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饮片质量下降的原因分析和改进对策

张华

关键词:中药饮片, 质量下降, 原因, 对策
摘要:中药饮片是中药材按中医药理论和炮制方法,经加工炮制后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的中药,其质量与临床医疗效果息息相关.本文对中药饮片在生产、流通和使用等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现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超声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型糖尿病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36例行超声治疗,并观察其疗效.结果 36例患者治疗后肢动脉、腘动脉及足背动脉管径和血流量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临床症状及体征也有不同程度的减轻.治疗中无不良反应,亦无出血倾向.结论 超声波具有明显消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溶解血栓的作用.

    作者:姚欣;张林红;胡波;牛月海;王振国;陈娜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奥沙利铂致过敏性休克1例

    患者,女,47岁.因降结肠癌术后5个月,拟行第4次化疗于2012年1月21日入院.无食物、药物过敏史.入院查体:神志清楚,体温36℃,脉搏88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00/70mm Hg.精神可,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正常,心率88次/min,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外形正常,腹部可见一长约12cm陈旧手术瘢痕,肋下未触及肝脾,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水肿,二便正常.

    作者:高大蓉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黄连快速水分法验证

    目的 探究黄连在实验室中利用快速水分测定法测定水分的实用价值,为其他原料快速水分的测定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快速水分与6h烘干水分做对照实验.结果 利用快速水分法测得的实验数据与6h烘干的水分大体一致.结论 利用快速水分法代替烘干测定法测定黄连原料水分,可极大地提高测定速度和工作效率,并节约了电力成本.

    作者:孟祥峰;郑淑艳;王青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参麦注射液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肺源性心脏病患者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予抗生素抗感染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参麦注射液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高于对照组的6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时间为(15±4)d短于对照组的(24±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参麦注射液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东霞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社区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实施社区护理对糖尿病(DM)患者的影响.方法 对80例糖尿病患者通过建立档案、举办健康教育讲座、发放宣传资料、上门服务等措施,运用心理治疗、药物治疗、饮食控制、定期血糖检测等方法,讲述糖尿病足的预防和低血糖反应的处理等内容,以期提高其生活质量.结果 接受社区护理后,80例DM患者,防病意识及DM知识掌握度明显提高,血糖基本控制在正常水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 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可显著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代玲琳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护士针刺伤的危害及防护

    自1981年McCormick等首次报道了针刺伤对卫生人员的危害以来,国外学者对此展开了较多的研究,不但证实了污染的针刺伤及其他锐器伤是导致卫生人员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的主要的职业因素[1,2],且在预防针刺伤的发生中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我国,针刺伤护理工作中常见的职业伤害却尚未引起护理人员的重视.我国是肝炎的高流行区,近年来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呈倍增的趋势,医院又是此类疾病的聚集地,增加了护士获得性职业感染的危险性,故加强护理人员对血源性传播疾病的防护更为迫切.现就护士针刺伤危害及防护对策报道如下.

    作者:徐云芳;吴永梅;从贵兰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Truview-EVO2可视喉镜与Macintosh喉镜显露喉部结构的对比观察

    目的 比较Truview-EVO2光学喉镜与Macintosh喉镜在气管插管中显露喉部结构的效果,探讨Tmview-EVO2光学喉镜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拟行全身麻醉美国麻醉协会分级(ASA)Ⅰ~Ⅱ级择期手术患者150例,全身麻醉诱导后,先用普通喉镜显露喉部,再用Truview-EVO2光学喉镜暴露喉部并行气管插管.分别记录2种喉镜直视下的Cormack-Lehane暴露分级.结果 Truview-EVO2喉镜直视下的Cormack-Lehane暴露分级Ⅰ级的显露率高于普通喉镜,Ⅱ级、Ⅲ级显露率低于普通喉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ruview-EVO2喉镜以其独特的设计为解决困难气道提供了较好的方法,提高了气管插管的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维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腹腔镜与开腹切除阑尾手术护理探讨

    微创外科是外科学发展的方向之一,我院外科近年开展了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此项新技术的引进,给外科护理工作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1].我院施行阑尾腹腔镜切除术并给予相应护理措施,临床疗效较满意.现将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作者:周柏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护理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影响.方法 56例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干预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结果 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6.4%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早产、剖宫产、胎盘早剥、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预后情况.

