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奥曲肽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大出血临床效果观察

夏伟;周瑞雪

关键词:奥曲肽, 肝硬化, 上消化道大出血,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 探讨奥曲肽用于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垂体后叶素治疗,观察组采用奥曲肽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的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曲肽用于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静脉丙种球蛋白预防早产儿感染的临床探讨

    目的 探讨应用丙种球蛋白(IVIG)在预防早产儿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将早产儿63例分为IVIG组31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IVIG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IVIG静脉注射.观察比较2组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院内感染情况.结果 2组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天数及院内感染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早产儿使用IVIG预防感染无明显疗效,常规预防使用并不可取,建议对早产儿使用应严格掌握指征.

    作者:蒋惠芬;王淮燕;张琳;梅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我院3种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

    目的 评价该院3种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感染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方法 对该院2010年1~12月出院的258例3种Ⅰ类切口手术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其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结果 未使用抗菌药物的手术为161例;使用抗菌药物的97例(37.6%)中合理预防用药0例.所用抗菌药物涉及5类14种;术前0.5~2h内给药50例(51.5%);术后用药时间>24h 77例(79.4%),用药时间>48h 72例(74.2%).存在药物选择不合理、术后用药时间过长、用药时机不当等不合理现象.结论 该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引起医院领导的重视,严格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提高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

    作者:陆茵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下肢深静脉急慢性血栓闭塞疾病168例综合介入治疗临床观察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是临床常见周围血管疾病,易并发致命的肺栓塞(PE)和慢性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近年来发病率呈急剧上升趋势.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是成功治疗LEDVT的关键.笔者依据个体病情,采用综合性介入治疗LEDVT,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朱伟;李小静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残角子宫妊娠破裂1例

    患者,女,22岁,G1P0,因停经3个月,下腹剧痛5h,于2009年6月8日入院.末次月经2009年3月8日,5月30日出现下腹坠痛,6月7日腹痛加重,伴恶心、呕吐,腹痛持续性加重.查体:心率116次/min,血压60/45mm Hg,呼吸28次/min.腹部膨隆,不能平卧,全腹压痛及反跳痛.妇科检查:子宫增大约3个月大小,形状不规则,触痛.腹穿抽出不凝血5ml.拟诊:腹腔出血,子宫破裂,失血性休克.立即剖腹探查,术中见一死男婴,头臀径14cm,游离于腹腔内.子宫位于左侧,孕50d大小,右侧为残角子宫破裂,胎盘组织嵌于破口中,残角子宫与左侧子宫右侧壁相连,两侧宫腔不通.腹腔内出血2000ml.行残角子宫输卵管切除术.诊断:残角子宫妊娠破裂,失血性休克.

    作者:籍霞;贾晓娟;胡晓丽;郑瑞利;马文巧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康复新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优点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常见的一类疾病,传统治疗方法为三联疗法[1],但随着药物的不断研究,其他药物在该病的治疗中也取得一定成效,其中就包括康复新.通过很多临床实验的对比分析,并与传统治疗相比,康复新联合治疗上消化道疾病有如下优点.

    作者:叶晓敏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毛细支气管炎护理体会

    毛细支气管炎是多种致病原感染引起的支气管炎症,多见于2岁以内婴幼儿,尤其是6个月以内的婴儿.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亦可由副流感病毒和腺病毒及肺炎支原体引起.该病发病急,以喘憋、三凹征和喘鸣为主要临床特点,表现为呼吸困难、烦躁不安等缺氧症状,并可诱发心力衰竭[1].重者有烦躁不安、哭闹、呼吸困难、鼻翼扇动、面色苍白、口周发青、痛苦表现.由于呼吸困难,影响吃奶、喝水.喘憋还可引起心力衰竭,表现为心跳加快,心音低钝,肝脏进行性增大.其突出特点为患儿喘憋在早晨起床后和夜间睡觉时加重.

    作者:裴培;崔占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口服降糖药物的合理应用

    糖尿病是因遗传和环境因素引起胰岛素β细胞损害,胰岛素分泌功能减退和(或)周围靶组织对胰岛抵抗而造成持续性高血糖,以及由于长期代谢紊乱等导致全身组织器官损害的临床综合征.严重者可引起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感染、昏迷等急性并发症,危及生命.而眼、心脑血管、肾脏及神经病变等慢性并发症可致残、致死.临床糖尿病患者90%以上为2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而在NIDDM的治疗措施中口服降糖药是主要的治疗的手段[1].因此,合理使用口服降糖药以及患者良好的依从性,是糖尿病治疗中将血糖控制到接近正常水平,防止和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和进展的关键.

    作者:吴恩桂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挂号预约结合就诊顺序号对提高分诊质量的作用

    目的 总结中医专科专家预约结合专家就诊顺序号在门诊分诊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预约前(2009年)和预约后(2010年)门诊候诊区的秩序及专家工作效率、门诊患者对医院的总满意度、路途远的患者就诊难易度、年门诊人次、患者投诉率、护士的分诊难易度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预约人次逐月上升,与2009年比较,患者满意度上升,候诊秩序明显改善;候诊时间明显缩短;年门诊人次增加.结论 通过实施挂号预约结合就诊顺序号,使门诊患者的候诊时间缩短,有效诊疗时间延长,保证专家诊疗时间高效利用和患者就诊有序及时,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曾琼;陈群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我院2008-2010年调血脂药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调血脂药的使用情况及用药趋势,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对该院2008-2010年调血脂药的购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用药金额(DDDc)及年均增长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DDDs居首位的血脂调节药为他汀类,单品种DDDs排序前2位的是阿托伐他汀钙、辛伐他汀.结论他汀类调血脂药是该院临床上主要的调血脂药,总体用药情况较合理.

