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消化性溃疡复发原因及护理分析与对策

孙亚英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 复发原因, 护理对策
摘要:消化性溃疡为消化内科常见病、多发病,有资料显示,约有10%的人一生中曾患有消化性溃疡[1].临床上多采用以质子泵抑制剂为基础的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明显.但消化性溃疡11年内复发率高达80%[2].本文旨在讨论消化性溃疡复发的原因,并试图通过护理干预降低其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现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肝动脉介入加自制中药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结合肝动脉介入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原发性肝癌患者109例随机分为栓塞组46例和中药+栓塞组63例.栓塞组单纯行肝动脉介入栓塞治疗;中药+栓塞组在栓塞组治疗基础上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进行口服中药治疗.比较2组实体瘤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甲胎蛋白(AF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细胞(WBC)水平和KPS评分,以及3年生存率.结果 中药+栓塞组实体瘤临床有效率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27.0%、66.7%,栓塞组分别为28.3%、65.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栓塞组治疗后AFP、ALT水平低于治疗前及栓塞组,KPS评分高于治疗前及栓塞组;栓塞组治疗后AFP、ALT、WBC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肝动脉介入加自制中药治疗原发性肝癌,能有效地保护肝功能、改善患者症状及降低AFP水平.

    作者:张一波;周双卫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综合疗法治疗月经性哮喘22例临床分析

    月经性哮喘是支气管哮喘的一个特殊类型,以反复发作、病程迁延为临床特点.自2002年9月-2012年2月,我院采用综合疗法治疗月经性哮喘患者22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新宁;杨丽萍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外科血气胸急救的护理体会

    交通工具的繁多与事故的多发,也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导致了外科血气胸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血气胸作为胸部外科受损中极为严重的一种临床并发症,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急救及合理、正确的临床护理,就会导致伤者呼吸、循环系统的功能失常,严重者还会危及生命.因此,对外科血气胸患者的急救和临床护理就显得十分关键且重要[1].

    作者:龚群芬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卡托普利与螺内酯联合用药方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卡托普利与螺内酯联合用药方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6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2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地高辛+硝酸异山梨醇酯+呋塞米+卡托普利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螺内酯口服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血压、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0.83%,高于对照组的5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压SBP、DBP、心率(HR)低于治疗前,心功能分级优于治疗前,左室射血分数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血压及心功能变化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卡托普利与螺内酯联合用药方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曹建中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患者行腹腔镜手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效果对比研究

    目的 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手术.观察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禁食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禁食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安全有效.

    作者:陈建勋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CT与X线诊断鼻骨骨折结果比较探讨

    目的 比较CT与X线诊断鼻骨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鼻骨骨折患者57例CT及X线影像学资料,比较2种影像学检查方式的临床确诊率及不同类型鼻骨骨折诊断阳性率.结果 CT对鼻骨骨折临床确诊率为100%,高于X线检查的47.4%;CT对不同类型鼻骨骨折诊断阳性率均高于X线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CT诊断鼻骨骨折较X线诊断更为精确.

    作者:袁世好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不同分期中CRP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不同分期中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98例,根据病情分为急性发作组和缓解组各49例,另选健康体检者49例作为对照组.观察FEV1占预计值百分数、呼吸困难分级记分、及其与血清CRP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急性发作组FEV1占预计值百分数低于缓解组,呼吸困难分级记分高于缓解组,血清CRP水平为(78.03±7.93)mg/L,高于缓解组的(10.98±2.73)mg/L和对照组的(5.18±0.96)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RP水平与FEVl占预计值百分数呈负相关(r=-0 956,P<0.01),与呼吸困难分级记分呈正相关(r=0.716,P<0.01).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病缓解期CRP仍高于正常,不同分期中CRP呈现显著变化,动态了解CRP水平变化对临床分期、病情判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CRP越高提示临床病情越重,CRP下降提示病情好转;CRP为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的炎性反应指标之一.

    作者:邢学勇;李慧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晨峰血压对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影响观察

    目的 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晨峰血压与微量白蛋白尿MAU之间的关系.方法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根据晨峰血压水平分为晨峰血压异常升高组32例和晨峰血压正常组28例,取晨尿用免疫投射比浊法测定尿中微量白蛋白含量,计算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观察其与晨峰血压的关系.结果 晨峰血压异常升高组UAER为(38.6±25.2)μg/min,高于晨峰血压正常组的(5.4±1.1)μg/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晨峰血压高的老年人UAER相应增加,是老年高血压患者肾损害的高危预测指标之一和降压治疗的控制目标之一.

