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国玉
目的 探讨缺血预处理对肝组织的保护作用及肝组织耐受缺血的安全时限.方法 将42只SD大鼠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和假手术组(SO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再依3个不同时限(40、50、60min)各分IR40、IR50、IR60及IPC+IR40、IPC+IR50、IPC+IR60亚组.检测各组大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丙二醛、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含量,并行肝组织光镜、电镜观察.结果 对照组SOD水平低于SO组,TNF-α、ALT及MDA水平高于SO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ALT、MDA水平和IPC+IR60亚组TNF-α水平均高于SO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IPC+IR60亚组TNF-α、MDA水平与IR60亚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PC+IR组其余亚组SOD、TNF-α、ALT及MD水平与IR组各相应亚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缺血预处理可明显减轻肝组织缺血再灌注所致肝损伤;预处理后肝门阻断50min可能是SD大鼠肝组织能耐受缺血的较安全时限.
作者:李新辉;王淑敏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前,剖宫产作为解决难产及解除母婴危险状态的方法在各级医院已相当普及.随着产科检测方法的改进及对高危妊娠认识的提高,也由于孕妇及医务人员本身及社会方面的原因,剖宫产率大大提高,有些医院甚至可高达30%~40%,但随之而来的手术并发症问题越来越多,特别是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妇女的影响应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以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作者:邢庆英 刊期: 2012年第19期
肝外胆管癌是指左右肝管、肝总管、胰腺上胆总管的原发恶性肿瘤.随着影像学水平的不断提高,肝外胆管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我国肝外胆管癌发病率以每年5%的速度逐渐增加[1,2].肝外胆管癌无特异性的临床症状,所以一旦发现往往已是中晚期,所以遴选一种能尽早、准确发现该病的检测手段是目前临床一个迫不及待的任务之一.笔者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外胆管癌患者61例进行检查,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外胆管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作者:侯晓英;周少英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通过对比进一步认识颅颈交界区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的本质.方法 从胚胎发育学的角度对比颅颈交界区SDAVF与其他部位SDAVF的异同.结果 两者既有显著的差异性,也有相似之处.结论 颅颈交界区SDAVF为硬脊膜动静脉瘘的一组分.
作者:郑宇;张鸿祺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结肠息肉是肠道疾病中较为常见的良性疾病,结肠息肉高频电切治疗,手术简便安全,创伤小,患者易于接受.对于小儿结肠息肉的处理,传统肠镜因检查过程疼痛,患儿不配合,导致很多病情遗漏.采用无痛肠镜能让患儿在安静状态下完成全结肠检查及治疗[1].目前国内对于无痛电子肠镜下儿童大肠息肉电切对其麻醉及电切术中配合及护理专题报道少见,现通过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及粤北人民医院300例无痛肠镜下电切术结肠息肉患儿,旨在探讨其术中医护间合理配合及护理方法.报道如下.
作者:朱春英;叶扬娥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总结硝酸异山梨醇酯治疗高血压急症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 对38例高血压急症患者应用硝酸异山梨醇酯5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ml中,以100μg/min速度静脉滴注.监测用药后3、10、30、60、120min血压情况;同时监测动态呼吸(RR)、心率(HR)、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及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 用药后3、10、30、60、120min各时段血压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0min后RR、HR均低于治疗前,SpO2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硝酸异山梨醇酯治疗高血压病急症安全有效.
作者:李保强;吴晓秋;李星阳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中医经验方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给予中医经验方治疗.2组用药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48%高于对照组的7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医经验方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可显著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孔文霞;贺启英;魏双元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择期剖宫产产妇的影响.方法 将行择期剖宫产产妇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剖析产妇心理特点,并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2组护理满意度及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SDS及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择期剖宫产产妇中,依据其心理特点,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可降低其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母婴生存质量.
作者:蒋红梅 刊期: 2012年第19期
黄体破裂是妇科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以青年妇女为常见,虽发病率低,但近年来呈上升趋势,该病起病急,患者一般以突发下腹一侧疼痛就诊,有不同程度的腹腔内出血,大多可行非手术治疗,但当出血较多处理不及时,可发生失血性休克而危及生命.因此,临床医师因对黄体破裂有充分的认识,能迅速准确的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现对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卵巢黄体破裂患者2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潘红艳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不同范围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86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左外叶切除、左半肝切除、右半肝切除和肝段切除术),比较不同范围肝切除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 左外叶切除术后结石残余率明显高于左半肝切除、右半肝切除和肝段切除的残余率(P<0.05或P<0.01).右半肝切除和肝段切除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左外叶切除和左半肝切除(P<0.05).本组80例获得随访,优良率为81.25%(65/80),左外叶切除优良率高于左半肝切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切除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有效的方法,对于非局限在左外叶的肝内结石,左、右半肝切除和肝段切除术优于左外叶切除术.肝切除范围与术后结石残留和手术治疗效果密切相关.
