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曲安奈德联合氢化可的松治疗外阴鳞状上皮增生的疗效观察

孟祥娜

关键词:外阴鳞状上皮增生, 曲安奈德, 氢化可的松, 治疗结果
摘要:目的 观察曲安奈德联合氢化可的松治疗外阴鳞状上皮增生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以来我科门诊外阴鳞状上皮增生的20例患者,采用曲安奈德联合氢化可的松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20例瘙痒症状均有明显缓解或消失,其中16例外阴皮肤明显改善,另外4例皮肤改善不明显,仅瘙痒症状缓解或消失.结论 曲安奈德联合氢化可的松治疗外阴鳞状上皮增生疗效较好.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喘息性肺炎的护理

    喘息型肺炎是以咳嗽、喘息和发憋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特殊类型肺炎,因其病变累及小气道即细支气管炎故又称毛细支气管炎[1-2],该病是婴幼儿时期较常见的一种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仅见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多见于1~6个月的婴儿,咳嗽与喘憋同时发生为本病的特点,本病起病急骤,进展快,1~3d内迅速出现呼吸增快和咳喘,伴有激惹、呕吐、食欲减退等表现.重者很快出现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因此是儿科常见急症.治疗不及时可危及生命,笔者自2008年以来护理婴幼儿喘息性肺炎30例,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金凤;徐存会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医源性误诊八例原因分析及反思

    长期以来,误诊现象一直是困扰临床,影响医疗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问题.据中国医学文献数据库显示,我国目前总误诊率为27.3%,其中恶性肿瘤的误诊率高达40%.良恶性疾病相互误诊常见,两者的治疗和预后差异较大,误诊后果严重.为了进一步探讨误诊的原因,减小误诊误治,现将我科收治的8例医源性误诊患者报道如下.

    作者:蔺苏琴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头孢地尼胶囊治疗煤工尘肺合并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头孢地尼胶囊治疗煤工尘肺合并感染的疗效.方法 将2010年1月-2011年12月纳入的50例尘肺合并感染的患者分为头孢地尼胶囊治疗组(简称观察组)和头孢呋辛治疗组(简称对照组),每组50例,疗程后进行疗效、肺部感染情况观察.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吸收率为95.8%,对照组的吸收率为70.8%,两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头孢地尼胶囊可有效治疗尘肺合并感染,尤其是对肺部感染的缓解,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包树文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预防尿管尿路感染的护理体会

    留置导尿是临床上普遍使用的有创护理操作技术之一[1].尿管尿路感染主要是由于尿管作为异物影响了膀胱对细菌的正常冲刷作用,从而增加感染的危险性,是一种常见的留置导尿并发症.所以,如何有效预防医院尿管尿路感染,现将护理体会分析如下.

    作者:谢小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窒息新生儿动脉血气分析的意义研究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后动脉血气分析的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107例窒息新生儿及对照组30例无窒息缺氧史的新生儿的动脉血气.结果 窒息组新生儿血pH降低、PaCO2升高、PaO2降低,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且重度窒息组更明显.结论 检测窒息新生儿动脉血气分析可协助临床进一步判断窒息的程度及指导复苏时、复苏后的进一步治疗.

    作者:孙东明;李少华;杨小巍;马永坤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手掌采血与手指采血在快速血糖测试中的应用

    目的 比较手掌采血与手指采血在快速血糖测试中手掌毛细血管血糖(CGH)与指尖毛细血管血糖(CGF)结果的差异.方法 选取300例糖尿病患者同时用强生稳豪血糖仪测定CGF和CGH(包括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结果 不同浓度血糖CGH和CGF的空腹和餐后2h血糖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掌采血与手指采血测定毛细血管血糖无明显差异.

    作者:曾维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脑出血患者应激性溃疡的预防与护理

    目的 完善预防和护理措施,减少脑出血患者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及提高治愈率.方法 收集我院神经外科2007年3月-2009年4月脑出血患者142例,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效果.结果 观察组并发应激性溃疡20例,对照组为2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7,P<0.05);两组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病情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1,P<0.05).结论 对脑出血应激性溃疡的患者仔细观察,早期完善预防和护理措施,有针对性地实施护理对策,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地发生和提高治愈率.

    作者:卢艳萍;巫淑芬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加强县级医院高级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特别是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医疗机构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三项改革政策的出台,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医院如何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不仅仅取决于医院医疗设备的优劣、服务质量和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重要的是取决于医院人才水平的高低和医院综合实力的竞争能力[1].如何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引进人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尤其是高级人才队伍建设,是医院所面临的迫切问题,也是制约医院发展的瓶颈.现就县级医院高级人才队伍建设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作者:苏启睿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认识与论治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胃黏膜局部性或广泛性的固有腺体萎缩,数量减少,黏膜层变薄,黏膜肌层变厚的疾病.根据发病部位的不同,将发生病变在胃体部的称为A型萎缩性胃炎,病变在胃窦部的称为B型萎缩性胃炎、胃体、胃窦部皆有萎缩者则为AB型萎缩性胃炎.CAG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芬兰对一组16岁的健康人进行观察,发现其中患CAG者,在16~30岁组仅占9%,在51~65岁组则高达53%.年龄每增加10岁平均递增率为14%.

