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西咪替丁治疗阿奇霉素胃肠道反应的疗效观察

高阳

关键词:西咪替丁, 阿奇霉素, 肺炎, 支原体, 治疗结果
摘要:目的 观察西咪替丁针在静滴阿奇霉素时减轻其胃肠道反应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1年9月我科住院静滴阿奇霉素的患者1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应用阿奇霉素单独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西咪替丁针5~10mg/kg,1次/d.结果 加入西咪替丁针可有效治疗由药物引起的胃肠道反应,且安全、无不良反应.结论 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加入西咪替丁针可以预防胃肠道反应.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护理体会

    妊娠合并心脏病属高危妊娠,直接危及母婴生命.当孕妇严重心功能欠佳时,会使胎儿处于不良的生长环境,为了降低孕产妇和围生儿的死亡率,必须加强护理和监测.

    作者:黄丽春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盐酸氨溴索佐治新生儿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盐酸氨溴索在新生儿肺炎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本院72例新生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在常规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对症治疗,纠正缺氧,酸碱平衡电解质紊乱,控制感染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盐酸氨溴索7.5mg+5%葡萄糖注射液30ml静脉滴注,2次/d,5~7d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组在退热时间、咳嗽气喘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吸痰次数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少(P<0.05).结论 加用盐酸氨溴索可使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更好,可作为新生儿肺炎的治疗药物.

    作者:罗莉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V1导联ST段抬高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中的意义研究

    目的 探讨下壁心肌梗死时V1导联ST段抬高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34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134例下壁心肌梗死病人中,47例存在有V1导联ST段抬高,其余87例表现为V1导联ST段压低或无改变.在V1导联ST段抬高组合并右室梗死31例(68%),显著高于非V1导联ST段抬高20例(21%).结论 V1导联ST段抬高是诊断下壁梗死合并右室梗死的主要依据之一,但由于下壁梗死常常合并后壁梗死,损伤电流趋向于消除对右室梗死前向电流的影响,因而使这一诊断指标的敏感性降低.

    作者:柏晓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169例诊治分析

    目的 分析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010年6月-2011年5月169例确诊为肺炎支原体肺炎住院患儿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发病年龄有低龄化,婴幼儿占比例较高,7个月~3岁为76例,占44.9%,4~5岁为50例,占29.5%,6~14岁为43例,占25.4%.持续发热伴咳嗽的患儿占(92.8%),早期无明显阳性体征.外周血白细胞大多正常占74.5%,但红细胞沉降率(55%)及CRP(57.9%).胸部X线片以支气管肺炎为主,占49.1%,右肺感染(18.9%)多于左肺感染15.3%,下肺感染(81%)多于中上肺感染,肺门区感染16.5%.71例(42%)有肺外合并症,伴心肌损害者占63.3%,此外尚有渗出性胸膜炎、贫血等,所有病例用红霉素、阿奇霉素治疗效果良好,尚未发现耐药情况.结论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病年龄有低龄化,婴幼儿发病率较高,肺外并发症较多,需积极适当治疗.

    作者:梁钟颖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头孢曲松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头孢曲松为第三代头孢菌素,主要抑制细菌细胞壁黏肽合成而起杀菌作用,临床上用于敏感致病菌所致的下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胆管感染、腹腔感染以及盆腔感染等.随着临床应用广泛,有关其不良反应(ADR)的报道也随之增多[1].本研究通过系统评价,了解头孢曲松的ADR发生率及发生类型,总结使用头孢曲松应注意的问题.

    作者:王秀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纤维桩核在青少年儿童冠折修复中的应用

    前牙外伤是口腔科门诊的常见病之一,近年来随着交通工具的改进及生活环境的改善,青少年儿童的运动范围增加,前牙外伤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升高.

    作者:张丽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胰岛素泵治疗在糖尿病合并感染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在本溪市社会福利院抽取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65例,分为两组: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治疗30例(观察组),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35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变化及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泵用量、低血糖发生率、住院时间等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均明显下降(P<0.01),观察组对空腹血糖的控制优于对照组(P<0.05),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泵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治疗可迅速控制血糖,缩短血糖达标时间,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2%盐酸丁卡因溶液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盐酸丁卡因溶液的制备与临床应用.方法 以溶解法制备盐酸丁卡因溶液.结果 盐酸丁卡因溶液利用表面麻醉作用,减轻病人的检查或治疗疼痛,以及恶心、呕吐等不适反应.结论 盐酸丁卡因溶液制备方便,临床应用于口腔残髓的治疗,以及电子喉镜、电子鼻咽镜的检查与治疗等,有利减轻病人的检查或治疗疼痛,以及恶心、呕吐等不适反应.

    作者:姚家春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终止剖宫产后短期内妊娠的处理措施

    目的 分析剖宫产术后短期内意外妊娠而终止妊娠的处理措施.方法 45例均服用米非司酮75mg,连用2 d,第3天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流产后清宫术.结果 45例服药流产均有效,清宫术均顺利完成.结论 剖宫产术后1年内意外妊娠,选择药物流产加清宫术终止妊娠安全、可靠、有效.

