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论病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陈琳

关键词:病案管理, 问题, 对策
摘要: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病案管理在医院生存和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作为病案信息技术专业人员,针对病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应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采取一些适宜的解决方法来提高病案管理水平,实现对医、教、研、防的科学支持,为各类使用病案信息的人员提供全面优质的服务,逐步实现与世界接轨.现就病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在卵巢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卵巢是肿瘤高发器官,而卵巢癌是引起妇女死亡的常见恶性肿瘤,5年生存率仍徘徊在30%左右.超声检查能较直观地反映出肿瘤的形态、大小及内部物理性状,对生理性、病理性及良性、恶性的卵巢肿瘤都可进行大体估测 .B型超声具有动态成像、简便易行、患者易于接受、价格低廉等优点,因此成为临床常用的检查手段.

    作者:樊金莲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胫骨髁骨折100例治疗分析

    胫骨髁部为海绵状骨所构成,承受重力集中,又是外伤的常发部位,易骨折,约占各种骨折的4%.骨折常影响胫骨平台关节面,可合并半月板、交叉韧带、侧副韧带损伤,易于造成不良后果,如关节疼痛、僵硬、不稳定、畸形和后期的创伤性膝关节炎.我院自2000年1月-2010年12月共收治胫骨髁骨折患者10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强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24h内产妇阴道流血超过500ml,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和产妇四大死亡原因之首[1].主要由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损伤、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等原因导致,易并发失血性休克、产后贫血、产褥感染等并发症.2008年3月-2011年3月我科收治产后出血产妇57例,经积极预防和精心护理,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向锋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不同药物在带状疱疹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观察

    目的 比较膦甲酸钠注射液(可耐)与更昔洛韦在带状疱疹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46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成A组和B组,每组23例.A组给予可耐治疗,B组给予更昔洛韦治疗,同时2组应用维生素B1、炉甘石洗剂等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止痛、止疱、结痂、治愈时间和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5.65%高于B组有效率的73.9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止痛时间、止疱时间、结痂时间、治愈时间均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后遗神经痛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可耐治疗带状疱疹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不良反应较少,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多守元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心胸乳腺外科老年患者便秘的护理干预

    便秘指排便次数减少,每2~3天或更长时间1次,无规律性,粪便干硬,常伴有排便困难.资料表明,老年人肠蠕动功能降低,即使每日排便,其肠管内粪便仍有滞留,肠管内毒素易被吸收.因而可引起体温升高;而长期便秘者不仅可出现腹胀不适,还可出现食欲不振、心烦失眠、头昏等症状;诱发加重痔疮、肛裂、脱肛、前列腺肥大等疾患,甚至可诱发心肌梗死、脑卒中[1].

    作者:古翠云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系统性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2009年8月-2010年8月收治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5例作为观察组,另将2008年4月-2009年4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5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观察2组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用药依从性及出血次数.结果 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患者满意度及用药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出血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消除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诱发因素、减少出血次数和并发症,并提高抢救成功率、用药依从性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卜令梅;郭秀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伐昔洛韦联合左旋咪唑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4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伐昔洛韦(明竹欣)联合左旋咪唑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GH)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G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明竹欣联合左旋咪唑治疗,对照组单用明竹欣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明竹欣联合左旋咪唑治疗复发性GH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毅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基层医院开展临床药学工作难点及应对措施

    探讨基层医院在开展临床药学工作中的难点,并提出相应的对策.通过合理配置临床药剂师、提高药剂师的业务素质、建立健全临床药学研究的保障体制,会使我国基层医院的临床药学研究带来更好也发展.

    作者:陈秀红;陈浩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115例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将PCOS患者11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57例.2组均给予促排卵、改善激素水平、手术等治疗,治疗组并配合膈下逐瘀汤中药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9%高于对照组的7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促排卵、调节激素水平、手术等配合膈下逐瘀汤治疗PCOS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熊小林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自拟红花蛇舌草汤内服外敷治疗痤疮148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自拟红花蛇舌草汤内服外敷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48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4例.治疗组采用自拟红花蛇舌草汤内服外敷治疗,对照组予西药维胺酯胶囊口服.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6%高于对照组的8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红花蛇舌草汤内服外敷治疗痤疮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谢明亮;王位萍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小鼠黑素瘤细胞培养上清对同型小鼠淋巴细胞转铁蛋白受体CD71的抑制作用分析

    目的 通过检测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F10)培养上清对同型小鼠淋巴细胞活化分子CD71表达的抑制,探讨黑素瘤细胞抑制淋巴细胞活化、介导肿瘤细胞免疫逃逸的机制.方法 用B16F10培养上清培养同型小鼠脾淋巴细胞(上清组),经植物血凝素活化,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转铁蛋白受体CD71表达水平,用RPMI 1640完全培养液代替B16F10培养上清作为对照组.结果 上清组培养上清培养的淋巴细胞CD71表达率为(55.41±3.70)%低于对照组的(60.92±2.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16F10培养上清对淋巴细胞表达CD71具有抑制作用,可抑制淋巴细胞活化,成为免疫逃逸机制之一.

