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芳;程光森;冯玉梅
急性心肌梗死(AMI)通过支架置入的方法,可直接开通梗塞相关动脉,达到再灌注目的,挽救患者生命,降低早期病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院2008-2012年间行急症冠脉造影50例,其中行支架术33例,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AMI患者50例,根据急症冠脉造影资料,成功置入支架33例,年龄42~78岁,中位年龄60岁.其中左冠脉病变18例,右冠脉病变15例.AMI患者胸痛时间>1h且<12h,支架置入后疼痛缓解.
作者:张玲玲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某校学员干眼症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以某校1168例(2336只眼)学员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干眼症主观症状问卷调查及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基础泪液分泌功能测定3项客观检查,分析其发病危险因素.结果 所有受检者均完成主观症状问卷调查及眼部检查,共诊断干眼症121例,患病率为10.36%.多因素分析显示:睑板腺功能障碍、长期使用滴眼液、海上作业、吸烟史为其独立危险因素(OR=33.185,8.865,2.058,2.570;P=0.000,0.000,0.040,0.002);与是否长期使用视频终端、是否行准分子激光手术、有无眼表炎症等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合理用眼、改善学习及生活方式有助于减少干眼症的发生.
作者:宿东晓;马玲玲;张连锁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凉州区农村妇女生殖道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凉州区38个乡镇35~59岁农村妇女进行生殖健康知识问卷调查,同时进行相关妇科检查,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汇总和分析.结果 共75088名妇女进行检查,知识知晓41366名(55.09%),检出妇科疾病42221名(56.23%),疾病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阴道炎、宫颈炎、宫颈癌.结论 应加大生殖健康保健知识的宣传力度和普查范围,持续开展卫生健康教育活动,改变农村妇女不良的卫生习惯,提高其自我防病意识和能力.
作者:罗秀民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腹膜透析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68例SAP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80例和腹透组86例.常规组单纯予以常规治疗,腹透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予以腹膜透析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体温正常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腹痛消失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病死率及住院时间.结果 腹透组体温正常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腹痛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长于常规组,病死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膜透析治疗SAP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牛志勇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脑梗死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8例,在脑梗死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两组均连续用药14d.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9.6%,对照组总有效率62.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有更好的疗效,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故临床可推广应用.
作者:瞿艳红 刊期: 2012年第20期
近年来,随着胃癌手术的普遍施行,和人们对手术后生存质量要求的升高,尤其胃癌患者对保胃要求的升高,胃癌手术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而保留胃组织的大小与肿瘤的大小、位置及手术切除范围息息相关.我院于2008年1月-2011年1月对胃癌患者43例行胃癌切除术,术中行快速病理检查明确切缘无癌化后,再予胃空肠吻合,现将其临床资料及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蒙勤;邓忠南;利仕文;叶开华 刊期: 2012年第20期
颈腰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重量.临床报道治疗颈腰痛的方法、种类繁多,其中具有中医药特色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应用广泛,疗效明显,目前主要采用综合治疗方法,但如何优化组合,尚有待进一步研究.临床上常将颈、肩、背、腰、臀、腿等部位的疼痛症状统称为颈腰痛,常见于中老年人.如今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颈腰痛的发病呈现年轻化与严重化趋势.近年来颈腰痛的治疗取得了很大进展,现综述如下.
作者:黄锦文;庞贞兰 刊期: 2012年第20期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近十几年比较常见的一种性传播疾病,妊娠期妇女较非妊娠期容易感染HPV,不同妊娠时期感染率有所不同,是一种严重威胁母婴健康的妊娠期合并症[1].现将我院2001年1月-2011年1月诊治的妊娠合并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患者36例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胡玉;陈玉锋 刊期: 2012年第20期
胃癌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居恶性肿瘤死因的第2位,目前首选治疗方法仍是手术切除,晚期胃癌患者中位生存期仅为6~9个月,5年生存率低,为提高晚期胃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辅助化疗及全身化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泳桃;何永泉;肖志斌 刊期: 2012年第20期
2006年1月-2011年12月我科在实施经口明视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时,发现3例患者术前胃管误插并置于下呼吸道,立即给予纠正后未发现不良后果,并对胃管的插入和检验方法进行一定改进.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食管癌根治术患者3例,男2例,女1例,年龄65~72岁.术前检查均无异常,胃管均于术前在外科病房内经鼻盲探插入并固定,入手术室时均无特殊不适主诉,但神情较为紧张,予术前镇静剂,虽呼之能应,但不愿发声回答.患者间断出现轻微咳嗽,无紫绀症状,询问患者无不适主诉.经核对确认身份,开放静脉输液通道,做好相关检测后麻醉开始.常规诱导经口明视气管插管,开口后喉镜挑起会厌,直视声门后.胃管在口腔中无盘曲,但发现所插胃管经声门裂直入下呼吸道,立即给予拔除,直视下用插管钳(或卵圆钳)将胃管顺利插入食管,后再行气管插管.
