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肾囊肿患者的围术期护理研究

陈丽华

关键词:囊肿, 手术期间, 围术期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肾囊肿患者的围术期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12-2013年收治的68例经手术治疗的肾囊肿患者,对患者进行术前和术后的精心护理,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有13例患者发生尿漏,经过治疗和临床护理之后痊愈.68例患者没有发生其他并发症,患者住院时间为7~14d,平均住院时间为10d,均痊愈出院.结论 对肾囊肿患者在围术期采取精心的临床护理,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痊愈.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烧伤整形采用扩张器治疗的临床护理

    目的 观察烧伤整形患者采用扩张器治疗的临床护理措施,并探讨其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2月采用扩张器进行治疗的烧伤整形患者100例,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方法.结果 观察组的总满意率为96%(45/50),对照组总满意率为76%(38/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使用扩张器治疗的烧伤整形患者采用整体护理后,患者配合度有了明显改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有效地减少了护患纠纷的发生,获得了患者的信任和认可.

    作者:张禾萍;彭素萍;王月华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产程中活跃期停滞原因分析及对母婴的影响

    目的 分析产程中活跃期停滞产妇的临床资料,探讨产程中活跃期停滞发生可能的原因、处理对策以及对母婴的不良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7月-2012年7月145例单胎头位分娩,被诊断为活跃期停滞的产妇作为观察组,另选我院同期住院分娩的155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产妇符合以下几点要求:产程正常,单胎头位.比较观察两组产妇的潜伏期、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宫内缺氧及新生儿体质量.结果 两组产妇的潜伏期、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宫内缺氧及新生儿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程中,活跃期停滞可能是受胎方位异常、潜伏期延长、宫缩情况以及心理因素的影响.在产程中,一旦出现活跃期停滞,应立即进行检查,分析原因,针对原因给予及时、有针对性的处理,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这样可以有效减低剖宫产率,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出现.

    作者:李梦轩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临床路径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运用

    目的 探讨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的方法和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我科住院的糖尿病患者112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将临床路径引入到健康教育中,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制定教育路径图,由培训过的责任护士从患者入院到出院全程负责,对患者及家属给予个性化健康教育;对照组应用一般的健康宣教.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糖尿病知识及技能的掌握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糖尿病知识掌握的优良率(94.6%)高于对照组(58.9%),护理满意度(96.4%)高于对照组(8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的实施可使患者全面、系统地掌握糖尿病饮食、运动及药物治疗知识,自我监测血糖,降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马宁春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产褥期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产褥期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00例产褥期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泌乳始动时间、产后并发症、舒适度、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泌乳始动时间、产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舒适度、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显著提高产褥期产妇舒适度,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董启琴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胫腓骨骨折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 观察胫腓骨骨折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56例胫腓骨骨折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回顾性分析其病历资料,总结其临床指征及护理方法.结果 56例胫腓骨骨折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经治疗后均痊愈,膝关节及踝关节恢复良好,无后遗症发生.56例患者行切开减压术,其中49例患者同时行髓内固定术.39例一期缝合良好;9例术后10d缝合;6例二期缝合植皮愈合,2例术后18d缝合.结论 腓骨骨折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齐红梅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乳腺癌实施新辅助化疗的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实施新辅助化疗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71例,对患者采取化疗毒副作用的针对护理、静脉穿刺护理以及心理护理措施,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实施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共有71例,其中显效42例,有效2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8.7%.结论 加强乳腺癌患者实施新辅助化疗的护理措施,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博;翟瑶;李冰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儿童病毒性脑炎急性期脑脊液细胞学特点及临床检测意义

    目的 研究病毒性脑炎急性期患儿脑脊液细胞学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0年9月-2012年9月我院儿科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儿48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非中枢系统病变的患儿45例作为对照组,腰椎穿刺抽取脑脊液3ml送检,比较两个组别患儿脑脊液常规检查结果及观察组患儿治疗前后借此评估脑脊液检查在儿童病毒性脑炎急性期的临床意义.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的脑脊液检查中淋巴细胞百分比分别为89.58%、48.89%,单核细胞阳性率分别为33.33%、10.42%,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分别为16.67%、0 ;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病毒性脑炎急性期脑脊液可以出现相应的细胞学改变,脑脊液细胞学检测可以作为其重要检查手段之一.

