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晓瑞;蒲建繁
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及护理体会.方法 2009年3月-2011年3月我院护理了静脉留置针输液患者80例.结果 静脉留置针时间2~5d,中位数2.5d;四肢浅静脉穿刺26例,颈外静脉穿刺12例,股静脉穿刺42例;患者因烦躁自行拔管4例,其余患者病情稳定,无需继续置管.80例患者中出现并发症3例(3.75%),其余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静脉留置针输液取代传统的头皮针输液,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荣福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 分析长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隐性感染的临床诊治情况.方法 2008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长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隐性感染患者16例.对13例骨缺损严重、脓液多及脓肿形成或伴有内固定物松动的患者实施内固定物取出后彻底清除感染及坏死组织,并进行持续灌洗引流处理,使用外固定架固定.对3例骨折处无脓液仅见少量炎性肉芽组织且内固定物牢靠患者,行病灶清除一期植骨并灌洗引流.术后根据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结果给予抗感染治疗.每周检查红细胞沉降率及C反应蛋白1次,以了解感染控制情况.结果 骨折愈合14例,感染复发2例经二次清创后骨折愈合.结论 针对患者术后隐性感染的发生原因,实施针对性的临床治疗,能显著提高患者的骨折愈合率,巩固手术治疗效果,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作者:张勇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 分析医院中西药联用不合理处方,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07年6月-2012年12月中西药联用处方1562张,对发现的不合理联用处方进行统计、归类及分析.结果 1562张处方中发现不合理联用处方78张,占抽查处方的4.99%,其中重复用药34张(43.59%);理化配伍禁忌处方24张(30.8%);药理配伍禁忌的处方20张(25.6%).结论 我院中西药联用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加强临床医师和药学人员相关知识培训.
作者:高开蓉 刊期: 2013年第34期
肺栓塞是指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受阻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1],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特征.急性肺动脉栓塞是临床急危重症之一,病死率高,若未接受治疗,其3个月内的病死率为15%,伴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大块肺栓塞病死率达30%以上[1,2].骨折患者血液流变改变,血液黏度和纤维蛋白原增高,是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因素之一,DVT是引起肺栓塞的高危因素[3].我科成功抢救车祸伤胫骨骨折并发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8例,经过手术治疗及精心护理,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亚莉 刊期: 2013年第34期
在我国,每天都会发生很多工伤事故、交通事故等,在骨科,因急性创伤、电烧伤、爆炸伤、糖尿病下肢末稍病变、急性感染、恶性肿瘤等原因,必须采取截肢手术以达到治疗疾病,控制感染的目的.截肢可保全患者的性命,但带来的打击常使患者心理受到极大的冲击,从而导致一系列心理问题.常见的心理问题有恐惧、自卑、焦虑、绝望等.做为一名骨科医护人员,不仅要治疗患者的躯体疾病,保证身体机能的恢复,还应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用积极的心态对待疾病,恢复健康.2010年1月-1012年5月我科共收治截肢患者39例,每位患者均存在相应的心理问题,通过分析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大部分患者均能正确的面对疾病,积极配合治疗.现报道如下.
