包扎护理,总结其护理经验极其临床效果.结果 经过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50例乳腺癌患者的创面均愈合,有效率为100%,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对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实施创面双管引流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赵春迎;刘景艳;丁秀荣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9月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8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行单纯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行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愈合时间为(6.4±1.2)个月,对照组患者为(8.7±1.4)个月,观察组骨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为92.9%,对照组为79.1%,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具有骨愈合时间短、治疗优良率高、并发症少、适应范围广、有利于软组织的修复等优点,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王洪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宫颈癌采用不同化疗方案同步放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2月-2012年6月收治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40例,随机分为A组14例、B组14例、C组12例,A组采用5-氟尿嘧啶联合顺铂(DDP)化疗,B组采用每日静脉滴注DDP化疗,C组采用每周静脉滴注DDP化疗.回顾3组临床资料.结果 治疗1个月后,A组肿瘤完全清除率为78.6%,B组为92.9%,C组为100.0%,B、C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清除率略高于B组.对患者行平均5年的随访,A组生存率为28.6%,B组为35.7%,C组为50.0%,B、C组分别同A组比较,无明显差异,B、C合并比较生存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Ⅲ-Ⅳ度急性放射性肠炎率为21.4%,B组为7.1%,C组为8.3%,B组和C组分别同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癌采用每周顺铂静脉滴注与常规放疗同步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提高远期生存率,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吴婷婷;蒋宇平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患者的术后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患者106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其术后针对性护理,观察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106例剖宫产产妇所需平均住院时间(6.9±1.8)d;术后有2例患者出现伤口脂肪液化,但并无感染;未出现产褥感染;下肢均未有深静脉血栓产生;患者均未出现产后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剖宫产术后进行针对性护理能够促使产妇尽快恢复,避免出现并发症,效果较为明显,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徐晓春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舒巴坦联合头孢哌酮治疗肾盂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9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66例肾盂肾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3例,治疗组采用的舒巴坦联合头孢哌酮治疗,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0.4%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舒巴坦联合头孢哌酮的方法治疗肾盂肾炎临床疗效显著,能迅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上继续推广和应用.
作者:黎夏耘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比较右旋美托咪啶与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3年1-6月来我院要求行无痛人流手术的孕妇80例,随机分为A组40例和B组40例.A组给予右旋美托咪啶联合丙泊酚麻醉;B组给予可乐定联合丙泊酚麻醉.记录麻醉前、给药后15min、手术开始时、苏醒时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收缩压(SBP)、起效时间(给药结束至睫毛反射消失时间)、苏醒时间(从睫毛反射消失到呼之第1次睁眼)、全程丙泊酚给药总量、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患者苏醒即刻及2h宫缩痛发生率和手术时间.结果 A组的起效时间短于B组,总丙泊酚用量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优28例,良12例;B组优19例,良15例,差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前HR、SBP及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15min及手术开始时两组间HR及SBP均低于麻醉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pO2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时B组SBP低于麻醉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时刻间,两组间HR、SBP及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即刻及苏醒后2h,A组下腹无痛人数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旋美托咪啶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麻醉效果优于可乐定联合丙泊酚.
作者:喻翔卿;王小明 刊期: 2013年第33期
通过比较金钱草与广金钱草的药材来源、性状特点、显微特征、性味功效、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的差异,有效鉴别金钱草与广金钱草,从而保证二者的临床合理使用,避免混淆使用,实现治疗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真正发挥二者的药用价值.
作者:张怀阳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四物汤在骨科疾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2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156例骨科患者,征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后,将患者分成两组,试验组76例,对照组80例.试验组在西医治疗的同时,根据患者的症状服用四物汤加减方;对照组只运用西医治疗和一定的理疗.结果 试验组的患者中药治疗2周后面色红润,精神好转,治疗期间没有合并其他并发症,提高了治愈率.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5.0%;试验组100.0%,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多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物汤养血强筋,补血养肝,健脾养肌,补肾壮骨,对于骨科一些骨折愈合延迟的患者,骨折处血运不足又气血两虚的患者,骨质增生、肩周炎等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骨科医师推广应用的.
作者:徐麒;何强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当前上市西药剂型的使用状况.方法 选取医院药库管理系统程序中2010-2012年上市西药剂型的使用状况资料,对该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观察结果.结果 上市西药使用量呈现出逐年上涨的趋势,西药剂型费用占比情况呈现上升趋势,西药剂型使用范围占据药品使用的主导地位.结论 对医院上市西药剂型的使用情况进行研究可以提高医疗改革效率和药品管理力度,加快医院的发展速度.
作者:耿丹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对比宫缩乏力致产后出血不同护理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住院分娩的宫缩乏力致产后出血的产妇12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60例,试验组64例.对比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的护理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5.3%,对照组为81.7%.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2%,对照组为2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临床有效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胡雅婷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研究分析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8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9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将其按照入院时间单双日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综合护理干预,而后对这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常规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3.3%;经综合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徐小平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三伏及三九穴位敷贴合并飞扬穴刺激治疗鼽证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7月-2012年12月四川省巴中市中医院针灸科鼽证冬病夏治三伏及三九穴位敷贴患者90例.观察组采用三伏及三九穴位敷贴合并飞扬穴刺激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三伏及三九穴位敷贴治疗三伏及三九穴位敷贴,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60.0%,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伏及三九穴位敷贴合并飞扬穴刺激治疗鼽证(过敏性鼻炎)有确切的疗效,在改善症状、防止复发方面优于单纯三伏及三九穴位敷贴治疗.
