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行辉
目的 观察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在烧伤换药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80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A、B组各40例.A组术前静脉注射丙泊酚2mg/kg及氯胺酮0.3mg/kg,B组静脉注射相同剂量丙泊酚,术中据患者躁动情况追加丙泊酚1mg/kg.分别记录2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SpO2、丙泊酚的用量、镇痛效果、清醒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术中HR水平低于B组,丙泊酚用量少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呼吸抑制,A组躁动、呕吐发生率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胺酮复丙泊酚在烧伤换药中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可抑制换药时疼痛应激反应,比单一使用丙泊酚更平稳.
作者:任越;武懿;王艳飞;邓默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整体护理对初产妇心理状态及分娩的影响.方法 将19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9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干预组采用整体护理措施.比较2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量表(SDS)评分及妊娠结局.结果 干预组治疗后SAS和SDS评分均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整体护理可改善初产妇心理状态和妊娠结局.
作者:喻林清 刊期: 2012年第22期
脑出血指脑实质内出血,临床上分为损伤性和非损伤性两大类,非损伤性又称原发性脑出血.脑出血的主要病因是高血压,高血压伴小脑内小动脉病变,当血压骤然升高时破裂出血,该病具有发病率、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及并发症多的特点,尽管经积极的治疗和护理多数患者保住了生命,但留有偏瘫、失语等后遗症[1].我科近年来收治脑出血患者80例,现将其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徐月芬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七氟烷吸入麻醉在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将60例急性肠套叠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常规组各30例.常规组在空气灌肠实施前肌内注射苯巴比妥;试验组采用七氟烷面罩吸入麻醉,必要时行气管插管麻醉.对比2组复位成功率和复位时间.结果 试验组复位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复位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空气灌肠前应用七氟烷吸入麻醉可有效提高肠套叠患儿整复成功率,缩短整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青 刊期: 2012年第22期
随着各地自然环境的改变及居民生活习惯的改变,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日渐增高.临床上很多皮肤病的发生与发展都与产生过敏反应有关.过敏反应是一种对异物的超敏反应.这些异物通常无害,但在过敏反应患者中则产生强烈的反应[1].临床上对多数过敏性疾病患者通常只给予缓解症状治疗,因未找到引发过敏的真正原因,因而得不到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导致病情反复加重、迁延不愈.传统的过敏原检测主要采用的是皮试方法,存在受试者疼痛及易发生过敏症的危险.本院从2010年6月始运用体外过敏原检测克服了皮试法的不足,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现报道如下.
作者:归冰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阑尾炎手术围术期临床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阑尾炎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针对性整体护理干预.观察2组肛门排气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阑尾炎手术围术期行整体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术后康复,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陈德铭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该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方法 对该院2010年收集的64例中药注射剂ADR报告,采用Excel电子表格和手工筛查的方式,按照患者的性别、年龄、药品品种、ADR累积器官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4例ADR报告中,女性(37例)高于男性(27例);涉及药品22个品种,ADR主要表现皮肤及其附件损害(35.94%)和全身性损害(21.88%)、消化系统损害(18.75%)等.结论 临床使用中药注射剂,要加强其不良反应监测,提高该类药品的使用安全.
作者:王娟;王群;张恒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免气腹腹腔镜手术治疗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08年3月-2011年4月施行急性阑尾炎手术的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孕妇不同妊娠时期手术并发症、住院时间进行分析,并随访至分娩,观察孕妇及新生儿结局.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切除阑尾,手术时间为(38.5±4.8)min,住院时间为(5.9±1.8)d;术后发生切口感染1例,肠粘连2例.随访至分娩,所有孕妇均无早产、死胎等并发症发生,新生儿无畸形、无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等疾病发生.结论 免气腹腹腔镜手术用于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手术效果好,安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蒲慧然;李全;车秀英;武鹏远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四化管理模式在骨科优质护理示范病房创建中的实施方法 及效果.方法 将2011年1-12月采用四化管理模式治疗的骨科患者716例列入观察组,另将2010年1-12月采用常规管理模式治疗的骨科患者628例列入对照组,比较2组临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满意度为98.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化管理模式在骨科优质护理示范病房创建中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有助于提高护患关系,提高患者临床满意度.
