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拟益母丹芪汤治疗药物流产阴道出血时间过长疗效观察

王晓刚;鹿艳群;秦亮

关键词:自拟益母丹芪汤, 药物流产, 阴道出血
摘要:目的 探讨自拟益母丹芪汤治疗药物流产阴道出血时间过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药物流产阴道出血时间过长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自拟益母丹芪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阴道出血量.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出血情况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自拟益母丹芪汤治疗药物流产阴道出血时间过长疗效显儿,阴道出血情况明明显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监控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目的 利用医院信息系统(HIS)的数据库及网络架构,开发和构建适合基层医院使用的老年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监控软件系统,促进老年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 运用Delphi 7.0开发工具,采集医院信息系统中老年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有关数据,设计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依据、联合用药、预防用药等查询功能,对临床老年人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有效监控.结果 从2011年8月-2012年5月,各病区老年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与前期相比,各种指标均有较大的改进.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从42.77%降至28.35%,抗菌药物使用率下降了8.39%,预防用药比例下降了16.78%,联合用药比例从56.83%降至39.12%.结论 该系统使用方便、快捷,为临床老年患者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作者:钱慕仪;梁汉昌;王君宁;黄健华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我院住院患者760例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该院患者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运用限定日剂量(DDD)分析法对760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统计分析.结果 760例患者共使用8类30种抗菌药物,DUI≤1者占78.6%,日平均费用超过百元的有2种.结论 该院临床抗菌用药基本合理,也存在不合理现象,需进一步规范.

    作者:陈巧玲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连花清瘟胶囊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连花清瘟胶囊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急性扁桃体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给予连花清瘟胶囊口服,对照组给予双黄连颗粒口服,疗程均为5d.治疗后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连花清瘟胶囊治疗急性扁桃体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邓维海;庞玲玲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输卵管妊娠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异位妊娠中90%是输卵管妊娠,当输卵管妊娠破裂或流产时患者可因腹腔内大出血致死[1].近年来由于药物流产、人工流产、宫内置器等增多,使输卵管炎症明显增加,并导致异位妊娠患者有增多的趋势.笔者分析了2008年1月-2011年12月经超声诊断并经手术证实的输卵管妊娠患者40例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作者:常英姿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抗菌药物联合抑制胃酸分泌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抗菌药物联合抑制胃酸分泌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5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观察组予抗菌药物联合抑制胃酸分泌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雷尼替丁联合庆大霉素治疗.30d后,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4%高于对照组的8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菌药物联合抑制胃酸分泌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显著,能极大提高溃疡愈合率并降低溃疡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勤梅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社区医院药库药品出入库管理探讨

    为确保药品质量及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必须加强社区医院药库药品入库、出库管理,从源头上杜绝外来假劣药品流入医院.1 药品入库管理

    作者:沈海平;陈益新;李恒芳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护理体会

    手是人类生活劳动的重要器官,致伤机会较多,各种原因造成手部皮肤较大面积缺损,直接影响术后效果及手功能的保存.临床常用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术后的护理工作对腹部皮瓣的成活起重要作用[1].本文通过对腹部皮瓣移植术患者行恰当的术后护理,有效减轻患者身心创痛,取得良好的康复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陆琴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中药饮片质量下降的原因分析和改进对策

    中药饮片是中药材按中医药理论和炮制方法,经加工炮制后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的中药,其质量与临床医疗效果息息相关.本文对中药饮片在生产、流通和使用等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华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中西药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5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西药结合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药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彭海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糖尿病足感染细菌培养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糖尿病足患者感染细菌常见类型及耐药情况,探讨可能影响愈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集糖尿病足患者73例病灶的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同时查糖化血红蛋白并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 73例患者中,细菌培养阳性59例,阳性率为80.8%;共得到70株菌株,革兰阳性(G+)球菌32株(45.7%),耐药菌株22株(68.8%);革兰阴性(G-)杆菌34株(48.6%),耐药菌株6株(17.6%).糖尿病足D期患者细菌混合感染率为19.6%明显高于B期的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化血红蛋白均值为(9.07±2.18)%.结论 对糖尿病足患者应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同时重视血糖控制、积极改善局部血运才能真正改善糖尿病足患者的预后.

