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治疗近况

杨咏;熊东林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血脂异常, 高血压
摘要:目的 探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治疗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00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对导致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血压,血脂,收缩压等);此外还从西医治疗角度来详细阐述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情况.结果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和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变化没有直接关系,与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高血压情况、血脂高低有关.结论 分析发现,导致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患者病情、高血压以及空腹血糖等,因此在临床上必须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只有这样才能够降低致盲率,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消化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

    目的 探究消化内科的老年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并根据探究结果找到应对的护理策略以提高临床的护理质量.方法 选取在我院消化内科就诊住院的老年患者90例,对这些患者的住院期间存在的不安全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做好护理方面的有效的预防工作.结果 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增强了患者家属以及患者的安全防范意识,有效的减少了现存的以及潜在的危险事件的发生.结论 做好消化内科的老年住院患者的安全的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危险因素的发生率,为更多的患者创造安全舒适的就医环境,提高了整体的护理质量,也提高了消化内科老年患者对护理措施的满意度,应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谢敏华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乳腺癌患者围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79例,对患者实施术前护理、心理护理、术后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临床结果.结果 经围术期护理后,显效47例(59.5%),有效25例(31.6%),无效7例(8.9%),总有效率91.1%.结论 加强乳腺癌患者围术期的护理,可以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挽救患者的生命.实践证明,对乳腺癌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措施有效可行,可增加患者的康复比例,减少患者及家属的压力.

    作者:张宇;孙瑞苹;房思良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新生儿溶血病患儿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在新生儿溶血病患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0月-2010年9月收治入院的溶血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CNP实行护理;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家属满意度和健康教育内容掌握程度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NP是一种新型的、科学的管理模式,应广泛推广于临床.

    作者:李志慧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吸入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吸入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0年8月-2013年4月收治的8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将其随机划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支气管扩张、吸氧以及抗感染等治疗,对照组48例患者加用地塞米松治疗,治疗组38例患者加用布地奈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26/38),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吸入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以及临床病症,缩短患者的临床治疗时间,且该药物治疗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刘冰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采用高速逆流色谱法快速制备枳壳中高纯度柚皮苷和新橙皮苷的研究

    目的 建立一种从枳壳中快速分离制备高纯度柚皮苷和新橙皮苷的方法.方法 以高速逆流色谱(High-speed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HSCCC)对枳壳大孔吸附树脂纯化物进行分离纯化,以乙酸乙酯∶正丁醇∶水(2:1:3)为两相溶剂系统,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流速2.0ml/min,主机转速800r/min,检测波长280 nm.结果 按此分离条件经一步洗脱从500 mg枳壳粗提物中得到210 mg和122 mg纯度高于99%的柚皮苷和新橙皮苷.结论 该法操作简便、产品纯度高、适合于大规模制备.

    作者:胡昌盛;彭金咏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创面双管引流的临床护理

    目的 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创面双管引流的临床护理,为临床护理乳腺癌患者提供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案.方法 选择2010年6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50例,对其进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创面双管引流的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一般护理、负压护理、引流管护理、皮瓣及伤口包扎护理,总结其护理经验极其临床效果.结果 经过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50例乳腺癌患者的创面均愈合,有效率为100%,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对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实施创面双管引流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赵春迎;刘景艳;丁秀荣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门诊患者200份检验报告分析及建议

    目的 针对原始检验报告提出对策,以提高检验工作满意率和质量.方法 分析2011年云县人民医院检验科患者200份检验报告,提出优化对策,观察应用对策后效果及满意率.结果 患者或家属取门诊患者200份检验报告时对笔者的服务满意率为72%,应用对策后,2012年患者满意率为94%.结论 查找工作不足,应用对策,持续改进,可显著提高社会效益及工作质量.

    作者:汪鎏漪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乳腺癌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 探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乳腺癌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0年11月-2012年12月吉林省肿瘤医院进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化疗的73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结果 73例乳腺癌患者都顺利完成了化疗,渗透性损伤、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基本为零.结论 加强PICC置管的护理,不仅能有效避免反复穿刺造成的机械刺激,还可以促进化疗的顺利进行,故值得在临床上继续推广应用.

    作者:房思良;孙瑞苹;张宇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的疗效及护理方法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的疗效和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3月-2013年3月我院76例哮喘急性发作患儿住院治疗的临床资料和护理全过程,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将其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8例;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上单用布地奈德雾化治疗,均治疗7d,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94.7%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疗效显著,通过加强治疗期间的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敏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骨科无痛病房的创建与应用

    目的 观察骨科无痛病房的创建对镇痛的效果,探讨该护理模式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方法 选取我科需手术治疗的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200例纳入本次研究,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骨科无痛病房护理模式进行围术期的护理镇痛干预,依据患者实际情况采用超前镇痛、多模式镇痛和个体化镇痛.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即在术后患者要求镇痛时给予药物镇痛.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次数、疼痛情况、睡眠情况、术后相关并发症等.结果 观察组术前与术后3d均能较好的降低疼痛,大部分患者疼痛得到控制,未超过3分;同时段对照组的疼痛评分和睡眠评分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需加用阿片类药物镇痛的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科无痛病房的创建可将患者疼痛控制在微痛/无痛范围,提高睡眠质量,从而安全、舒适地度过围术期以及功能康复期.

