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门诊缺血性脑卒中登记分析

戚春波

关键词:门诊登记, 脑卒中, 缺血性, 痴呆, 血管性
摘要:目的 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门诊登记情况及资料进行分析与探究.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0年9月-2011年9月在该院门诊确诊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对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患者脑卒中后痴呆的发生率、缺血性卒中后发生痴呆的危险因素及改良分型等进行分析.结果 经门诊确诊和统计,共确诊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9例;脑卒中后发生痴呆19例(27.54%);缺血性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主要为既往所患的高血压或糖尿病等方面的因素;改良分型情况为:经过K-TOAST分型之中比例高的亚型为动脉粥样硬化型,然后是小动脉疾病、原因不明型、心源性栓塞型及其他病因型.结论 通过对门诊缺血性脑卒中的登记,可准确地将缺血性卒中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的结果对其加以临床诊断.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泌尿外科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寿命不断延长,我国已步入了老年化社会[1].由于老年泌尿外科手术患者常合并有一些内科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胃肠道疾病等,加上泌尿外科患者常有多根管道,对老年患者的护理存在诸多的护理安全隐患.现将如何做好老年泌尿外科手术患者的安全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何义清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多磺酸黏多糖乳膏治疗产后会阴切口水肿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多磺酸黏多糖乳膏(喜疗妥)治疗产后会阴切口水肿的效果.方法 将136例产后会阴切口水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8例.治疗组给予喜疗妥软膏治疗;对照组给予25%硫酸镁溶液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高于对照组的8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喜疗妥治疗产后会阴切口水肿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何清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不同药物在带状疱疹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观察

    目的 比较膦甲酸钠注射液(可耐)与更昔洛韦在带状疱疹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46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成A组和B组,每组23例.A组给予可耐治疗,B组给予更昔洛韦治疗,同时2组应用维生素B1、炉甘石洗剂等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止痛、止疱、结痂、治愈时间和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5.65%高于B组有效率的73.9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止痛时间、止疱时间、结痂时间、治愈时间均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后遗神经痛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可耐治疗带状疱疹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不良反应较少,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多守元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探讨

    重症监护室(ICU)是集中危重症患者病情监测和治疗的单位,也是医院易感人群和感染因素集中的场所,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区域[1].笔者分析ICU医院感染因素并提出护理对策,现总结如下.1 感染因素

    作者:张玉芬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护理绩效考核实施体会

    如何充分调动并发挥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确保管理目标的实现,是管理者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为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护理人员的收入更加合理,按劳分配,我科2011年6月开始实施科内绩效考核,现报道如下.

    作者:宋丽君;张翠兰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异位妊娠休克急救护理方案与患者结局探讨

    近几年来,随着宫内放置节育器、药物流产、人工流产、引产及辅助生育技术的大量开展,使得异位妊娠的发病率增加.异位妊娠起病急、病情发展快,若不及时诊断、积极抢救治疗,患者大量失血会引起休克,甚至危及生命[1].我院于2009年1月-2011年9月成功抢救治疗异位妊娠休克患者62例,现对其急救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黄廷梅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115例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将PCOS患者11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57例.2组均给予促排卵、改善激素水平、手术等治疗,治疗组并配合膈下逐瘀汤中药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9%高于对照组的7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促排卵、调节激素水平、手术等配合膈下逐瘀汤治疗PCOS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熊小林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基层医院开展临床药学工作难点及应对措施

    探讨基层医院在开展临床药学工作中的难点,并提出相应的对策.通过合理配置临床药剂师、提高药剂师的业务素质、建立健全临床药学研究的保障体制,会使我国基层医院的临床药学研究带来更好也发展.

    作者:陈秀红;陈浩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护理差错事故相关因素及防范对策

    护理差错事故是关系患者疾苦和生命安危的大事,要求护理人员在提供一流技术与服务的同时,应大限度的降低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率,确保护理安全.因此,防范胜于事后救治,胜于对过错护士和医疗机构的处理.1 护理差错事故正确评估护理差错事故分为偶发护理差错和意外护理差错事故两种.

    作者:鲁敏霞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小鼠黑素瘤细胞培养上清对同型小鼠淋巴细胞转铁蛋白受体CD71的抑制作用分析

    目的 通过检测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F10)培养上清对同型小鼠淋巴细胞活化分子CD71表达的抑制,探讨黑素瘤细胞抑制淋巴细胞活化、介导肿瘤细胞免疫逃逸的机制.方法 用B16F10培养上清培养同型小鼠脾淋巴细胞(上清组),经植物血凝素活化,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转铁蛋白受体CD71表达水平,用RPMI 1640完全培养液代替B16F10培养上清作为对照组.结果 上清组培养上清培养的淋巴细胞CD71表达率为(55.41±3.70)%低于对照组的(60.92±2.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16F10培养上清对淋巴细胞表达CD71具有抑制作用,可抑制淋巴细胞活化,成为免疫逃逸机制之一.