作者:武春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对计划性剖宫产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观察2组住院时间、人均费用、护理满意度、育儿知识和自我护理掌握情况和母乳喂养率.结果 试验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人均费用少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育儿知识、自我护理掌握率和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人均费用,提高护理满意度,提高育儿知识、自我护理掌握度和母乳喂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小慧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舒适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接受舒适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2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试验组护理优良率为98.0%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接受舒适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状态,巩固临床疗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翠朵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 比较早期不同时间联合使用黄芪和红花治疗脑出血(ICH)模型大鼠对出血灶周围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ICH大鼠模型制造成功后,在出血前24h和出血后0、6、12、24h分别用红花、黄芪、黄芪+红花治疗,72h后处死,作TUNEL染色和Caspase-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出血对照组血肿周边及外围Caspase-3阳性细胞明显较多.黄芪组、红花组及黄芪+红花组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Caspase-3阳性细胞计数均少于出血对照组,并且黄芪+红花组的Caspase-3阳性细胞数明显低于红花组(P<0.01).黄芪+红花术前24h组、术后0、6、12h脑出血大鼠的血肿周围Caspase-3阳性细胞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黄芪+红花组术后应用24h脑血肿周围Caspase-3阳性细胞数均多于术前应用24h,术后0、6h和术后1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黄芪组、红花组和黄芪+红花组术后6、24h大鼠脑血肿周围TUNEL阳性细胞数均少于对照组,且红花组TUNEL阳性细胞数多于黄芪+红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联合使用黄芪和红花治疗脑出血优于单纯使用红花治疗脑出血;ICH 24h以后联合黄芪和红花治疗脑出血的效果较ICH以前24h给药治疗好;联合使用黄芪和红花对脑出血可能的保护机制是,通过抑制细胞内的Caspase-3蛋白的表达而延缓细胞凋亡.
作者:马全瑞;孙金萍;马江波;刘广辉;梁亮;赵剑;马新伟;秦毅 刊期: 2013年第34期
患者,女,35岁,2012年8月16日7∶ 00早餐食用胡萝卜包后,快速步行40min,自觉浑身微汗,随之出现全身瘙痒,脸部和颈部皮肤紧张不适,呼吸急促,喉头堵塞感,胸闷、气急、喘鸣、憋气、气短,恶心,声音嘶哑,面部及胸腹部双手出现大片红色斑丘疹,肤色苍白、出汗.
作者:王怀珍;梁红霞;陈永云 刊期: 2013年第34期
患儿,男,5个月.因咳嗽气喘20+d,加重10h于2012年12月22日入院.患儿中度昏迷,全身湿冷,遍布花斑,颜面口唇紫绀,呼吸急促,肌张力稍高,听诊双肺哮鸣音及湿啰音,诊断为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经吸氧、吸痰后缺氧及气道梗阻无缓解,血氧饱和度(SpO2)60%,予经口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模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通气5min后查动脉血气分析示:pH 6.65,二氧化碳分压(PCO2)>130mm Hg,氧分压(PO2)38mm Hg,乳酸(Lac)16.17mmol/L,予纠正高乳酸中毒,氨茶碱、地塞米松、呋塞米静脉注射解痉平喘利尿.
作者:苗木;刘迪;刘祥伟 刊期: 2013年第34期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药作为我国传统的药物,正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重新展现出其独特的疗效.但因中药多为千百年流传下来的民间药方,其采摘、炮制、用药等方法多数未经过科学实验和严谨的论证,因此通过对中药临床用药的合理性研究和药学监护(PC)的运用可使中医更加规范和科学.现就中药的临床合理用药进行探讨并论述PC.
作者:李联营 刊期: 2013年第34期
自第一次有文献报道对心脏骤停患者进行胸外按压后有存活率的研究文献记录以来,已有50余年历史,复苏专家致力于减少因心血管病及中风导致死亡的研究,建立了现代心肺复苏(CPR)理论和技术体系.1960年有学者报道了14例胸外按压而存活的病例,1966年美国心脏病协会(AHA)发表了第一个心肺复苏指南被称为CPR的里程碑[1].以后多次修订,2010年指南由356个复苏专家对涉及的277个CPR、心血管急救(ECC)主题411个科学证据逐一审查,形成新的指南,并于2010年10月18日同时在<循环><复苏>杂志上发表[2],本文就其中的重点进行摘要,以提高急诊抢救时水平.