    作者:张志英;丁美兰;苏桂娣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赫赛汀治疗乳腺癌患者的护理方法研究

    目的 探讨赫赛汀治疗乳腺癌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采用赫赛汀治疗的85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患者采取心理护理、用药前护理、用药护理及用药后不良反应的护理等措施,并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85例乳腺癌患者经过赫赛汀用药过程中的护理及指导,显效51例,有效2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0.6%.结论 用药前对患者积极全面评估,同时加强用药过程中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对保证患者用药顺利和改善临床症状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卓;王璘琳;栗东雪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原发性高血压应用赖诺普利与氯沙坦钾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应用赖诺普利和氯沙坦钾治疗社区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选取我社区门诊2011年2月-2013年2月诊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氯沙坦钾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赖诺普利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3%(28/30)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0.0%(2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2/30),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4/30);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沙坦钾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较赖诺普利具有更为显著的临床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孙琦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腹腔镜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卵巢囊肿患者10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的剖腹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24h内发热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肿,术中损伤小、出血量少、安全性高、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排气早、住院时间短、临床治疗效果确切,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张春凤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探讨心理护理在眼科护理的作用

    目的 分析在眼科疾病患者护理中心理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2月-2012年2月在我院眼科治疗的198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进行心理护理.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6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十分满意我院在眼科护理中增添了心理护理这一措施,这项措施可以提升医院整体形象,提高了临床疗效,应得到医护人员的重视.

    作者:占梦芳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肌注镇痛与自控镇痛对骨科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分析

    目的 对比肌肉注射与自控镇痛两种方式的骨科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骨科手术患者60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自控组与肌注组,每组30例.自控组予以微量止痛泵自控镇痛,肌注组予以间断镇痛药物肌肉注射镇痛,对比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结果 自控组综合疗效优23例(76.7%)、良7例(23.3%)、差0例,优良率100.0%.肌注组综合疗效优16例(53.3%)、良7例(23.3%)、差7例(23.3%),优良率76.7%.自控组综合手术治疗效果优于肌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控组术后镇痛不良反应轻度18例(60.0%)、中度9例(30.0%)、重度3例(10.0%),中轻度不良反应占比90.0%;肌注组术后镇痛不良反应轻度17例(56.7%)、中度10例(33.3%)、重度3例(10.0%),中轻度不良反应占比90.0%.两组患者术后镇痛不良反应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控镇痛方式在综合效果上优于肌注镇痛方式,值得在骨科手术镇痛中广泛应用推广.

    作者:文利东;周稳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盐酸羟考酮缓解晚期癌症疼痛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盐酸羟考酮缓解晚期癌症中、重度疼痛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晚期癌症患者42例,观察不同给药方式对疼痛程度影响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结果 不同疼痛程度口服给药总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程度疼痛肛门给药总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疼痛患者不同给药途径总缓解率均为100.00%,重度疼痛不同给药途径总缓解率为90.48%,不同程度疼痛总缓解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羟考酮可有效缓解癌性疼痛,不同给药途径不会影响其止痛效果,对于中度疼痛患者疗效更佳.

    作者:华松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单核苷酸多态性芯片在口腔白斑癌变监测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单核苷酸的多态性芯片在口腔白斑癌病监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9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口腔检查的100例患者,经病理检查后,证实5例为口腔黏膜癌,5例为口腔鳞状的细胞癌.采取SNP6.0Array基因芯片依照各类型检测单核苷酸的多态性(SNP)位点907,670个,同时检测拷贝数变异的947,001个位点,后详细分析及检验癌症的DNA 序列.结果 口腔黏膜白斑与鳞状细胞癌分子中均存有复杂繁琐的遗传基因改变,并且多数出现在染色体3、7、9、8、11、13、15、17与18上.结论 基因转变针对形态学的转变而言相对较早,并且具有尽早诊断和检测口腔癌症的优点,可广泛用于临床诊断方面.

    作者:马国华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Carto引导下心房纤颤消融术的护理

    目的 探讨分析Carto引导下心房纤颤消融术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05年5月-2012年4月我院行Carto引导下心房纤颤消融患者42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每组212例.护理组患者行术前准备、术中护理配合、术后护理等,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与复发率.结果 护理组手术成功率为91.98%,复发率为4.71%,对照组成功率为75.00%,复发率为15.09%,两组患者在手术成功率与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房纤颤患者行Carto引导下心房纤颤消融术治疗前后,进行有效的护理配合,能够显著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复发率,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文玲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静脉泵注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在分娩中的镇痛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静脉泵注不同剂量的瑞芬太尼在产妇分娩中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3月在我院分娩的单胎头位的初产妇90例,产妇均采用瑞芬太尼静脉泵注镇痛,按照镇痛剂量的不同分为A组、B组、C组,每组30例,A组:0.04μg·kg-1·min-1、B组:0.06μg·kg-1·min-1、C组:0.08μg·kg-1·min-1.比较三组产妇的镇痛效果及分娩结局.结果 A组产妇镇痛的优良率为66.7%;B组为83.3%;C组为90.0%.B组和C组镇痛效果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三组产妇的三个产程的时间、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催产素使用率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2例恶心呕吐,2例出现过度镇静,1例胎心监测出现心率减慢,停用瑞芬太尼后好转.其他两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中等剂量的瑞芬太尼静脉泵注的镇痛效果良好,对产妇、胎儿影响小,值得推广.

    作者:祝洪涛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干预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运用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干预护理措施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3月-2011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21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护理组,各10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高血压护理,干预护理组在常护理基础上,实施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进行1~2年的随访,记录比较两组患者体质量控制、服药、疾病认知以及血压控制等情况.结果 干预护理组患者体质量控制、服药行为、疾病认知以及血压控制的良好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通过干预护理,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体质量控制良好,并建立了科学的膳食习惯与运动计划,有效促进了患者的血压控制,这对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高血压并发症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李怀萍 刊期: 2013年第3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