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尧泉;万民;操艳
目的 分析老年非典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误诊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60例老年甲亢患者,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误诊原因.结果 60例患者中首次误诊的46例.其中包括误诊为心血管疾病的21例:心律失常7例,冠心病4例,心肌炎1例,高血压9例;误诊为消化系统疾病的6例:慢性结肠炎3例,肝炎3例;糖尿病15例;精神障碍4例.经分析,重新检查确诊为甲亢,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后,病情好转.结论 非典型甲亢的症状不明显,要求医生掌握该疾病的知识,认真积累临床经验,总结该疾病易掩盖的疾病,诊断时注意甲状腺功能检测,减少误诊.
作者:王彦红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探究影响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2012年11月我院门诊收治的609例需头皮静脉穿刺的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穿刺失败158例,占25.94%,其中由于患儿哭闹不合作,致使体位固定不当,及家长因素而造成穿刺失败95例,占穿刺失败的60.13%;因技术水平、心理因素、固定等原因造成穿刺失败63例,占穿刺失败的39.87%.结论 通过分析影响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因素,进而加强改进穿刺技术及服务,以此降低患儿反复穿刺痛苦,提高穿刺成功率.
作者:胡红梅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研究老年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手术治疗方法和效果评价.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4月-2012年10月收治的老年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38例,其中24例行胆囊切除术,8例行胆囊部分切除术,4例行胆囊造瘘术.手术后,观察患者的预后效果.结果 手术治疗后,36例患者痊愈,2例患者由于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死亡率为5.3%;患者术后并发症中,发生切口感染5例,经过抗感染治疗之后痊愈;肝脏下部积液2例,经过穿刺抽取脓液并抗感染治疗之后痊愈;并发症发生率为18.4%.结论 治疗老年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时,如能在适宜的时机进行手术,并且加以完善围术期的处理,能大大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王健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多西他赛联合表阿霉素治疗乳腺癌毒副作用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对采用多西他赛联合表阿霉素治疗乳腺癌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胃肠道反应护理、骨髓抑制护理、过敏护理和静脉护理.结果 63例患者经过适宜的心理护理和抗毒副作用护理后,显效38例(60.3%),有效19例(30.2%),无效6例(9.5%),总有效率(90.5%).结论 采用正确的心理护理和抗毒副作用护理,能减轻患者化疗中因毒副作用引起的不适,改善护患关系,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威;丁秀荣;刘景艳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探究盐酸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86例眩晕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治疗组给予联合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与倍他司汀.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眩晕症状(包括治疗效果与症状消失时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用药方案实施总时间,治疗结束后病情复发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2.1%;治疗组为90.7%.两组患者眩晕症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和用药方案实施总时间均长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2%,治疗组为2.3%,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后,对照组眩晕症状复发率25.6%,治疗组为4.7%,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倍他司汀对患有眩晕症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张廷志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参麦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气阴两虚)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住院的40例稳定期COPD并发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气阴两虚型)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用西医标准化方案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标准化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按静脉输液,两组疗程均为10d.结果 相较于治疗前,患者治疗后CAT评分均有降低;治疗组治疗后CAT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治疗COPD并发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气阴两虚有良好疗效,且安全.
作者:麻文菁;何燕;高天;洛雨;熊国富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呼吸科高龄患者呼吸道护理的方法.方法 主要采取回顾性的方法对我院呼吸科2008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98例高龄患者实施呼吸道护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加强对呼吸科高龄患者的呼吸道管理,患者的咳嗽、呼吸困难均得到较好的控制和康复治疗,其中治愈88例,好转7例,死亡3例.结论 加强呼吸科高龄患者的呼吸道护理,可以有效地控制患者的病情.
