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建源
目的 观察多磺酸黏多糖乳膏(喜疗妥)治疗产后会阴切口水肿的效果.方法 将136例产后会阴切口水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8例.治疗组给予喜疗妥软膏治疗;对照组给予25%硫酸镁溶液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高于对照组的8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喜疗妥治疗产后会阴切口水肿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何清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蒙脱石散(思密达)联合黄连素灌肠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9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观察组给予思密达联合黄连素灌肠治疗,对照组给予思密达联合黄连素口服治疗,3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止泻时间.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止泻时间为(1.35±0.15)d短于对照组的(2.45±0.2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思密达联合黄连素灌肠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敏 刊期: 2012年第13期
沟通是人与人感情交流的一种方式,随着护理模式的改变,现代护理不像以往只着眼于患者疾病的需要,而更在乎患者的心理状况.良好的沟通能让护士更好地了解患者的身心需要,是进行护理程序的基础,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前提[1].而近年随着我国人口老年化的加快,老年患者逐渐增多,而老年人的沟通与普通人群相比具有其特殊性[1].
作者:谭宇荣 刊期: 2012年第13期
随着现代医学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命的价值、观念和尊重已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现代医学不仅强调专业技术性,医学模式从过去的治病发展到以患者为中心,对患者的心理、生理及社会行为的全方位治疗,以保证全面的健康状态.与之相适应的医学教育也从单一的专业教育发展成为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并行的教学模式,临床见习和实习是医学生从专业基础知识学习阶段进入临床实践阶段的重要转折,由学生向医师角色转变的开始.
作者:罗飞;张泽华;侯天勇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对泌尿外科内置双J管引流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泌尿外科内置双J管引流的180例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对临床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80例患者经随访复查输尿管均通畅,肾积水和肾功能均较手术前有明显改善.出现尿路感染5例(2.78%),出现血尿4例(2.22%),出现尿液反流8例(4.44%),出现双J管移位2例(1.11%).结论 对泌尿外科内置双J管引流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使患者积极配合护理指导,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杨孝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门诊登记情况及资料进行分析与探究.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0年9月-2011年9月在该院门诊确诊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对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患者脑卒中后痴呆的发生率、缺血性卒中后发生痴呆的危险因素及改良分型等进行分析.结果 经门诊确诊和统计,共确诊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9例;脑卒中后发生痴呆19例(27.54%);缺血性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主要为既往所患的高血压或糖尿病等方面的因素;改良分型情况为:经过K-TOAST分型之中比例高的亚型为动脉粥样硬化型,然后是小动脉疾病、原因不明型、心源性栓塞型及其他病因型.结论 通过对门诊缺血性脑卒中的登记,可准确地将缺血性卒中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的结果对其加以临床诊断.
作者:戚春波 刊期: 2012年第13期
高血压脑出血是急性脑血管病中致残率及病死率高的一种疾病[1].钻孔引流是外科治疗方法之一.一般出血后6h即形成血凝块,单纯引流不易引出,注射尿激酶可使血肿由固态变为液态,使血肿引流充分,以减轻血肿对脑组织的压迫,降低颅内压,提高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从而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
作者:韦海楼 刊期: 2012年第13期
自1978年全国第一次残疾人抽样调查以来,近40年间人民生活水平、医疗服务状况、社会保障体系等多方面发生了巨大的改观,残疾人事业也有了显著的发展,现阶段残疾人的构成比、致残原因、生活状况、康复需求等各个方面都有了新的变化[1].本文对近年来国内残疾人现状进行综述如下.
