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霞;贾晓娟;胡晓丽;郑瑞利;马文巧
肝硬化是一种或多种致病因素长期或反复损害肝脏所致的肝细胞纤维化疾病.肝硬化早期为肝功能代偿期,症状较轻,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上腹部不适或隐痛,其中食欲不振出现较早为突出症状.失代偿期症状显著而突出,主要为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的表现,如:消瘦、乏力、食欲不振、面色灰暗、黄疸、贫血、出血倾向、不规则低热、脾肿大、腹水及内分泌失调等肝功能减退表现.
作者:聂彩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胆囊结石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传统治疗方法是胆囊切除术,手术方式多样[1、2],随着近年来对胆囊功能认识的进一步提高,国内外学者对保留胆囊的呼声越来越高.我科运用腹腔镜设备,结合小切口特点对胆囊结石患者70例行直视微创胆囊切开取石术,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建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参麦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2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42例、B组30例及C组30例.C组运用尿激酶等西医常规治疗,B组加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A组加用参麦及舒血宁注射液,观察3组患者临床症状、心肌酶谱及ST段的改变、心律失常发生率及血管再通情况.结果 3组心肌酶峰值提前率、ST段回降率及血管再通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胸痛缓解率高于C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C组,且A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麦联合舒血宁注射液能有效防治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心律失常,并明显缓解临床症状.
作者:索瑞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近年来由于剖宫产率上升,手术并发症也明显增加.我院2007年3月-2011年8月行剖宫产术后并发子宫切口血肿共21例,现将其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胡晓丽;籍霞;赵金荣;李金凤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丙泊酚麻醉下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早孕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金属扩张器扩张宫颈后,行人工负压吸引术.观察组丙泊酚静脉麻醉后,再以金属扩张器扩张宫颈口,施行人工流产术.观察比较2组的宫口松弛情况、术中和术后不良反应、术中出血量.结果 观察组宫口松弛率为99%,高于对照组的2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低于对照组的9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术中均未发生大出血.结论 丙泊酚麻醉下行无痛人工流产术,既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又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终止早期妊娠的方法.
作者:焦淑静;高娜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影响手足口病患儿家长紧张、焦虑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62例手足口病住院患儿家长作为观察组,再选择一般传染病患儿家长6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SAS评分为(69.72±8.93)分,高于对照组的(48.34±6.7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长紧张、焦虑原因为患儿并发症的出现、体温、情绪变化、家长的职业及住院费用等.结论 加强对手足口病患儿家长的心理支持,提供有效措施减轻其紧张、焦虑,促进患儿的康复.
作者:周正志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常见的一类疾病,传统治疗方法为三联疗法[1],但随着药物的不断研究,其他药物在该病的治疗中也取得一定成效,其中就包括康复新.通过很多临床实验的对比分析,并与传统治疗相比,康复新联合治疗上消化道疾病有如下优点.
作者:叶晓敏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结膜下出血是眼科门诊的常见病及多发病,由很多因素造成的结膜下毛细血管破裂所引起.由于球结膜下组织疏松,出血后易积聚成片状.按常规治疗,一般需7~16d.近年来,笔者根据中医理论,使用复方血栓通治疗球结膜下出血患者26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红霞;马钢;张勐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对2种阴道消毒方法的效果进行比较,选择一种实用的消毒方法用于经阴道妇科手术.方法 将经阴道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碘伏阴道消毒法,对照组采用碘酒、酒精阴道消毒法,观察比较2组细菌培养阳性情况.结果 观察组细菌培养阳性率为5.0%,低于对照组的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碘伏阴道消毒法更科学、实用、经济,更具有临床可行性.
作者:王静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原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在临床中并非少见.本病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甲状腺素合成减少,分泌或生物效应不足,机体代谢减低而引发的一组内分泌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起病隐袭,发展缓慢,症状往往涉及全身各脏器,且首发症状多无特异性,所以极容易造成误诊.现对我院2002年1月-2011年1月住院的73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近年来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特点和误诊原因,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红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妇女痛经丸的质量控制标准鉴定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丹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鉴别并测定延胡索乙素的含量.色谱条件:Diamonsil C18柱(4.6mm×250mm,5μm);甲醇-0.1%磷酸溶液(三乙胺调pH值至6.0,比例65:3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nm.结果 丹参在薄层色谱图中可获得清晰斑点.延胡索乙素在0.2752~13.76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加样回收率试验(n=6)测得平均回收率为99.10%,RSD为1.0%.结论 薄层色谱法鉴别丹参,HPLC鉴别并测定妇女痛经丸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简便可靠.
