谯智泉
目的 探讨严重药物过敏反应发生的原因、药品种类及临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我院急诊科2006年6月-2012年12月47例严重药物过敏反应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起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对培训前后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在导致严重药物过敏反应的患者中,抗菌药物占48.9%(23/47),中草药占29.8%(14/47).其他4类占21.2%(10/47).47例患者都出现2个或2个以上的皮肤、黏膜、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其中呼吸系统症状常见,占100.00%,其次是皮肤表现占93.62%,心血管系统表现占85.11%.对医务人员培训后,有系统的抢救流程,能早识别疾病的前驱症状,减少过敏药物的使用时间.研究组的死亡率、生命体征平稳时间和住院时间小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大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抢救严重药物过敏的关键在于牢记抢救流程,早识别,即停药,正确处理.
作者:魏红江;蒋建春;何英芝;李凌岳;刘银萍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骨科术后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及预防措施,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58例骨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只进行深静脉血栓检测;研究组患者术后采取预防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骨科术后出现深静脉血栓1例(3.4%),对照组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7例(24.1%),两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较高,临床采取预防措施可以显著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预防效果显著,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蒋宇平;吴婷婷 刊期: 2013年第33期
药剂科是负责为医院的治疗和科研提供药物的重要部门,其服务质量和管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医院的医疗质量,所以科学的管理药剂可以有效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但是目前因为多种多样消极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医院药剂管理与发达国家相比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这使医疗服务质量受到一定的制约,所以要转变原有观念,提高药剂管理质量已成为临床重要管理工作.本研究针对大多数医院现存的一些药剂管理问题做出初步探讨,并针对这些问题,做出相应的管理策略,进而使药剂工作者的工作效率和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得以提升.
作者:胡爱平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对老年肠梗阻患者进行临床上的诊治和病情分析.方法 选取2011年2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肠梗阻的老年患者60例.对入院的患者均先采取传统治疗,进行临床观察,在2~6d后如果患者情况没有明显好转,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结果 60例老年肠梗阻患者中12例行保守治疗痊愈,其余48例患者进行保守治疗无效后选择使用肠梗阻手术.手术结果都比较理想,无死亡病例出现.术后痊愈45例,占93.75%;情况有所好转者2例,占4.17%;有1例患者术后发生腹腔感染,占2.08%,这1例患者在医护人员的护理之下逐渐好转.结论 对老年肠梗阻患者进行缜密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把握治疗时间,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谭积荣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介入治疗并发症的防治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56例乳腺癌患者,行介入治疗,总结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和护理方案.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肿瘤均有缩小,病情均得到缓解,面色好转,食欲提高,体质量增加,疼痛减轻或消失.并发症:发热57例(36.5%),呕吐56例(35.9%),疼痛23例(14.7%),穿刺点出血2例(1.3%),过敏1例(0.6%).针对发生并发症的患者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均治愈后出院.结论 乳腺癌介入疗法行之有效,精心、准确的护理方法能够预防或缓解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岳北平;倪丽丽;郭丽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研究病毒性脑炎急性期患儿脑脊液细胞学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0年9月-2012年9月我院儿科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儿48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非中枢系统病变的患儿45例作为对照组,腰椎穿刺抽取脑脊液3ml送检,比较两个组别患儿脑脊液常规检查结果及观察组患儿治疗前后借此评估脑脊液检查在儿童病毒性脑炎急性期的临床意义.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的脑脊液检查中淋巴细胞百分比分别为89.58%、48.89%,单核细胞阳性率分别为33.33%、10.42%,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分别为16.67%、0 ;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病毒性脑炎急性期脑脊液可以出现相应的细胞学改变,脑脊液细胞学检测可以作为其重要检查手段之一.
作者:杨静容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三伏及三九穴位敷贴合并飞扬穴刺激治疗鼽证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7月-2012年12月四川省巴中市中医院针灸科鼽证冬病夏治三伏及三九穴位敷贴患者90例.观察组采用三伏及三九穴位敷贴合并飞扬穴刺激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三伏及三九穴位敷贴治疗三伏及三九穴位敷贴,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60.0%,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伏及三九穴位敷贴合并飞扬穴刺激治疗鼽证(过敏性鼻炎)有确切的疗效,在改善症状、防止复发方面优于单纯三伏及三九穴位敷贴治疗.
