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军
目的 针对原始检验报告提出对策,以提高检验工作满意率和质量.方法 分析2011年云县人民医院检验科患者200份检验报告,提出优化对策,观察应用对策后效果及满意率.结果 患者或家属取门诊患者200份检验报告时对笔者的服务满意率为72%,应用对策后,2012年患者满意率为94%.结论 查找工作不足,应用对策,持续改进,可显著提高社会效益及工作质量.
作者:汪鎏漪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三伏及三九穴位敷贴合并飞扬穴刺激治疗鼽证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7月-2012年12月四川省巴中市中医院针灸科鼽证冬病夏治三伏及三九穴位敷贴患者90例.观察组采用三伏及三九穴位敷贴合并飞扬穴刺激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三伏及三九穴位敷贴治疗三伏及三九穴位敷贴,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60.0%,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伏及三九穴位敷贴合并飞扬穴刺激治疗鼽证(过敏性鼻炎)有确切的疗效,在改善症状、防止复发方面优于单纯三伏及三九穴位敷贴治疗.
作者:谯智泉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表阿霉素治疗乳腺癌时的静脉护理干预.方法 对2010年1月-2012年4月在吉林省肿瘤医院采用表阿霉素进行治疗的67例乳腺癌患者,采取合理有效的静脉护理干预,并总结其护理经验.结果 经过合理有效的静脉护理后,67例乳腺癌患者的有效率达100%,所有患者的静脉炎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降低.结论 对表阿霉素治疗乳腺癌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减少药物的泄露,提高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齐佳;鹿阳;孟微微 刊期: 2013年第33期
调查临床护理人员对护理带教的意愿度,调动临床教师的积极性,以便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完善临床教学组织和管理制度.以江西省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全体在职护士为基本单位,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量表从临床的20个带教点上应用系统抽样的方法.家庭、社会、个人情感及个人能力、职称、学历以及工作环境都是影响临床护理人员带教意愿度的重要因素.分析临床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时提出对策,以便不断地改进临床的教学质量.
作者:杨莎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鲑鱼降钙素联合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科2012年2月-2013年5月的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服钙尔奇D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鲑鱼降钙素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骨痛程度及股骨颈骨密度(FN BMD)、腰2~腰4骨密度(L2~4 BMD)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前FN BMD和L2~4 BM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N BMD和L2~4 BMD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痛改善总有效率88.7%高于对照组的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鲑鱼降钙素联合康复干预能明显改善老年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骨痛症状,提高骨密度.
作者:林敏英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分析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其影响因素,并探讨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为以后临床上乳腺癌护理提供更好的护理对策及技巧,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2011年4月-2012年11月间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76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护理人员对患者心理问题的认真分析,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后,76例乳腺癌患者心理压力得到明显的缓解,心理状态一直比较稳定,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显著.结论 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并有针对性的采取护理措施,进行精心的护理可减轻患者的痛苦,增强患者治疗的自信心并主动配合治疗,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增强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李冰;翟瑶;王博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应用整体护理模式对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2月来我院治疗的68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34例.采用传统高血压社区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社区整体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 对照组患者病情控制有效率64.7%(22/34)低于观察组患者病情控制有效率91.1%(31/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压恢复正常时间和干预方案实施时间均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整体护理模式对高血压患者的效果非常明显,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于海燕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研究分析吸入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0年8月-2013年4月收治的8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将其随机划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支气管扩张、吸氧以及抗感染等治疗,对照组48例患者加用地塞米松治疗,治疗组38例患者加用布地奈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26/38),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吸入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以及临床病症,缩短患者的临床治疗时间,且该药物治疗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刘冰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对奥拉西坦注射液在急性脑卒中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抗脑卒中方案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拉西坦注射液进行治疗,而后对这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组患者急性脑卒中病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ADL评分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奥拉西坦注射液对患有急性脑卒中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张梅芳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创面的护理,并总结经验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0年11月-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04例,进行乳腺癌根治术后的创面护理,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 104例乳腺癌患者接受根治术后进行了科学的创面护理,显效62例(59.6%),有效32例(30.8%),无效10例(9.6%),总有效率为90.4%,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 有效的临床护理工作可以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增强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心,使患者及其家属能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加速疾病的好转和治疗的顺利进行.
