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国华
目的 探讨分离团注技术在CT泌尿系统造影(CTU)检查中的优点.方法 选取本院2011年3月-2012年8月的48例进行CTU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单次团注组和分离团注组各24例,螺旋CT扫描48例泌尿系统患者,分别采用单次团注和分离团注技术,比较两组所获得图像的质量.结果 分离团注组中,输尿管全程显示优13例,良好为10例,尚可1例,差0例.单次团注组中,显示优5例,良好为28例,尚可0例,差1例.分离团注组显影优于单次团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输尿管内中心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CTU检查中采用分离团注技术,能够获得清晰的全尿路图像,还能够减少对比剂的用量,减少过敏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志华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调查分析门诊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以提高门诊用药的合理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2月-2012年2月门诊使用抗菌药物发生的50例不良反应患者的门诊资料,并分析不合理应用原因.结果 常用抗菌药物的门诊不合理应用的首要表现形式是给药方法不当,占总数的22.0%;其次为剂量应用不当,然后为无指征用药,少的表现形式为药物本身因素和换药频繁,各仅总数的2.0%.门诊各科不合理用药发生次数多的是骨科,占总数的28.0%,其次是普外科,然后是消化内科,妇产科较少,占总数的14.0%.结论 门诊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必须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使用原则使用,并加强注意药物使用的剂量和频次,以减少不合理应用现象,保证门诊用药的经济安全.
作者:唐慕菲;朱家琦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0年5月-2012年6月收治的48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与对照组(24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脑部血管血流速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1%,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治疗前,患者治疗后脑血管血流速度均减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椎底动脉(ICA)、大脑中动脉(MCA)、颈内动脉(BA)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效果显著,可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季卫国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腰椎硬膜外联合在老年下肢骨关节置换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2年12月进行下肢骨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采用罗哌卡因腰椎硬膜外联合麻醉方法,对照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对两组患者术中生命体征、术后不良反应、苏醒时间进行对比.结果 术中对两组患者的心率、脉搏、动脉血氧饱和度进行观察,研究组患者术中基本生命体征更加稳定,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出现2例呕吐、1例呼吸困难;对照组患者术后出现7例呕吐、3例呼吸困难,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哌卡因腰椎硬膜外联合在老年下肢骨关节置换术中镇痛效果好、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小、苏醒时间较短.
作者:周育南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三伏及三九穴位敷贴合并飞扬穴刺激治疗鼽证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7月-2012年12月四川省巴中市中医院针灸科鼽证冬病夏治三伏及三九穴位敷贴患者90例.观察组采用三伏及三九穴位敷贴合并飞扬穴刺激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三伏及三九穴位敷贴治疗三伏及三九穴位敷贴,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60.0%,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伏及三九穴位敷贴合并飞扬穴刺激治疗鼽证(过敏性鼻炎)有确切的疗效,在改善症状、防止复发方面优于单纯三伏及三九穴位敷贴治疗.
作者:谯智泉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对乡镇卫生院门诊高血压患者的基本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为今后用药提供指导.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抽取2012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为高血压患者开具的门诊处方共136张,对降压药物联合使用情况、使用种类进行分类分析.结果 136份处方中,单药治疗的占33.8%,二药联合的占32.4%,三药联合的占21.3%,四药联合的占13.97%.药剂中使用率高的是钙拮抗剂(CCB),然后依次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复方制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以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其中常用的药物依次为硝苯地平、厄贝沙坦、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苯磺酸氨氯地平、美托洛尔.结论 我院抗高血压药使用基本合理,基本符合我国及欧洲高血压防治指南原则,有助于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笪明生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肾囊肿患者的围术期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12-2013年收治的68例经手术治疗的肾囊肿患者,对患者进行术前和术后的精心护理,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有13例患者发生尿漏,经过治疗和临床护理之后痊愈.68例患者没有发生其他并发症,患者住院时间为7~14d,平均住院时间为10d,均痊愈出院.结论 对肾囊肿患者在围术期采取精心的临床护理,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痊愈.
作者:陈丽华 刊期: 2013年第33期
在现代化大医院广泛应用自助式取片机的背景下,探讨如何将自助式取片机与门诊的人性化服务相结合.针对在机器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从而改善就医环境,建立有序、高效的就诊流程.
作者:袁玲;徐静;奚莉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鲑鱼降钙素联合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科2012年2月-2013年5月的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服钙尔奇D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鲑鱼降钙素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骨痛程度及股骨颈骨密度(FN BMD)、腰2~腰4骨密度(L2~4 BMD)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前FN BMD和L2~4 BM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N BMD和L2~4 BMD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痛改善总有效率88.7%高于对照组的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鲑鱼降钙素联合康复干预能明显改善老年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骨痛症状,提高骨密度.
