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光芬
在一些急症手术和大手术中,患者病情常出现突变,所以要求巡回护士不仅提供术中所需物品,还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以便更好地配合手术和麻醉医师进行抢救,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苏秀霞;李芳芳;刘玉晶;窦志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该院用药咨询对药学服务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该院2010年1月-2011年6月有关用药咨询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该院就诊患者中,≥61岁老年人咨询人次多占27.8%,其次是中青年及小儿比较多,分别占25.7%、24.8%.咨询对象以患者或家属咨询人次多,咨询内容广泛,以药物一般知识多.结论 开展用药咨询服务是提高药学服务技术含量的有效途径.加强临床药师培训,配备必要的医药学工具书及计算机用药查询系统有利于提高药学服务质量.
作者:李飞英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绝经后出血(PMB)是指绝经1年以后出现的阴道出血,是老年妇女常见症状之一,约60%的绝经后妇女罹患此病[1].为探讨PMB病因及诊断方法,本文对我院2004年1月-2007年6月门诊及住院PMB患者276例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佩秀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胫神经阻滞治疗胫骨骨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4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应用胫神经阻滞疗法,对照组行理疗配合休息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胫神经阻滞治疗胫骨骨膜炎效果优于单纯理疗配合休息.
作者:贾凤斌;苏秀霞;李芳芳;刘玉晶;谷世恒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现状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方法 对109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采用2型糖尿病自护行为量表(2-SCS)和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自我管理与主观幸福感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09例患者总体自我管理得分为84.56分,其中遵医嘱服药和饮食控制得分相对较高,而监测血糖和足部护理得分较低.饮食控制、监测血糖与正性因子及遵医嘱服药、高低血糖处理与负性因子均呈负相关,其中高低血糖处理与负性因子的负性相关程度高,遵医嘱服药次之;高低血糖处理、遵医嘱服药与正性因子正相关程度较高.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处于中偏下水平,不够理想.护理工作者应针对个体差异实施相应措施,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增加其主观幸福感.
作者:陈璐;唐浪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性耳聋患者日益增多.老年性耳聋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交活动,而且可引起复杂的心理变化.国内外许多学者对老年性耳聋患者的病理特性和心理表现进行了研究,认为患者可因耳聋产生异常的心理行为.因此,护理中除了进行常规治疗外,心理干预对老年性聋的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我科2008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老年性耳聋患者220例,通过精心地护理,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丽;李健鹰;刘辉;蔡丽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异位妊娠是危及患者生命的妇科急腹症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本文对我院近年来经临床病理证实的360例异位妊娠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超声图像的典型特征,旨在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
作者:吴肃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门诊宫腔镜术前应用米索前列醇及双氯芬酸钠栓对宫颈扩张效果的影响.方法 11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予常规处理,观察组于术前应用米索前列醇及双氯芬酸钠栓,比较2组宫颈扩张情况.结果 观察组宫颈扩张情况、术中疼痛情况优于对照组,宫颈扩张较对照组容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米索前列醇联合双氯芬酸钠栓用于宫腔镜手术镇痛效果好,降低宫颈扩张难度,且简单、经济.
作者:耿维维;蔡克影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剖宫产是切开产妇的腹壁及子宫壁取出胎儿及附属物的方法,是产科大的手术,做好术后护理是产妇顺利康复的关键.现将笔者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作者:李雪玲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流行性腮腺炎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成人也有发病,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非化脓性肿胀、疼痛为其突出症状.病毒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关节等几乎所有器官,因此,常可引起脑膜脑炎、睾丸炎、胰腺炎、乳腺炎、卵巢炎等.现将我科流行性腮腺炎患者112例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白如霞;胡正学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微生态制剂蜡样芽胞杆菌片佐治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病理性黄疸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口服茵栀黄颗粒及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微生态制剂蜡样芽胞杆菌片.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2组治疗后血清胆红素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微生态制剂蜡样芽胞杆菌片佐治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效果显著,安全.