作者:陈明明;张月;王华飞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考察16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复方电解质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在25℃下,分别考察16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复方电解质注射液配伍后外观、pH值、含量及有关物质的变化.结果 注射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与复方电解质注射液配伍后,配伍液颜色不断加深,含量4 h降低21.8%,有关物质增加到2.92%;头孢西丁钠、美罗培南、头孢呋辛钠和头孢地嗪钠与之配伍后的4 h或6 h,溶液颜色开始加深;美罗培南与之配伍后含量降低,有关物质随时间延长显著增加;其他11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复方电解质注射液配伍6h内外观、pH、含量及有关物质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注射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不能与复方电解质注射液配伍;美罗培南与之配伍应现用现配,尽快用完;其余14种药物与之配伍后6 h 内稳定.
作者:戴诗颖;付春梅;张薇;吴微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方法及其利用清肺化痰汤结合西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11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28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43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治疗,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服清肺化痰汤,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中痊愈106例,占74.1%(106/143);显效31例,占21.7%(31/143);有效6例,占4.2%(6/143);无效0例.对照组患者中痊愈76例,占53.1%(76/143);显效33例,占23.1%(33/143);有效29例,占20.3%(29/143);无效5例,占3.5%(5/143)[4].试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肺化痰汤结合西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刘正军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自体脂肪移植在整形外科中的临床效果,为自体脂肪充分应用于整形外科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整形科门诊收治的自体脂肪移植的40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患者均进行自体脂肪移植,移植后定期随访12个月,评价其临床效果.结果 所有采取自体脂肪移植的整形外科患者均未发生如感染、脂肪坏死等并发症,40例患者中仅有5例充填效果不佳,并经过二次手术移植进行充填矫正.结论 自体脂肪移植应用于整形外科已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而且自体脂肪无排异性、生物相容性高、安全无副作用、自体脂肪与需要整形的部位的周围组织脂肪完全一样,整形后的外观真实美观,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姚冰;黄卫虎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长期卧床患者预防褥疮的护理有效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1-2012年溃疡期褥疮患者11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即在推拿手法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封闭性敷料,并使褥疮局部保持湿润,从而达到愈合创面的效果.两组患者分别从总愈合率、愈合时间、继发感染发生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的总愈合率高于对照组,愈合时间和继发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溃疡期褥疮患者运用推拿手法治疗加以配合封闭性敷料,其临床效果较为显著,缩短了治疗时间,降低了患者的治疗负担,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文学;石林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实施新辅助化疗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71例,对患者采取化疗毒副作用的针对护理、静脉穿刺护理以及心理护理措施,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实施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共有71例,其中显效42例,有效2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8.7%.结论 加强乳腺癌患者实施新辅助化疗的护理措施,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博;翟瑶;李冰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烧伤整形患者采用扩张器治疗的临床护理措施,并探讨其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2月采用扩张器进行治疗的烧伤整形患者100例,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方法.结果 观察组的总满意率为96%(45/50),对照组总满意率为76%(38/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使用扩张器治疗的烧伤整形患者采用整体护理后,患者配合度有了明显改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有效地减少了护患纠纷的发生,获得了患者的信任和认可.
作者:张禾萍;彭素萍;王月华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针刺结合被动活动训练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8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2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单纯性被动活动训练,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针刺结合被动运动训练治疗.针刺1次/d,被动训练2次/d,共观察2个疗程,运用运动评估量表改良巴特尔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定两组治疗前后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动态改变.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后的BI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BI增加值较对照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结合被动活动训练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杨新贵;秦成功;谈守道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9月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8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行单纯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行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愈合时间为(6.4±1.2)个月,对照组患者为(8.7±1.4)个月,观察组骨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为92.9%,对照组为79.1%,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具有骨愈合时间短、治疗优良率高、并发症少、适应范围广、有利于软组织的修复等优点,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王洪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镇静、抗感染、祛痰、氨茶碱、静脉糖皮质激素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临床表现和体征的消失时间,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喘憋减轻时间、咳嗽和哮鸣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疗效可靠、患儿依从性高、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冒新亚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骨科无痛病房的创建对镇痛的效果,探讨该护理模式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方法 选取我科需手术治疗的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200例纳入本次研究,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骨科无痛病房护理模式进行围术期的护理镇痛干预,依据患者实际情况采用超前镇痛、多模式镇痛和个体化镇痛.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即在术后患者要求镇痛时给予药物镇痛.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次数、疼痛情况、睡眠情况、术后相关并发症等.结果 观察组术前与术后3d均能较好的降低疼痛,大部分患者疼痛得到控制,未超过3分;同时段对照组的疼痛评分和睡眠评分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需加用阿片类药物镇痛的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科无痛病房的创建可将患者疼痛控制在微痛/无痛范围,提高睡眠质量,从而安全、舒适地度过围术期以及功能康复期.
作者:张志英;丁美兰;苏桂娣 刊期: 2013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