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礼弢
目的 分析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途径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0例要求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终止妊娠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各40例.A组给予米索前列醇阴道放置,B组给予米索前列醇口服,C组未给予米索前列醇.观察3组镇痛效果、宫颈松弛度、手术时间、出血量等.结果 3组镇痛效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宫颈软化总有效率高于B、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B、C组,A、B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阴道放置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能充分改善宫颈松弛度,有效避免了手术副损伤,减少术中出血量,不良反应轻微,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董智力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法舒地尔联合川芎嗪注射液辅治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80例确诊为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甘露醇、阿司匹林、川芎嗪注射液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以法舒地尔治疗.2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法舒地尔联合川芎嗪注射液辅治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明显,安全性高.
作者:程爱花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评价瑞舒伐他汀辅治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疗效及其对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86例U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及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瑞舒伐他汀10mg口服,每晚1次.2个月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并观察用药前后血脂、hs-CRP和Hcy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7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TC、TG、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HDL-C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变化更为明显(P<0.01或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hs-CRP水平明显下降(P<0.01),而Hcy水平仅治疗组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治疗组hs-CRP和Hcy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瑞舒伐他汀可提高UA的疗效,能降低血中hs-CRP和Hcy水平,从而降低UA及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
作者:庹田 刊期: 2012年第13期
如何充分调动并发挥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确保管理目标的实现,是管理者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为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护理人员的收入更加合理,按劳分配,我科2011年6月开始实施科内绩效考核,现报道如下.
作者:宋丽君;张翠兰 刊期: 2012年第13期
早期复极综合征(ERS)是一种正常变异的心电图表现,绝大多数的ERS临床表现为良性,但目前除健康人群外,竞技性运动员及肥厚型心肌病、前降支肌桥、脊髓损伤等患者均可出现早期复极变异的心电图表现,打破了早期复极变异仅出现在健康正常人群中的传统观念,临床应注意加以鉴别.现就我院近年来57例ERS患者的临床资料加以分析.
作者:马红 刊期: 2012年第13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终止早孕的方法很多,有单纯的人工流产、药物流产、可视人工流产、无痛人工流产、微创无痛可视人工流产等.流产是妇产科一种常见手术,如何减轻患者的负担、痛苦和风险,值得妇产科医师不断探索.随着避孕失败的不断增加,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联合使用的药物流产逐渐被人们接受.其优势是痛苦小,但出血时间长,不全流产率高.
作者:史晓红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普外科急腹症诊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急腹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剖腹探查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诊断治疗.观察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中确诊率.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中确诊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普外科急腹症诊治中应用腹腔镜,可缩短手术及住院时间、提高确诊率,出血量少,能明显改善手术效果.
作者:黎伟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循证护理模式在呼吸科应用中的综合效果.方法 将160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非特异性生命质量(SF36)量表中的躯体功能、角色受限(躯体角色受限和情绪角色受限)、社交功能、心理健康、活力、躯体疼痛、健康认知、健康变化各项评分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循证护理模式能提高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夏冬梅;曾孝琼 刊期: 2012年第13期
重症监护室(ICU)是集中危重症患者病情监测和治疗的单位,也是医院易感人群和感染因素集中的场所,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区域[1].笔者分析ICU医院感染因素并提出护理对策,现总结如下.1 感染因素
作者:张玉芬 刊期: 2012年第13期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上一种非常常见的骨折,约占整个前臂骨折的75%;主要发生在2个年龄段,即6~10岁和40~69岁.儿童桡骨远端骨折多为青枝骨折,易复位,石膏外固定可达临床愈合;老年人的骨质疏松,轻微外伤就可造成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无论以哪种方式进行固定均难以维持其足够的稳定性.对老年人来说,更重要的是满足患者日常生活对患肢的功能要求并尊重患者的主观要求,而非仅着重于解剖复位和过度的功能恢复.
作者:刘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中药鼻饲辅治急性胰腺炎肠道紊乱的疗效观察.方法 将11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非手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大承气汤鼻饲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9%高于对照组的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承气汤鼻饲治疗急性胰腺炎,在促进胃肠运动、抗菌、抗内毒素、调节细胞因子分泌、保护组织器官功能、调节机体免疫等方面均有重要的药理作用.
