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肌注镇痛与自控镇痛对骨科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分析

文利东;周稳

关键词:镇痛药, 镇痛, 病人控制, 疼痛, 手术后, 治疗结果
摘要:目的 对比肌肉注射与自控镇痛两种方式的骨科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骨科手术患者60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自控组与肌注组,每组30例.自控组予以微量止痛泵自控镇痛,肌注组予以间断镇痛药物肌肉注射镇痛,对比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结果 自控组综合疗效优23例(76.7%)、良7例(23.3%)、差0例,优良率100.0%.肌注组综合疗效优16例(53.3%)、良7例(23.3%)、差7例(23.3%),优良率76.7%.自控组综合手术治疗效果优于肌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控组术后镇痛不良反应轻度18例(60.0%)、中度9例(30.0%)、重度3例(10.0%),中轻度不良反应占比90.0%;肌注组术后镇痛不良反应轻度17例(56.7%)、中度10例(33.3%)、重度3例(10.0%),中轻度不良反应占比90.0%.两组患者术后镇痛不良反应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控镇痛方式在综合效果上优于肌注镇痛方式,值得在骨科手术镇痛中广泛应用推广.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四物汤在骨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四物汤在骨科疾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2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156例骨科患者,征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后,将患者分成两组,试验组76例,对照组80例.试验组在西医治疗的同时,根据患者的症状服用四物汤加减方;对照组只运用西医治疗和一定的理疗.结果 试验组的患者中药治疗2周后面色红润,精神好转,治疗期间没有合并其他并发症,提高了治愈率.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5.0%;试验组100.0%,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多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物汤养血强筋,补血养肝,健脾养肌,补肾壮骨,对于骨科一些骨折愈合延迟的患者,骨折处血运不足又气血两虚的患者,骨质增生、肩周炎等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骨科医师推广应用的.

    作者:徐麒;何强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肌注镇痛与自控镇痛对骨科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分析

    目的 对比肌肉注射与自控镇痛两种方式的骨科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骨科手术患者60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自控组与肌注组,每组30例.自控组予以微量止痛泵自控镇痛,肌注组予以间断镇痛药物肌肉注射镇痛,对比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结果 自控组综合疗效优23例(76.7%)、良7例(23.3%)、差0例,优良率100.0%.肌注组综合疗效优16例(53.3%)、良7例(23.3%)、差7例(23.3%),优良率76.7%.自控组综合手术治疗效果优于肌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控组术后镇痛不良反应轻度18例(60.0%)、中度9例(30.0%)、重度3例(10.0%),中轻度不良反应占比90.0%;肌注组术后镇痛不良反应轻度17例(56.7%)、中度10例(33.3%)、重度3例(10.0%),中轻度不良反应占比90.0%.两组患者术后镇痛不良反应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控镇痛方式在综合效果上优于肌注镇痛方式,值得在骨科手术镇痛中广泛应用推广.

    作者:文利东;周稳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放松训练对哮喘患者发作状态的影响

    目的 探讨放松训练对哮喘患者发作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哮喘患者100例,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治疗方法相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放松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哮喘发作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日间哮喘积分和夜间哮喘积分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放松训练有利于缓解哮喘患者的不良心理,减少哮喘发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侯春梅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恩替卡韦的体内药动学研究

    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的人体药动学情况.方法 选择2011-2012年间的40例男性健康受试者,使用药物为恩替卡韦,探讨其在体内的即时浓度与药代学参数.结果 40例受试者单剂量口服恩替卡韦0.5mg后,血浆中恩替卡韦的即时浓度前期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服药后1h达到高,随后逐渐降低.药动学参数Cmax和Tmax分别为3.456和1.543.结论 恩替卡韦在健康人体内前期随着时间的延长,即时浓度逐渐增加,服药后1h达到高,随后逐渐降低,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林茵;廖庆权;杨剑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自体脂肪移植在整形外科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自体脂肪移植在整形外科中的临床效果,为自体脂肪充分应用于整形外科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整形科门诊收治的自体脂肪移植的40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患者均进行自体脂肪移植,移植后定期随访12个月,评价其临床效果.结果 所有采取自体脂肪移植的整形外科患者均未发生如感染、脂肪坏死等并发症,40例患者中仅有5例充填效果不佳,并经过二次手术移植进行充填矫正.结论 自体脂肪移植应用于整形外科已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而且自体脂肪无排异性、生物相容性高、安全无副作用、自体脂肪与需要整形的部位的周围组织脂肪完全一样,整形后的外观真实美观,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姚冰;黄卫虎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薯藤多糖降脂效果研究