    作者:杨静容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干预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运用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干预护理措施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3月-2011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21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护理组,各10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高血压护理,干预护理组在常护理基础上,实施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进行1~2年的随访,记录比较两组患者体质量控制、服药、疾病认知以及血压控制等情况.结果 干预护理组患者体质量控制、服药行为、疾病认知以及血压控制的良好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通过干预护理,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体质量控制良好,并建立了科学的膳食习惯与运动计划,有效促进了患者的血压控制,这对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高血压并发症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李怀萍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乳腺癌介入治疗并发症的防治及护理

    目的 探讨乳腺癌介入治疗并发症的防治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56例乳腺癌患者,行介入治疗,总结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和护理方案.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肿瘤均有缩小,病情均得到缓解,面色好转,食欲提高,体质量增加,疼痛减轻或消失.并发症:发热57例(36.5%),呕吐56例(35.9%),疼痛23例(14.7%),穿刺点出血2例(1.3%),过敏1例(0.6%).针对发生并发症的患者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均治愈后出院.结论 乳腺癌介入疗法行之有效,精心、准确的护理方法能够预防或缓解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岳北平;倪丽丽;郭丽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9月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8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行单纯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行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愈合时间为(6.4±1.2)个月,对照组患者为(8.7±1.4)个月,观察组骨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为92.9%,对照组为79.1%,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具有骨愈合时间短、治疗优良率高、并发症少、适应范围广、有利于软组织的修复等优点,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王洪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探讨右美托咪定在老年患者轻比重腰椎麻醉中的辅助镇静作用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在老年患者轻比重腰椎麻醉中的辅助镇静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收治的40例择期在轻比重腰椎麻醉下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开始的15min内泵入右美托咪定(1μg/kg)后麻醉维持,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开始前泵注丙泊酚(1mg·kg-1·h-1).观察两组患者在T0(用药前)、T1(用药后3min)、T2(用药后10min)、T3(用药后20min)、T4(用药后30min)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两组患者镇静评分到3级的时间、术中使用升压药的次数和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变化.结果 观察组在T1~T4的HR低于对照组,T1的MAP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余各时段的HR、MAP、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镇静评分到3级的时间和术中使用升压药的次数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在老年患者轻比重腰椎麻醉中的辅助镇静作用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谢秋媚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血脂及酶类的临床检验特点分析

    目的 分析与探讨血脂及酶类的临床检验特点,并探讨其检验对于确定患者病情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4月-2012年4月期间门诊收治的进行酶类检验与血脂检验的患者共260例,并对血脂与酶类的临床检测的诊断价值进行探讨.结果 糖尿病患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三酰甘油(TG)平均值均比正常值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疾病患者肌酸激酶(CK)、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乳酸脱氢酶(LDH)以及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平均值均比正常值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脂检测与酶类检测对于某一些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特别是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而言,定期检测血脂能够良好地预防与控制心血管疾病.

    作者:胡锐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金钱草与广金钱草的鉴别与应用

    通过比较金钱草与广金钱草的药材来源、性状特点、显微特征、性味功效、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的差异,有效鉴别金钱草与广金钱草,从而保证二者的临床合理使用,避免混淆使用,实现治疗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真正发挥二者的药用价值.

    作者:张怀阳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综合护理在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2月收治的80例心肌梗死的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心绞痛发作的有效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有利于提高心肌梗死患者对自身病情的认知,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减少心绞痛发作.