    作者:赵红侠;蒋苗苗;孙立新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肺癌晚期疼痛护理及心理分析

    晚期肺癌患者伴随着呼吸功能的逐渐减退,饱尝病痛的折磨,常出现焦虑、恐惧、易怒、失眠、自杀倾向等心理反应.我院对56例肺癌晚期患者采取相应的心理疏导、大限度的满足患者的需要、实施自控镇痛术(PCA)、帮助患者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等措施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敏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脑外伤并发低钠血症24例临床观察

    脑外伤后易并发低钠血症,一方面是因脑外伤的患者多由应激反应引起垂体前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增多,导致钠盐排泄不畅;另一方面脑外伤后应用脱水剂进行治疗的同时也会引起低钠[1].积极对症和补液治疗非常关键.本文对我科2008年1月-2011年8月收治的脑外伤并发低钠血症患者24例进行临床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宋克凤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硫酸镁联合正天丸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硫酸镁联合正天丸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3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氟桂利嗪联合硫酸镁治疗,试验组给予硫酸镁联合正天丸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酸镁联合正天丸治疗偏头痛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赖永坚;陈汝杰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合理用药探讨

    合理用药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药物不良反应、节约医疗卫生资源、减轻患者及社会负担的重要举措.影响合理用药的因素很多,关键因素在于落实国家药物政策、规范医疗行为、加强药学服务等.坚持管理与技术同等重要、职工和患者都是上帝、效益和质量都是生命的医院管理新理念[1].

    作者:林小凤;林汉华;李静玲;陈幸谊;何博雯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医源性输尿管损伤一期修复2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医源性输尿管损伤一期修复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20例医源性输尿管损伤一期修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患者中,术中及时发现修复8例,修复方式:单纯留置双J管2例,行输尿管端-端吻合1例,输尿管黏膜剥脱复位并内置双J管3例,即时行自体肾移植1例,阑尾代输尿管1例;术后72h内发现并修复11例,修复方式:输尿管膀胱再植术5例(其中2例为双侧),膀胱管状瓣输尿管成形术4例,输尿管端-端吻合术2例,以上19例均一次修复成功,成功率为95%.超过72h后发现1例,行输尿管腹壁造瘘,6个月后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后成功.结论 输尿管损伤后处理较为复杂,不同部位、不同形式的损伤其治疗方法不同;在损伤72h内可行一期修复,成功率高,超过72h应行输尿管腹壁造瘘,待二期手术修复.

    作者:喻德康;李凤鸣;张邦林;韦超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LEEP刀在宫颈糜烂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LEEP刀在宫颈糜烂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椐治疗方式的不同将246例宫颈糜烂患者分为LEEP刀组126例和微波治疗组120例.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阴道流液时间.结果 LEEP刀组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EEP刀组手术时间及阴道流液时间均短于微波治疗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微波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EP刀治疗宫颈糜烂手术操作简便、有效,手术时间短、痛苦小、安全,并发症少,能达到治疗和诊断的目的,且对生育无明显影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杜文霞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消化道间质瘤的CT表现及诊断

    目的 探讨消化道间质瘤(GIST)患者的CT表现及特点.方法 对18例手术后病理证实的GIST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例患者间质瘤发生于食管2例,胃6例,十二指肠2例,空肠5例,回肠3例;肿瘤向腔内生长6例,向腔外生长9例,腔内外生长3例;平扫肿瘤密度均匀6例,密度不均匀12例(其中内见液化坏死区伴或不伴有出血者10例、内见钙化者2例);增强扫描肿瘤显著强化,其中均匀强化5例、不均匀强化13例(液化坏死区无明显强化),6例肿瘤静脉期强化程度普遍强于动脉期强化程度.结论 GIST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点,提高认识可减少误诊.

    作者:谢荣泽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治疗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因冠状动脉急性血栓形成,而引起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所致,是冠心病死亡的主要原因.溶栓治疗是近年来治疗AMI的主要方法之一,溶栓治疗时间越早,梗死范围越小,病死率也越低.现对我科88例溶栓治疗的AMI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宋克玲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血清多种元素及一氧化氮、促红细胞生成素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变化研究

    目的 探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血清多种元素及一氧化氮(NO)、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取36例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的36名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将2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2(IL-12)、NO、EPO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进行检测及比较.结果 观察组血清IL-6、IL-12、NO、CD3+、CD4+、CD4+/CD8+均低于对照组,CD8+、EPO高于对照组,且其波动幅度与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血清多种元素及NO、EPO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规律较为明显,可反映疾病的发展及转归.

    作者:徐丽华 刊期: 2012年第1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