作者:谯智泉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赫赛汀治疗乳腺癌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采用赫赛汀治疗的85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患者采取心理护理、用药前护理、用药护理及用药后不良反应的护理等措施,并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85例乳腺癌患者经过赫赛汀用药过程中的护理及指导,显效51例,有效2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0.6%.结论 用药前对患者积极全面评估,同时加强用药过程中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对保证患者用药顺利和改善临床症状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卓;王璘琳;栗东雪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分离团注技术在CT泌尿系统造影(CTU)检查中的优点.方法 选取本院2011年3月-2012年8月的48例进行CTU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单次团注组和分离团注组各24例,螺旋CT扫描48例泌尿系统患者,分别采用单次团注和分离团注技术,比较两组所获得图像的质量.结果 分离团注组中,输尿管全程显示优13例,良好为10例,尚可1例,差0例.单次团注组中,显示优5例,良好为28例,尚可0例,差1例.分离团注组显影优于单次团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输尿管内中心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CTU检查中采用分离团注技术,能够获得清晰的全尿路图像,还能够减少对比剂的用量,减少过敏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志华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9月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8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行单纯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行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愈合时间为(6.4±1.2)个月,对照组患者为(8.7±1.4)个月,观察组骨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为92.9%,对照组为79.1%,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具有骨愈合时间短、治疗优良率高、并发症少、适应范围广、有利于软组织的修复等优点,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王洪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乳腺癌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0年11月-2012年12月吉林省肿瘤医院进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化疗的73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结果 73例乳腺癌患者都顺利完成了化疗,渗透性损伤、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基本为零.结论 加强PICC置管的护理,不仅能有效避免反复穿刺造成的机械刺激,还可以促进化疗的顺利进行,故值得在临床上继续推广应用.
作者:房思良;孙瑞苹;张宇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分析老年非典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误诊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60例老年甲亢患者,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误诊原因.结果 60例患者中首次误诊的46例.其中包括误诊为心血管疾病的21例:心律失常7例,冠心病4例,心肌炎1例,高血压9例;误诊为消化系统疾病的6例:慢性结肠炎3例,肝炎3例;糖尿病15例;精神障碍4例.经分析,重新检查确诊为甲亢,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后,病情好转.结论 非典型甲亢的症状不明显,要求医生掌握该疾病的知识,认真积累临床经验,总结该疾病易掩盖的疾病,诊断时注意甲状腺功能检测,减少误诊.
作者:王彦红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探究消化内科的老年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并根据探究结果找到应对的护理策略以提高临床的护理质量.方法 选取在我院消化内科就诊住院的老年患者90例,对这些患者的住院期间存在的不安全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做好护理方面的有效的预防工作.结果 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增强了患者家属以及患者的安全防范意识,有效的减少了现存的以及潜在的危险事件的发生.结论 做好消化内科的老年住院患者的安全的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危险因素的发生率,为更多的患者创造安全舒适的就医环境,提高了整体的护理质量,也提高了消化内科老年患者对护理措施的满意度,应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谢敏华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镇静、抗感染、祛痰、氨茶碱、静脉糖皮质激素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临床表现和体征的消失时间,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喘憋减轻时间、咳嗽和哮鸣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疗效可靠、患儿依从性高、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冒新亚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在新生儿溶血病患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0月-2010年9月收治入院的溶血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CNP实行护理;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家属满意度和健康教育内容掌握程度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NP是一种新型的、科学的管理模式,应广泛推广于临床.
作者:李志慧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助产士心理护理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2月收治的100例单胎初产妇,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常规护理+助产士心理护理),每组50例,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第一、第二产程和总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的第三产程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后出血量、焦虑、抑郁评分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助产士心理护理是人性化护理的重要体现,可缓解初产妇的不良情绪,帮助产妇正确用力,缩短产程,提高阴道分娩率.
作者:眭春芳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研究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缬沙坦口服,剂量为0.80g/次,1次/d,疗程持续2周.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美托洛尔,6.25mg/次,2次/d,治疗2个周.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心功能指标改善幅度等.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心功能指标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确切,心功能改善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晓梅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干预护理措施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3月-2011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21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护理组,各10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高血压护理,干预护理组在常护理基础上,实施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进行1~2年的随访,记录比较两组患者体质量控制、服药、疾病认知以及血压控制等情况.结果 干预护理组患者体质量控制、服药行为、疾病认知以及血压控制的良好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通过干预护理,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体质量控制良好,并建立了科学的膳食习惯与运动计划,有效促进了患者的血压控制,这对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高血压并发症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李怀萍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腰椎硬膜外联合在老年下肢骨关节置换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2年12月进行下肢骨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采用罗哌卡因腰椎硬膜外联合麻醉方法,对照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对两组患者术中生命体征、术后不良反应、苏醒时间进行对比.结果 术中对两组患者的心率、脉搏、动脉血氧饱和度进行观察,研究组患者术中基本生命体征更加稳定,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出现2例呕吐、1例呼吸困难;对照组患者术后出现7例呕吐、3例呼吸困难,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哌卡因腰椎硬膜外联合在老年下肢骨关节置换术中镇痛效果好、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小、苏醒时间较短.
作者:周育南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呼吸科高龄患者呼吸道护理的方法.方法 主要采取回顾性的方法对我院呼吸科2008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98例高龄患者实施呼吸道护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加强对呼吸科高龄患者的呼吸道管理,患者的咳嗽、呼吸困难均得到较好的控制和康复治疗,其中治愈88例,好转7例,死亡3例.结论 加强呼吸科高龄患者的呼吸道护理,可以有效地控制患者的病情.
作者:薛冬梅 刊期: 2013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