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整体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分析

于海燕

关键词:整体护理, 高血压,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 应用整体护理模式对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2月来我院治疗的68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34例.采用传统高血压社区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社区整体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 对照组患者病情控制有效率64.7%(22/34)低于观察组患者病情控制有效率91.1%(31/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压恢复正常时间和干预方案实施时间均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整体护理模式对高血压患者的效果非常明显,值得应用推广.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手术治疗急性创伤性髌骨脱位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早期手术治疗急性创伤性髌骨脱位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急性创伤性髌骨脱位患者26例.按照患者和家属本人意愿,将患者分为手术组和非手术组两组,非手术组采用非手术保守治疗,手术组则采用早期手术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评价两组疗效和治疗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手术组Lysholm、Kujala、Tegner评分与非手术组比较,手术组高于非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术后均无出现髌骨再脱位和髌骨半脱位,有1例出现髌骨错动感;非手术组患者中,有1例出现髌骨再脱位,3例出现髌骨错动感,2例患者髌骨的外推幅度比较大.结论 早期手术治疗于急性创伤性髌骨脱位的效果显著,能加强髌骨的稳定性.

    作者:许国富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产褥期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产褥期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00例产褥期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泌乳始动时间、产后并发症、舒适度、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泌乳始动时间、产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舒适度、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显著提高产褥期产妇舒适度,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董启琴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保护性约束期的便秘干预护理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保护性约束期实施便秘干预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精神科2010年10月-2012年9月行保护性约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52例,随机分成干预护理组与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一般护理,干预护理组除常规一般护理外,实施便秘早期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约束期便秘情况.结果 干预护理组便秘发生率为3.85%,对照组为26.92%,干预护理组便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通过便秘干预护理措施,提高了患者的自尊感、依从性,使患者能主动配合护理人员的便秘预防工作,从而大大降低了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保护性约束期的便秘发生率,不仅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精神分裂症治疗效果,还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潘殊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特征和临床诊治.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56例老年CAP患者为观察组,同期接受治疗的44例非老年CAP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观察组的基础疾病、双侧肺炎和胸腔积液发生率据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升高率、重症肺炎的发生率及好转率和死亡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掌握老年CAP患者的临床特点,有助于对其进行积极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节约治疗成本十分必要.

    作者:王奎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神经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经验分析

    目的 总结对神经介入治疗患者护理的经验,保障手术患者全程安全,杜绝护理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1年6月在我科进行神经介入治疗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护理流程和技巧,总结经验.结果 经护理,30例患者均介入治疗成功,无护理并发症,手术部位无出血、渗血;30例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显示,满意率为100%.结论 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观察手术穿刺部位有无出血、渗血,观察肢体颜色、温度、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加强基础护理,严防并发感染,可保障患者顺利度过围术期.

    作者:陈亚平;段丽琼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不同化疗方案同步放疗治疗宫颈癌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宫颈癌采用不同化疗方案同步放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2月-2012年6月收治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40例,随机分为A组14例、B组14例、C组12例,A组采用5-氟尿嘧啶联合顺铂(DDP)化疗,B组采用每日静脉滴注DDP化疗,C组采用每周静脉滴注DDP化疗.回顾3组临床资料.结果 治疗1个月后,A组肿瘤完全清除率为78.6%,B组为92.9%,C组为100.0%,B、C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清除率略高于B组.对患者行平均5年的随访,A组生存率为28.6%,B组为35.7%,C组为50.0%,B、C组分别同A组比较,无明显差异,B、C合并比较生存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Ⅲ-Ⅳ度急性放射性肠炎率为21.4%,B组为7.1%,C组为8.3%,B组和C组分别同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癌采用每周顺铂静脉滴注与常规放疗同步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提高远期生存率,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吴婷婷;蒋宇平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单核苷酸多态性芯片在口腔白斑癌变监测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单核苷酸的多态性芯片在口腔白斑癌病监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9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口腔检查的100例患者,经病理检查后,证实5例为口腔黏膜癌,5例为口腔鳞状的细胞癌.采取SNP6.0Array基因芯片依照各类型检测单核苷酸的多态性(SNP)位点907,670个,同时检测拷贝数变异的947,001个位点,后详细分析及检验癌症的DNA 序列.结果 口腔黏膜白斑与鳞状细胞癌分子中均存有复杂繁琐的遗传基因改变,并且多数出现在染色体3、7、9、8、11、13、15、17与18上.结论 基因转变针对形态学的转变而言相对较早,并且具有尽早诊断和检测口腔癌症的优点,可广泛用于临床诊断方面.

    作者:马国华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泌尿外科护理特点及患者心理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泌尿外科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10年7月-2013年1月在我院泌尿外科接受治疗的患者13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根据外科护理的特点与患者心理特点而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为(8±95)d,对照组为(8±14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充分了解泌尿外科的护理特点与患者的心理特点,可进行有效的护理,促进护理的工作的顺利展开与圆满完成,同时也促进患者的康复预后.

