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锁骨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观察

吴容见

关键词:锁骨远端骨折, 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摘要:目的 观察锁骨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20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锁骨钢板治疗,并观察其疗效.结果 20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愈合率为100%.结论 对锁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锁骨钢板治疗可取得满意的疗效,值得在医疗实践中推广使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外科医生应重视阑尾炎的诊断与治疗

    阑尾炎是普外科常见的急腹症,阑尾切除术也是常施行的手术,特别是基层医院更是如此.正是因为其多见,手术操作又不复杂,所以容易被忽视,也容易发生误诊误治.因此,各级医生在诊治阑尾炎时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作者:李建寅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基层医院防治小儿腹泻的体会

    目的 观察基层医院防治小儿腹泻的疗效,并总结临床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腹泻的患儿102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思密达、丽珠肠乐、妈咪爱联合灌肠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无不良反应,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不良反应有2例,占3.9%,总有效率为84.4%,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使用思密达、丽珠肠乐、妈咪爱联合灌肠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显著,且起效快,无明显不良反应,患儿耐受性好,能够有效避免使用抗生素,减少对肠道内正常菌群的影响,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甫琴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老年危重症合并低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老年危重症合并低血压的疗效.方法 将2009年4月-2011年10月收治的87例老年危重症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等,观察组选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模式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24、48、72h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APACHE-Ⅱ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心率、血肌酐、乳酸、pH及平均动脉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率、血肌酐、乳酸、pH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动脉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连续性血液净化对于老年危重症并低血压患者较常规透析治疗效果、安全性更高.

    作者:茹晃耀;劳志刚;戴良成;王素宁;吴昊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常年性变异性鼻炎研究进展

    变异性鼻炎即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疾病[1],全球大概有10%~25%的人饱受其困扰[2],我国每年有将近3000万人得此疾病,过敏性鼻炎非为常年性以及季节性,常年性患者比季节性患者更值得重视,其典型症状有鼻痒、喷嚏、鼻阻塞以及鼻溢液[3],目前治疗此疾病的主要方案是远离过敏原、免疫疗法以及药物治疗,其报道如下:目前而言,远离过敏原是其首要治疗方法[4],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是惟一可以控制其进程治疗方法,其优点众多,因此,在治疗常年性变异性鼻炎中是研究的重点[5].

    作者:隆家毓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微创小切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09年9月-2011年9月我院采用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的11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并以同期采用常规手术方法治疗116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和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效果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小切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研究推广.

    作者:于光辉;李高峰;李跃华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静脉注射泵在心血管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静脉输液泵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的重要性.方法 将我院2010年1月-2011年9月收治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82例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输液方法,实验组采用静脉输液泵,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治疗1周后,疗效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采用静脉输液泵给药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

    作者:李智梅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护理.方法 选取10例实施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主要包括术前、术后心理护理、一般护理、引流管护理、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康复训练等.结果 10例手术均成功,术后无并发症发生,随访6~24个月,置换关节全部存活,膝关节活动度均达到要求,并可负重行走,能够满足患者日常生活的需要.结论 做好老年患者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的护理,是手术顺利进行及术后康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毛桂芬;霍欣黎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氟西汀治疗强迫症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

    目的 探讨氟西汀治疗强迫症的疗效.方法用Meta分析对5项氟西汀与其他抗抑郁剂治疗强迫症对照研究的文章进行再分析.结果 氟西汀治疗前后的自身对照,合并效应量d=2.07,95% CI(1.77,2.36),χ2=13.70,P<0.01.氟西汀与其他抗抑郁剂在第2周末和治疗结束后的组间比较,分别为y合并=0.31,95% CI(0.02,0.60),χ2=2.10,P<0.05;y合并=0.13,95% CI(-0.10,0.36),χ2=1.12,P>0.05.提示氟西汀起效快,两组疗效相仿.结论氟西汀与其他抗抑郁剂的疗效相仿,但起效快.

    作者:阳中明;蔡昌群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高危人群性传播疾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性传播疾病不但是一种流行病,而且还具有很强的传染性.近几年,其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这种情况广泛存在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威胁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精神文明建设,是我国正在面临的突出社会问题.性高危人群是性病的主要传播者,也是病毒的主要携带者.近几年,由性传播疾病引发的致死人数和致残人数正在上升.我们应该采取措施,积极地预防和控制高危人群的性疾病的传播和蔓延,保护生殖功能,提高正常妊娠的概率,减少由性传播疾病引发的经济损失和各种社会问题.

    作者:李小英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针刺联合正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正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骨伤科门诊病例7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即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30例).采用针刺法结合正骨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治疗.结果 总有效率,试验组为97.5%,对照组为73.3%.结论 针刺联合正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治愈率高,效果显著,复发率低.此外,疗程短,价格低廉,具有广泛的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黎友允;罗昌军;刘晨峰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慢性根尖周炎的治疗及防治

    牙髓根尖周病是口腔常见的多发病,可引起牙齿颌面部剧烈的疼痛和肿胀.根管治疗术是牙髓根尖周病的有效治疗方法,即使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患牙仍存在4%~15%的失败率[1].经过反复多次常规根管治疗,根尖周病变仍迁延不愈的病例称慢性尖周炎[2],表现为复发性根尖周脓肿和进行性骨破坏,并导致牙槽内缺损和牙齿丧失,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是牙髓病治疗的新难点,也是专科医师面临的棘手问题.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的发展和显微CT的问世,为难治性根尖周炎病因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有效手段;镍钛再处理技术、光活化消毒技术、手术显微镜、显微外科技术在牙髓根尖周病治疗方面的应用促进了治疗理念和治疗技术更新,为提高难治性根尖周炎的治愈率和远期疗效,大限度保存患牙奠定了基础.

