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红梅
目的 探讨紫杉醇与希罗达在乳腺癌术后化疗中的应用与护理.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1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乳腺癌患者73例,观察患者在术后化疗中应用紫杉醇与希罗达的效果,并总结其护理经验.结果 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中应用紫杉醇与希罗达并结合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显效率为60.27%,有效率为30.14%,无效率为9.59%,总有效率为90.41%.结论 紫杉醇与希罗达在乳腺癌术后化疗中的应用与护理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于洁;马锌;王璘琳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创面的护理,并总结经验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0年11月-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04例,进行乳腺癌根治术后的创面护理,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 104例乳腺癌患者接受根治术后进行了科学的创面护理,显效62例(59.6%),有效32例(30.8%),无效10例(9.6%),总有效率为90.4%,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 有效的临床护理工作可以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增强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心,使患者及其家属能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加速疾病的好转和治疗的顺利进行.
作者:陈明明;张月;王华飞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长期卧床患者预防褥疮的护理有效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1-2012年溃疡期褥疮患者11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即在推拿手法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封闭性敷料,并使褥疮局部保持湿润,从而达到愈合创面的效果.两组患者分别从总愈合率、愈合时间、继发感染发生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的总愈合率高于对照组,愈合时间和继发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溃疡期褥疮患者运用推拿手法治疗加以配合封闭性敷料,其临床效果较为显著,缩短了治疗时间,降低了患者的治疗负担,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文学;石林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考察16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复方电解质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在25℃下,分别考察16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复方电解质注射液配伍后外观、pH值、含量及有关物质的变化.结果 注射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与复方电解质注射液配伍后,配伍液颜色不断加深,含量4 h降低21.8%,有关物质增加到2.92%;头孢西丁钠、美罗培南、头孢呋辛钠和头孢地嗪钠与之配伍后的4 h或6 h,溶液颜色开始加深;美罗培南与之配伍后含量降低,有关物质随时间延长显著增加;其他11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复方电解质注射液配伍6h内外观、pH、含量及有关物质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注射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不能与复方电解质注射液配伍;美罗培南与之配伍应现用现配,尽快用完;其余14种药物与之配伍后6 h 内稳定.
作者:戴诗颖;付春梅;张薇;吴微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研究分析应用茶碱缓释片对患有阻塞性肺气肿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2月-2012年12月就诊的53例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按病历号尾号单双数分为对照组26例和试验组27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方案进行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方案基础上加用茶碱缓释片.结果 试验组的总有效率(92.6%)高于对照组(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用药期间共有7例出现了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9%;试验组患者用药期间1例出现了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对照组患者治疗结束3个月后,9例阻塞性肺气肿症状再次复发,复发率为34.6%,对照组患者治疗结束3个月后,2例阻塞性肺气肿症状再次复发,复发率为7.4%.结论 使用茶碱缓释片治疗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丁桂根;陈真祥;陈莹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对比宫缩乏力致产后出血不同护理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住院分娩的宫缩乏力致产后出血的产妇12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60例,试验组64例.对比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的护理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5.3%,对照组为81.7%.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2%,对照组为2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临床有效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胡雅婷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评价靶控输注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靶控输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照组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观察相关指标的变化及镇痛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诱导后3min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比麻醉前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诱导后3min的SBP、DBP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拔管时的SBP、DBP和HR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第1次主诉需要镇痛药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应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效果明显,适合在临床应用.
作者:卢凡;吴昱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盐酸羟考酮缓解晚期癌症中、重度疼痛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晚期癌症患者42例,观察不同给药方式对疼痛程度影响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结果 不同疼痛程度口服给药总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程度疼痛肛门给药总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疼痛患者不同给药途径总缓解率均为100.00%,重度疼痛不同给药途径总缓解率为90.48%,不同程度疼痛总缓解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羟考酮可有效缓解癌性疼痛,不同给药途径不会影响其止痛效果,对于中度疼痛患者疗效更佳.
作者:华松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不同的疾病认知程度与吸入治疗依从性、疾病控制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0年5月-2012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52例.运用自填调查问卷的方法,对患者疾病认知程度,吸入治疗的依从性,以及疾病控制相关知识的调查.分析疾病认知程度与吸入治疗依从性、自身疾病控制情况的关系.结果 患者对疾病的不同认知程度间的吸入治疗依从、疾病控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或许可以成为临床上提高疾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值得进一步探讨并应用的一项辅助措施.
作者:宋成义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自体脂肪移植在整形外科中的临床效果,为自体脂肪充分应用于整形外科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整形科门诊收治的自体脂肪移植的40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患者均进行自体脂肪移植,移植后定期随访12个月,评价其临床效果.结果 所有采取自体脂肪移植的整形外科患者均未发生如感染、脂肪坏死等并发症,40例患者中仅有5例充填效果不佳,并经过二次手术移植进行充填矫正.结论 自体脂肪移植应用于整形外科已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而且自体脂肪无排异性、生物相容性高、安全无副作用、自体脂肪与需要整形的部位的周围组织脂肪完全一样,整形后的外观真实美观,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姚冰;黄卫虎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烧伤整形患者采用扩张器治疗的临床护理措施,并探讨其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2月采用扩张器进行治疗的烧伤整形患者100例,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方法.结果 观察组的总满意率为96%(45/50),对照组总满意率为76%(38/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使用扩张器治疗的烧伤整形患者采用整体护理后,患者配合度有了明显改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有效地减少了护患纠纷的发生,获得了患者的信任和认可.