作者:谯智泉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研究分析影响高龄经产妇妊娠及分娩的相关因素,并提出有效的临床解决对策.方法 选取2011年2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134例高龄经产妇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入院生产的168例非高龄经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妊娠期并发症和新生儿的不良情况.结果 观察组中发生妊娠期并发症者占51.5%,对照组中发生妊娠期并发症者占31.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新生儿不良情况发生率比观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阴道分娩和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经产妇的妊娠风险较高,常会发生新生儿的不良情况,加强对高龄经产妇的健康教育和妊娠期监护、护理等,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和生命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玲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泮托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经胃镜检查确诊的98例RE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56例给予泮托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对照组42例给予法莫替丁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2%,对照组为73.8%,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镜疗效总有效率为94.6%,对照组为71.4%,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与药物相关不良反应,血、尿常规均在参考范围内.结论 泮托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RE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可作为目前治疗RE的首选方案.
作者:胡爱家;肖卫平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研究分析应用茶碱缓释片对患有阻塞性肺气肿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2月-2012年12月就诊的53例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按病历号尾号单双数分为对照组26例和试验组27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方案进行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方案基础上加用茶碱缓释片.结果 试验组的总有效率(92.6%)高于对照组(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用药期间共有7例出现了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9%;试验组患者用药期间1例出现了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对照组患者治疗结束3个月后,9例阻塞性肺气肿症状再次复发,复发率为34.6%,对照组患者治疗结束3个月后,2例阻塞性肺气肿症状再次复发,复发率为7.4%.结论 使用茶碱缓释片治疗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丁桂根;陈真祥;陈莹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不同的疾病认知程度与吸入治疗依从性、疾病控制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0年5月-2012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52例.运用自填调查问卷的方法,对患者疾病认知程度,吸入治疗的依从性,以及疾病控制相关知识的调查.分析疾病认知程度与吸入治疗依从性、自身疾病控制情况的关系.结果 患者对疾病的不同认知程度间的吸入治疗依从、疾病控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或许可以成为临床上提高疾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值得进一步探讨并应用的一项辅助措施.
作者:宋成义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单核苷酸的多态性芯片在口腔白斑癌病监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9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口腔检查的100例患者,经病理检查后,证实5例为口腔黏膜癌,5例为口腔鳞状的细胞癌.采取SNP6.0Array基因芯片依照各类型检测单核苷酸的多态性(SNP)位点907,670个,同时检测拷贝数变异的947,001个位点,后详细分析及检验癌症的DNA 序列.结果 口腔黏膜白斑与鳞状细胞癌分子中均存有复杂繁琐的遗传基因改变,并且多数出现在染色体3、7、9、8、11、13、15、17与18上.结论 基因转变针对形态学的转变而言相对较早,并且具有尽早诊断和检测口腔癌症的优点,可广泛用于临床诊断方面.
作者:马国华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采用鼓室正压置换法取代鼓膜切开术用以治疗胶耳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2011年5月-2012年5月就诊于我院耳鼻喉科门诊的中胶耳患者27例,患耳29例(其中2例患者为双耳胶耳)给予鼓室正压置换法治疗.结果 治疗当时均可将黏稠积液排出.术后约1周鼓膜愈合良好,必要时可于1~2周后重复穿刺置换.配合1%麻黄碱液及二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交替喷鼻,3~4次/d.均可取得理想治疗效果.结论 鼓室正压置换法是在鼓膜穿刺术基础上针对鼓室积液黏稠不易抽出时总结改良的术式.对于患者来讲可以减少创伤利于愈合,减少抗生素使用量.对于术者可以节约手术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梁素花 刊期: 2013年第33期
减少或杜绝门诊用药差错,保证患者安全、合理用药.结合工作实际,从处方差错、调剂差错、患者依从性差错三方面分析门诊常见用药差错的类型及原因.通过采取健全规章制度、加强专业人员继续教育、开展处方点评、设立药师咨询窗口等措施能够有效预防门诊常见用药差错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
作者:杨梅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探究消化内科的老年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并根据探究结果找到应对的护理策略以提高临床的护理质量.方法 选取在我院消化内科就诊住院的老年患者90例,对这些患者的住院期间存在的不安全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做好护理方面的有效的预防工作.结果 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增强了患者家属以及患者的安全防范意识,有效的减少了现存的以及潜在的危险事件的发生.结论 做好消化内科的老年住院患者的安全的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危险因素的发生率,为更多的患者创造安全舒适的就医环境,提高了整体的护理质量,也提高了消化内科老年患者对护理措施的满意度,应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谢敏华 刊期: 2013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