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元姝
目的 探讨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在择期单纯胆囊切除术术后并发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单纯胆囊切除术患者814例按抗生素预防应用情况分为A组178例、B组596例、C组40例.A组术前0.5~1h静脉给药,术后静脉给药至24h停用;B组术前不给药,术后静脉给药3d;C组未使用抗生素.观察不同抗生素预防性应用方案与术后并发感染的相关性.结果 A组感染并发率为2.2%,B组为1.5%,C组为2.5%,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与择期单纯胆囊切除术(操作时间<3h)术后并发感染无相关性.
作者:杨洪;刘永国;陈翔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是由于肺组织、肺动脉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而引起肺的组织结构以及功能异常,导致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扩张、肥大,还可伴有右心衰竭.80%~90%的肺心病是由慢性支气管炎导致阻塞性肺气肿所致.对患者进行全面细致的评估,确定其病理改变,及时控制感染,改善心肺功能,并采取准确有效的护理对策,可控制病情或避免病情加重,从而降低病死率.
作者:赵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月经性偏头痛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了,一般认为与遗传、内分泌代谢因素、饮食、精神因素有关.大部分月经期头痛加重,每月发作≥1次,或月经期发作,或月经前1~7d发作,或月经后1~2d发作,即为月经性偏头痛.狭义的月经性偏头痛指患者头痛发作只在月经期发生,其他时间不出现头痛[1].约50%女性偏头痛患者的头痛发作和月经存在相关性[2].现将其治疗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芹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对保定市女性反复尿路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以提高女性健康水平.方法 对360例女性尿路感染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确定有效调查对象310例,分析反复尿路感染与卫生习惯、受教育程度、对医嘱依从性的相关性.结果 缺乏良好的卫生习惯、受教育程度低、对医嘱的依从性差者尿路感染反复发生率高.结论 通过有效的卫生宣教,使女性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对医嘱的高依从性,更多关注受教育低的女性,可有效预防反复尿路感染的发生.
作者:胡国玲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高白细胞性急性白血病(HAL)是指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00×109/L的急性白血病.HAL病情凶险,预后较差,病死率高,与一般急性白血病不同,常表现出一些特殊的症状,且常合并有栓塞、颅内出血、骨髓外浸润、呼吸窘迫综合征及弥漫性血管内凝等并发症[1、2].HAL的高危性对其临床治疗提出较高的要求.为探寻一种治疗HAL的有效方法,本文采用羟基脲联合化疗对53例HAL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王芳;关键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异丙酚联合小剂量瑞芬太尼、利多卡因用于无痛胃镜检查的麻醉效果及对异丙酚注射痛的影响.方法 将ASAⅠ~Ⅱ级无痛胃镜检查患者80例按信封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仅给予异丙酚+瑞芬太尼混合液静脉注射;试验组先予以利多卡因20mg静脉注射后,再静脉注射异丙酚+瑞芬太尼混合液.2组患者均按照异丙酚1.5~2.5mg/kg静脉注射,给药速度为0.5~1ml/s,待患者入睡后再行胃镜检查,必要时追加异丙酚.对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和注射痛发生情况进行评级;观察2组用药前、用药后3min及检查结束3个时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合度(SpO2)的变化,以及检查时间、苏醒时间、异丙酚总用量及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麻醉效果、操作时间、苏醒时间、异丙酚总用量及心动过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用药3min时点MAP、HR均低于同组检查前;试验组注射痛评分、用药3min时点SpO2、呼吸抑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均无恶心、呕吐、头晕、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异丙酚联合小剂量瑞芬太尼、利多卡因用于无痛胃镜检查不仅麻醉效果显著,而且能有效预防异丙酚注射痛.
