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蓝芩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

王艳芳;程光森;冯玉梅

关键词:干扰素, 蓝芩口服液, 利巴韦林, 手足口病, 小儿
摘要:目的 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蓝芩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8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以利巴韦林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予以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蓝芩口服液治疗,疗程均为5~7d.观察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85.71%、93.88%,高于对照组的40.82%、67.35%,且退热及皮疹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干扰素α-1b联合蓝芩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确切.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腹膜透析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腹膜透析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68例SAP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80例和腹透组86例.常规组单纯予以常规治疗,腹透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予以腹膜透析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体温正常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腹痛消失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病死率及住院时间.结果 腹透组体温正常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腹痛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长于常规组,病死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膜透析治疗SAP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牛志勇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连续性肾替代疗法治疗患者的护理体会

    连续性肾替代疗法(CRRT)是指所有连续、缓慢清除水分和溶质的治疗方式的总称.因其血液动力学稳定,溶质清除率高,适用于病情危重而不宜搬动的患者的治疗.能有效的清除体内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纠正电解质紊乱,改善全身感染或多脏器衰竭导致的炎性介质紊乱,维持内环境稳定,替代或恢复肾功能,为多脏器衰竭的患者延长了抢救的时间,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本文探讨连续性肾替代疗法过程中的正确护理方法,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冬梅;胡建军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非手术治疗出血性输卵管炎55例疗效观察

    笔者应用非手术治疗方法治疗出血性输卵管炎患者55例,旨在探讨急性出血性输卵管炎的诊断标准及应用中西医结合行非手术治疗的可行性,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白茹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基层医院重症监护室抗菌药物的应用分析及合理性研究

    目的 调查和评价该院重症监护室(ICU)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 对该院2010年8月-2011年12月250例ICU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250例ICU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共涉及9大类17种,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使用品种多,左氧氟沙星使用例数多;多数患者应用了联合用药方案;肝、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经肝、肾脏代谢或排泄的抗菌药物未调整用量.结论 头孢菌素和氟喹诺酮类药物在基层医院ICU抗感染治疗中占主导地位,基层医院ICU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有待提高.

    作者:韦志军;黄桂波;覃天金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106例健康教育及其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案及其效果,为防治冠心病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自身对照方法,给予106例冠心病老年患者疾病、饮食、运动、遵医嘱行为等方面的综合健康教育方案,对比教育前、教育6个月后患者的疾病认知程度及遵医嘱行为.结果 健康教育6个月后,患者的自我管理评分优良率、定期复诊率高于教育前,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教育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健康教育方案可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对疾病的自我管理,提高定期复诊率并有利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靳芹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围产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致病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围产儿先天性心脏病(CHD)的致病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CHD围产儿的临床资料,对相关致病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孕期患疾病、孕期接触不良物质、父亲职业接触不良物质、有异常生育史4个变量与围产儿CHD的发生存在相关性,其中孕期接触不良物质为致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做好疾病预防工作,尽量减少环境污染,加强育龄妇女孕前的保健教育工作等,可有效地降低围产儿CHD的发生率.

    作者:程洁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磁共振成像对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价值

    急性胰腺炎(AP)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是胰腺及其周围组织被胰腺分泌的消化酶自身消化的化学性炎性反应.AP若诊治不及时,易转为慢性或进一步发展出现严重并发症[1].血、尿淀粉酶测定仍然是诊断AP的常见生化指标,但淀粉酶的高低不一定反映病情的轻重,且淀粉酶增高的程度与预后判断并无相关性.本文对AP患者91例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进行分析,以探讨影像学技术对AP的诊断价值.

    作者:付信飞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结核病患者及家属疾病危害认知与自我防护现状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初诊居家治疗的结核病患者及其家属的现有疾病危害认知水平和自我防护现状,为结防工作者制定宣传计划提供依据.方法 2009年1月3日-2010年3月31日采用自编问卷形式对在枣庄市王开传染病医院结防门诊确诊的结核病患者及其家属3100例回访调查.内容涉及结核病患者及其家属基本情况、结核病疾病知识知晓现状和结核病的知、信、行.结果 结核病患者及家属疾病认知水平偏低.结论 结防工作者须加强对农村居民、流动人口的结核病健康宣传频率和力度,控制传染源,更好地保护易感者.

    作者:邢桂芝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VCT冠状动脉检查4800例的准备工作总结

    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64排螺旋CT(VCT)冠状动脉检查与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相比,具有无创、安全、经济快捷及在冠脉斑块分析方面优势明显的优点,且患者与医护人员接受X线辐射小,目前已被公认为是检查冠心病的首选手段.冠状动脉检查前心率的控制、患者的配合、造影剂注射的准备等是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关键,本文就与该项检查有关的准备问题进行探讨,提出相应的准备对策.

    作者:杨义;高飞;王晓雷;孟婷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鼻内镜手术中钩突尾端的处理对上颌窦口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中钩突尾端的处理对上颌窦窦口恢复的影响.方法 对220例双侧慢性鼻窦炎患者,术中左侧鼻窦完整切除钩突尾端,右侧仅用反咬钳扩大窦口未完整切除钩突尾端.6个月后比较两侧窦口恢复情况.结果 左侧窦口开放良好率、治愈率分别为91.8%、90.0%,高于右侧的77.3%、75.0%,且闭锁率、狭窄率低于右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鼻内镜下处理上颌窦自然开口的关键是完整切除钩突尾端及窦口周围的异常解剖结构,减少窦口黏膜的损伤.若自然窦口通畅,引流良好则不必扩大窦口.

