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V1导联ST段抬高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中的意义研究

柏晓莉

关键词:心肌梗死, 心电描记术, V1导联ST段抬高
摘要:目的 探讨下壁心肌梗死时V1导联ST段抬高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34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134例下壁心肌梗死病人中,47例存在有V1导联ST段抬高,其余87例表现为V1导联ST段压低或无改变.在V1导联ST段抬高组合并右室梗死31例(68%),显著高于非V1导联ST段抬高20例(21%).结论 V1导联ST段抬高是诊断下壁梗死合并右室梗死的主要依据之一,但由于下壁梗死常常合并后壁梗死,损伤电流趋向于消除对右室梗死前向电流的影响,因而使这一诊断指标的敏感性降低.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舒血宁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舒血宁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联合使用舒血宁和依达拉奉,对照组单用舒血宁,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14d)后评定疗效,观察两组患者病情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高于对照组的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舒血宁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

    作者:申良红;佐拉木·买买提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中药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

    目前在临床上帕金森病为中老年群体中比较常见的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一种.在中医学领域将该病归属于本虚标实证,症状中的肝肾亏损与气血不足是其本,而风火痰瘀则属于标.采用辨证论治、专病专方以及针灸治疗等方法对该病进行治疗均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本研究通过对中药对帕金森病进行防治的现状以及在防治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等进行总结性分析,探讨中药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思路.

    作者:李雪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非冠脉性ST段抬高95例诊断分析

    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心电图ST段抬高的患者,其中常见也为警惕的首先考虑冠脉性的急性冠脉综合征,主要包括急性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和变异性心绞痛.然而又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在其他情况下也会出现心电图的ST段抬高,出现不必要的误诊而延误治疗加重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现总结分析我院收治的95例非冠脉性ST段抬高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彦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监测血流变的意义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为临床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本研究观察65例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血流变情况,发现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存在血流变异常,并且与缺氧的程度相关,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春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哺乳期乳腺脓肿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研究

    目的 分析哺乳期乳腺脓肿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状况,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收集111份乳腺脓肿脓汁标本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生产的API鉴定系统进行细菌菌株鉴定,用K-B纸片扩散法作药敏试验.结果 培养出68株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61株,占89.7%,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为13株;表皮葡萄球菌2株,占2.9%,草绿色链球菌、路邓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粘质沙雷菌、产酸克雷伯菌各1株,均占1.5%.金黄色葡萄球菌呈现多重耐药趋势,对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分别为88.5%、52.5%、44.3%,对磷霉素、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及复方磺胺甲恶唑高度敏感;其中MRSA对青霉素、头孢唑啉、氨苄西林+舒巴坦、苯唑西林的耐药率达100%,对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亦达92.3%.结论 哺乳期乳腺脓肿细菌感染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不宜选用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不宜作为治疗的常规用药,对于MRSA头孢唑啉、氨苄西林+舒巴坦、苯唑西林亦不能作为治疗的常规药物,抗菌药物的选择应以药敏结果 为指导.

    作者:李瑞香;郭巨江;廖洪叶;朱瞻琳;林菊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加强医院药房拆零药品的质量管理

    针对影响药品质量的拆零包装材料及调剂操作等问题,建议尽快规范相应的调剂操作规程,以保证患者用药安全与有效.

    作者:陈爱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麻黄素预防硬膜外阻滞行剖宫产恶心呕吐的疗效观察

    恶心呕吐是硬膜外阻滞下行剖宫产手术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常伴低血压的出现,给胎儿带来不利的影响,如处理不及时将造成误吸和心搏骤停的危险,由于剖宫产手术多为急症及饱腹,其术中发生恶心呕吐的几率又相对较高,因而临床上常需用麻黄素做对症处理,本研究观察了局麻药中加入麻黄素对术中恶心呕吐的预防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祖建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中药熏蒸治疗关节病型银屑病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索中药熏蒸治疗关节病型银屑病患者的护理制度、方法和措施.方法 总结38例关节病型银屑病患者用中药熏蒸的不同反应,采取相应护理措施.结果 38例关节病型银屑病患者经中药熏蒸治疗及综合护理,均取得良好效果.结论 中药熏蒸是治疗关节病型银屑病的有效方法,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

    作者:余美嫦;王庄斐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我院门急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门急诊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1-11月门急诊处方4250例,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合理用药处方占抽查处方数的4.27%,不合理用药主要体现在给药方法不合理、溶媒使用不合理、重复用药、药物联用不合理、选药不合理、激素滥用等方面.结论 我院门急诊用药处方存在不合理之处,医院应加强处方审核工作,增进医师与药师的交流,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谢志军;朱宝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造影剂引起痛风发作一例报告

    造影剂肾病(CIN)是指血管内注射碘对比剂后48~72h内发生的急性肾功能损害,CIN与碘对比剂使用密切相关的并发症越来越受到心血管医生的重视.临床药师在临床工作中,应对于PCI患者使用造影剂进行一定的药学监护,以降低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

    作者:杨宝;杨艳琴;普燕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脑梗死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与血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放免测定法测定80例患者和50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Hp感染情况.结果 脑梗死患者的血清Hp感染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脑梗死与Hp感染密切相关.