作者:田国红 刊期: 2013年第34期
宫内节育器(IUD)作为我国育龄妇女为主要的避孕措施,其有效性、可逆性、长期性已得到社会认可,节育器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简单、经济、可逆、广大育龄妇女易于接受的节育器具,虽简单有效,但仍存在很多不良反应如出血、腰腹部坠胀、脱落、移位等.为减少放置节育器并发症的发生,笔者对在我院放置IUD的妇女159名,在手术前后均进行整体护理和相应的健康教育,使受术者了解了IUD相关健康知识,配合医师的手术,减少受术者对手术的担忧,提高其自我护理的能力,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晓玲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情况.方法 将140例普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手术组60例和开腹组手术80例.观察2组DVT发病率、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bg)水平.结果 腹腔镜组下床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DVT发病率和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2组血小板、APTT和Fb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并未使其术后DVT形成的危险较开腹手术增高.
作者:莫松江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血清Tracp5b和IL-11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价值,评价双磷酸盐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收治的乳腺癌骨转移患者210例,其中骨转移组100例,无骨转移组110例.另选取我院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抗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5b)、白介素-11(IL-11)水平.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均给予双磷酸盐骨膦治疗.对比3组Tracp5b、IL-11和CEA的水平,对比乳腺癌骨转移联合检测Tracp5b、IL-11和单独检测Tracp5b、IL-11和CEA的敏感度和特异度[3].比较乳腺癌骨转移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racp5b、IL-11和CEA的水平.结果 乳腺癌骨转移组血清Tracp5b、IL-11水平均高于健康体检者和乳腺癌无骨转移组(P<0.01).联合检测敏感度均高于单独检测血清Tracp5b、IL-11、CEA的敏感度(P<0.01).联合检测特异度和单独检测IL-11的特异度均低于单独检测血清Tracp5b、CEA的特异度(P<0.01).治疗后血清Tracp5b、IL-11水平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血清CEA无差异(P>0.05).结论 对于乳腺癌骨转移患者,联合检测破骨细胞相关性指标血清Tracp5b、IL-11具有较高的敏感度,明显降低了漏诊率,优于CEA的诊断敏感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兰珂;魏素志;张延;左江华;杨云霞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追踪检查法在妇产科护理质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妇产科护理为试点进行护理质控追踪检查,将发现的问题通过个案追踪检查法和系统追踪检查法追踪到根源进行分析,从而解决问题.结果 应用追踪检查法后我科病区管理、消毒隔离情况、安全管理、基础护理和患者满意度均提高.结论 追踪检查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石金花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氟桂利嗪联合头痛宁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2组均予氟桂利嗪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头痛宁胶囊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氟桂利嗪联合头痛宁治疗偏头痛,临床效果显著提高,且不良反应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恒俊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和白介素18(IL-18)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1年1月-2013年10月共收治RA患者74例,其中高活动组24例,中、低活动组50例.另选同期住院非RA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ILSA法检测3组MMP-3和IL-18水平,比较3组MMP-3和IL-18水平.结果 患者外周血中MMP-3和IL-18水平RA高度活动组和中、低度活动组均高于对照组,RA高度活动组高于RA中、低度活动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MP-3和IL-18广泛参与RA的疾病进展,且水平的高低与疾病严重程度有关,可用于RA的诊断及预后评估.
作者:牛换萍 刊期: 2013年第34期
患者,男,60岁.主因间断胸部憋闷10年,加重2h入院.查体:血压150/96mm Hg.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68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心电图示:广泛T波低平.初步诊断:冠心病,心绞痛.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冠状动脉、活血化瘀等治疗,效果欠佳,患者仍反复发作胸部憋闷.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未见异常.行胸部X线片检查提示左心影后方片状阴影,进一步行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示:食管裂孔疝.予质子泵抑制药奥美拉唑治疗后症状消失.
作者:牛跃海;胡波;王振国;李俊勇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抗焦虑药物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广泛性焦虑症(GA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6例GAD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丁螺环酮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6周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对其焦虑程度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前2组HA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HAM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螺环酮联合心理干预治疗GAD效果明显优于单纯抗焦虑药治疗.
作者:邓燕 刊期: 2013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