    作者:顾静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自拟护理液喷雾对急性放射性口腔炎防治的效果观察

    目的 寻找一种无毒、价廉、高效、易实施的对头颈部肿瘤放疗所致的急性放射性口腔炎有较好防治效果的方法.方法 将86例头颈部放疗患者随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实验组给予护理液喷雾;对照组给予多贝尔氏液漱口.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种、口腔炎分度、放疗方案均无明显差异.评价两组放射性口腔炎的发生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 急性放射性口腔炎出现在放射剂量≥20G后,实验组Ⅲ、Ⅳ级放射性口腔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护理液喷雾对急性放射性口腔炎效果较好.

    作者:邱小丽;王天松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无痛胃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硬化治疗的麻醉处理

    无痛胃镜的普及为临床一些疾病的诊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无痛胃镜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硬化治疗因其一次硬化2~3条曲张静脉而耗时较长,且麻醉者与术者争夺口咽通气道,因此麻醉管理有其特殊性.现将我院38例无痛胃镜下行硬化治疗的麻醉处理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刘洁;韩俊杰;李肖辉;章树林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无创机械通气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

    无创机械通气可在院前急救危重病的抢救中广泛应用,临床多采用无创正压通气,常用模式为压力支持模式(PSV)和比例辅助通气模式(PAV).在应用过程中应掌握其适应证、禁忌证及注意事项,只要应用得当,对改善患者症状、挽救患者生命及争取院内抢救赢得宝贵时间.

    作者:胡承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红花黄色素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红花黄色素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疗效.方法 应用红花黄色素治疗30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血流动力学检查,测量股总动脉,腘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的管径及血流峰时速度,计算血流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经红花黄色素治疗后,30例患者的股总动脉、腘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的管径增宽、血流峰时速度下降,血流量增加,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患者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红花黄色素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药物.

    作者:杨灿菊;杨素斌;王静;石彪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 分别采用米非司酮联合宫瘤宁胶囊治疗子宫肌瘤30例,单纯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30例,两组于治疗前后进行妇科检查及运用B超监测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 米非司酮联合宫瘤宁胶囊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用米非司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配合宫瘤宁胶囊是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文泽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整体护理在消化性溃疡病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在消化性溃疡病中的应用.方法 自2010年6月-2011年6月将整体护理方法应用于收治的消化性溃疡病患者中,评定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对消化性溃疡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本组87例患者在及时治疗、整体护理的干预下,全部痊愈出院,随访半年未见复发.分别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OL-C30)在入院、出院时各进行一次评分.与入院时比较,出院时患者在躯体功能、认知功能上改善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社会功能、整体健康状况上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良好的护理配合医生的正确的治疗方案对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大有裨益.

    作者:王国珍;王静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左氧氟沙星致不良反应一例报告

    左氧氟沙星适用于敏感菌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包括单纯性、复杂性尿路感染、细菌性前列腺炎、淋病奈瑟菌尿道炎或宫颈炎(包括产酶株所致者).呼吸道感染,包括敏感革兰阴性杆菌所致支气管感染急性发作及肺部感染.胃肠道感染由志贺菌属、沙门菌属、产肠毒素大肠杆菌、亲水气单胞菌、副溶血弧菌等所致.另可治疗伤寒,骨和关节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和败血症等全身感染.不良反应发生率在0.1%~5%之间.偶见血中尿素氮上升、倦怠、发热、心悸、味觉异常等,一般均能耐受,疗程结束后迅速消失.而本研究就我院左氧氟沙星所产生的不良反应1例结合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归纳,为我们应用左氧氟沙星的治疗提供分析和借鉴.

    作者:陈碧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全程优质护理在丙泊酚静脉麻醉下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全程优质护理在丙泊酚静脉麻醉下无痛人流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将100例无痛人流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实验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实验组应用全程优质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和病人满意度及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等.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效果、满意度及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全程优质护理能增加无痛人流手术患者的满意度,增加手术效果,增加相关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深受患者欢迎.

    作者:杨晓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进展

    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突然,凶险、病死高,发病率也逐年上升.近年来AMI治疗方法和技术得到进一步改变和提高.护理人员素质也不断提高,预知护理得到进一步发展,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采取有效措施,防患未然,AMI的病死率有所下降,极大地提高了广大群众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现将有关AMI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陈燕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重症手足口病合并细菌感染的细菌培养分析

    目的 提示重症手足口病易发生呼吸道合并感染.方法 分析我院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细菌培养送检结果.结果 脑脊液培养无阳性,血培养阳性率为8.9%,痰培养阳性率高达50%,主要是条件致病菌感染.结论 重症手足口患儿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下降,呼吸系统黏膜感染防御能力降低,极易并发呼吸道细菌感染.

    作者:何国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宜宾市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现状研究

    目的 分析我市近年来孕产妇系统管理情况及存在问题,为做好孕产妇系统保健,提高孕产妇保健管理和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2007-2011年城区和农村各12个社区或乡镇的孕产妇系统保健工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近5年城区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平均为:建卡率95.24%、早检率93.79%、产检率95.47%、系统管理率91.87%、高危管理率100%,呈逐年上升趋势.农村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平均为:建卡率78.51%、早检率66.93%、产检率80.99%、住院分娩率90.37%、系统管理率63.64%.农村和城区差异明显.结论 要提高孕产妇保健管理和服务质量,重点是加强农村孕产妇保健管理.

    作者:郭孝敏;张晓秋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