    作者:程丽东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脉压与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脉压(PP)与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关系.方法 对我院2010年8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36例高血压患者,行彩超检查其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分为正常组和颈动脉斑块组,并实施24h动态血压监测,计算出平均PP.同时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患者动脉血中CTGF的表达水平.结果 颈动脉斑块组PP较正常组有增高,且CTGF也处于高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脉压与结缔组织生长因子有密切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高水平的CTGF导致了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脉压的变化.

    作者:罗才福;刘许增;余新东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糖尿病肾病与慢性肾小球肾炎透析病人营养状况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和慢性肾小球肾炎(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CGN)患者进入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后的营养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分别测量受试者人体测量值指标和实验室检查指标,以比较DN组和CGN组的营养状况.结果 两组病人在年龄、性别、血压控制和小分子毒素清除上没有统计学差异.DN组人体测量值指标优于CGN组(P<0.001).CGN组实验室检查指标优于糖尿病组(P<0.05).结论 由于代谢异常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糖尿病病人的人体学测量指标高于CGN组,因此需要对透析病人,尤其是糖尿病透析病人的营养学相关指标进行更细致地评估,从而达到改善透析病人营养状况的目的.

    作者:李勤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基层医院开展临床中药咨询的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基层医护人员和患者对中药相关知识的需求情况.方法 整理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10月的中药咨询记录,通过归纳和个案分析了解临床医护人员和患者对中药临床使用知识的需求情况.结果 药物的主治、煎煮、服用方法、价格是常见的4类问题,医护人员和患者所提问题种类比较有差别.结论中药咨询服务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有效方法.

    作者:伍海鹏;刘红雄;兰乐霞;康洁;张红莲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含谷氨酰胺的肠外营养在ICU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含谷氨酰胺的肠外营养在ICU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1-2012年收治的300例行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患者,按照营养成分不同分为观察组(140例)及对照组(160例),两组患者均常规应用卡文行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应用谷氨酰胺100ml,随访14d,对两组患者营养指标及免疫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营养指标及免疫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含谷氨酰胺的肠外营养能有效维持患者的营养状态并提高机体免疫水平,有助于缓解患者病情,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瓦常文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中医临床护理路径预防中风患者便秘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中医临床护理路径预防中风患者便秘的效果.方法 将72例中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 41 例,根据中医理论,按照临床中医护理路径实施干预;对照组31例,按照传统护理临床路径实施干预,并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便秘发生率17.07%,使用通便药率为28.57%,对照组便秘发生率为25.81%,使用通便药率为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临床护理路径预防中风患者便秘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伍诗惠;黄细妹;王少珊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预防结膜下注射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预防结膜下注射出血的方法以及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09年5月-2011年3月到本院眼科就治的100例愿意接受结膜下注射的眼科疾病患者,注射时注意预防出血,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0例患者中,有97例患者在注射过程中没有出血,未出血率为97%;注射后均未发现感染病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疼痛,但疼痛时间持续不长,后均治愈.结论 对患者进行结膜下注射时,改良相应的注射方法,预防患者出血,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情况,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陈岳东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全麻术中SLIPA喉罩通气障碍处置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全身麻醉术中SLIPA喉罩通气过程中出现通气障碍时使用不同方法处置的有效性及对术后苏醒的影响.方法 37例SLIPA喉罩通气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19例,B组18例.两组均增加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泵注速度20%,A组静注丙泊酚0.8 mg/kg.B组静注维库溴铵0.02 mg/kg.记录两组通气恢复正常时间,手术结束时TOFR、苏醒时间、离室达标时间.结果 两组通气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结束时TOFR、苏醒时间、离室时间A组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术中出现喉罩通气障碍时,静注小剂量丙泊酚加深麻醉,可迅速解除喉罩通气障碍,术毕麻醉复苏迅速,苏醒质量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任永伦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我院抗抑郁药应用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抗抗抑郁药的应用,评价合理用药情况.方法 从病案室选取2011-01-31-2012-01-31在我院诊断为抑郁症的门诊、住院患者,对项目记录完整的278份病历,统计抗抑郁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 278例患者,女186例(占66.91%),35~45岁者110例(占39.57%)发病较多.抗抑郁药使用多的为西酞普兰,占抗抑郁药总处方的47.7%,且呈逐年增长趋势,多的为配合使用消化道药物,占27.2%,药物利用指数值分布在0.85~1.18,平均为(1.00±0.07).结论 我院精神科医生应用抗抑郁药治疗方案较为合理.

    作者:陈莹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体会

    气管切开术是临床解除呼吸道梗阻、抢救生命的有效措施.近年来,气管切开术作为一种抢救手段,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中.然而由于建立的是人工有创气道,使进入肺内进行气体交换的空气未经口鼻腔湿化过滤,若护理不当,常可引起肺部感染.所以其气道护理一直是护理人员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作者所在科室常年收治大量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现结合临床实践,将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作者:谢雪梅 刊期: 2012年第2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