作者:夏子泳;潘修勇;郭居 刊期: 2012年第19期
通过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月该院住院的6例产后大出血产妇的临床资料,探讨产后大出血的预防、抢救及护理措施.总体来说,对产妇要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对大出血产妇要进行及时抢救,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以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孕产妇的病死率.
作者:石国玉 刊期: 2012年第19期
每年夏秋季节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大多数是由于食入了被细菌污染或其毒素污染的食品而引起中毒,其发生不仅危害人民健康,甚至影响社会安定.细菌性食物中毒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实验室及时、准确、快速出具检验结果,对查明原因及现场针对性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通过以往在处理食物中毒中遇到的情况,对影响食物中毒原因查明的影响因素及解决对策进行分析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秦健英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笔者现将妇科腹腔镜手术护理的心得体会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本组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108例,年龄17~58岁,中位年龄32.5岁;已婚80例,未婚28例;已产妇60例,未产妇48例;其中异位妊娠17例(15.74%),不育症7例(6.48%),子宫内膜异位症15例(13.89%),卵巢肿瘤30例(27.78%),子宫肌瘤25例(23.15%),盆腔炎症包块14例(12.96%).麻醉方法均为气管插管全身复合麻醉.全组无1例手术死亡,手术时间20~130min,平均75min;术中出血15~280ml,平均92ml;术后体温高37.5℃.
作者:贾补兰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前大肠癌治疗效果仍不理想,尽管西医术后有化疗、放疗等方法,但术后5年生存率大约为70%.由于术后微小肿瘤转移灶的存在,有40%~50%的患者术后出现复发或转移,其中绝大多数患者失去再治愈的机会.中药治疗肠癌可稳定病灶,减轻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1];中药配合手术治疗具有防治术后复发与转移,对化疗、放疗具有减毒增效的作用.为提高临床疗效,本文拟根据中西药治疗大肠癌的特点探讨中西药结合治疗大肠癌的思路与方法.
作者:张中建 刊期: 2012年第19期
手足口病是一种主要由柯萨奇病毒和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1].个别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致命性并发症,绝大多数预后良好[2].
作者:王平革 刊期: 2012年第19期
早期行颅骨修补术可更好地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除外伤术后有局部感染外,外伤性颅骨缺损都应在原切口愈合、颅内压恢复正常、减压窗凹陷、伤情已趋稳定后尽早手术,这不仅能尽早解除颅骨缺损带来的精神负担和改善严重的自觉症状,而且可终止或逆转颅骨缺损造成的继发性脑损害,改善神经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选择外伤后颅骨缺损患者60例,在颅骨修补前后进行生活质量评估,以探讨手术时机的选择.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艳州;刘永昌;梁新;曹栓柱;姜红升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评价高血压脑出血不同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总结10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外科手术治疗的方法、疗效、预后及相关因素.结果 采用小骨窗显微手术、大骨瓣血肿清除术、血肿穿刺碎吸术3种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均取得良好的效果.108例患者中,恢复良好72例(66.7%)、差24例(22.2%)、死亡12例(11.1%).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能尽早清除血肿、确切止血,是高血压脑出血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苏松;陆显祯;何绍坤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钡餐造影在胃癌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上消化道造影患者126例,采用PHILIPS-EssentaRC数字胃肠机进行检查,予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654-2)20mg肌内注射,造影剂选择硫酸钡Ⅱ型干混悬剂.同时行胃镜活检,对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胃癌诊断率低于胃镜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种检查方法胃癌诊断符合率为68.42%,其中胃窦癌诊断符合率略高于胃底癌,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胃镜检查相比,钡餐造影存在着一定的误差,但其仍不失为一种简便、较准确、痛苦少、易被患者接受的检查方式,在胃癌诊断中有着重要的使用价值.
作者:邱涛;王文斌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紧急避孕是指无避孕或觉察到避孕措施失误的情况下,于几小时或几天内立即采用防治意外妊娠的短效补救措施.对于边远民族地区的妇女,由于自身素质和相关医疗条件相对较差,对避孕的认识尚存在不足,易造成一定的身心伤害.为提高人们尤其是民族地区妇女对紧急避孕知识的认识,进一步降低意外妊娠,保护妇女身心健康,医务工作者都应掌握紧急避孕知识和技能,及时为妇女提供紧急避孕服务.
作者:刘琼华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咽鼓管插管治疗咽鼓管阻塞性病变围术期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44例鼻内镜下行咽鼓管插管治疗的咽鼓管阻塞性病变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疗效并探讨护理方法.结果 144例患者1次治愈30例,2次治愈86例,3次治愈28例.随访0.5~1年,治愈134例(93.1%),好转10例(6.9%),总有效率为100.0%.结论 鼻内镜下咽鼓管插管是一种有效治疗咽鼓管阻塞性病变的手段,正确的护理配合有助于患者康复.
作者:许丽娜 刊期: 2012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