    目的 在实验动物模型上建立高脂血症模型,并应用薯藤多糖对动物进行降脂,探究薯藤多糖的降血脂作用,为临床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SD大鼠以及新西兰家兔.对大鼠和新西兰家兔进行高脂饲料喂养,建立两个实验动物的高脂模型.分别以灌胃的方式给实验动物注入不同浓度薯藤多糖,测定注入前后不同时间内各个动物模型的血清TG、TC、LDL-C以及HDL-C各项观察指标.结果 给药前A1、A2、A3、A4四组的TC、TG、HDL-C及LDL-C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2周及给药后4周A1、A2、A3、A4四组的TC、TG、HDL-C及LDL-C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前B1、B2、B3、B4四组的TC、TG、HDL-C及LDL-C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2周及给药后4周B1、B2、B3、B4四组的TC、TG、HDL-C及LDL-C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薯藤多糖对多种高脂的动物模型均能表现出一定的降血脂作用,且随着剂量以及时间的改变,降脂效果随之改变.

    作者:邱文忠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普外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合理使用抗生素在预防普外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行普外手术的患者360例.按照用药时间的不同分为三组,甲组、乙组、丙组,每组120例.甲组在术前和术后使用,乙组在术中使用,丙组在整个围术期使用;比较不同时期用药患者切口感染的情况.根据单用、二联、三联用药方法将360例患者分别分为A、B、C三组,每组120例.比较不同用药方式患者切口感染的情况.结果 360例患者共24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发生率为6.67%,其中术前和术后使用抗生素患者切口感染率(12.5%)高于术中使用的患者(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患者与A组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普外手术的抗生素使用中应严格把握抗生素的使用时间和使用量,以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张琴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在优化门诊服务流程中自助式取片机的管理

    在现代化大医院广泛应用自助式取片机的背景下,探讨如何将自助式取片机与门诊的人性化服务相结合.针对在机器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从而改善就医环境,建立有序、高效的就诊流程.

    作者:袁玲;徐静;奚莉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临床护理人员对护理带教意愿度的调查研究

    调查临床护理人员对护理带教的意愿度,调动临床教师的积极性,以便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完善临床教学组织和管理制度.以江西省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全体在职护士为基本单位,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量表从临床的20个带教点上应用系统抽样的方法.家庭、社会、个人情感及个人能力、职称、学历以及工作环境都是影响临床护理人员带教意愿度的重要因素.分析临床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时提出对策,以便不断地改进临床的教学质量.

    作者:杨莎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综合护理在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2月收治的80例心肌梗死的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心绞痛发作的有效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有利于提高心肌梗死患者对自身病情的认知,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减少心绞痛发作.

    作者:赵晓兰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预后分析

    目的 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预后研究和分析.方法 选取2011年2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0例,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腹腔镜组和开腹治疗组,每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出血量、临床症状、并发症发生率、感染发生率.结果 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小于开腹组;腹腔镜组有1例患者发生感染,开腹组有3例患者发生感染;腹腔镜组没有并发症的出现,开腹组有4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出血量少、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感染发生可能性小的治疗手段,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痛苦,增加了手术治疗的安全性,给广大患者带来了保障.

    作者:熊明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Carto引导下心房纤颤消融术的护理

    目的 探讨分析Carto引导下心房纤颤消融术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05年5月-2012年4月我院行Carto引导下心房纤颤消融患者42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每组212例.护理组患者行术前准备、术中护理配合、术后护理等,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与复发率.结果 护理组手术成功率为91.98%,复发率为4.71%,对照组成功率为75.00%,复发率为15.09%,两组患者在手术成功率与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房纤颤患者行Carto引导下心房纤颤消融术治疗前后,进行有效的护理配合,能够显著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复发率,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文玲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曲美他嗪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3年2月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治疗,观察组在一般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佐治疗.治疗3个月后,评价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62.5%,观察组为92.5%.观察组临床疗效有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和LVEF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美他嗪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国伟;周菊洪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罗哌卡因腰椎硬膜外联合在老年下肢骨关节置换术中的麻醉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腰椎硬膜外联合在老年下肢骨关节置换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2年12月进行下肢骨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采用罗哌卡因腰椎硬膜外联合麻醉方法,对照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对两组患者术中生命体征、术后不良反应、苏醒时间进行对比.结果 术中对两组患者的心率、脉搏、动脉血氧饱和度进行观察,研究组患者术中基本生命体征更加稳定,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出现2例呕吐、1例呼吸困难;对照组患者术后出现7例呕吐、3例呼吸困难,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哌卡因腰椎硬膜外联合在老年下肢骨关节置换术中镇痛效果好、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小、苏醒时间较短.

