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泉
目的 观察早期手术治疗急性创伤性髌骨脱位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急性创伤性髌骨脱位患者26例.按照患者和家属本人意愿,将患者分为手术组和非手术组两组,非手术组采用非手术保守治疗,手术组则采用早期手术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评价两组疗效和治疗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手术组Lysholm、Kujala、Tegner评分与非手术组比较,手术组高于非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术后均无出现髌骨再脱位和髌骨半脱位,有1例出现髌骨错动感;非手术组患者中,有1例出现髌骨再脱位,3例出现髌骨错动感,2例患者髌骨的外推幅度比较大.结论 早期手术治疗于急性创伤性髌骨脱位的效果显著,能加强髌骨的稳定性.
作者:许国富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研究分析吸入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0年8月-2013年4月收治的8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将其随机划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支气管扩张、吸氧以及抗感染等治疗,对照组48例患者加用地塞米松治疗,治疗组38例患者加用布地奈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26/38),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吸入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以及临床病症,缩短患者的临床治疗时间,且该药物治疗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刘冰 刊期: 2013年第33期
调查临床护理人员对护理带教的意愿度,调动临床教师的积极性,以便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完善临床教学组织和管理制度.以江西省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全体在职护士为基本单位,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量表从临床的20个带教点上应用系统抽样的方法.家庭、社会、个人情感及个人能力、职称、学历以及工作环境都是影响临床护理人员带教意愿度的重要因素.分析临床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时提出对策,以便不断地改进临床的教学质量.
作者:杨莎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研究病毒性脑炎急性期患儿脑脊液细胞学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0年9月-2012年9月我院儿科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儿48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非中枢系统病变的患儿45例作为对照组,腰椎穿刺抽取脑脊液3ml送检,比较两个组别患儿脑脊液常规检查结果及观察组患儿治疗前后借此评估脑脊液检查在儿童病毒性脑炎急性期的临床意义.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的脑脊液检查中淋巴细胞百分比分别为89.58%、48.89%,单核细胞阳性率分别为33.33%、10.42%,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分别为16.67%、0 ;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病毒性脑炎急性期脑脊液可以出现相应的细胞学改变,脑脊液细胞学检测可以作为其重要检查手段之一.
作者:杨静容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在实验动物模型上建立高脂血症模型,并应用薯藤多糖对动物进行降脂,探究薯藤多糖的降血脂作用,为临床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SD大鼠以及新西兰家兔.对大鼠和新西兰家兔进行高脂饲料喂养,建立两个实验动物的高脂模型.分别以灌胃的方式给实验动物注入不同浓度薯藤多糖,测定注入前后不同时间内各个动物模型的血清TG、TC、LDL-C以及HDL-C各项观察指标.结果 给药前A1、A2、A3、A4四组的TC、TG、HDL-C及LDL-C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2周及给药后4周A1、A2、A3、A4四组的TC、TG、HDL-C及LDL-C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前B1、B2、B3、B4四组的TC、TG、HDL-C及LDL-C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2周及给药后4周B1、B2、B3、B4四组的TC、TG、HDL-C及LDL-C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薯藤多糖对多种高脂的动物模型均能表现出一定的降血脂作用,且随着剂量以及时间的改变,降脂效果随之改变.
作者:邱文忠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对乳腺癌治疗中改良乳腺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于2000-2012年收治乳腺癌患者42例,采用改良乳腺癌根治术展开治疗,并于术后进行化疗、放疗等辅助综合治疗.结果 42例患者手术后恢复情况均良好,无胸肌萎缩、皮瓣坏死、皮下积液或水肿等并发症发生,3年内生存率为100%.结论 在对乳腺癌进行外科治疗时,改良乳腺癌根治术具有确切临床疗效.在手术中展开规范操作,术后进行综合治疗可有效抑制各种并发症发生,能大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朱煜明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针刺结合被动活动训练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8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2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单纯性被动活动训练,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针刺结合被动运动训练治疗.针刺1次/d,被动训练2次/d,共观察2个疗程,运用运动评估量表改良巴特尔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定两组治疗前后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动态改变.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后的BI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BI增加值较对照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结合被动活动训练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杨新贵;秦成功;谈守道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在老年患者轻比重腰椎麻醉中的辅助镇静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收治的40例择期在轻比重腰椎麻醉下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开始的15min内泵入右美托咪定(1μg/kg)后麻醉维持,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开始前泵注丙泊酚(1mg·kg-1·h-1).观察两组患者在T0(用药前)、T1(用药后3min)、T2(用药后10min)、T3(用药后20min)、T4(用药后30min)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两组患者镇静评分到3级的时间、术中使用升压药的次数和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变化.结果 观察组在T1~T4的HR低于对照组,T1的MAP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余各时段的HR、MAP、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镇静评分到3级的时间和术中使用升压药的次数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在老年患者轻比重腰椎麻醉中的辅助镇静作用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谢秋媚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过敏性疾病脱敏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300例阳性患者中52例高敏患者经脱敏后进行体内及体外联合试验.结果 248例阳性患者执行过敏原避让原则,在半年内未复发者213例,有效率达到86%.52例强高敏患者经脱敏治疗后,40例再次测试转变为阴性,效果显著,8例仍有弱阳性为显效,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3%.在治疗过程中,有9例发生恶心、呕吐、眩晕等不良反应,给予药物递减一半,再逐渐增加,胃肠道反应消除.结论 过敏原体内联合体外试验及免疫治疗过敏性疾病安全、有效、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余尧泉;万民;操艳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创面双管引流的临床护理,为临床护理乳腺癌患者提供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案.方法 选择2010年6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50例,对其进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创面双管引流的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一般护理、负压护理、引流管护理、皮瓣及伤口包扎护理,总结其护理经验极其临床效果.结果 经过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50例乳腺癌患者的创面均愈合,有效率为100%,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对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实施创面双管引流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赵春迎;刘景艳;丁秀荣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研究分析影响高龄经产妇妊娠及分娩的相关因素,并提出有效的临床解决对策.