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艳飞;韦凤银
目的 评价3种抗菌药物治疗急性尿路感染的药物经济学效果.方法 将127例急性尿路感染患者随机分为A组43例、B组39例、C组45例.A、B、C 3组分别给予左氧氟沙星、头孢西丁、头孢他啶静脉滴注.运用药物经济学方法比较其成本-效果.结果 A、B、C 3组的成本效果比(C/E)分别为19.94、27.11、34.05,总有效率分别为90.70%、92.31%、93.33%.结论 A方案为较佳的治疗方案.
作者:朱静燕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本地区食物不耐受儿童的临床表现,并对各种临床表现之间食物不耐受发生情况进行比较,为儿童慢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寻找准确的实验室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检测法(ELISA),检测出172例患儿血清中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阳性(即食物不耐受),结合其临床表现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72例患儿食物不耐受临床表现由高到低为慢性咳嗽28例(16.28%)、慢性腹泻25例(14.53%)、厌食22例(12.79%)、过敏性紫癜17例(9.88%)、身高体质量增长缓慢14例(8.14%)、荨麻疹13例(7.56%)、反复腹痛12例(6.98%)、便秘8例(4.65%)、偏头痛8例(4.65%)、恶心呕吐7例(4.07%)、关节痛7例(4.07%)、注意力不集中5例(2.91%)、睡眠障碍4例(2.33%)、磨牙2例(1.16%).食物不耐受阳性率居前3位的为鸡蛋、牛奶、鳕鱼.5个月~3岁患儿对鸡蛋、牛奶不耐受率高于4~14岁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物不耐受与许多慢性疾病密切相关,通过对儿童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的检测,判定人体是否对食物产生了不耐受,从而找出疾病或症状的真正病因,为临床上不同疾病及症状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准确的实验室依据.
作者:张洁;赵玉岐;张永菊;张西凯 刊期: 2012年第08期
膀胱癌是泌尿系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治疗以早期手术为主[1].我科于2005年7月-2010年3月对11例膀胱癌患者实行了原位回肠代膀胱手术.该手术在保留膀胱容量的同时,保留了尿道外括约肌和正常的排尿途径,避免了尿流改道所致的并发症和生活不便.从患者术后恢复来看,疗效满意,现将其治疗、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陈婷婷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比较特比萘芬软膏与咪康唑软膏用于手、足癣的疗效.方法 将81例手、足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37例.观察组外用特比萘芬软膏,对照组外用咪康唑软膏,比较2组停药时及停药4周后临床疗效及真菌培养情况.结果 观察组停药时和停药4周后总有效率和真菌清除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特比萘芬软膏治疗手、足癣的疗效更好、疗程更短.
作者:卢寿文;陈业莉;邓列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外伤性脑室出血为颅脑严重损伤.我院2001年1月-2010年12月采用脑室外引流术治疗外伤性脑室出血患者100例,现就其治疗及预后分析讨论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外伤性脑室出血患者100例,男59例,女41例,年龄7~75岁,中位年龄38.4岁.致伤原因:车祸34例,坠落伤16例,摔伤14例,击伤24例,铁器伤12例.伤情分类:闭合性颅脑损伤77例,开放性颅脑损伤23例.受伤机制:减速伤54例,加速伤46例.平均住院时间为35.4d.
作者:李国通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注射用泮托拉唑钠为无菌冻干品,其主要成分为泮托拉唑钠,化学名为5-二氟甲氧基-2-{[(3,4-二甲氧基-2-吡啶基)-甲基]-亚磺酰基}-1H-苯并咪唑钠盐-水合物.泮托拉唑作为抗消化道溃疡药物,能直接作用于胃壁内质子泵,特异性地抑制H++K++ATP酶,从而有效地抑制胃酸分泌,起效迅速,作用强,不良反应少.目前,临床上注射用泮托拉唑钠已广泛适用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急性内黏膜病变、复合性溃疡等引起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由于在本院临床用药中发现一些药液在配制不久后发生变色,故笔者根据临床用药情况,将本品分别与3种常用输液[5%葡萄糖溶液(5%GS)、0.9%氯化钠溶液(0.9%NS)及果糖注射液]各100ml配伍,观察其外观、pH值及含量变化,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作者:郜俊同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方法 将68例风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焦虑情况进行评价,并对2组护理前、后的HAMA评分及护理后焦虑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焦虑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护理干预可缓解风心病患者的焦虑心理.
作者:撒启慧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6 Sigma失效模式(FMEA)用于降低集中手术孤残儿童(患儿)感染率的效果.方法 应用FMEA测量、分析集中手术患儿感染的主要原因,并对其进行有效干预措施,规范护理操作流程.结果 导致患儿感染的主要因素是大病房病员多、保暖不到位、抵抗力差、物品共用等.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采用改进措施进行护理.试验组感染率为8.33%(3/36),低于对照组的35.29%(12/34),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且试验组感染率低于本项目感染控制标准10%.结论 保证患儿适当休息,控制病房人数、保持空气流通,注意保暖,一人一物和饮食营养供给周到,能够有效降低感染的发生.