    作者:周育南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临床路径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运用

    目的 探讨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的方法和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我科住院的糖尿病患者112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将临床路径引入到健康教育中,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制定教育路径图,由培训过的责任护士从患者入院到出院全程负责,对患者及家属给予个性化健康教育;对照组应用一般的健康宣教.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糖尿病知识及技能的掌握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糖尿病知识掌握的优良率(94.6%)高于对照组(58.9%),护理满意度(96.4%)高于对照组(8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的实施可使患者全面、系统地掌握糖尿病饮食、运动及药物治疗知识,自我监测血糖,降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马宁春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剖宫产患者的术后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 探讨剖宫产患者的术后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患者106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其术后针对性护理,观察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106例剖宫产产妇所需平均住院时间(6.9±1.8)d;术后有2例患者出现伤口脂肪液化,但并无感染;未出现产褥感染;下肢均未有深静脉血栓产生;患者均未出现产后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剖宫产术后进行针对性护理能够促使产妇尽快恢复,避免出现并发症,效果较为明显,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徐晓春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探讨右美托咪定在老年患者轻比重腰椎麻醉中的辅助镇静作用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在老年患者轻比重腰椎麻醉中的辅助镇静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收治的40例择期在轻比重腰椎麻醉下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开始的15min内泵入右美托咪定(1μg/kg)后麻醉维持,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开始前泵注丙泊酚(1mg·kg-1·h-1).观察两组患者在T0(用药前)、T1(用药后3min)、T2(用药后10min)、T3(用药后20min)、T4(用药后30min)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两组患者镇静评分到3级的时间、术中使用升压药的次数和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变化.结果 观察组在T1~T4的HR低于对照组,T1的MAP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余各时段的HR、MAP、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镇静评分到3级的时间和术中使用升压药的次数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在老年患者轻比重腰椎麻醉中的辅助镇静作用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谢秋媚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单核苷酸多态性芯片在口腔白斑癌变监测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单核苷酸的多态性芯片在口腔白斑癌病监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9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口腔检查的100例患者,经病理检查后,证实5例为口腔黏膜癌,5例为口腔鳞状的细胞癌.采取SNP6.0Array基因芯片依照各类型检测单核苷酸的多态性(SNP)位点907,670个,同时检测拷贝数变异的947,001个位点,后详细分析及检验癌症的DNA 序列.结果 口腔黏膜白斑与鳞状细胞癌分子中均存有复杂繁琐的遗传基因改变,并且多数出现在染色体3、7、9、8、11、13、15、17与18上.结论 基因转变针对形态学的转变而言相对较早,并且具有尽早诊断和检测口腔癌症的优点,可广泛用于临床诊断方面.

    作者:马国华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右旋美托咪啶或可乐定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术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右旋美托咪啶与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3年1-6月来我院要求行无痛人流手术的孕妇80例,随机分为A组40例和B组40例.A组给予右旋美托咪啶联合丙泊酚麻醉;B组给予可乐定联合丙泊酚麻醉.记录麻醉前、给药后15min、手术开始时、苏醒时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收缩压(SBP)、起效时间(给药结束至睫毛反射消失时间)、苏醒时间(从睫毛反射消失到呼之第1次睁眼)、全程丙泊酚给药总量、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患者苏醒即刻及2h宫缩痛发生率和手术时间.结果 A组的起效时间短于B组,总丙泊酚用量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优28例,良12例;B组优19例,良15例,差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前HR、SBP及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15min及手术开始时两组间HR及SBP均低于麻醉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pO2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时B组SBP低于麻醉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时刻间,两组间HR、SBP及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即刻及苏醒后2h,A组下腹无痛人数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旋美托咪啶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麻醉效果优于可乐定联合丙泊酚.

    作者:喻翔卿;王小明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分析及体会

    目的 分析产后出血的护理方法,观察产后出血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24例,对患者进行产前预防、产时监护、产后抢救,观察患者病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产后2h内出血患者16例,产后24h内出血患者8例;出血量500~1000ml患者6例,出血量1001~1500ml患者11例,出血量>1500ml患者7例.对患者进行治疗和精心护理,没有出现死亡或是后遗症、并发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达100%.结论 对于产后出血患者一定要准确、及时处理,同时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更好地促进产妇的康复.

    作者:瞿燕荣;杨美娟 刊期: 2013年第3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