方法 选取2011年2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134例高龄经产妇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入院生产的168例非高龄经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妊娠期并发症和新生儿的不良情况.结果 观察组中发生妊娠期并发症者占51.5%,对照组中发生妊娠期并发症者占31.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新生儿不良情况发生率比观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阴道分娩和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经产妇的妊娠风险较高,常会发生新生儿的不良情况,加强对高龄经产妇的健康教育和妊娠期监护、护理等,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和生命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玲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分析Carto引导下心房纤颤消融术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05年5月-2012年4月我院行Carto引导下心房纤颤消融患者42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每组212例.护理组患者行术前准备、术中护理配合、术后护理等,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与复发率.结果 护理组手术成功率为91.98%,复发率为4.71%,对照组成功率为75.00%,复发率为15.09%,两组患者在手术成功率与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房纤颤患者行Carto引导下心房纤颤消融术治疗前后,进行有效的护理配合,能够显著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复发率,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文玲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79例,对患者实施术前护理、心理护理、术后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临床结果.结果 经围术期护理后,显效47例(59.5%),有效25例(31.6%),无效7例(8.9%),总有效率91.1%.结论 加强乳腺癌患者围术期的护理,可以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挽救患者的生命.实践证明,对乳腺癌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措施有效可行,可增加患者的康复比例,减少患者及家属的压力.
作者:张宇;孙瑞苹;房思良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研究分析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8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9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将其按照入院时间单双日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综合护理干预,而后对这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常规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3.3%;经综合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徐小平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总结腹腔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围术期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3月-2013年4月采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22例肾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术前评估、术前准备、健康教育、术后观察护理、引流管护理、饮食指导、全程护理的疗效.结果 除1例术中转开腹手术外,21例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肾囊肿去顶减压手术,手术时间45~123min,术后无出血、无皮下气肿及囊肿复发等,微创手术效果较满意,7~9d后治愈出院.结论 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较传统开腹手术安全,积极做好术前术后的护理工作对术后患者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毛翠兰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分析肾小球肾炎的内科治疗方式以及相应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对2009年11 月-2011 年11 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肾小球肾炎患者的相关病史以及相应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肾小球肾炎内科治疗的相关方法以及相应的治疗效果,得出相应结论.结果 患者治疗前后的相关记录数据比较,尿蛋白定量、尿量以及血清清蛋白等在治疗前后表现出差异.接受治疗的肾小球肾炎患者在经过相应的内科治疗以及相应的其他病症治疗之后,患者的临床表现良好,水肿症状得到了缓解,没有出现相应的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相关的内科治疗方法对肾小球肾炎患者进行相应的治疗,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相关的病症情况,改善患者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有助于减轻疾病给肾小球肾炎患者带来的痛苦,有助于早日康复,同时还能降低相关并发证的发生率,给患者的治疗带来良好的影响.
作者:杨春雷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9月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8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行单纯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行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愈合时间为(6.4±1.2)个月,对照组患者为(8.7±1.4)个月,观察组骨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为92.9%,对照组为79.1%,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具有骨愈合时间短、治疗优良率高、并发症少、适应范围广、有利于软组织的修复等优点,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王洪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放松训练对哮喘患者发作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哮喘患者100例,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治疗方法相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放松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哮喘发作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日间哮喘积分和夜间哮喘积分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放松训练有利于缓解哮喘患者的不良心理,减少哮喘发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侯春梅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探究盐酸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86例眩晕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治疗组给予联合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与倍他司汀.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眩晕症状(包括治疗效果与症状消失时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用药方案实施总时间,治疗结束后病情复发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2.1%;治疗组为90.7%.两组患者眩晕症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和用药方案实施总时间均长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2%,治疗组为2.3%,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后,对照组眩晕症状复发率25.6%,治疗组为4.7%,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倍他司汀对患有眩晕症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张廷志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研究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对儿科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儿科2012年2月-2013年1月使用万古霉素治疗的70例患儿,万古霉素使用5d后,于药物使用前30min抽取患儿静脉血用来测定血液中万古霉素浓度,观察血药浓度与疗效之间关系.结果 万古霉素血药浓度正常和偏高的患儿的疗效优于血药浓度偏低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万古霉素血药浓度正常和偏高的患儿的不良反应率高于血药浓度偏低患儿,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万古霉素治疗剂量对于感染性疾病的疗效是确切的,但其血药浓度轻微偏低,可以适当提高万古霉素血药浓度以增强疗效.
作者:李秀娟 刊期: 2013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