作者:袁建源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3种儿童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ITP)治疗方案的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25例初诊住院AITP患儿的临床资料,依据3种不同治疗方案分为3组(A组19例予口服波尼松治疗;B组49例予波尼松+丙种球蛋白治疗;C组57例予地塞米松+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3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血小板变化情况.结果 3组均在治疗后1~3d内控制出血症状,无新增出血现象;3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d、7d血小板计数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3种方法治疗儿童AITP均有较好疗效.
作者:刘德新;廖宁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滑膜炎颗粒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膝关节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给予滑膜炎颗粒治疗,对照组予曲安奈德等药物局部穴位注射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的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滑膜炎颗粒可促进关节积液的吸收,消除关节肿痛,修复受损的滑膜,减轻疼痛,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能有效治疗膝关节滑膜炎,对于临床应用具有明显的指导意义.
作者:李永刚;李栗;刘芳;张英;白东学 刊期: 2012年第13期
一个大型的临床实验室每天产生着大量的医学检验数据,这些数据成为组成医院的医疗与行政两大类信息的数据源,如何利用现代化工具准确、及时、动态地提供这些信息给相应的医疗及管理层,已成为医院计算机应用的一个重要课题.实验室自动化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早期开始发展,如今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作者:王智 刊期: 2012年第13期
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是由各种原因的初始心肌损伤,引起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终导致心室泵血功能低下.其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运动耐量下降及体液潴留造成的肺淤血和外周水肿[1],给患者生理和心理健康都造成巨大影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针对性地做好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将能提高其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赵肖果;常慧丽;赵素霞;解晓彦;刘素霞;房黎明 刊期: 2012年第13期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指通过实验室的检测手段,对每位新生儿进行某些危害严重的先天性遗传性疾病的筛选,从而使患儿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防止残疾儿发生,以达到优生优育、提高我国人口质量的目的.患有某些先天遗传性疾病的孩子出生时和正常孩子一样,无明显的特异症状,往往不易被早期发现,而随年龄的增长就会逐渐出现智能发育和体格发育的落后,终成为残疾儿,不仅使孩子和家庭终身受累,也成为社会的沉重负担.
作者:张国秀 刊期: 2012年第13期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体制的改革及传统医疗费用报销模式的改变,社会各方面对医疗费用的关注程度明显加大.单病种收费已逐渐成为今后医疗费用改革的主要方向.若想制定科学、合理的单病种收费模式,首先必须明确各种费用在医院内的具体流向,从而对每部分费用进行控制,达到降低费用的目的.选取我院心血管外科手术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术,单纯瓣膜,联合瓣膜及先天性心脏病4个病种,共38份具有代表性的病例,对其收费明细情况进行数据分析.通过分析明确费用流向,为单病种付费工作的推动与实施提供有力数据.
作者:刘晶星;贺丹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对比中青年人和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方法 将118例AMI患者分为中青年组(<45岁)26例和老年组(≥45岁)92例,对2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组男性发病率均高于女性(P<0.05或P<0.01),且老年组女性患病率显著增加(P<0.05).中青年组吸烟、酗酒、家族史、肥胖及精神压力为发病主要危险因素的比例显著高于老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青年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值低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三酰甘油(TG)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年龄组AMI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有不同的特点,既要对多种危险因素进行综合干预,亦应有针对性的进行.
作者:陆相省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足月妊娠低位水囊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380例足月妊娠住院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200例和对照组180例.观察组采用低位水囊引产;对照组采用缩宫素引产.比较2组宫缩情况、引产成功率及剖宫产率.结果 观察组引产成功率为88.0%高于对照组的53.3%,剖宫产率为6.0%低于对照组的1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位水囊引产简单、安全、有效,缩短了产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轩凤霞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比较膦甲酸钠注射液(可耐)与更昔洛韦在带状疱疹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46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成A组和B组,每组23例.A组给予可耐治疗,B组给予更昔洛韦治疗,同时2组应用维生素B1、炉甘石洗剂等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止痛、止疱、结痂、治愈时间和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5.65%高于B组有效率的73.9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止痛时间、止疱时间、结痂时间、治愈时间均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后遗神经痛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可耐治疗带状疱疹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不良反应较少,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多守元 刊期: 2012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