    作者:赵晓兰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乳腺癌根治术后影响创面愈合的因素分析及护理

    目的 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影响创面愈合的因素及护理,为术后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我院2010年11月-2012年11月收治的112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影响愈合的不良因素,对患者进行相关的护理.结果 112例患者进行乳腺癌根治术后,医护人员通过仔细分析创面愈合因素,实施系统科学的护理,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 乳腺癌根治术后影响创面愈合的因素很多,要针对不同的原因给予相应的护理治疗方法,使患者保持佳状态,积极配合治疗.

    作者:郑淼;陈永担;王慧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X线在乳腺黏液癌中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X线在乳腺黏液癌中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1月-2012年12月的15例乳腺黏液癌患者的X线资料,探讨乳腺黏液癌发生、年龄分布、X线表现和鉴别诊断.结果 15例乳腺黏液癌中单纯型黏液癌11例,混合型黏液癌4例.形态:肿块15例,其中单纯型黏液癌为圆形(4/15)及卵圆形(7/15),混合型黏液癌为卵圆形(1/15)和不规则形(3/15);边缘:边缘清楚10例(均为单纯型黏液癌),浸润性边缘5例(其中1例为单纯型黏液癌);密度:高密度6例,等密度7例,脂肪密度2例;钙化:伴有钙化2例.结论 不同类型的乳腺黏液癌X线表现不完全相同,X线检查对乳腺黏液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王慧;孙成团;张茜云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炮制对中药成分及疗效的影响

    中药炮制指的是按照中医相关理论的指导及对中医当中对于药物的相关要求,对中药材进行加工,使之成为中药饮片,是一种非常传统的方法与技巧,但是却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对炮制中药的目的 进行全面的阐述,然后就炮制对中药的成分还有疗效有何影响进行分析,后就是对炮制对于中药制剂的影响进行简单的解释.为以后在炮制中药的时候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作者:杨勇兵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薯藤多糖降脂效果研究

    目的 在实验动物模型上建立高脂血症模型,并应用薯藤多糖对动物进行降脂,探究薯藤多糖的降血脂作用,为临床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SD大鼠以及新西兰家兔.对大鼠和新西兰家兔进行高脂饲料喂养,建立两个实验动物的高脂模型.分别以灌胃的方式给实验动物注入不同浓度薯藤多糖,测定注入前后不同时间内各个动物模型的血清TG、TC、LDL-C以及HDL-C各项观察指标.结果 给药前A1、A2、A3、A4四组的TC、TG、HDL-C及LDL-C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2周及给药后4周A1、A2、A3、A4四组的TC、TG、HDL-C及LDL-C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前B1、B2、B3、B4四组的TC、TG、HDL-C及LDL-C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2周及给药后4周B1、B2、B3、B4四组的TC、TG、HDL-C及LDL-C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薯藤多糖对多种高脂的动物模型均能表现出一定的降血脂作用,且随着剂量以及时间的改变,降脂效果随之改变.

    作者:邱文忠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Carto引导下心房纤颤消融术的护理

    目的 探讨分析Carto引导下心房纤颤消融术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05年5月-2012年4月我院行Carto引导下心房纤颤消融患者42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每组212例.护理组患者行术前准备、术中护理配合、术后护理等,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与复发率.结果 护理组手术成功率为91.98%,复发率为4.71%,对照组成功率为75.00%,复发率为15.09%,两组患者在手术成功率与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房纤颤患者行Carto引导下心房纤颤消融术治疗前后,进行有效的护理配合,能够显著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复发率,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文玲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剖宫产患者的术后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 探讨剖宫产患者的术后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患者106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其术后针对性护理,观察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106例剖宫产产妇所需平均住院时间(6.9±1.8)d;术后有2例患者出现伤口脂肪液化,但并无感染;未出现产褥感染;下肢均未有深静脉血栓产生;患者均未出现产后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剖宫产术后进行针对性护理能够促使产妇尽快恢复,避免出现并发症,效果较为明显,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徐晓春 刊期: 2013年第3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