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启林
目的 探讨微创小切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09年9月-2011年9月我院采用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的11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并以同期采用常规手术方法治疗116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和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效果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小切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研究推广.
作者:于光辉;李高峰;李跃华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泮托拉唑(PAN)治疗CYP2C19 强代谢型(Ems)消化性溃疡(PU)患者体内药动学的影响.方法 聚合酶链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泮托拉唑的药代动力学情况.结果 40mg组和60mg组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为(5116.49±784.27)μg·h-1·L-1和(8052.87±507.43)μg·h-1·L-1;峰浓度( Cmax)为(1242.04±122.51)μg/L和(1674.70±67.34)μg/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清除率(CL)为(12.05±0.51)ml/h和(16.18±0.17)ml/h,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进行CYP2C19基因分型可为PU个体化抑酸治疗方案提供依据;CYP2C19 Ems PU个体口服PAN60mg/d比40mg/d能获得更好的预期治疗效果.
作者:陈尚君;刘冰熔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门诊西药房退药原因,提出相关改进措施,以保证用药合理安全.方法 抽取我院门诊西药房2011年1-10月的退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退药原因主要为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患者拒用、医生笔误或收费错误等.结论 应针对存在的问题建立退药制度,加强有关知识宣传教育,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提高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和业务学习,开展药师用药咨询和指导工作等.
作者:鞠玲卉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脉压(PP)与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关系.方法 对我院2010年8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36例高血压患者,行彩超检查其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分为正常组和颈动脉斑块组,并实施24h动态血压监测,计算出平均PP.同时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患者动脉血中CTGF的表达水平.结果 颈动脉斑块组PP较正常组有增高,且CTGF也处于高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脉压与结缔组织生长因子有密切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高水平的CTGF导致了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脉压的变化.
作者:罗才福;刘许增;余新东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血清维生素D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 对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糖尿病高危人群(569名)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取数据完整的555名受试者,按照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分为2型糖尿病组和正常糖代谢的对照组,比较两组间血糖、血脂、血压、血清维生素D等指标的差异,并对血清维生素D与上述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组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按HOMA模型估计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组的血清25(OH)D3、按HOMA模型估计的β细胞功能指数(HOMA-I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25(OH)D3与收缩压(SBP)、FPG、2hPG均呈负相关 (P<0.05),与HOMA-IS呈正相关 (P<0.05).结论血清维生素D可能通过直接或间接作用影响胰岛β细胞功能,导致血糖升高.
作者:安娜;权莉;曹婷;朱筠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丹参粉针剂联合高压氧与高压氧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4月-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均为FicatⅡ期)28例(34髋).其中15例(17髋)采用丹参粉针剂联合高压氧治疗,13例(17髋)采用单纯高压氧治疗.记录两种治疗方式的Harris评分.结果 两组治疗前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Harri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治疗后Harris评分丹参粉针剂联合高压氧组(87.12分)高于单纯高压氧组(70.54分).结论 丹参粉针剂联合高压氧对早期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髋关节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单纯高压氧组.是一种临床上可行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杰松;常鑫爽 刊期: 2012年第21期
血型检测是采供血机构的常规检查项目之一,微量反应板法血型检测技术是血站目前应用为广泛的一种血型检测技术.用于ABO反定型的红细胞可分为自制红细胞悬液与商品红细胞试剂.自制红细胞悬液成本低,制备容易,但保存期短,人为影响因素较多,易造成血型错判.商品红细胞试剂使用方便,保存期长,但价格较贵.笔者对一种商品红细胞试剂与我站血型室自制红细胞悬液反定型血型检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晓峰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治疗肺癌骨转移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2月-2010年2月我院收治的66例肺癌骨转移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唑来膦酸治疗,观察组给予唑来膦酸联合化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联合治疗的疼痛缓解有效率为84.84%,对照组为36.36%(P<0.05),观察组的骨转移灶缓解有效率为60.61%,对照组15.15%(P<0.05).对照组患者中有1例出现发热,其他患者无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中8例出现恶心、呕吐等反应,3例出现低热,经过适当的处理得到缓解.结论 通过比较分析,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治疗虽然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但其治疗效果明显,不良反应易消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文彬 刊期: 2012年第21期
脑血管病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症,其发病率为(100~300)/10万,患病率为(500~740)/10万,死亡率为(50~100)/10万,约占所有疾病死亡人数的100%,是目前人类疾病的3大死亡原因之一[1],脑出血并发多器官功能不全,往往是病情加重,加速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此病治疗困难,死亡率高.我科2004年1月-2006年1月救治脑出血并发多器官功能损害48例,根据本病的特点,采取预见性护理,在治疗原发性保护和恢复脑功能的同时,特别重视对多发器官的功能监铡和保护,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提高了治愈率,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吴美红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和利凡诺终止中期妊娠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和利凡诺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凡诺,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后流产情况.结果 治疗组流产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出血量、清宫刮出物、胎盘滞留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和利凡诺能终止中期妊娠.
