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合理用药探讨

林小凤;林汉华;李静玲;陈幸谊;何博雯

关键词:合理用药, 药学服务, 防范措施
摘要:合理用药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药物不良反应、节约医疗卫生资源、减轻患者及社会负担的重要举措.影响合理用药的因素很多,关键因素在于落实国家药物政策、规范医疗行为、加强药学服务等.坚持管理与技术同等重要、职工和患者都是上帝、效益和质量都是生命的医院管理新理念[1].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抗衰老药物应用分析

    目前具有抗衰老作用的药物,有些是老药新用,如维生素类;有些则是近年来为其他医疗目的(例如抗高血压、降血脂、抗肿瘤等)而研制出来的新药.单纯用作抗衰老的药物目前还不多,常用的有吡拉西坦(脑复康).现将具有抗衰老作用的药物介绍如下.

    作者:万里;李彩云;苏秀霞;刘永峰;贾凤彬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如何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指通过实验室的检测手段,对每位新生儿进行某些危害严重的先天性遗传性疾病的筛选,从而使患儿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防止残疾儿发生,以达到优生优育、提高我国人口质量的目的.患有某些先天遗传性疾病的孩子出生时和正常孩子一样,无明显的特异症状,往往不易被早期发现,而随年龄的增长就会逐渐出现智能发育和体格发育的落后,终成为残疾儿,不仅使孩子和家庭终身受累,也成为社会的沉重负担.

    作者:张国秀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导丝胃管的临床应用及前景

    留置胃管是临床护理中的常规操作,在传统置入胃管的过程中,由于一次性胃管质地较软,易在口腔鼻咽部弯曲、盘旋,置管成功率较低,操作时间长,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许多学者也提出了侧卧位置管法、托下颌置管法等操作技巧[1].导丝胃管很好地解决了一次性胃管的可塑性、硬度、弹性和方向性问题,提高了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减少了反复置管对鼻黏膜的损伤和出血,操作简单,损伤小,减轻患者痛苦,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现对导丝胃管临床应用报道如下.

    作者:管苏萱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护理差错事故相关因素及防范对策

    护理差错事故是关系患者疾苦和生命安危的大事,要求护理人员在提供一流技术与服务的同时,应大限度的降低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率,确保护理安全.因此,防范胜于事后救治,胜于对过错护士和医疗机构的处理.1 护理差错事故正确评估护理差错事故分为偶发护理差错和意外护理差错事故两种.

    作者:鲁敏霞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系统性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2009年8月-2010年8月收治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5例作为观察组,另将2008年4月-2009年4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5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观察2组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用药依从性及出血次数.结果 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患者满意度及用药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出血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消除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诱发因素、减少出血次数和并发症,并提高抢救成功率、用药依从性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卜令梅;郭秀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基层医院开展临床药学工作难点及应对措施

    探讨基层医院在开展临床药学工作中的难点,并提出相应的对策.通过合理配置临床药剂师、提高药剂师的业务素质、建立健全临床药学研究的保障体制,会使我国基层医院的临床药学研究带来更好也发展.

    作者:陈秀红;陈浩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干预探讨

    目的 了解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态,探讨其相关因素,为更好地进行心理护理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12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状态调查.结果 糖尿病患者均存在不同的心理问题,对疾病的治疗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以焦虑与抑郁和过高的期待心理占有较大的比重.结论 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做好护理的前提,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采取及时相应的心理护理的行为干预,能提高对疾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肖冬梅;张小群;杨锐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心理护理对重症手足口疾病患儿呼吸机支持治疗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呼吸机支持治疗的影响.方法 将64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心理护理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心理护理治疗.观察2组患儿治疗前后心理状态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2组患儿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值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心理护理组下降幅度更明显(P<0.05).结论 有效的心理护理可减轻行呼吸机支持治疗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及家长的心理负担,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王平革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重症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 分析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重症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152例,分别采用齐拉西酮(齐拉西酮组,76例)或利培酮(利培酮组,76例)治疗;应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对临床疗效做出评价,应用副反应量表(TESS)对其安全性做出评价.结果 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N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1),且组间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齐拉西酮与利培酮在重症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上疗效相当,均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较少,可作为临床较理想的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

    作者:曹德;杜丽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老年低位结直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外科治疗分析

    目的 观察老年低位结直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结直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Ⅰ期右半结肠切除吻合术23例,Ⅰ期左半结肠切除吻合术28例,乙状结肠单腔造口术12例,Mile′s术13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2例.术后感染5例,其中包括切口感染2例、泌尿系感染2例、肺部感染1例;吻合口瘘3例;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82%.其中76例患者痊愈或好转后出院占97.44%,死亡2例占2.56%.结论 老年低位结直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治疗宜首选手术治疗方法,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并做好围术期处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作者:张颖;郭元晖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艾灸神阙、关元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腹胀的效果观察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出现腹胀是临床上常遇到的护理问题之一,不仅造成患者极度不适,而且影响患者进食休息、切口愈合及机体恢复,甚至可致肠粘连、肠梗阻,压迫隔肌和胸腔致气急、呼吸困难,严重的可因腹压升高导致下腔静脉回流受阻出现下肢静脉血栓等[1].因此术后及早消除腹胀,早期矢气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护理的重要环节.