    作者:殷显辉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头位难产68例临床诊治分析

    头位难产是发生于头先露的难产,是由于胎儿、产道、产力异常相互作用导致难产,并以手术(剖宫产、阴道助产)结束分娩者,为头位难产[1].胎头位置异常是头位难产的主要表现,在异常分娩中头位难产是常见的,也是难诊断的,导致头位难产的相关因素是产道、胎儿、产力异常及产妇的精神因素,其发生率不断上升,占难产总发病率的2/3以上[2].随着围生期保健的开展,胎位性难产的发生率己逐渐降低,头位难产的发生率却持续升高.现对我院近期头位难产产妇6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米军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颈腰痛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

    颈腰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重量.临床报道治疗颈腰痛的方法、种类繁多,其中具有中医药特色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应用广泛,疗效明显,目前主要采用综合治疗方法,但如何优化组合,尚有待进一步研究.临床上常将颈、肩、背、腰、臀、腿等部位的疼痛症状统称为颈腰痛,常见于中老年人.如今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颈腰痛的发病呈现年轻化与严重化趋势.近年来颈腰痛的治疗取得了很大进展,现综述如下.

    作者:黄锦文;庞贞兰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70岁以上老年人心房颤动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70岁人群心房颤动发病情况.方法 调查≥70岁老年人792人健康状况.结果 ≥70岁老年人中心房颤动发病率为13.13%,原发病以冠心病合并高血压为多,心房颤动患者近5年平均每人每年因心脏病住院次数多于无心房颤动患者.结论 心房颤动为老年人常见的心律失常,对心功能和生活质量具有不利影响.

    作者:钟坤;赵海群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婴儿大量吐奶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婴儿由于发育不成熟,常常出现吐奶现象,笔者将其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简述如下.1 原因婴儿的胃呈水平位,胃底平直,内容物容易溢出;另外,婴儿胃容量较小,胃壁肌肉和神经发育尚未成熟,肌张力较低,这些均易造成溢奶.婴儿胃的贲门括约肌发育不如幽门完善,使胃的出口紧而入口松,平卧时胃的内容物容易反流入食管而溢奶.喂养方法不当,婴儿吃奶过多,产妇乳头内陷,或吸空奶瓶、奶头等,均会使婴儿吞入大量空气而发生溢奶.喂奶后体位频繁改变也容易引起溢奶.

    作者:韩慈;赵金荣;李金凤;周爱玲;王海波;高丽彩;李秀娟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雷公藤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雷公藤属卫矛科雷公藤属,是一种木质藤本植物,味苦,萜类化合物为其主要活性成分[1].目前,雷公藤以及相关提取物主要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银屑病、系统性红斑狼疮以及一些其他自身免疫疾病的治疗.药理研究表明其有抗肿瘤、抗炎、免疫调节等作用,但其有大毒,应须谨慎[2].本文就其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研究进展等方面综述如下.

    作者:张小蒙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剖宫产术中并发羊水栓塞急救成功1例

    患者,女,22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级,于2011年2月27日凌晨3∶ 10进入手术室,在连续硬膜外阻滞下行剖宫产手术.硬膜外穿刺、置管顺利,麻醉效果优.手术顺利进行,患者生命体征平稳,3∶ 52剖出一男婴,1min Apgar评分7分(呼吸浅、肌张力弱、皮肤四肢紫),清理呼吸道并吸氧,哭声响亮,5、10min评分为10分.

    作者:苏秀霞;刘淑梅;陈鹏;李芳芳;张茜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利伐沙班在四肢血栓治疗中预防深静脉血塞的临床应用

    深静脉血栓是髋膝部骨折或手术后为常见的并发症,是指血液循环不正常,且在深静脉处发生凝结,阻塞静脉腔,使静脉不能顺利回流的病症,可发生于全身各个主静脉,以下肢静脉多见[1].国外统计数据显示,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早期病死率达3.8%,如伴有其他并发症,病死率可升高至38.9%[2],后期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综合征时则会出现相应症状,如下肢疼痛、肿胀、浅静脉曲张,皮肤变色、变硬或引发湿疹等,严重者可并发静脉性溃疡,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近年研究发现利伐沙班在预防髋关节或膝关节置换术后血栓形成上显示出了明显优势[2].本研究对我院2009年7月-2011年6月收治的四肢血栓患者37例应用利伐沙班进行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唐平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秋冬季腹泻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秋冬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秋冬季腹泻患儿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应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病毒唑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9%,高于对照组的7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秋冬季腹泻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付新芳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依托咪酯联合咪达唑仑麻醉行无痛电子胃镜检查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麻醉药物依托咪酯联合咪达唑仑在行无痛电子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20例行电子胃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无痛组和对照组各310例.无痛组行无痛电子胃镜检查,对照组行常规电子胃镜检查.监测并比较2组收缩压(S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2次消化内镜检查耐受率.结果 无痛组检查中SBP、HR、SPO2低于对照组,且2次消化内镜检查耐受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3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依托咪酯联合咪达唑仑麻醉行无痛电子胃镜检查较常规电子胃镜检查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李玲;吕贵林;王瑞俭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双管喉罩在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麻醉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双管喉罩在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42例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双管喉罩组和气管插管组各21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和苏醒时间、麻醉前后心率(HR)和血压以及麻醉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双管喉罩组苏醒时间短于气管插管组;插管即刻时点HR及SBP、DBP低于气管插管组,插管5min后时点HR亦低于气管插管组;反流、误吸和躁动发生率均为4.76%,低于气管插管组的19.05%、14.29%、14.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手术时间及咽痛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管喉罩在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的麻醉应用过程中,效果显著,对于提高麻醉效果,保障整个手术的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何锴;罗正勇;张丽华;张永国 刊期: 2012年第20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