作者:钟瑛;黄光俊;苏敏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多年来人工流产吸宫术和钳刮术一直是避孕失败及孕早期终止妊娠的主要措施.近年来米司酮广泛应用于临床终止妊娠,已得到公认,但使用该药可导致不全流产、阴道出血时间延长等.为了减少药物流产并发症,我院于2004年1月-2008年1月在使用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的同时加服生化汤丸终止<49d妊娠182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石琼 刊期: 2012年第08期
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常见的腹外疝,传统的手术方法创伤较大,具有一定的并发症和复发率.我院采用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24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袁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6 Sigma失效模式(FMEA)用于降低集中手术孤残儿童(患儿)感染率的效果.方法 应用FMEA测量、分析集中手术患儿感染的主要原因,并对其进行有效干预措施,规范护理操作流程.结果 导致患儿感染的主要因素是大病房病员多、保暖不到位、抵抗力差、物品共用等.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采用改进措施进行护理.试验组感染率为8.33%(3/36),低于对照组的35.29%(12/34),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且试验组感染率低于本项目感染控制标准10%.结论 保证患儿适当休息,控制病房人数、保持空气流通,注意保暖,一人一物和饮食营养供给周到,能够有效降低感染的发生.
作者:徐春燕 刊期: 2012年第08期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冠心病的患病率逐年升高,并逐步趋于年轻化.因此,心血管系标本,不仅在基础教育中有所需求,在临床冠心病的诊断与分型、心肌梗死的定位、心脏动脉搭桥术等方面也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张中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开放式培训模式在手术室护士层级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08年选择该院手术室护士42名,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1例.试验组采用开放式培训层级管理,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层级管理.分别于施行培训管理前、后对2组护士进行核心能力考核及医师、患者和护士自身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统计与比较.结果 2组层级培训后核心能力考核评分均高于层级培训前;试验组护士培训后的核心能力考核评分及培训前、后评分差值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医师、患者和护士自身对护理的非常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放式、自助式、个性化模式的手术室护理层级管理培训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康丽玫;刘凌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丁苯酞联合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胶囊及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的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丁苯酞联合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闫春雷;张林红;张军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小剂量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宫颈Bishop评分将足月妊娠且存在引产指征的产妇240例分为观察A、B、C组(各40例)和对照组A、B、C组(各40例).观察并比较各组分娩方式、用药至临产时间、用药至分娩时间、产后2h出血量、不良反应等.结果 观察A组和B组引产成功率、用药至临产时间和分娩时间均优于对照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观察C组与对照C组引产成功率、用药至临产时间和分娩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后2h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符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膀胱癌是泌尿系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治疗以早期手术为主[1].我科于2005年7月-2010年3月对11例膀胱癌患者实行了原位回肠代膀胱手术.该手术在保留膀胱容量的同时,保留了尿道外括约肌和正常的排尿途径,避免了尿流改道所致的并发症和生活不便.从患者术后恢复来看,疗效满意,现将其治疗、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陈婷婷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由先进的生物性材料制成,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在产房,发挥其导管柔软性的优势.在静脉滴注催产素加强宫缩,或开放静脉通道,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安俊省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更年期是女性生殖旺盛时期到绝经时期的过渡.中医认为其属于经断前后诸证,肾气渐衰,天癸将竭,冲任二脉虚损,失去生殖功能,导致人体阴衰阳盛,肾阴阳平衡失调,从而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为了使妇女顺利渡过更年期,保持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应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的调护.
作者:张文惠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性食物中毒,由革兰氏阴性杆菌组成的对人和动物均能致病的菌群,以鼠伤寒、肠炎和猪霍乱杆菌常见[1].其发病率高,在食物中毒各类原因中居首位,病死率因中毒病原而异.现将其流行病学特点、发生原因、中毒症状、中毒急救及防控措施介绍如下.
作者:王士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氟喹诺酮类以其优越的抗菌性和药代动力学特点成为开发品种较多和临床使用率较高的抗菌药物之一.与其他抗菌药一样,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严重者可危及生命,需要加以注意预防.
作者:刘小葵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是指妊娠囊种植于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处,属引产高危对象.如误诊导致处理不及时或不恰当,可能引起孕妇严重出血,乃至失血性休克,导致子宫切除,甚至危及孕妇生命.
作者:蒋凤英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枫蓼肠胃康缓解阿奇霉素胃肠道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8例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静脉滴注;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于治疗前30min口服枫蓼肠胃康颗粒.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结果 治疗组呕吐、腹痛、腹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枫蓼肠胃康可有效缓解小儿阿奇霉素胃肠道反应.
作者:朱衡 刊期: 201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