    作者:马立嵩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分娩方式对盆底支持组织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分娩方式对盆底支持组织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健康初产妇分为剖宫产组和阴道分娩组各50例.2组于产后6~8周进行盆腔器官脱垂情况评估和盆底功能张力的评定,并进行比较.结果 剖宫产组发生盆腔器官脱垂情况轻于阴道分娩组(P<0.05);剖宫产组盆底功能张力测定5项指标均轻于阴道分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道分娩在一定程度上对盆底支持组织功能较剖宫产损伤更大,但应权衡利弊,严格掌握剖宫产适应证.

    作者:李娜;李银珠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的心电图分析

    早期复极综合征(ERS)是一种正常变异的心电图表现,绝大多数的ERS临床表现为良性,但目前除健康人群外,竞技性运动员及肥厚型心肌病、前降支肌桥、脊髓损伤等患者均可出现早期复极变异的心电图表现,打破了早期复极变异仅出现在健康正常人群中的传统观念,临床应注意加以鉴别.现就我院近年来57例ERS患者的临床资料加以分析.

    作者:马红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小鼠黑素瘤细胞培养上清对同型小鼠淋巴细胞转铁蛋白受体CD71的抑制作用分析

    目的 通过检测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F10)培养上清对同型小鼠淋巴细胞活化分子CD71表达的抑制,探讨黑素瘤细胞抑制淋巴细胞活化、介导肿瘤细胞免疫逃逸的机制.方法 用B16F10培养上清培养同型小鼠脾淋巴细胞(上清组),经植物血凝素活化,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转铁蛋白受体CD71表达水平,用RPMI 1640完全培养液代替B16F10培养上清作为对照组.结果 上清组培养上清培养的淋巴细胞CD71表达率为(55.41±3.70)%低于对照组的(60.92±2.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16F10培养上清对淋巴细胞表达CD71具有抑制作用,可抑制淋巴细胞活化,成为免疫逃逸机制之一.

    作者:赵红侠;蒋苗苗;孙立新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膈肌起搏联合高频通气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Ⅱ型呼吸衰竭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膈肌起搏联合高频通气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8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8例和对照组10例.观察组给予膈肌起搏器联合高频喷射呼吸机治疗,对照组仅予高频喷射呼吸机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血气分析[pH值、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SpO2)及HCO3-],并观察其临床表现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PaO2升高,PaCO2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后pH值下降,PaO2和PaCO2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pH值、PaO2及PaCO2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膈肌起搏联合常规频通气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Ⅱ型呼吸衰竭效果显著,优于单独应用高频通气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万里;李彩云;孙万军;贾凤彬;苏秀霞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奥曲肽在急性胰腺炎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目的 观察奥曲肽在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急性胰腺炎患者64例按其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奥曲肽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奥曲肽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奥曲肽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后对2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进行观察.结果 奥曲肽组有效率为82.4%高于对照组的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奥曲肽组腹痛缓解时间、胰腺水肿消退时间、血尿淀粉酶消退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胰腺炎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曲肽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丽;杨荣莉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骨科医院住院患者371例抗菌药物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该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探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干预措施.方法 应用<住院患者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登记表>对该院2011年1-8月371份出院病历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71例Ⅰ类切口出院患者100.0%使用抗菌药物,一般应用3~10d,围术期预防抗菌药物选择不合理,使用率高,应用时间不合理,使用时间过长.结论 严格执行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加强抗菌药物知识专题培训,建立抗菌药物动态监测与预警机制,每月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数量、金额、用药频度及医师使用数量和金额进行排名,对排名前列的抗菌药物进行全院公示和合理性分析,对不合理应用制定惩处制度.

    作者:季欧;刘中均;陈韵蓓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胰岛素不同给药方式控制危重症应激性高血糖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胰岛素不同给药方式对危重症应激性高血糖控制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治疗的危重症应激性高血糖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2例行静脉泵连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控制血糖,对照组48例予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治疗.比较2组血糖控制情况.结果 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为(2.3±0.8)d短于对照组的(4.8±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为5.8%低于对照组的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空腹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量泵控制血糖安全、稳定,疗效迅速,低血糖发生率低,适合不同个体的生理需要,是控制应激性高血糖较好的方法.

    作者:王健;邸墅;王晓晖;张晓娟;师华华;常伟伟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舒适护理在儿童听性脑干反应检测中的应用

    听性脑干反应(ABR)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广泛应用的一种听力检测方法,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采用ABR检测患儿229例.现将护理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患儿229例,男132例,女97例;年龄3个月~14岁.

    作者:甘柳萍;杨勇芬;覃桂姣;徐莉娜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尺桡骨骨折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例尺桡骨双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固定术,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比较2组治愈率、治愈时间、愈合时间、并发症及预后.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治愈时间、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解剖复位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功能复位.结论 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尺桡骨双骨骨折的疗效优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董大勇 刊期: 2012年第1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