    作者:赵红侠;蒋苗苗;孙立新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是由各种原因的初始心肌损伤,引起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终导致心室泵血功能低下.其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运动耐量下降及体液潴留造成的肺淤血和外周水肿[1],给患者生理和心理健康都造成巨大影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针对性地做好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将能提高其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赵肖果;常慧丽;赵素霞;解晓彦;刘素霞;房黎明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常见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主要发生于手术术中和术后.发病有三大因素[1]:静脉血流滞缓、静脉壁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至今仍为各国学者所公认.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主要表现为下肢疼痛、肿胀、浅表静脉扩张、皮肤温度增高等,重者可发生血栓脱落进入肺部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肺栓塞.

    作者:张世淑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干预探讨

    目的 了解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态,探讨其相关因素,为更好地进行心理护理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12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状态调查.结果 糖尿病患者均存在不同的心理问题,对疾病的治疗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以焦虑与抑郁和过高的期待心理占有较大的比重.结论 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做好护理的前提,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采取及时相应的心理护理的行为干预,能提高对疾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肖冬梅;张小群;杨锐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消化道间质瘤的CT表现及诊断

    目的 探讨消化道间质瘤(GIST)患者的CT表现及特点.方法 对18例手术后病理证实的GIST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例患者间质瘤发生于食管2例,胃6例,十二指肠2例,空肠5例,回肠3例;肿瘤向腔内生长6例,向腔外生长9例,腔内外生长3例;平扫肿瘤密度均匀6例,密度不均匀12例(其中内见液化坏死区伴或不伴有出血者10例、内见钙化者2例);增强扫描肿瘤显著强化,其中均匀强化5例、不均匀强化13例(液化坏死区无明显强化),6例肿瘤静脉期强化程度普遍强于动脉期强化程度.结论 GIST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点,提高认识可减少误诊.

    作者:谢荣泽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如何做好与老年患者的沟通

    沟通是人与人感情交流的一种方式,随着护理模式的改变,现代护理不像以往只着眼于患者疾病的需要,而更在乎患者的心理状况.良好的沟通能让护士更好地了解患者的身心需要,是进行护理程序的基础,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前提[1].而近年随着我国人口老年化的加快,老年患者逐渐增多,而老年人的沟通与普通人群相比具有其特殊性[1].

    作者:谭宇荣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胫骨髁骨折100例治疗分析

    胫骨髁部为海绵状骨所构成,承受重力集中,又是外伤的常发部位,易骨折,约占各种骨折的4%.骨折常影响胫骨平台关节面,可合并半月板、交叉韧带、侧副韧带损伤,易于造成不良后果,如关节疼痛、僵硬、不稳定、畸形和后期的创伤性膝关节炎.我院自2000年1月-2010年12月共收治胫骨髁骨折患者10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强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腹盆腔脓肿经中心静脉导管介入引流的治疗效果观察

    腹腔脓肿和盆腔脓肿是外科手术、炎症和外伤等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尤其好发于年龄较大、体质较差或合并其他脏器疾病的患者.我院自2003年5月-2011年9月收治应用超声或CT介入引导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及冲洗微创治疗腹盆腔脓肿患者46例,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新;宣之东;祝志;李学峰;刘汝海;雷豹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血清酶在贫血性疾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观察血清乳酸脱氢酶(LDH)、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在再生障碍性贫血(AA)、缺铁性贫血(IDA)、巨幼细胞贫血(MA)、溶血性贫血(H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中的活性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将155例贫血性疾病患者根据所患疾病的不同分为AA组29例、IDA组38例、MA组29例、HA组32例及MDS组27例.另选取正常健康人30例作为对照组.使用美国贝克曼LX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A、IDA、MA、HA、MDS、对照组中的LDH、ALT、AST、ALP等酶的活性度.结果 MA、HA、MDS组中LD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A组LD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ALT、AST、AL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酶检测简便、易行,患者接受程度高,在临床工作中,对于贫血性疾病的鉴别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贾晓辉;吴景梅;尹婉宜;孙士斌;罗建民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循证护理模式在呼吸科应用中的综合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循证护理模式在呼吸科应用中的综合效果.方法 将160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非特异性生命质量(SF36)量表中的躯体功能、角色受限(躯体角色受限和情绪角色受限)、社交功能、心理健康、活力、躯体疼痛、健康认知、健康变化各项评分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循证护理模式能提高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夏冬梅;曾孝琼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胰岛素不同给药方式控制危重症应激性高血糖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胰岛素不同给药方式对危重症应激性高血糖控制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治疗的危重症应激性高血糖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2例行静脉泵连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控制血糖,对照组48例予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治疗.比较2组血糖控制情况.结果 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为(2.3±0.8)d短于对照组的(4.8±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为5.8%低于对照组的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空腹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量泵控制血糖安全、稳定,疗效迅速,低血糖发生率低,适合不同个体的生理需要,是控制应激性高血糖较好的方法.

    作者:王健;邸墅;王晓晖;张晓娟;师华华;常伟伟 刊期: 2012年第1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