作者:陈柳红;刘萍 刊期: 2012年第13期
肱骨近端骨折临床比较常见,治疗方法较多.我院2005年1月-2009年12月应用肱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LPH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42例,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作者:滕建军 刊期: 2012年第13期
心理因素与健康息息相关,分娩虽是生理现象,但对于产妇却是一种持久而强烈的应激源.产妇精神心理因素能影响机体内部的平衡、适应力和健康.处于分娩时的初产妇心情特别复杂,不良的情绪可导致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使分娩不能按正常的机制进行,从而导致难产、手术产等[1].为减少或避免此类情况发生,应重视产妇的心理活动,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使产妇在佳的心理状态下顺利分娩.本文就初产妇临产时的心理状态及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清莉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9例稽留流产患者分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55例.治疗组给予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口服,根据判断情况给予清宫术;对照组给予己稀雌酚片口服后再行清宫术.观察2组流产情况、阴道流血量及手术时间.结果 治疗组流产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中阴道出血量为(40.11±7.84)ml少于对照组的(83.46±11.58)ml,手术时间为(3.84±1.12)min短于对照组的(7.69±2.97)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是一种安全有效、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潘红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膈肌起搏联合高频通气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8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8例和对照组10例.观察组给予膈肌起搏器联合高频喷射呼吸机治疗,对照组仅予高频喷射呼吸机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血气分析[pH值、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SpO2)及HCO3-],并观察其临床表现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PaO2升高,PaCO2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后pH值下降,PaO2和PaCO2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pH值、PaO2及PaCO2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膈肌起搏联合常规频通气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Ⅱ型呼吸衰竭效果显著,优于单独应用高频通气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万里;李彩云;孙万军;贾凤彬;苏秀霞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笔者采用彩色多普勒技术对膀胱肿瘤20例进行检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19例,其中移行上皮细胞癌13例,乳头状癌4例,鳞状上皮癌1例,结肠癌转移1例.19例膀胱肿瘤均检测到动脉血流和(或)静脉血流,3例仅测及静脉血流,动脉血流速度:Vs 11.0~58.0cm/s,Vd 4.5~29.0cm/s.搏动指数(PI) 0.77~253,阻力指数(RI) 0.51~1.02.
作者:冯秋立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评价子宫动脉阻断术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分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前结扎双侧子宫动脉(动脉阻断组)27例和直接腹腔镜下肌瘤切除(直接切除组)21例的临床资料,并对2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动脉阻断组手术时间短于直接切除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直接切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前先行双侧子宫动脉阻断再行肌瘤切除术,具有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等优点.
作者:江道龙;赵玲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消化道间质瘤(GIST)患者的CT表现及特点.方法 对18例手术后病理证实的GIST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例患者间质瘤发生于食管2例,胃6例,十二指肠2例,空肠5例,回肠3例;肿瘤向腔内生长6例,向腔外生长9例,腔内外生长3例;平扫肿瘤密度均匀6例,密度不均匀12例(其中内见液化坏死区伴或不伴有出血者10例、内见钙化者2例);增强扫描肿瘤显著强化,其中均匀强化5例、不均匀强化13例(液化坏死区无明显强化),6例肿瘤静脉期强化程度普遍强于动脉期强化程度.结论 GIST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点,提高认识可减少误诊.
作者:谢荣泽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评价瑞舒伐他汀辅治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疗效及其对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86例U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及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瑞舒伐他汀10mg口服,每晚1次.2个月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并观察用药前后血脂、hs-CRP和Hcy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7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TC、TG、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HDL-C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变化更为明显(P<0.01或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hs-CRP水平明显下降(P<0.01),而Hcy水平仅治疗组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治疗组hs-CRP和Hcy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瑞舒伐他汀可提高UA的疗效,能降低血中hs-CRP和Hcy水平,从而降低UA及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
作者:庹田 刊期: 2012年第13期
探讨基层医院在开展临床药学工作中的难点,并提出相应的对策.通过合理配置临床药剂师、提高药剂师的业务素质、建立健全临床药学研究的保障体制,会使我国基层医院的临床药学研究带来更好也发展.
作者:陈秀红;陈浩 刊期: 2012年第13期
晚期肺癌患者伴随着呼吸功能的逐渐减退,饱尝病痛的折磨,常出现焦虑、恐惧、易怒、失眠、自杀倾向等心理反应.我院对56例肺癌晚期患者采取相应的心理疏导、大限度的满足患者的需要、实施自控镇痛术(PCA)、帮助患者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等措施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敏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比较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例尺桡骨双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固定术,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比较2组治愈率、治愈时间、愈合时间、并发症及预后.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治愈时间、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解剖复位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功能复位.结论 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尺桡骨双骨骨折的疗效优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董大勇 刊期: 2012年第13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因冠状动脉急性血栓形成,而引起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所致,是冠心病死亡的主要原因.溶栓治疗是近年来治疗AMI的主要方法之一,溶栓治疗时间越早,梗死范围越小,病死率也越低.现对我科88例溶栓治疗的AMI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宋克玲 刊期: 2012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