作者:杨青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阿托品滴眼液治疗青少年近视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9-2011年收治的98例青少年近视患者,所有患者每晚睡前均滴用1%阿托品滴眼液,定期复查患者视力,并对患者随访1年,比较治疗前后的视力情况.结果 本组患者治疗前屈光度为(4.52±1.74)D,治疗6个月后屈光度为(5.89±2.32)D,治疗前后屈光度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8例青少年近视患者治疗6个月后,治愈82例,显效8例,有效3例,无效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4.9%.用药后5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其中阿托品过敏性结膜炎2例,视物模糊2例,畏光1例.结论 1%阿托品滴眼液治疗青少年近视临床效果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屈光度和视力,延缓低、中度近视进展,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因此,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李科毅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抗菌药物监管前后围术期的使用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2008年6-8月、2009年6-8月两个时段在外科出院的Ⅰ、Ⅱ、Ⅲ类切口患者各120例,患者记录调查表,观察两组用药不合理情况差异.结果 2008年组当中,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率为70.0%.其中以Ⅱ、Ⅲ类切口的手术当中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较多;2009年组中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率为32.5%.其中Ⅲ类切口的手术当中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较多.两组均以用药时间长和药物档次选择太高为主要不合理使用药物情况.结论 在实施具体的药物评价标准后,围术期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已大有改善,说明政府文件的指导精神对医院临床医药的使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玉林;程丽;邓增潮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6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尿激酶静脉滴注溶栓治疗,并于溶栓治疗12 h后给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抗凝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7d,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以及治疗后心绞痛、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为73.58%(39/53),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0.94%(27/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心绞痛、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溶栓治疗能够有效恢复冠脉血流,促进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冠脉再通率,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临床治疗效果良好,可进行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罗钢;江洪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地佐辛伍用布托啡诺合剂辅助椎管内麻醉的镇静效果.方法 40例ASA Ⅰ~Ⅱ级的择期下肢及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地佐辛、布托啡诺合剂组,Ⅱ组氟芬合剂组,每组20例.硬膜外穿刺均采用L2~3间隙,于麻醉平面稳定后,I组静脉注射地佐辛0.1mg/kg,布托啡诺0.03mg/kg;Ⅱ组静脉注射氟芬合剂2ml (氟哌利多2.5mg、芬太尼0.05mg).用视觉模拟法(VAS)评定疼痛程度,用Ramesay评定镇静程度.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镇痛效果Ⅰ组各阶段VAS低于Ⅱ组,注药后15min及60min时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静效果注药后1、15、60min时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药后30min两组镇静程度基本相同,术中脉搏、血氧饱和度维持在安全范围.结论 地佐辛伍用布托啡诺合剂较氟芬合剂具有起效迅速,镇静、镇痛效果好,无蓄积的优点,可作为椎管内麻醉基础上的辅助用药.
作者:王文辉;徐文兰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我院抗抗抑郁药的应用,评价合理用药情况.方法 从病案室选取2011-01-31-2012-01-31在我院诊断为抑郁症的门诊、住院患者,对项目记录完整的278份病历,统计抗抑郁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 278例患者,女186例(占66.91%),35~45岁者110例(占39.57%)发病较多.抗抑郁药使用多的为西酞普兰,占抗抑郁药总处方的47.7%,且呈逐年增长趋势,多的为配合使用消化道药物,占27.2%,药物利用指数值分布在0.85~1.18,平均为(1.00±0.07).结论 我院精神科医生应用抗抑郁药治疗方案较为合理.
作者:陈莹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克霉唑阴道片结合氟康唑治疗复发性霉菌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6-12月收治的90例复发性霉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单剂量的克霉唑阴道片治疗.治疗组给予单剂量的克霉唑阴道片结合氟康唑口服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在经过了1周的治疗之后,治疗组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克霉唑阴道片结合氟康唑治疗复发性霉菌性阴道炎,不仅临床见效快、不良反应少,且安全、有效,是治疗复发性霉菌性阴道炎佳的治疗方式.
作者:张小琴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0年7月-2011年8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75例,按照其就诊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35例)和实验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行整体护理干预.对所有患者进行3~4个月的随访,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 两组间相比,实验组生活质量变化总有效率为92.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1%(P<0.05).结论 运用整体护理干预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作者:莫蔡英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在妊娠产妇定期检查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上选择适合的护理方式提供依据.方法 将2009年10月-2011年12月在本院产科进行定期检查的138例妊娠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69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69例)采用整体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满意度、健康教育掌握情况.结果 观察组满意度和健康教育掌握情况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整体护理运用到妊娠产妇定期检查中,具有很好的效果,提高了产妇的满意度,改善了产妇的恢复情况,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彩丽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枸地氯雷他定胶囊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20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随即分成两组,对照组(60例)给予枸地氯雷他定胶囊8.8mg,1次/d;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给予玉屏风颗粒5g,3次/d,疗程4周,治疗结束后观察疗效,并于停药4周后观察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58/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50/6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停药4周后,治疗组复发率为10.3%(6/58),对照组复发率36.0%(18/5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枸地氯雷他定胶囊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
作者:梁庆生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雷公藤甲素(TP)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肾脏nephrin、podocin表达的影响及对TP的调节作用.方法 高脂高糖喂养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30mg/kg)建立T2DM大鼠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模型对照组(DM组)与TP治疗组(DT组),另设正常对照组(NC组).8周末测血糖及尿清蛋白(UAL);光镜观察肾脏病理改变,电镜观察足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免疫组化技术测定各组肾组织nephrin、podocin蛋白的表达.结果 DM组较NC组UAL明显升高,DT组较DM组UAL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P可改善其病理改变及足细胞超微结构; DM组较NC组肾组织nephrin 和 podocin 蛋白质表达均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P干预8周后可明显恢复nephrin 和 podocin 蛋白质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P可能通过恢复糖尿病大鼠肾组织nephrin与podocin蛋白表达来减少UAL排泄.
作者:薛晓菲;翟丽慧;刘相萍;马瑞霞 刊期: 2012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