    作者:谢毅;肖明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课堂教学方式的心得体会

    我校于1998年正式开办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笔者自2009年开始承担<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的课堂教学,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工作,对本课程的课堂教学有以下几点心得体会,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焱;周浩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经皮肾镜取石术与经皮肾微造瘘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比较

    目的 分析比较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和经皮肾微造瘘取石术(MPCNL)治疗肾结石的疗效.方法 肾结石患者60例随机分为PCNL组和MPCNL组各30例,分别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比较2组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PCNL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高于PCN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NL与MPCNL均为肾结石有效治疗方法,其手术时间和结石清除率较为接近,但PCNL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MPCNL治疗.

    作者:刘晨溪;徐洋涛;王芝千;田伟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中西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体会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性疾病.主要症状有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等.病程迁延,常反复发作.单纯西医治疗效果欠佳,运用中西药结合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许勇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儿童家长对儿童口腔保健知识的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儿童家长对儿童口腔保健知识的了解情况.方法 对2012年3~5月门诊儿童家长350名进行口腔知识调查.结果 不同性别相关知识知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科以上及专科人群相关知识知晓率高于高中以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加强对家长的口腔宣教,以减少儿童口腔疾病的发生.

    作者:陈吉明;熊雪鹰;吴修建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自然分娩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失血量>500ml,往往来势凶猛,病情发展快,如果抢救不及时,可直接危及产妇生命.产后出血发生于产后2h内占70%[1],只要早期发现早期处理,产后出血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是可以避免的.现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自然分娩的316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将其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靳李芳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长期联合降压治疗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

    目的 观察氨氯地平分别与替米沙坦及复方阿米洛利联合降压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影响.方法 高血压病患者115例随机分为A组61例和B组54例,A组给予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B组给予氨氯地平联合复方阿米洛利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颈动脉彩色超声所测量的IMT值.结果 115例患者治疗前、后IMT的变化差异,以及2组治疗前、后IMT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联合降压治疗对IMT的影响尚不明确.

    作者:涂国胜;李鸣媛;陈图刚;方正旭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家庭药箱的日常管理

    笔者通过对我院2012年6月11日儿童输液区和成人输液区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问卷调查(100份),显示以抗感冒药、抗高血压药、抗糖尿病药、维生素、外用药五类药在家中存放多.现对家庭药箱的管理进行归类总结如下.

    作者:蒋敏兰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中药注射剂不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 了解该院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不合理情况.方法 抽取2012年1月全部出院病历1947份,对中药注射剂不合理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47份病历中应用中药注射剂612例次,使用率为31.43%.其中不合理应用300例次,不合理率为49.02%.不合理用药情况表现为剂量超量、溶媒选择不当、用药无适应证、混合配伍、疗程不当、联合用药不当等方面.结论 该院应提高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水平,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鲁胜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超声雾化吸入麻醉用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超声雾化吸入麻醉用于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0例行纤支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予以超声雾化吸入麻醉,对照组予以环甲膜穿刺注药麻醉.比较2组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麻醉优良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雾化吸入法操作简便、安全、无损伤,是一种较好的麻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范海霞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十全大补汤加减联合硝酸甘油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十全大补汤加减联合硝酸甘油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6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单纯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十全大补汤辨证加减治疗,2组疗程均为7d.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9.2%、96.2%,高于对照组的43.3%、8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十全大补汤加减联合硝酸甘油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疗效显著.

    作者:李春雪;曲晶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老年COPD并发肺性脑病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肺性脑病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COPD并发肺性脑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纳洛酮、醒脑静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使用呼吸机时间、住院时间、血气分析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使用呼吸机时间为(78.0±10.5)h,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22±25)h;住院时间为(15±2)d,短于对照组的(20±6)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1、3、7d后pH、PaO2、PaCO2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耐受性良好,无中止治疗患者.结论 纳洛酮、醒脑静联合治疗COPD并发肺性脑病,可改善酸碱失衡,提高PaO2,降低PaCO2,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作者:何建文;周承操;钟小民;蒋小献;周宗华;龙岩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检测并比较40例行开腹胆囊切除术患者手术前后第1、3、5天血清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水平.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后第1、3天TBiL、ALT、AST水平较术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天TBiL、ALP、ALT、AST恢复至术前正常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腹胆囊切除术后短期内对患者肝功能有所影响,但是术后5d均可恢复正常,手术是安全的.

    作者:郑子超;李志霞 刊期: 2012年第2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