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月敏
目的 对临床疑似侵袭性真菌感染(IFI)患者进行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和真菌培养鉴定结果比较,评估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诊断IFI感染的实用价值.方法 对疑似IFI感染患者131例抽取静脉血分离血浆,检测(1-3)-β-D-葡聚糖;于发热时采静脉血做真菌培养鉴定,并进行分析.结果 131例疑似IFI患者血浆(1-3)-β-D-葡聚糖阳性率为41.22%,真菌培养阳性率为37.40%.2种方法检测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真菌培养结果为参照,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敏感性为95.92,特异性为91.46,阳性预测值为87.04,阴性预测值为97.40.结论 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临床IFI的诊断具有实用价值.
作者:王启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对中老年人的健康危害极大,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速和高血压患者的增多,其发病率和病死率有上升趋势.因此,对脑卒中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极为重要.而体位护理是脑卒中患者急性期护理的重要内容,对患者预后有着重大影响,体位护理的目的主要是防止压疮、坠积性肺炎、预防痉挛模式的出现和继发性关节挛缩、畸形及肌萎缩.
作者:谷传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2011年1-8月我院应用人工真皮复合自体刃厚皮片移植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深部组织(骨、肌腱)外露、烧伤瘢痕挛缩患者41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41例患者,其中男32例,女9例;年龄3~59岁,中位年龄34岁.皮肤软组织缺损伴深部组织(骨、肌腱)外露缺损患者37例,瘢痕切除术后患者4例.
作者:王彤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药物经济学(pharmacoeconomics,PE)是近一二十年新兴的一门交叉学科,它是应用经济学原理、方法和分析技术评价药物治疗方案与其他治疗方案(如手术治疗)或不同药物治疗方案间的相对经济学效果,及对比不同医疗或社会服务项目所产生的经济效果的相对值,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药物资源的配置效率,控制药品费用的增长.虽然目前我国大多数医院还未开展PE这项工作,但在医疗体制改革的形势下,PE原理在医院管理中将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运用PE研究指导临床用药,对提高医院在今后医疗市场上的竞争力也将起积极的作用.
作者:袁朝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自1962年美国Sterling-winthrop研究所Lesher等发现第一个喹诺酮类抗菌药萘啶酸以来许多学者致力于研究开发此类药物,特别是近十余年来取得了飞跃进展,从发展速度来看,喹诺酮合成抗菌药已超过生物合成及半合成抗生素.某些新喹诺酮的抗菌作用与疗效可与第3代头孢类媲美.近年来各国上市了十几种新喹诺酮类抗菌药.与过去的第3代品种相比,或在抗菌作用或在药代动力学性能等方面有所改善.新近正在开发的新喹诺酮类药物既保留了抗革兰阴性菌的高活性,又明显增强了抗革兰阳性菌活性,并对厌氧菌、支原体、衣原体等也有一定作用.
作者:谢燕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晚期青光眼术后联合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40例(50眼)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25眼).全部患者均采用小梁切除术,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后抗青光眼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川芎嗪注射液120mg静脉滴注,每天1次;甲钴胺胶囊500μg口服,每天3次,15d为1个疗程.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晚期青光眼术后联合应用川芎嗪和甲钴胺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玉元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该南宁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特点.方法 对该院2009年5月-2010年10月收到的192例HIV/AIDS住院患者的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192例ADR中,男性(60.4%)高于女性(39.6%);23~40岁发生率高(52.6%);静脉给药方式是导致ADR的主要途径(63.5%);引起不良反应常见药物是抗感染药,其中抗生素占40.7%、抗HIV药占26.2%、抗结核药占17.9%.多见受损器官是皮肤及附属器官(40.1%),其次是消化系统(占20.3%)和血液系统(12.0%).结论 HIV/AIDS患者ADR以抗感染药为主,应加强对抗机会性感染药物和抗HIV药物的监测.
作者:吴念宁;葛利辉;杜红;黄绍标;李伟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高热惊厥是指在小儿发育的某一时期,单纯由发热诱发的四肢、躯干与颜面骨骼肌突然发生不自主收缩并伴意识障碍,常见于0.5~6岁儿童,发作时病情危急,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发作时间常为数秒至几分钟,若得不到及时救治,惊厥时间过长或反复发作可导致脑细胞受损,影响智力发育,严重者可导致中枢性呼吸衰竭而死亡[1].因此及时进行抢救并加强护理对高热惊厥患儿的康复起关键作用.现将笔者对高热惊厥患儿的急救与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莫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抗菌药物的使用在临床上是不可或缺的.笔者对某山区基层医院抗生素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发现该院抗菌药物的使用量占全院用药量的28.80%,而且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存在着不少误区,现分析如下.1 滥用抗菌药1.1 预防用药使用高级抗菌药物,浪费资源 例如清洁手术预防用药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明确规定用β-内酰胺类(青霉素或头孢唑啉)[1],但该院一般使用头孢唑肟、氨曲南等.