    作者:谭德涛;田静;李兴德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丙泊酚麻醉下行无痛人工流产术10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丙泊酚麻醉下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早孕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金属扩张器扩张宫颈后,行人工负压吸引术.观察组丙泊酚静脉麻醉后,再以金属扩张器扩张宫颈口,施行人工流产术.观察比较2组的宫口松弛情况、术中和术后不良反应、术中出血量.结果 观察组宫口松弛率为99%,高于对照组的2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低于对照组的9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术中均未发生大出血.结论 丙泊酚麻醉下行无痛人工流产术,既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又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终止早期妊娠的方法.

    作者:焦淑静;高娜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重症肺炎1例的护理体会

    我科收治重症肺炎患者1例,现将其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患者,因发热2d,伴腹痛10h入院,查体:T 38.3℃,P 130次/min,R 30次/min,BP 98/72mm Hg.患者神志恍惚,双侧瞳孔等大正圆,直径约2mm,对光反射灵敏,口唇发绀,呼吸急促,双肺呼吸音低,可闻及散在干湿性啰音及痰鸣音,右肺较明显.CT报告:双肺内炎症.医师给予经口气管插管术,并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自患者气道内吸出大量血性泡沫样痰.

    作者:季玉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尿激酶局部溶栓治疗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早期的护理体会

    动静脉内瘘是慢性肾衰竭患者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主要的血管通路,是患者的生命线,但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瘘管内血栓形成,造成内瘘管堵塞时有发生,影响了患者的治疗,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我科自2008年起应用尿激酶疏通堵塞的内瘘, 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永先;郑玉英;于春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甲亢危象延迟诊断1例

    患者,女,58岁,主因高热、意识不清3d入院.患者于3d前出现脾气暴躁、语言混乱、呕吐,不能进食,大小便不避人,逐渐意识不清.高热,面红,呼吸喘憋,痰多,黄色黏稠.在当地给予抗感染治疗及对症处理,效果不佳,转来我院.体格检查:T 39.5℃,P 160次/min,R 40次/min,BP 160/90mm Hg.呼吸急促,躁动,面红,双侧颈静脉怒张,双肺充满湿性啰音,律齐,各瓣膜未闻及杂音.

    作者:任雪莲;王庆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丙泊酚、利多卡因、芬太尼复合液静脉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探讨低浓度利多卡因复合丙泊酚、芬太尼行静脉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P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20例行LPC患者按麻醉用药分为A组58例和B组62例.A组给予丙泊酚、芬太尼、利多卡因复合液静脉全麻;B组给予丙泊酚、芬太尼复合液静脉全麻.比较2组不同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及从麻醉剂停止到拔除气管导管的时间值(Tn).结果 2组T2时间点MAP、HR均高于T1时间点,且A组MAP、HR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2组T3时间点MAP、HR、Tn值及3个时间点SpO2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浓度利多卡因复合丙泊酚、芬太尼能加强全麻术中镇痛效果,降低患者应激反应,在LPC中使用,既不延长术后苏醒时间,又不影响术后呼吸恢复,是临床上值得推荐的全麻用药方法.

    作者:郝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并发症护理体会

    脑动脉瘤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其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开颅手术和微创介入栓塞治疗.近年来,由于介入神经放射学的发展及导管技术、栓塞材料等不断改进,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成功率高的特点,脑动脉瘤的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逐渐成为主要的治疗手段,但是术后并发症并不可忽视.现将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李玉佩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活血祛瘀益智方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活血祛瘀益智方用于血管性痴呆(VaD)的临床疗效.方法 VaD患者20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服中药活血祛瘀益智方煎剂治疗;对照组口服石杉碱甲片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药物不良反应及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日本长谷川智力量表(HDS)、社会功能活动调查表(FAQ)评分.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各量表(MMSE、HDS、FAD)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活血祛瘀益智方治疗VaD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玲琳;施荣康;沈娟;张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B型超声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异位妊娠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发生率占妊娠的0.5%~1%,且近年有增加趋势.由于二维超声图像直观、方便、安全,可以多次复查,现已成为诊断本病不可缺少的手段.笔者回顾性分析45例异位妊娠的B型超声声像图改变,旨在探讨B型超声对异位妊娠诊断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作者:贾晓娟;籍霞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高通量透析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压的影响研究

    目的 观察高通量透析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 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应用高通量透析器F60s,对照组应用普通透析器聚砜膜F7进行血液透析.9个月后比较2组血压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平均血压为(148.4/91.3mm Hg)低于对照组的(170.3/102.2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通量透析器可明显改善维持型血液透析患者血压.

    作者:王彩霞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年轻恒牙活髓切断术的临床分析

    年轻恒前牙位于口腔前部,常因跌打、碰撞而意外露髓,由于年轻恒牙萌出后不久,根尖未发育完全,呈喇叭口状,牙根较短,如此时牙髓活力丧失,则造成牙根发育中断,患牙的稳固和保存受影响.所以,年轻恒前牙外伤冠折后,应力保根髓活力,以利于牙根继续发育,对于儿童的牙(牙合)健康发育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采用活髓切断术处理年轻恒前牙意外露髓治疗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宏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尿液管型结果对比分析

    目的 对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与显微镜镜检测定尿中管型结果进行比较.方法 晨尿标本720份用UF-100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然后再将标本离心取沉渣于Motic显微镜下镜检.结果 720份尿液中UF-100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管型阳性112份(15.56%),显微镜检测管型阳性104份(14.44%);UF-100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假阳性42份(37.50%),假阴性34份(32.69%),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F-100尿沉渣分析仪只能做为尿常规的过筛检测,对其检测阳性标本,一定要在显微镜下进行复检,才能为临床的诊断提供准确的证据.

    作者:章鲜芹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