    作者:温志刚;郑亮;林小玲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社区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实施社区护理对糖尿病(DM)患者的影响.方法 对80例糖尿病患者通过建立档案、举办健康教育讲座、发放宣传资料、上门服务等措施,运用心理治疗、药物治疗、饮食控制、定期血糖检测等方法,讲述糖尿病足的预防和低血糖反应的处理等内容,以期提高其生活质量.结果 接受社区护理后,80例DM患者,防病意识及DM知识掌握度明显提高,血糖基本控制在正常水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 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可显著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代玲琳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胫骨穿刺骨髓腔输液在危重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经胫骨穿刺骨髓腔输液在危重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及优势.方法 对49例危重患者采用胫骨近端穿刺骨髓腔输液并给予抢救药物.分析其效果.结果 49例危重患者在循环衰竭外周静脉建立困难时,采用胫骨近端穿刺输液,均能在40~150s内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结论 经胫骨近端骨髓腔穿刺输液在危重患者急救中是一种快速安全有效的方法,为抢救赢得了时间,大大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作者:罗斌;梁隆斌;徐尚刚;余明海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分析及预防

    静脉留置针以其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穿破或脱出血管、及其能减轻患者穿刺疼痛感,维持血管通道利于紧急抢救、减少护士穿刺操作次数,提高工作效率等优越性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1].但在应用过程中也常因操作和维护不当,发生并发症,导致留置失败.因此,在静脉留置针留置期间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对保证留置针的成功留置非常重要.

    作者:吴跃华;郭金梅;聂淑花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护理干预在角膜溃疡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角膜溃疡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58例角膜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观察2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高于对照组的8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角膜溃疡患者的预后.

    作者:郑琼跃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研究进展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从农村迁移到城市的流动民工规模急剧膨胀,由于环境和现行制度等多方面因素限制,留守儿童正成为一个日趋庞大的群体.国家统计局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我国6~16岁的农村留守儿童人数已达2000万人,高度集中地分布在农村地区[1].由于留守儿童正处于生理、心理成长的关键期,长期亲子分离、特殊教养方式,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方面已呈现出一些倾向性问题[2].有研究显示,约30%的中学留守儿童存在各种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3].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大量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韡;郭燕;许建双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管十二指肠营养管脱落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胃大部切除术目前仍是外科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和肿瘤的首选术式.该手术创伤大,大多数患者营养状况较差,故术后的营养支持是手术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近3年来我院收治需留置鼻胃营养管的患者618例,对发生营养管脱落的12例患者行回顾性分析,探究脱落原因及护理对策.

    作者:王瑞珍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糖尿病患者并发急性脑梗死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发病危险因素.方法 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组(30例)和非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组(30例).观察2组收缩压(SBP)、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 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结果 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组SBP、FBG、2h PG、TC、TG、LDL显著高于非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组,HDL显著低于非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是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高危因素.早期控制和干预危险因素,可降低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的发病率.

    作者:王治琴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11例临床分析

    随着剖宫产率的不断上升,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CSP)作为剖宫产的远期并发症之一,发病率也逐渐上升,并因其特殊性而逐渐引起重视.剖宫产术后CSP是少见的妊娠类型,临床上诊断不及时或延误治疗会造成如子宫破裂、难以控制的出血等并发症,早期合理的诊治对患者至关重要.现就CSP的诊治报道如下.

    作者:夏娜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心脏内科临床实习教学探讨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向临床医师过渡的重要阶段,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医学生建立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阶段.在我国,临床教学采用的是师带徒式的培训方式.医学生在完成基础医学和临床理论课学习后,有1年时间进行临床实习,在各科室由1名临床带教教师带领1名学生开展临床活动,在连贯的临床环境中进行学习.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临床能力的培养也成为先进医学教育工作者的共识[1].

    作者:胡波;陈冰雪;姚欣;牛月海;王振国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早期家长宣教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家长宣教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HIE患儿82例分为干预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疗法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音乐疗法、向家长进行健康宣教等.采用盖赛尔(Gesell)发育量表评价2组患儿治疗后智能发育商(DQ)及运动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儿在治疗后3、6、9、12个月DQ评分及1岁时运动效果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早期家长宣教可促进HIE患儿智力发育,可有效防治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栗绪娥;杜益民;郭月香 刊期: 2012年第2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