作者:徐春燕 刊期: 2012年第08期
腰椎滑脱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常因腰椎退行性变引起,是引起慢性腰腿痛的一个重要原因.X线平片能直观显示腰椎退行性滑脱,是诊断本病简单而有效的方法,但不能显示椎管内外某些结构受累情况,如硬脊膜囊、侧隐窝、神经根、椎间盘的改变.CT能清楚显示椎间盘、硬膜囊、关节突和椎管内外结构的变化.本文旨在探讨CT对腰椎退变性滑脱和峡部裂并腰椎滑脱两种常见腰椎间盘滑脱的诊断价值.现将我院2007年8月-2011年10月收集的60例患者病例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梁智锋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间苯三酚足三里穴位注射在中毒患者洗胃操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2例中毒实施洗胃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试验组在洗胃前给予间苯三酚双侧足三里穴位内注射,对照组仅采用传统洗胃法.对2组洗胃过程中呕吐、呛咳和胃黏膜损伤发生情况及洗胃液量和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呕吐、呛咳胃黏膜损伤发生率及洗胃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但2组洗胃液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苯三酚双侧足三里穴位内注射可有效减轻洗胃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改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放射治疗是指放射线在人体内能量传递,从而将癌细胞杀死,是治疗癌症的重要方法之一.有些肿瘤通过放疗可以达到根治目的,但放射线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杀伤正常组织,产生全身或局部的不良反应.为了既保证疗效,又降低不良反应,良好的心态对治疗尤为重要.
作者:邢楠楠;高素霞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2006-2007年度绵阳市交通伤院前急救流行病学待征.方法 以2006-2007年度经绵阳市紧急救援指挥中心受理的交通伤患者为调查对象,以损伤类型、日期、时间、地域分布等作为观察指标,将资料建立数据库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有4452人次接受院前急救,男3018人次,女1434人次(χ2=1127.1590,P=0.0000);损伤类型依次为头部外伤、四肢骨折、软组织损伤、脊柱骨折、胸部损伤、面部损伤、腹部损伤等.全年无急救高峰日期(r=0.0668,P>0.05);全天中急救的高峰时间段是10:44~22:52(r=0.2851,P<0.05);在地域分布上,城区占59.91%(χ2=348.6797,P=0.0000).结论 绵阳市交通伤院前急救有自身流行病学特点,应强化公众安全意识,以减少事故发生.合理调配急救资源,提高院前急救效率,降低致残率、病死率.
作者:李银先;叶红梅;邓樱;黄可;罗维;黎林果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性耳聋患者日益增多.老年性耳聋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交活动,而且可引起复杂的心理变化.国内外许多学者对老年性耳聋患者的病理特性和心理表现进行了研究,认为患者可因耳聋产生异常的心理行为.因此,护理中除了进行常规治疗外,心理干预对老年性聋的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我科2008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老年性耳聋患者220例,通过精心地护理,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丽;李健鹰;刘辉;蔡丽 刊期: 2012年第08期
螺旋CT作为多种技术相结合的大型影像设备,有着复杂的电路结构及机械结构,包括高压/低压电路、计算机系统、外围设备/电路、机械部分、运动部件、主设备、辅助设备等.庞大的系统难免会发生故障.CT在使用过程中,受环境的影响,内部的部件会吸附大量灰尘,尤其当内部的电路板、滑环等精密部件被灰尘覆盖后,会造成接触不良,散热不佳,甚至短路等故障.医院工程师在缺乏资料、缺少培训、缺少配件的情况下,如何寻找CT故障规律,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及对策,以较小的代价来保障CT正常运转,提高开机率是我们特别关注的问题.
作者:陈汉英;李一鸣;王伟;徐春林 刊期: 2012年第08期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冠心病的患病率逐年升高,并逐步趋于年轻化.因此,心血管系标本,不仅在基础教育中有所需求,在临床冠心病的诊断与分型、心肌梗死的定位、心脏动脉搭桥术等方面也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张中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益生菌联合三联疗法用于初治失败的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154例初始失败的Hp感染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77例.在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标准三联疗法基础上,A组加用胶体果胶铋,B组加用复方嗜酸乳杆菌.2组疗程均为10d,治疗结束4周后复查14C呼气试验,观察并比较2组Hp根除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A组和B组Hp根除率分别为80.52%和79.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39%,低于A组的4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生菌联合标准三联疗法能有效根除Hp感染,并且能显著降低药物不良反应.
作者:周晓娜;常丽丽;吴彦敏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大学中青年教职工心脑血管病健康教育、行为和药物干预模式,评价其干预效果.方法 统计2150名教职工2009、2011年健康体检心脑血管病及危险因素的患病率;问卷调查干预依从性;统计行为干预率、服药率,疾病控制率,评价其干预效果.结果 心脑血管病及危险因素患病率均呈现男高于女,中年高于青年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11年各组人群危险因素患病率均低于2009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脑血管病患病率高于2009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健康教育后心脑血管病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健康教育前,且中年高于青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659例心脑血管病患者中,2011年三项干预效果均呈现中年优于青年趋势,且各组干预效果均优于2009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结论 健康干预可提高健康知识知晓率,增强依从性,控制发病率,提高控制率.
作者:康雪敏;陈希芬;刘桂宇;孙梅青;金喜昌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急性胰腺炎(AP)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性反应.临床以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和血胰酶增高等为特点.病情凶险,病死率高,其中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病死率为20%.
作者:佘秋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随着微创外科的迅速发展,腔镜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输尿管镜技术在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表现出较为重要的作用.笔者2006年1月-2010年12月将输尿管镜技术应用于400例泌尿系疾病的诊治中,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建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长期小剂量阿奇霉素联合羧甲司坦用于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方法 将Ⅱ~Ⅲ级稳定期COPD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小剂量阿奇霉素联合羧甲司坦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24h痰量、呼吸困难评分、肺功能指标及治疗期间急性发作次数、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40例、对照组36例完成全部治疗.治疗组治疗后24h痰量、呼吸困难评分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治疗期间急性发作次数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治疗前、后及治疗后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2例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长期小剂量阿奇霉素联合羧甲司坦治疗稳定期COPD,疗效确切,安全方便,费用低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颖 刊期: 201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