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患者护理中常见的法律问题及防范措施

张丽华

关键词:手术患者, 护理, 法律问题, 防范措施
摘要:随着法律制度的不断健全,人们法律意识的日渐增强,对医疗和护理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医疗纠纷也日趋增加[1].面对这种现状,作为手术室护理人员要熟知工作中存在或潜在的法律问题,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保障患者安全,维护患者权利,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针对以上情况,笔者就手术患者护理中常见的法律问题及防范措施作如下探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复发疝25例体会

    腹股沟疝是一种外科常见病、多发病,手术是目前治愈腹股沟疝的惟一方法.无张力疝修补术是近年来开展的新技术,具有符合人体解剖结构、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并逐渐成为腹股沟疝修补术的首选方法[1].笔者回顾性分析近年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复发疝25例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仁荣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41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1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2组均给予奥美拉唑20mg,每天2次;治疗组加用莫沙比利5mg,每天3次.2组均治疗4周.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RE疗效优于单用奥美拉唑,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黄其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护士心理素质与静脉穿刺的关系

    静脉穿刺是基本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但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却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1].无论是输血、输液,还是检验采血都要进行静脉穿刺.多少年来人们都习惯认为静脉穿刺是一个熟能生巧的问题,其实它不单纯是技术问题,而与护士本身所具有的心理素质有很大的关系,护士所具有的心理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穿刺的成功与否.做为一名护士有着不同的身份,背负着多种责任和义务,在生活中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同时又是家庭和社会的一份子,所以会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和影响,而这些不利因素在一定程度对护士的心理会产生负面效应,反映到护士的工作中,比如静脉穿刺,直接的影响是降低了成功率.当今护理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静脉穿刺技术,同时要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穿刺技术水平.下面从几个方面来探讨因护士心理素质而导致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

    作者:张莲洁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极化液对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反跳的防治作用观察

    目的 观察极化液对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反跳的防治作用.方法 将187例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5例和对照组92例.2组均给予常规抢救治疗,治疗组加用极化液治疗,对照组输入新鲜全血治疗.结果 治疗组反跳发生率为12.6%,对照组反跳发生率为10.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极化液能有效减少反跳的发生,对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有保护作用,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李仁伟;张卫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子宫肌瘤围术期护理体会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生率为20%~30%.对子宫肌瘤患者行术前指导、心理护理及术后生命体征监测,指导康复期活动及饮食等综合护理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1 术前护理1.1 心理护理 腹腔镜手术是国内新开展的微创手术项目,患者常顾虑手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及费用,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尤为突出.护理人员应有针对性地为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解释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优越性,即创伤小、出血量少、并发症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使患者对手术有一个初步的认知,消除顾虑.请术后患者现身说法,增强患者心理承受能力.认真解答患者的询问,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作者:张欣;赵金荣;李金凤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42例临床分析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是妊娠期的常见和特有的一种全身性疾病,是我国目前孕产妇死亡五大原因之一,常发生在孕20周以后或产褥期,初产妇多见,临床上以高血压、蛋白尿、水肿为主要特征,严重时发生抽搐、昏迷,妊娠期高血压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导致的结果.本病在妊娠晚期进展紧急,可能发生胎盘早剥、肾功能衰竭、胎儿窘迫等母婴并发症,其发病率在我国为9.4%[1],可直接影响孕产妇和围生儿的生命健康,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早期诊断、早期选择有效方式终止妊娠是降低母婴并发症及病死率的关键.现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42例妊高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补肾汤联合黄体酮对不孕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补肾汤联合黄体酮对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60例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黄体酮治疗,试验组加用补肾汤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改善情况及黄体中期血清雌二醇(E2)、孕酮(P)水平.结果 2组治疗后肾虚证侯积分低于治疗前,黄体中期血清E2及P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试验组肾虚证侯积分低于对照组,血清P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补肾汤联合黄体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有较好的疗效,其机制可能与提高黄体功能、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有关.

    作者:徐淑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脑卒中患者恢复期的护理干预措施探讨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恢复期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将80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予强化护理干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比较护理前后2组Barthel评分、上下肢肌力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 2组患者护理后Barthel评分、上下肢肌力评分、HAMA评分及HAMD评分均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化脑卒中患者恢复期的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的肢体肌力及自理能力均有显著效果,患者的不良情绪状态也得到改善.

    作者:李珊;金燕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个体化护理干预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采用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关节疾病的患者日益增多[1].而我国膝关节置换患者缺乏早期系统的治疗,就医时机较晚,往往有多关节受累,并合并有严重的畸形与肌肉萎缩[2].手术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医师精湛的手术技术,还与科学的功能康复有关系.为此,我科在以往康复训练方法的基础上,对2011年1-7月的人工膝关节置换患者16例进行了科学的、个体化护理干预,制定适合个体的康复训练方法,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班月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在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术中的应用效果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与疾病谱的改变,眼底病逐年上升.为进一步诊断眼底疾病,我院自2009年5月-2011年5月对各种原因引起的眼底疾病患者进行眼底血管造影(FFA),为使眼底造影检查能顺利进行,我院对患者造影前后实施了护理干预,现报道如下.