作者:赵春梅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照不同的手术时间将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2组手术方式及常规治疗相同,观察组手术前时间为发病至手术<6h,对照组>6h.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72.0%高于对照组的52.0%,观察组术后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早期手术治疗可有效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愈率,降低致死、致残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立崇 刊期: 2012年第22期
数字化和网络技术是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档案信息储存、利用的新方式.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中医院综合档案各种载体和门类的档案不断增加,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直接影响着医院医疗技术、科研、管理水平的提高,大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是中医院适应改革与快速发展的需要[1].
作者:杨静谊 刊期: 2012年第22期
输尿管结石近几年被临床及广大患者所认识,它是急腹症、血尿的常见原因.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提高,输尿管结石的诊断率得到明显提高[1].现将我院48例经B型超声证实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常英姿 刊期: 2012年第22期
新式剖宫产术简便、快捷、损伤小、术后恢复快,但该术式暴露术野稍差,有可能出现胎头娩出困难.本文对2006年9月-2011年10月胎头娩出困难产妇98例进行分析,探讨其原因及预防处理对策,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2006年9月-2011年10月行新式剖宫产1438例,其中头位剖宫产936例占65.09%,胎头娩出困难98例占6.82%.98例中年龄23~37岁,中位年龄29.5岁;其中择期剖宫产30例,急症剖宫产68例.所选病例均为单胎头位,首次剖宫产.
作者:杨海兰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在乳腺癌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西门子SomaTom Emotion 6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通过后处理软件,更直观地分析46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的肿块情况.结果 46例乳腺癌,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硬癌36例、低分化腺癌3例、导管内癌4例、黏液腺癌1例、大汗腺癌1例、髓样癌1例.肿块大小0.5mm×0.8mm×0.5mm~4.8mm×13.0mm×12 2mm.结论 CT是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的一种重要方法,为乳腺癌术前分期及手术方式选择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刘风金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普外科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方法 选取2010年10-11月手术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2011年10-11月手术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对2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2组Ⅰ类和Ⅱ类切口预防用药率均为100.0%.2组围术期使用抗菌药物时机、频次、术后用药时间、种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普外科围术期应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管理,从而确保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作者:何朝云 刊期: 2012年第22期
法医毒物分析是以分析化学特别是现代仪器分析技术为基础,主要研究涉及法律问题的生物检材或其他检材中毒物的分离与鉴定,为确定是否中毒或中毒致死提供证据的科学.由于毒物分析技术的飞速发展,法医毒物分析成为法医学的组成部分,提高法医毒物分析的教学质量对培养合格的高等法医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实践教学环节对法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实践探索能力、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培养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李慧方洁;刘清;李树华;解润芳;曾晓峰;刘靖宇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比较琥珀酸美托洛尔与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比较2组患者心绞痛缓解情况、心电图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ST段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ST段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要优于单硝酸异山梨酯,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玉强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该院儿内科常见护患纠纷的原因、防范措施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干预前(2003年3月-2007年6月)34例护患纠纷和干预后(2008年1月-2010年1月)护患纠纷8例的发生原因,并探讨其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护患纠纷发生率为0.42%显著低于干预前的2.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患纠纷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医德医风、护理技术水平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期望值过高3个方面.结论 针对儿内科护患纠纷的特点,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能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
作者:朱颖璇 刊期: 2012年第22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纤维环破裂症.本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好发于20~40岁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椎间盘由软骨板、纤维环和髓核3种结构组成,起关节和弹簧垫的作用.临床上,L4~5和L5~S1椎间盘易发生病变;本病在临床中并非少见,但未给予足够重视,故常被误诊而影响治疗.我院自1997年10月建院以来,采用该方法共治疗242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永胜 刊期: 2012年第22期
随着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医学科技工作者认识到吸烟的危害性.吸烟能引起肺癌、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动脉硬化、糖尿病、心脏病、肾脏疾病、脑血管意外等疾病.吸烟引起上述疾病的机理有哪些,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如下探索讨.1 吸烟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机理烟雾的长期刺激和毒害可使呼吸道黏膜细胞发生炎症改变及吞噬能力下降,纤毛运动减弱,免疫力下降,为病原体侵入和炎症发生创造条件,从而导致慢性支气管炎症的反复发生.同时还引起肺泡慢性炎症,引起肺泡组织纤维化,弹性减小,后引起肺气肿[1].
作者:刘辉 刊期: 2012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