作者:鲍福全;鲍朝霞;张俊荣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大学中青年教职工心脑血管病健康教育、行为和药物干预模式,评价其干预效果.方法 统计2150名教职工2009、2011年健康体检心脑血管病及危险因素的患病率;问卷调查干预依从性;统计行为干预率、服药率,疾病控制率,评价其干预效果.结果 心脑血管病及危险因素患病率均呈现男高于女,中年高于青年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11年各组人群危险因素患病率均低于2009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脑血管病患病率高于2009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健康教育后心脑血管病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健康教育前,且中年高于青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659例心脑血管病患者中,2011年三项干预效果均呈现中年优于青年趋势,且各组干预效果均优于2009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结论 健康干预可提高健康知识知晓率,增强依从性,控制发病率,提高控制率.
作者:康雪敏;陈希芬;刘桂宇;孙梅青;金喜昌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患者,男,60岁,因左膝骨性关节病于2011年5月10日收入院.患者患肢皮肤条件好,经充分术前准备,于5月15日9∶ 30在硬膜外阻滞下行左膝关节置换术,于11∶ 30手术完毕返回病房.值班护士在接患者时,发现左大腿上1/3处局部有水泡形成,和医师沟通后,按压疮处理,于5月21日患肢创面愈合,未发生不良后果.患者于5月29日好转出院,于出院1个月后随访,患者恢复良好.
作者:王素彦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患者,男,41岁,诊断为尿路感染,于2011年9月23日入院治疗.否认家族药物过敏史,既往药物过敏史不祥.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3.0g(立健舒,深圳立健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生理盐水50ml(皮试阴性)静脉滴注.于26日凌晨2点许,患者静脉滴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约10min时,突然出现胸闷、胸痛、气促,继而出现面色潮红,神情烦躁,大声叫喊,全身未见皮疹,无瘙痒.考虑为过敏性休克.立即停止输液,BP 76/46mm Hg(1mm Hg=0.133kPa),HR 70~80次/min,血氧饱和度85%~99%.
作者:黄艳飞;韦凤银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随着微创外科的迅速发展,腔镜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输尿管镜技术在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表现出较为重要的作用.笔者2006年1月-2010年12月将输尿管镜技术应用于400例泌尿系疾病的诊治中,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建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针刺配合激光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9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激光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激光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JO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JOA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给予针刺配合激光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杨建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肠梗阻是普通外科五大急腹症之一.若处理不当,不能及时解除梗阻,则会引起肠坏死、肠穿孔,甚至出现感染、中毒性休克而危及生命.因此,对肠梗阻患者如何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正确掌握其手术时机,是临床医师常面临的难题.目前肠道造影在处理肠梗阻时的作用重新受到重视[1].我院2006年8月-2011年8月经胃管注入泛影葡胺及液体石蜡治疗小肠梗阻10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杨;张曼;田延锋;刘擘;李芳;孟丽敏;赵增仁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患者,男,26岁,主诉:心悸、手颤、体质量下降1年,间歇发作性意识障碍1个月,于2009年6月10日入院.患者1年前因心悸、手颤、颈粗、体质量下降,在当地医院查甲状腺功能异常,被诊断为Graves病,给予甲巯咪唑联合普萘洛尔口服,治疗2个月后上述症状明显减轻,遂自行停药.入院前2个月因上述症状再发,自服甲巯咪唑1个月后症状减轻.2009年5月10日上午11∶ 00,因无明显诱出现心悸、出冷汗伴饥饿感,随之意识不清,不伴抽搐或二便失禁.同事给予冰棍1支,约0.5h后神志转清,未行诊治.5月17日早晨空腹时又类似发作1次.
作者:丁立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笔者通过对近年国内外5种口服降糖药物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以期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1 二甲双胍本品通过减少基础肝糖原合成的水平,从而降低空腹血糖(FPG),并改善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葡萄糖的利用,控制餐后血糖.
作者:蒋皎如;胡瑞钺;田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利培酮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躁狂发作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将48例躁狂发作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4例.研究组给予利培酮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对照组单用碳酸锂治疗.2组疗程均为6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2、4、6周末采用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评定临床疗效,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6周后总有效率分别为87.50%、83.3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第1、2、4、6周末BRMS评分逐渐降低,且均低于治疗前;研究组治疗第1、2周末BRM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前及治疗第4、6周末BRM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利培酮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躁狂发作起效快,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刘敏;王慢利 刊期: 201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