作者:朱荣;朱斌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处方是与病历同等重要且必须规范书写和保存的文字资料,其证据资格、证据能力不亚于病历文书.但是,笔者在对门诊处方的统计资料中发现有错项、漏项、涂改等诸多缺陷,现以实案为例,分析处方缺陷中蕴含法律隐患的危害性,以呼吁相关人员对缺陷处方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谢虹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加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加用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疗程均为14d.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丹参注射液.
作者:赵业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胰岛素治疗总目标是:控制血糖,缓解症状,减少和避免发生低血糖,阻止或缓解糖尿病并发症,特别是慢性并发症[1].随着胰岛素制剂的不断开发并应用于临床,注射工具的不断完善,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依从性大大增加.但其使用方法存在误区,使得治疗效果并不理想.通过对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情况观察发现,影响治疗效果的主要问题多在以下环节:注射部位的选择,注射技术及胰岛素的贮藏.对此加以探讨,旨在使糖尿病患者正确掌握胰岛素使用技巧,以更好地降低血糖.
作者:邢筱洁;李燕;张若青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近年来,由于介入超声具有实时监测、定位准确、安全微创等显著优势,已经得到了临床医师地广泛关注及应用.本文通过对肺部占位性病变40例介入活检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介入超声活检对肺部占位性病变诊断的应用价值.
作者:鹿文静;刘纪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治疗疾病的过程如何安全合理的使用药品越来越为广大公众所关注.而药品本身就具有两重性,即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还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不良反应.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资料表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0%,住院患者为10%~15%.在我国每年5000多万住院患者中,至少有250万患者与不良反应有关,发生不良反应则有500万~1000万[1].因此,药品不良反应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通过加大监测力度来发现和防范、减少其带来的不良后果.目前,在政府、社会、公众的关注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去改进和提高.
作者:王兰霞;方延学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医学检验实习是检验医学生从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实习阶段的学习塑造了一个检验技师的基本雏型,将影响学生的整个医学生涯,而实习阶段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检验学生的质量.如何加强医学检验实习生素质培养,使学生日后在工作中有更出色的工作能力和更优良工作作风,培养更高素质的检验人才,是实习带教中要着重解决的问题.现报道如下.
作者:申绯翡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小儿静脉输液是儿科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但临床实施过程中,会因某些因素导致穿刺失败.根据多年的护理实践,现将小儿静脉穿刺失败100例的常见因素及护理对策总结如下.
作者:李光秀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音乐干预对改善胆囊切除术患者焦虑情绪的效果.方法 将胆囊切除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音乐干预,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焦虑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0.0%(18/20)高于对照组的70.0%(14/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术后SDS、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音乐干预能减轻胆囊切除术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俊霞;陈雪芹;刘瑞玲;杜进巧;秦艳敏;张秀国;郭瑞丽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患者,女,22岁,G1P0,因停经3个月,下腹剧痛5h,于2009年6月8日入院.末次月经2009年3月8日,5月30日出现下腹坠痛,6月7日腹痛加重,伴恶心、呕吐,腹痛持续性加重.查体:心率116次/min,血压60/45mm Hg,呼吸28次/min.腹部膨隆,不能平卧,全腹压痛及反跳痛.妇科检查:子宫增大约3个月大小,形状不规则,触痛.腹穿抽出不凝血5ml.拟诊:腹腔出血,子宫破裂,失血性休克.立即剖腹探查,术中见一死男婴,头臀径14cm,游离于腹腔内.子宫位于左侧,孕50d大小,右侧为残角子宫破裂,胎盘组织嵌于破口中,残角子宫与左侧子宫右侧壁相连,两侧宫腔不通.腹腔内出血2000ml.行残角子宫输卵管切除术.诊断:残角子宫妊娠破裂,失血性休克.
作者:籍霞;贾晓娟;胡晓丽;郑瑞利;马文巧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