    作者:苏海东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病理分析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以下简称DFSP)是一种生长缓慢的结节或息肉样间叶性肿瘤,多见于真皮,通常认为是表浅的低度恶性肿瘤.此瘤好发于中青年,男性多于女性.可发生于任何部位的皮肤,但以躯干和四肢的近端常见.因瘤组织广泛浸润至皮下脂肪组织,故手术不易切除干净,而具有较高的局部复发率,但一般很少发生远处转移.

    作者:邱宝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15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5例单纯性使用硫酸镁进行治疗,观察组75例使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和妊娠结局.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能有效地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和剖宫产率的发生,应当予以临床推广.

    作者:蔡树林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护士安全使用高危药品的思考

    高危药品使用不当极易发生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2009年卫生部发布医院药事管理检查标准中提到了高危药品管理,高危药品的用药安全受到医务人员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保证临床护理安全使用高危药品,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成了护理管理者越来越重视的问题.笔者参阅相关文献资料,结合基础医院临床实践,对高危药品的概念、目录,护士在高危药品使用安全中的作用;护士在使用高危药品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应对措施进行了探讨与思考,希望对基层医院提高高危药品用药安全有所借鉴.

    作者:吴晓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艾司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与安全性对比观察

    目的 对比分析艾司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探讨老年抑郁症的合理治疗方法.方法 将确诊为抑郁症的104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和氟西汀组,每组各52例,分别进行2个月的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2、4、8周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两种药物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 艾司西酞普兰组的总有效率为92.16%,氟西汀组的总有效率为82.1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司西酞普兰组和氟西汀组的患者在治疗2周后的HAMD和HAM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艾司西酞普兰组明显低于氟西汀组;而且艾司西酞普兰组治疗4、6周后HAMD评分也明显低于氟西汀组;氟西汀组出现乏力、便秘、恶心比例明显高于艾司西酞普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较氟西汀更适合于老年期抑郁的治疗,抑郁和焦虑症状评分改善的时间更早,且安全性更好,可作为治疗老年抑郁症的首选药物.

    作者:徐彩霞;吴穗玲;邓文;李美银;李少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护理心理学运用于烧伤患者的研究

    护理心理学是医学心理学的分支,是护理学与心理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护理心理学研究护患心理活动规律,即研究在护理过程中护患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心理特征相互影响及其规律,护理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探索患者的心理规律,根据不同年龄、性别、籍贯、民族、文化、职业和经历不同的心理差异,来运用佳的护理措施影响患者的心理活动,从而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随着医学不断发展,医学模式简单陈腐的生物学模式向生物社会的心理学模式方向转化,人不仅是生物人,而且是社会中的人,人的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生态因素,生活方式将影响人的健康,烧伤患者心理护理成为护理心理学需解的问题之一[1].

    作者:兰先春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托拉塞米联合甘露醇治疗出血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托拉塞米联合甘露醇治疗出血性脑梗死后脑水肿的疗效.方法 将我科2010年4月-2011年4月住院的出血性脑梗死12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交替应用托拉塞米与20%甘露醇.对照组单用20%甘露醇.1周后观察两组疗效及血清BUN、Cr变化.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总体疗效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BUN、Cr无明显变化,而对照组血清BUN、Cr明显升高.结论 小剂量甘露醇与托拉塞米交替应用和大剂量甘露醇同样能达到快速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的治疗效果,而小剂量甘露醇与托拉塞米交替应用对肾功能的损害明显减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姝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胆总管结石内镜治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 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及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术(EST)成为胆总管结石内镜治疗基本技术,对其精心配合及护理,有效地预防术后胰腺炎的发生.方法 对4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行内镜治疗,通过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观察与护理.结果 经ERCP术后造影证实胆总管结石全部取出,无严重并发症.术后当日腹痛、发热明显好转,1~2周黄疸、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基本消失,肝功能逐渐正常.结论 熟练的护理配合技术和术前、术后的精心护理,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杨梅展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曲安奈德联合氢化可的松治疗外阴鳞状上皮增生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曲安奈德联合氢化可的松治疗外阴鳞状上皮增生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以来我科门诊外阴鳞状上皮增生的20例患者,采用曲安奈德联合氢化可的松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20例瘙痒症状均有明显缓解或消失,其中16例外阴皮肤明显改善,另外4例皮肤改善不明显,仅瘙痒症状缓解或消失.结论 曲安奈德联合氢化可的松治疗外阴鳞状上皮增生疗效较好.

    作者:孟祥娜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检测的意义研究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与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80例患者和60例正常对照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它的浓度与血管病变支数成正相关.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与D-二聚体密切相关.

    作者:张晓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改良动脉冲洗法的应用分析

    目的 研究动脉内测压的维持方法,探讨减少人力损耗,保持动脉管道的通畅,减少患者感染的方法.方法 我院2009年2月-2011年12月对300例心脏术后患者采用传统动脉冲洗法和改良动脉冲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感染率及护士和患者接受度.结果 试验组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及感染率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士及患者接受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改良动脉冲洗法-微量泵持续泵入肝素液能减少人力损耗,保持动脉管道的通畅,剂量准确,管道密闭,减少患者感染的发生.

    作者:李延萍;肖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08年6月-2010年6月所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方面差异不大;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方案的患者手术出血量、肛门排气、伤口愈合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情况明显好于采取开腹手术方案的患者;在手术后妊娠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妊娠率分别为63.68%及42.22%.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方案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效果十分显著,具有极大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梁云娥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