    作者:尉秋英;谢国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住院留守儿童62例心理观察与护理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民工进城的热潮兴起,在农村形成了一个特殊且庞大的儿童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做好住院期间留守儿童心理观察与分析,对其存在的问题给予指导和纠正,利于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为国家、家庭培养合格人才具有重要意义,现报道如下.

    作者:盖海燕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脑卒中患者50例体位护理体会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对中老年人的健康危害极大,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速和高血压患者的增多,其发病率和病死率有上升趋势.因此,对脑卒中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极为重要.而体位护理是脑卒中患者急性期护理的重要内容,对患者预后有着重大影响,体位护理的目的主要是防止压疮、坠积性肺炎、预防痉挛模式的出现和继发性关节挛缩、畸形及肌萎缩.

    作者:谷传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血液透析患者的贫血治疗调查

    目的 了解该院血液透析(血透)中心血透患者的贫血治疗情况.方法 调查血透中心血透患者的病例资料17 798人次,分析其中的各种贫血治疗方案和相关检查报告.结果 治疗贫血可直接输入红细胞悬液,但该院主要的治疗手段是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与铁剂联用治疗贫血,并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结论 EPO联合铁剂治疗贫血,是一种较好治疗方法.

    作者:周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尿路感染患者129例病原学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该院肾病科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情况.方法 统计分析该院真性尿路感染患者12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分离出菌株133例,其中阴性菌95例(71.4%),阳性菌33例(24.8%),真菌5例(3.8%).其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阳性34例,占总菌株的25.6%,占阴性菌的35.8%.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2例,占总菌株的1.5%,占阳性菌的6.1%.未发现对亚胺培南及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阴性菌对药物的敏感率依次为亚胺培南(100.0%)、阿米卡星(89.4%)、哌拉西林/他巴唑(86.7%).阳性菌对药物的敏感率依次为万古霉素(100.0%)、呋喃妥因(76.9%).结论 由于细菌耐药性的增强,尿路感染患者应首先留取尿培养,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治疗,防止滥用抗生素.

    作者:陈顺合;白小刚;王维英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

    高热惊厥是指在小儿发育的某一时期,单纯由发热诱发的四肢、躯干与颜面骨骼肌突然发生不自主收缩并伴意识障碍,常见于0.5~6岁儿童,发作时病情危急,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发作时间常为数秒至几分钟,若得不到及时救治,惊厥时间过长或反复发作可导致脑细胞受损,影响智力发育,严重者可导致中枢性呼吸衰竭而死亡[1].因此及时进行抢救并加强护理对高热惊厥患儿的康复起关键作用.现将笔者对高热惊厥患儿的急救与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莫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固体脂质纳米粒技术及其应用

    固体脂质纳米粒(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SLN)是20世纪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继乳剂、脂质体、微粒和毫微粒后,新一代的性能优越的亚微粒给药系统,是指粒径在10~1000nm的胶体给药系统,以毒性低、生物相容性好、生物可降解的固态天然或合成的类脂为载体,将药物吸附或包裹于脂质膜中制成的新一代纳米粒给药系统,具有可控制药物释放、避免药物的降解或泄漏及良好的靶向性等优点.SLN有多种制备方法,可经多种途径给药,有其特殊的优越性,在新药开发中极具发展前景[1].

    作者:姚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化疗药物外渗的防治及护理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静脉穿刺给药是化疗药物应用的必要方法,在应用化疗药物期间,化疗药外渗是临床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化疗药物外渗一旦发生可导致局部皮肤及软组织非特异性炎症,表现为轻度红斑、局部疼痛肿胀、局部组织坏死,形成硬结,严重者甚至经久不愈,溃疡可深及肌腱及关节,不能自愈.所以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及相应的护理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叶春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我院住院分娩新生儿母婴同室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该院分娩新生儿母婴同室的现状.方法 对2009-2010年住院分娩新生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9年住院分娩新生儿791例,母婴同室708例,新生儿母婴同室率为89.51%;2010年分娩新生儿1012例,母婴同室890例,新生儿母婴同室率为87.94%.2年间母婴同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母婴同室率呈下降发展趋势,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母婴同室率,促进母乳喂养成功.

    作者:李庆梅;沈红;陈辉燕;麦永秀;杜薇;朱丽霖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手足口病160例临床治疗体会

    手足口病在我国各地季节性流行和全年散发已持续数年,虽多数病情轻,但传播速度快,多爆发流行都发生于学校、日托机构,主要引起6岁以下婴幼儿发病[1].早期若不能合理治疗,少数患儿病情可快速进展而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患儿死亡.我科自2009年1月-2011年8月收治手足口病患者160例,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向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某基层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现状分析与建议

    抗菌药物的使用在临床上是不可或缺的.笔者对某山区基层医院抗生素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发现该院抗菌药物的使用量占全院用药量的28.80%,而且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存在着不少误区,现分析如下.1 滥用抗菌药1.1 预防用药使用高级抗菌药物,浪费资源 例如清洁手术预防用药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明确规定用β-内酰胺类(青霉素或头孢唑啉)[1],但该院一般使用头孢唑肟、氨曲南等.

    作者:余长春;杨翠娣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