作者:余长春;杨翠娣 刊期: 2012年第01期
静脉注射是临床根本的治疗方法之一.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患者家长对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静脉穿刺技术已成为临床护理人员应纯熟控制的基本功.由于小儿头皮静脉浅表易见,易于固定,便于患儿肢体的活动、保温,所以小儿多采用头皮静脉输液.护士要做到一针见血既能保证静脉通路的顺利开通,也为抢救和治疗赢得宝贵时间,并避免了不必要的矛盾冲突.笔者将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与否的相关因素分析如下.
作者:汤秀琴 刊期: 2012年第01期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护理操作,也是医院治疗与抢救患者的重要手段,尤其是手术中的输液,安全、有效的静脉输液是手术患者安全的保证,是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1].1 掌握合适的穿刺时机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禁饮、禁食、血容量相对不足,因此待患者在手术台上平稳躺好后应立即为患者行静脉穿刺,严重创伤或失血性休克的急症患者,应穿刺好后再移到手术台.
作者:吴巧玲;张俏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严重胸外伤所致多发肋骨骨折是胸外科急性重症之一,病情凶险,变化迅速,病死率高[1].早期进行内固定手术可消除浮动胸壁,减轻胸廓畸形,减少了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并可缓解患者痛苦[2].我科自2007年1月-2010年12月采用镍钛合金环抱器治疗多发肋骨骨折患者55例,疗效较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朱天娥 刊期: 2012年第01期
静脉穿刺是基本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但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却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1].无论是输血、输液,还是检验采血都要进行静脉穿刺.多少年来人们都习惯认为静脉穿刺是一个熟能生巧的问题,其实它不单纯是技术问题,而与护士本身所具有的心理素质有很大的关系,护士所具有的心理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穿刺的成功与否.做为一名护士有着不同的身份,背负着多种责任和义务,在生活中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同时又是家庭和社会的一份子,所以会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和影响,而这些不利因素在一定程度对护士的心理会产生负面效应,反映到护士的工作中,比如静脉穿刺,直接的影响是降低了成功率.当今护理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静脉穿刺技术,同时要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穿刺技术水平.下面从几个方面来探讨因护士心理素质而导致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
作者:张莲洁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是妊娠期的常见和特有的一种全身性疾病,是我国目前孕产妇死亡五大原因之一,常发生在孕20周以后或产褥期,初产妇多见,临床上以高血压、蛋白尿、水肿为主要特征,严重时发生抽搐、昏迷,妊娠期高血压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导致的结果.本病在妊娠晚期进展紧急,可能发生胎盘早剥、肾功能衰竭、胎儿窘迫等母婴并发症,其发病率在我国为9.4%[1],可直接影响孕产妇和围生儿的生命健康,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早期诊断、早期选择有效方式终止妊娠是降低母婴并发症及病死率的关键.现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42例妊高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2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试验组术前置鼻肠管,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EN);对照组术前置胃管,术后行肠外营养(TPN).观察2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情况、住院时间及营养指标的变化.结果 术后7d试验组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7d总蛋白、白蛋白、前蛋白及转铁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术后早期EN可更好地加强营养支持,促进肠道功能的早期恢复,是安全、可行的方法,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德余;贾巍;解素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2009年该院30 582例孕妇的筛查和238例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诊断治疗和干预的成本效益.方法 对实际发生的筛查和干预、治疗成本进行成本测算,估算干预成本效益.结果 先心病筛查干预措施的效益成本比率为5:1.结论 证实先心病产前筛查对先心病的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江虹;常宏;李志玲;赵光临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1周.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联合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冠心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姚郑;陆帅;倪慧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经皮穿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用于冠心病患者心功能的改善状况.方法 选择72例行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并于术后进行随访,对其心功能改善状况及术后并发症进行跟踪观察.结果 72例患者心血管系统结构及心功能均有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较少,未发生二次手术或死亡病例.结论 PCI用于冠心病患者的治疗,具有较高的手术成功率,能显著改善心功能,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陆健 刊期: 2012年第01期
重症脑出血不仅会出现神经功能损害,还可引起机体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导致上消化道出血、高血糖、高血压等严重的并发症,加重病情发展.目前治疗主要采用综合方法.局部亚低温治疗技术是近年来逐步在临床中开展的新技术.我院于2007年将局部亚低温技术应用于治疗急性重型脑出血,通过积极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降低重症脑出血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取得较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德丽;周红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该院外科系统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该院2011年1-5月外科系统出院病历进行系统统计分析,包括科别、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疾病、手术名称、切口分类、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含品种选择、给药方案、给药剂量、每天给药次数、疗程、联合用药等).结果 该院外科系统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情况较为严重,占使用抗菌药物病历的48.53%,相当一部分医师越线用药,抗菌药物的用药起点高.结论 必须加强对外科系统抗菌药物使用的监管,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史经选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