作者:张禾萍;彭素萍;王月华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对比肌肉注射与自控镇痛两种方式的骨科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骨科手术患者60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自控组与肌注组,每组30例.自控组予以微量止痛泵自控镇痛,肌注组予以间断镇痛药物肌肉注射镇痛,对比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结果 自控组综合疗效优23例(76.7%)、良7例(23.3%)、差0例,优良率100.0%.肌注组综合疗效优16例(53.3%)、良7例(23.3%)、差7例(23.3%),优良率76.7%.自控组综合手术治疗效果优于肌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控组术后镇痛不良反应轻度18例(60.0%)、中度9例(30.0%)、重度3例(10.0%),中轻度不良反应占比90.0%;肌注组术后镇痛不良反应轻度17例(56.7%)、中度10例(33.3%)、重度3例(10.0%),中轻度不良反应占比90.0%.两组患者术后镇痛不良反应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控镇痛方式在综合效果上优于肌注镇痛方式,值得在骨科手术镇痛中广泛应用推广.
作者:文利东;周稳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护理干预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3年4月收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80例,将患者按照入院序号分为两组,对照组(双号)和观察组(单号),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实施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整体性、针对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死亡情况以及并发证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愈率70.0%,无效或放弃治疗率27.5%,死亡率2.5%;对照组患者治愈率42.5%,无效或放弃治疗50.0%,死亡率7.5%.两组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出血、脑疝形成、血管痉挛率为27.5%,对照组为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40.7±4.6)d,对照组为(52.8±7.6)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整体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患者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有效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尽快康复,终达到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目的.
作者:任婷婷;查太香;李影;杨凡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3年2月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治疗,观察组在一般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佐治疗.治疗3个月后,评价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62.5%,观察组为92.5%.观察组临床疗效有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和LVEF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美他嗪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国伟;周菊洪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分析内镜在消化道出血探查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4月-2012年9月因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入我院治疗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内镜实施剖腹探查术,辅助临床诊断和治疗.结果 患者均顺利完成诊断,明确出血原因和部位,检出率为100%,其中消化道息肉64例,溃疡出血16例.所有患者顺利止血、实施手术,均康复出院.结论 对于原因不明的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内镜实施探查术能够明确诊断患者出血部位、病变情况,减少临床诊断与治疗的盲目性,对于提升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陈茜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采用鼓室正压置换法取代鼓膜切开术用以治疗胶耳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2011年5月-2012年5月就诊于我院耳鼻喉科门诊的中胶耳患者27例,患耳29例(其中2例患者为双耳胶耳)给予鼓室正压置换法治疗.结果 治疗当时均可将黏稠积液排出.术后约1周鼓膜愈合良好,必要时可于1~2周后重复穿刺置换.配合1%麻黄碱液及二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交替喷鼻,3~4次/d.均可取得理想治疗效果.结论 鼓室正压置换法是在鼓膜穿刺术基础上针对鼓室积液黏稠不易抽出时总结改良的术式.对于患者来讲可以减少创伤利于愈合,减少抗生素使用量.对于术者可以节约手术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梁素花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辅助治疗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2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140例呼吸道感染的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70例.对照组患儿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患儿则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辅助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的显效时间、痊愈时间、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患儿均痊愈出院,其中对照组70例患儿治疗达到显效效果平均所花时间为(9.34±0.86)d,治疗达到痊愈效果所花时间为(13.7±0.98)d,治疗组70例患儿治疗达到显效效果平均所花时间为(6.32±0.74)d,治疗达到痊愈效果所花时间为(8.25±1.2)d.治疗组患儿达到显效及痊愈标准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发生不良反应2例,其中1例出现热源反应表现,具体表现为寒颤、头晕、乏力等.经过及时对症治疗,2例患儿的不良症状均消失,及时更换药品后,未发生同类不良反应.对照组则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 在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中复方丹参注射液辅助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痊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龚俊飞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分析在眼科疾病患者护理中心理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2月-2012年2月在我院眼科治疗的198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进行心理护理.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6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十分满意我院在眼科护理中增添了心理护理这一措施,这项措施可以提升医院整体形象,提高了临床疗效,应得到医护人员的重视.
作者:占梦芳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胫腓骨骨折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56例胫腓骨骨折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回顾性分析其病历资料,总结其临床指征及护理方法.结果 56例胫腓骨骨折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经治疗后均痊愈,膝关节及踝关节恢复良好,无后遗症发生.56例患者行切开减压术,其中49例患者同时行髓内固定术.39例一期缝合良好;9例术后10d缝合;6例二期缝合植皮愈合,2例术后18d缝合.结论 腓骨骨折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齐红梅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调查分析门诊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以提高门诊用药的合理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2月-2012年2月门诊使用抗菌药物发生的50例不良反应患者的门诊资料,并分析不合理应用原因.结果 常用抗菌药物的门诊不合理应用的首要表现形式是给药方法不当,占总数的22.0%;其次为剂量应用不当,然后为无指征用药,少的表现形式为药物本身因素和换药频繁,各仅总数的2.0%.门诊各科不合理用药发生次数多的是骨科,占总数的28.0%,其次是普外科,然后是消化内科,妇产科较少,占总数的14.0%.结论 门诊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必须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使用原则使用,并加强注意药物使用的剂量和频次,以减少不合理应用现象,保证门诊用药的经济安全.
作者:唐慕菲;朱家琦 刊期: 2013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