作者:林敏英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研究分析影响高龄经产妇妊娠及分娩的相关因素,并提出有效的临床解决对策.方法 选取2011年2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134例高龄经产妇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入院生产的168例非高龄经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妊娠期并发症和新生儿的不良情况.结果 观察组中发生妊娠期并发症者占51.5%,对照组中发生妊娠期并发症者占31.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新生儿不良情况发生率比观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阴道分娩和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经产妇的妊娠风险较高,常会发生新生儿的不良情况,加强对高龄经产妇的健康教育和妊娠期监护、护理等,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和生命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玲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创面双管引流的临床护理,为临床护理乳腺癌患者提供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案.方法 选择2010年6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50例,对其进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创面双管引流的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一般护理、负压护理、引流管护理、皮瓣及伤口包扎护理,总结其护理经验极其临床效果.结果 经过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50例乳腺癌患者的创面均愈合,有效率为100%,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对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实施创面双管引流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赵春迎;刘景艳;丁秀荣 刊期: 2013年第33期
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一般通过其临床表现、胃镜及B超检查基本能确诊,常须手术治疗.然而部分胆囊炎、胆囊结石患者其临床表现特殊,因并发症的出现掩盖了原发症状,以腹膜炎、肠梗阻、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急诊手术剖腹探查明确诊断原发病灶为胆囊结石.本文分析2000-2005年诊治的4例病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永泉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骨科无痛病房的创建对镇痛的效果,探讨该护理模式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方法 选取我科需手术治疗的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200例纳入本次研究,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骨科无痛病房护理模式进行围术期的护理镇痛干预,依据患者实际情况采用超前镇痛、多模式镇痛和个体化镇痛.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即在术后患者要求镇痛时给予药物镇痛.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次数、疼痛情况、睡眠情况、术后相关并发症等.结果 观察组术前与术后3d均能较好的降低疼痛,大部分患者疼痛得到控制,未超过3分;同时段对照组的疼痛评分和睡眠评分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需加用阿片类药物镇痛的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科无痛病房的创建可将患者疼痛控制在微痛/无痛范围,提高睡眠质量,从而安全、舒适地度过围术期以及功能康复期.
作者:张志英;丁美兰;苏桂娣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对比宫缩乏力致产后出血不同护理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住院分娩的宫缩乏力致产后出血的产妇12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60例,试验组64例.对比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的护理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5.3%,对照组为81.7%.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2%,对照组为2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临床有效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胡雅婷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妊娠剧吐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妊娠剧吐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治疗的同时予以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的总有效率94%(47/50)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0%(4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孕妇的呕吐症状,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作者:肖芸珠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我院门诊处方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的主要类型,以便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09年2月-2011年11月我院门诊处方4200张.严格按照<新编药物学>(第15版)<临床用药须知><药物联用禁忌手册>以及<药物临床信息参考>对所选取的4200张门诊处方进行研究,统计其中应用抗生素的门诊处方数量以及其中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门诊处方数量,分析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类型并统计各类型所占的比例.结果 随机选取的4200张门诊处方中,抗生素处方总计为 2520张,占60.0%;在该2520张抗生素处方中,总计有630张处方存在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情形,占25.0%;而且一部分处方中同时存在多种不合理用药的情况.结论 针对我院门诊处方中存在的各类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情形,应加强对医疗人员的培训考核,进一步规范合理使用抗生素,提高治疗水平.
作者:曾爱民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不同的疾病认知程度与吸入治疗依从性、疾病控制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0年5月-2012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52例.运用自填调查问卷的方法,对患者疾病认知程度,吸入治疗的依从性,以及疾病控制相关知识的调查.分析疾病认知程度与吸入治疗依从性、自身疾病控制情况的关系.结果 患者对疾病的不同认知程度间的吸入治疗依从、疾病控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或许可以成为临床上提高疾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值得进一步探讨并应用的一项辅助措施.
作者:宋成义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医院门诊静脉滴注的给药间隔时间不同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取我院2011年7月-2013年4月接受门诊静脉滴注的患者2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对两组门诊静脉滴注的给药间隔时间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给药间隔合理情况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有7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有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7%;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院在给药上实施一定的干预措施可使治疗效果显著,对于门诊用药的合理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罗冠达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方法及其利用清肺化痰汤结合西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11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28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43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治疗,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服清肺化痰汤,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中痊愈106例,占74.1%(106/143);显效31例,占21.7%(31/143);有效6例,占4.2%(6/143);无效0例.对照组患者中痊愈76例,占53.1%(76/143);显效33例,占23.1%(33/143);有效29例,占20.3%(29/143);无效5例,占3.5%(5/143)[4].试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肺化痰汤结合西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刘正军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分析老年非典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误诊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60例老年甲亢患者,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误诊原因.结果 60例患者中首次误诊的46例.其中包括误诊为心血管疾病的21例:心律失常7例,冠心病4例,心肌炎1例,高血压9例;误诊为消化系统疾病的6例:慢性结肠炎3例,肝炎3例;糖尿病15例;精神障碍4例.经分析,重新检查确诊为甲亢,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后,病情好转.结论 非典型甲亢的症状不明显,要求医生掌握该疾病的知识,认真积累临床经验,总结该疾病易掩盖的疾病,诊断时注意甲状腺功能检测,减少误诊.
作者:王彦红 刊期: 2013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