    作者:张晓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保留灌肠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保留灌肠辅佐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58例菌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单用抗生素静脉滴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保留灌肠,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保留灌肠辅佐治疗细菌性痢疾的疗效更好,无不良反应.

    作者:刘奇利;卢云凤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胰岛素泵治疗在糖尿病合并感染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在本溪市社会福利院抽取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65例,分为两组: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治疗30例(观察组),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35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变化及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泵用量、低血糖发生率、住院时间等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均明显下降(P<0.01),观察组对空腹血糖的控制优于对照组(P<0.05),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泵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治疗可迅速控制血糖,缩短血糖达标时间,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HPLC法测定壮药驳骨灵酒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分析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驳骨灵酒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Inertsil C18(250×4.6mm,5μm) 柱;甲醇-0.1%磷酸溶液(85:1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 254nm.结果 大黄素线性范围为0.1705~1.364μg(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8.6%,RSD=1.4%(n=6),大黄酚线性范围为0.1008~0.8064μg(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9%,RSD=1.4%(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可控制驳骨灵酒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

    作者:刘伟林;汤祖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一起疑似投毒事件调查的反思

    1 病例简介某日18:00,我市卫生局接当地某医院急救中心报告,称该中心当日相继收治了3名疑似鼠药中毒的患者,均来自一个体采矿厂工地,要求派员协助调查,以确定中毒原因.接报告后,市卫生局立即组织当地卫生监督所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业人员组成调查组赴现场进行调查.据介绍,该起疑似中毒的首例患者系当日中午约11:30被120急救车送入医院,当时病人已处于昏迷状态,主要症状抽搐.

    作者:孔丽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护理体会

    妊娠合并心脏病属高危妊娠,直接危及母婴生命.当孕妇严重心功能欠佳时,会使胎儿处于不良的生长环境,为了降低孕产妇和围生儿的死亡率,必须加强护理和监测.

    作者:黄丽春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终止剖宫产后短期内妊娠的处理措施

    目的 分析剖宫产术后短期内意外妊娠而终止妊娠的处理措施.方法 45例均服用米非司酮75mg,连用2 d,第3天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流产后清宫术.结果 45例服药流产均有效,清宫术均顺利完成.结论 剖宫产术后1年内意外妊娠,选择药物流产加清宫术终止妊娠安全、可靠、有效.

    作者:顾静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全程优质护理在丙泊酚静脉麻醉下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全程优质护理在丙泊酚静脉麻醉下无痛人流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将100例无痛人流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实验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实验组应用全程优质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和病人满意度及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等.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效果、满意度及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全程优质护理能增加无痛人流手术患者的满意度,增加手术效果,增加相关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深受患者欢迎.

    作者:杨晓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临床药师参与重症医学科抗感染药物治疗概述

    目的 总结临床药师在重症医学科的药学服务实践,分析典型感染病例,积累经验.方法 归纳临床药师在重症医学科遇到的典型感染病例,总结体会.结果 临床药师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提供药学服务,与医护人员合作,以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为切入点,参与患者临床治疗实践.结论 探索适合县级医院发展水平的临床药师工作模式,有利于提高临床药学服务水平,确保临床合理安全用药.

    作者:李启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剖宫产术产后出血150例救治分析

    目的 分析剖宫产术后24h内的失血量及出血原因,探讨剖宫产术产后出血的诊断标准.方法 利用出血量测量容积法+称重法回顾分析我院3年来的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情况.结果 我院近3年分娩1596例,剖宫产分娩613例,剖宫产率38.4%,指征有胎儿窘迫、头盆不称、臀位等,有29%指征不明确,为患者坚决要求手术.剖宫产术产后出血量中位数为560ml,明显高于阴道分娩者的415ml.若以产后出血量≥500ml为标准,则剖宫产术产后出血患者318例,出血率为51.8%,而若以产后出血量≥700ml作为诊断产后出血标准,其产后出血率为21.1%,与阴道分娩的产后出血率22.1%无差异.结论 剖宫产率的增加,并不降低围生儿病死率,相反,并发症增多.剖宫产术本身是产后出血的原因.剖宫产术产后出血量的判断标准以≥700 ml为宜.为保障母婴健康,应提倡阴道分娩,切实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虞蕾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