作者:吴琼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案及其效果,为防治冠心病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自身对照方法,给予106例冠心病老年患者疾病、饮食、运动、遵医嘱行为等方面的综合健康教育方案,对比教育前、教育6个月后患者的疾病认知程度及遵医嘱行为.结果 健康教育6个月后,患者的自我管理评分优良率、定期复诊率高于教育前,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教育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健康教育方案可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对疾病的自我管理,提高定期复诊率并有利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靳芹 刊期: 2012年第20期
便秘[1]是指大便次数减少,一般每周<3次,粪便干结,排便困难.晚期癌症患者约23%~80%需要接受通便治疗.现将晚期癌症患者便秘的预防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2007年9月-2010年12月收治晚期癌症患者1230例,男725例,女505例,年龄≤30岁39例,31~50岁302例,51~70岁644例,>71岁245例.发生便秘患者897例(72.9%).消化系统患者627例,其中肛门、直肠癌患者125例,肝癌患者188例,胰腺及胰头癌患者169例,食管癌患者21例,胃癌患者87例,胆道及胆囊癌患者37例.大量腹腔积液53例,长期卧床115例,恶病质78例,药物治疗后便秘825例.
作者:尹艳玲;张宗艳;章冰;寸美仙;谢安所;赵柳萍;封在李;杨领东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5/6肾切除对尿毒症心衰大鼠一氧化氮(NO)病理生理机制的影响.方法 将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肾切除(NX)组30只和假手术(Sham)组20只.2组常规检测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及24h尿蛋白定量,采用Griess法测定NO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内皮型NOS(eNOS)和诱导型NOS(iNOS)的基因表达.结果 NX组术后第6、8周血清BUN、肌酐Scr及24h尿蛋白定量均高于Sham组;eNOS活性低于Sham组;eNOS mRNA的表达水平低于Sham组,iNOS mRNA的表达水平高于Sha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主动脉(包括血管内皮细胞)被损伤后,iNOS增加,而eNOS减少,从而使主动脉的舒张度降低而终导致心衰.对于5/6肾切除大鼠,受损的主动脉NO途径可能是尿毒症诱发心衰的机制之一.
作者:NGOY KANKIEZA Francis;王文博;陈丁丁 刊期: 2012年第20期
肠内营养是指将一些只需化学性消化或不需消化就能吸收的营养液注入到患者的胃肠道内,提供患者所需营养素的方法,其途径有口服和经导管输入两种,其中经导管输入包括鼻胃管、鼻十二指肠管、鼻空肠管和胃空肠造瘘管[1].肠内营养是一种安全、简便、经济、有效的营养补给方法,在国际上越来越受到重视.临床和实验室研究均表明在身体危重状态下,早期肠内营养比肠外营养或延迟肠内营养有更多的益处.笔者总结2008年1月-2011年1月行经鼻胃肠管肠内营养的危重症患者35例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陈玄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D-二聚体(D-D)及凝血4项检测在孕妇产前安全检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302例妊娠孕妇作为妊娠组,另将274例非妊娠健康妇女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2组D-D及凝血4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结果 妊娠组D-D、Fb水平高于对照组,PT、TT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妇女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产前进行D-D与凝血4项的动态检测,对治疗和预防出血、避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生、确保妊娠期及分娩期安全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吴涛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蓝芩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8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以利巴韦林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予以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蓝芩口服液治疗,疗程均为5~7d.观察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85.71%、93.88%,高于对照组的40.82%、67.35%,且退热及皮疹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干扰素α-1b联合蓝芩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确切.
作者:王艳芳;程光森;冯玉梅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70岁人群心房颤动发病情况.方法 调查≥70岁老年人792人健康状况.结果 ≥70岁老年人中心房颤动发病率为13.13%,原发病以冠心病合并高血压为多,心房颤动患者近5年平均每人每年因心脏病住院次数多于无心房颤动患者.结论 心房颤动为老年人常见的心律失常,对心功能和生活质量具有不利影响.
作者:钟坤;赵海群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调查和评价该院重症监护室(ICU)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 对该院2010年8月-2011年12月250例ICU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250例ICU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共涉及9大类17种,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使用品种多,左氧氟沙星使用例数多;多数患者应用了联合用药方案;肝、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经肝、肾脏代谢或排泄的抗菌药物未调整用量.结论 头孢菌素和氟喹诺酮类药物在基层医院ICU抗感染治疗中占主导地位,基层医院ICU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有待提高.
作者:韦志军;黄桂波;覃天金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细辛脑注射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7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综合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细辛脑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4%,高于对照组的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辛脑注射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杜向军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总结分析该院门诊药物咨询情况,以进一步做好门诊用药咨询工作.方法 统计分析2011年门诊用药咨询记录.结果 门诊药物咨询对象主要为患者,咨询问题多的依次为药物的用法用量、供应有无、疗效及不良反应等.结论 通过对门诊咨询记录的回顾性分析,可以发现患者的需求和医院药学工作中的不足,从而提高药学服务的水平.
作者:朱玲琦;许丽雯;周昕;史秀峰 刊期: 2012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