作者:薛冬梅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胫腓骨骨折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56例胫腓骨骨折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回顾性分析其病历资料,总结其临床指征及护理方法.结果 56例胫腓骨骨折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经治疗后均痊愈,膝关节及踝关节恢复良好,无后遗症发生.56例患者行切开减压术,其中49例患者同时行髓内固定术.39例一期缝合良好;9例术后10d缝合;6例二期缝合植皮愈合,2例术后18d缝合.结论 腓骨骨折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齐红梅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研究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缬沙坦口服,剂量为0.80g/次,1次/d,疗程持续2周.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美托洛尔,6.25mg/次,2次/d,治疗2个周.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心功能指标改善幅度等.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心功能指标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确切,心功能改善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晓梅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镇静、抗感染、祛痰、氨茶碱、静脉糖皮质激素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临床表现和体征的消失时间,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喘憋减轻时间、咳嗽和哮鸣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疗效可靠、患儿依从性高、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冒新亚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研究分析吸入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0年8月-2013年4月收治的8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将其随机划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支气管扩张、吸氧以及抗感染等治疗,对照组48例患者加用地塞米松治疗,治疗组38例患者加用布地奈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26/38),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吸入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以及临床病症,缩短患者的临床治疗时间,且该药物治疗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刘冰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针刺结合被动活动训练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8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2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单纯性被动活动训练,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针刺结合被动运动训练治疗.针刺1次/d,被动训练2次/d,共观察2个疗程,运用运动评估量表改良巴特尔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定两组治疗前后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动态改变.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后的BI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BI增加值较对照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结合被动活动训练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杨新贵;秦成功;谈守道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表阿霉素治疗乳腺癌时的静脉护理干预.方法 对2010年1月-2012年4月在吉林省肿瘤医院采用表阿霉素进行治疗的67例乳腺癌患者,采取合理有效的静脉护理干预,并总结其护理经验.结果 经过合理有效的静脉护理后,67例乳腺癌患者的有效率达100%,所有患者的静脉炎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降低.结论 对表阿霉素治疗乳腺癌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减少药物的泄露,提高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齐佳;鹿阳;孟微微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赫赛汀治疗乳腺癌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采用赫赛汀治疗的85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患者采取心理护理、用药前护理、用药护理及用药后不良反应的护理等措施,并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85例乳腺癌患者经过赫赛汀用药过程中的护理及指导,显效51例,有效2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0.6%.结论 用药前对患者积极全面评估,同时加强用药过程中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对保证患者用药顺利和改善临床症状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卓;王璘琳;栗东雪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考察16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复方电解质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在25℃下,分别考察16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复方电解质注射液配伍后外观、pH值、含量及有关物质的变化.结果 注射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与复方电解质注射液配伍后,配伍液颜色不断加深,含量4 h降低21.8%,有关物质增加到2.92%;头孢西丁钠、美罗培南、头孢呋辛钠和头孢地嗪钠与之配伍后的4 h或6 h,溶液颜色开始加深;美罗培南与之配伍后含量降低,有关物质随时间延长显著增加;其他11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复方电解质注射液配伍6h内外观、pH、含量及有关物质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注射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不能与复方电解质注射液配伍;美罗培南与之配伍应现用现配,尽快用完;其余14种药物与之配伍后6 h 内稳定.
作者:戴诗颖;付春梅;张薇;吴微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严重药物过敏反应发生的原因、药品种类及临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我院急诊科2006年6月-2012年12月47例严重药物过敏反应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起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对培训前后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在导致严重药物过敏反应的患者中,抗菌药物占48.9%(23/47),中草药占29.8%(14/47).其他4类占21.2%(10/47).47例患者都出现2个或2个以上的皮肤、黏膜、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其中呼吸系统症状常见,占100.00%,其次是皮肤表现占93.62%,心血管系统表现占85.11%.对医务人员培训后,有系统的抢救流程,能早识别疾病的前驱症状,减少过敏药物的使用时间.研究组的死亡率、生命体征平稳时间和住院时间小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大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抢救严重药物过敏的关键在于牢记抢救流程,早识别,即停药,正确处理.
作者:魏红江;蒋建春;何英芝;李凌岳;刘银萍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四物汤在骨科疾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2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156例骨科患者,征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后,将患者分成两组,试验组76例,对照组80例.试验组在西医治疗的同时,根据患者的症状服用四物汤加减方;对照组只运用西医治疗和一定的理疗.结果 试验组的患者中药治疗2周后面色红润,精神好转,治疗期间没有合并其他并发症,提高了治愈率.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5.0%;试验组100.0%,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多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物汤养血强筋,补血养肝,健脾养肌,补肾壮骨,对于骨科一些骨折愈合延迟的患者,骨折处血运不足又气血两虚的患者,骨质增生、肩周炎等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骨科医师推广应用的.
作者:徐麒;何强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长期卧床患者预防褥疮的护理有效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1-2012年溃疡期褥疮患者11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即在推拿手法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封闭性敷料,并使褥疮局部保持湿润,从而达到愈合创面的效果.两组患者分别从总愈合率、愈合时间、继发感染发生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的总愈合率高于对照组,愈合时间和继发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溃疡期褥疮患者运用推拿手法治疗加以配合封闭性敷料,其临床效果较为显著,缩短了治疗时间,降低了患者的治疗负担,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文学;石林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在丙泊芬无痛人工流产中扩张宫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2009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门诊自愿要求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100例孕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术前2h阴道放置米索0.4mg,再予丙泊芬无痛人工流产.对照组直接予丙泊芬无痛人工流产.观察两组宫颈扩张程度、人工流产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孕妇宫颈扩张有效率为98%,对照组有效率为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人工流产并发症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地宫颈扩张方法,与丙泊酚联合应用,能提高手术质量,缩短手术时间,降低人工流产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曾琼;郭璐萍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在老年患者轻比重腰椎麻醉中的辅助镇静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收治的40例择期在轻比重腰椎麻醉下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开始的15min内泵入右美托咪定(1μg/kg)后麻醉维持,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开始前泵注丙泊酚(1mg·kg-1·h-1).观察两组患者在T0(用药前)、T1(用药后3min)、T2(用药后10min)、T3(用药后20min)、T4(用药后30min)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两组患者镇静评分到3级的时间、术中使用升压药的次数和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变化.结果 观察组在T1~T4的HR低于对照组,T1的MAP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余各时段的HR、MAP、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镇静评分到3级的时间和术中使用升压药的次数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在老年患者轻比重腰椎麻醉中的辅助镇静作用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谢秋媚 刊期: 2013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