    作者:王淑珍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探讨门诊静脉滴注的给药间隔时间不同对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医院门诊静脉滴注的给药间隔时间不同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取我院2011年7月-2013年4月接受门诊静脉滴注的患者2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对两组门诊静脉滴注的给药间隔时间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给药间隔合理情况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有7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有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7%;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院在给药上实施一定的干预措施可使治疗效果显著,对于门诊用药的合理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罗冠达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长期卧床患者褥疮的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长期卧床患者预防褥疮的护理有效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1-2012年溃疡期褥疮患者11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即在推拿手法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封闭性敷料,并使褥疮局部保持湿润,从而达到愈合创面的效果.两组患者分别从总愈合率、愈合时间、继发感染发生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的总愈合率高于对照组,愈合时间和继发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溃疡期褥疮患者运用推拿手法治疗加以配合封闭性敷料,其临床效果较为显著,缩短了治疗时间,降低了患者的治疗负担,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文学;石林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内镜在消化道出血探查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分析内镜在消化道出血探查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4月-2012年9月因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入我院治疗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内镜实施剖腹探查术,辅助临床诊断和治疗.结果 患者均顺利完成诊断,明确出血原因和部位,检出率为100%,其中消化道息肉64例,溃疡出血16例.所有患者顺利止血、实施手术,均康复出院.结论 对于原因不明的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内镜实施探查术能够明确诊断患者出血部位、病变情况,减少临床诊断与治疗的盲目性,对于提升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陈茜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治疗进展

    目的 探讨骨科术后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及预防措施,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58例骨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只进行深静脉血栓检测;研究组患者术后采取预防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骨科术后出现深静脉血栓1例(3.4%),对照组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7例(24.1%),两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较高,临床采取预防措施可以显著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预防效果显著,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蒋宇平;吴婷婷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卒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 对奥拉西坦注射液在急性脑卒中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抗脑卒中方案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拉西坦注射液进行治疗,而后对这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组患者急性脑卒中病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ADL评分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奥拉西坦注射液对患有急性脑卒中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张梅芳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普外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合理使用抗生素在预防普外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行普外手术的患者360例.按照用药时间的不同分为三组,甲组、乙组、丙组,每组120例.甲组在术前和术后使用,乙组在术中使用,丙组在整个围术期使用;比较不同时期用药患者切口感染的情况.根据单用、二联、三联用药方法将360例患者分别分为A、B、C三组,每组120例.比较不同用药方式患者切口感染的情况.结果 360例患者共24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发生率为6.67%,其中术前和术后使用抗生素患者切口感染率(12.5%)高于术中使用的患者(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患者与A组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普外手术的抗生素使用中应严格把握抗生素的使用时间和使用量,以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张琴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金钱草与广金钱草的鉴别与应用

    通过比较金钱草与广金钱草的药材来源、性状特点、显微特征、性味功效、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的差异,有效鉴别金钱草与广金钱草,从而保证二者的临床合理使用,避免混淆使用,实现治疗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真正发挥二者的药用价值.

    作者:张怀阳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胆囊炎、胆结石四例误诊分析

    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一般通过其临床表现、胃镜及B超检查基本能确诊,常须手术治疗.然而部分胆囊炎、胆囊结石患者其临床表现特殊,因并发症的出现掩盖了原发症状,以腹膜炎、肠梗阻、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急诊手术剖腹探查明确诊断原发病灶为胆囊结石.本文分析2000-2005年诊治的4例病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永泉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治疗近况

    目的 探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治疗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00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对导致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血压,血脂,收缩压等);此外还从西医治疗角度来详细阐述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情况.结果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和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变化没有直接关系,与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高血压情况、血脂高低有关.结论 分析发现,导致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患者病情、高血压以及空腹血糖等,因此在临床上必须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只有这样才能够降低致盲率,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作者:杨咏;熊东林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分娩镇痛的产程管理

    产科应用较为广泛的分娩方式就是无痛分娩,而分娩成败关键在于产程管理.因此本文对我院2009年4月-2011年3月收治的50例自愿接受镇痛分娩的产妇进行科学的产程管理,具体包括第一产程管理、第二产程管理、第三产程管理以及分娩之前必要的准备工作.在产妇分娩的过程中,还需要接生人员与麻醉医师要相互配合,了解产妇的情况,对于在分娩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医护人员均做好充分准备,以此来给予产妇及时、科学、有效的帮助.经产程管理后得知,分娩镇痛能为产妇减轻痛苦,且在运用的过程中进行科学合理的产程管理,将有利于产妇顺利分娩.

    作者:袁丽娜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上市西药剂型的使用情况调查

    目的 探讨当前上市西药剂型的使用状况.方法 选取医院药库管理系统程序中2010-2012年上市西药剂型的使用状况资料,对该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观察结果.结果 上市西药使用量呈现出逐年上涨的趋势,西药剂型费用占比情况呈现上升趋势,西药剂型使用范围占据药品使用的主导地位.结论 对医院上市西药剂型的使用情况进行研究可以提高医疗改革效率和药品管理力度,加快医院的发展速度.

    作者:耿丹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老年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手术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老年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手术治疗方法和效果评价.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4月-2012年10月收治的老年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38例,其中24例行胆囊切除术,8例行胆囊部分切除术,4例行胆囊造瘘术.手术后,观察患者的预后效果.结果 手术治疗后,36例患者痊愈,2例患者由于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死亡率为5.3%;患者术后并发症中,发生切口感染5例,经过抗感染治疗之后痊愈;肝脏下部积液2例,经过穿刺抽取脓液并抗感染治疗之后痊愈;并发症发生率为18.4%.结论 治疗老年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时,如能在适宜的时机进行手术,并且加以完善围术期的处理,能大大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王健 刊期: 2013年第3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