    作者:肖碧辉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缺血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缺血(DIC)的临床特点.方法 将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53例随机分为DCI组32例和未发生DCI组121例.对比2组性别、发病年龄、发病时有无意识丧失、入院时Hunt-Hess评分、Fisher评分、脑室外引流率及动脉瘤处理情况.结果 DCI组女性、发病时意识丧失、Hunt-Hess 4~5级、Fisher 3~4级及需脑室外引流患者所占比例均高于未发生DC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女性、发病时症状重、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较多者易发生DCI.

    作者:郑宇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大黄炮制品与炮制方法对其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大黄的主要成分是蒽醌类衍生物,含量为2%~6%,其中以结合态为主,游离态仅占一小部分[1].游离蒽醌类衍生物(包括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等)具很强的抗菌和抗病毒作用[2];结合性葸醌类衍生物(包括双蒽酮苷及蒽醌单糖苷2类)具有泻下作用,其致泻力与所含的结合性大黄酸的含量呈正比;鞣质含量约为6%(包括没食子酰葡萄苷、大黄四聚素等),为收敛成分.

    作者:戴作波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碘伏在压疮中的应用

    碘伏又称强力碘、聚维酮碘,是聚乙烯吡咯烷酮与碘的复合物,含有效碘9%~12%.碘伏原液呈深棕色,气味小,水溶性好,着色浅,性质稳定;稀释液稳定性差,因含表面活性剂,易起泡沫.碘伏主要通过释放单质碘(I2),结合菌体蛋白质的氨基酸使细菌变性,同时氧化细菌原浆蛋白的活性基团,导致微生物死亡.在碱性介质里,I2发生歧化反应,生成I-和IO3-,使I2含量降低而失去杀菌作用;用盐酸或冰醋酸降低I2溶液的pH值,可提高其对细菌及芽孢的杀灭率.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应用碘伏治疗压疮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叶林梅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维生素C的临床不合理应用及常见不良反应

    维生素C又叫L-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食物中的维生素C被人体小肠上段吸收,分布到体内所有的水溶性结构中,正常成人体内的维生素C代谢活性池中约有维生素C 1500mg,高储存峰值为3000mg.正常情况下,维生素C绝大部分在体内经代谢分解成草酸或与硫酸结合生成抗坏血酸-2-硫酸由尿排出;另一部分可直接由尿排出体外.维生素C是一种抗氧化剂,参与氨基酸代谢、神经递质的合成、胶原蛋白细胞间质的合成,具有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刺激凝血功能、增加对感染的抵抗作用.

    作者:刘晓梅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手术室安全管理在预防手术切口感染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手术室的安全管理在预防Ⅰ类手术切口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将3000例Ⅰ类手术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750例和对照组12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室管理,观察组实施手术室安全管理制度.比较2组的切口愈合情况、切口感染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切口甲级愈合率及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切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通过手术室安全管理,对不安全因素进行监测和控制,可有效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杨瑞卿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手术室护理定位和规范管理探讨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定位与规范化管理,总结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对策.方法 明确手术室护理定位,建立手术室规范管理制度,加强对护理人员业务知识培训,提高其规范化操作水平.结果 手术室护理人员素质明显提升,护理质量明显改善,患者满意度得到提升.结论 先导性的手术室护理定位对促进护理规范化管理作用突出,精确定位可减少护理管理中存在的人力物力使用低效、无效和浪费,释放护理团队的整体协作性和效率,终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唐小丽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糖尿病足感染细菌培养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糖尿病足患者感染细菌常见类型及耐药情况,探讨可能影响愈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集糖尿病足患者73例病灶的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同时查糖化血红蛋白并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 73例患者中,细菌培养阳性59例,阳性率为80.8%;共得到70株菌株,革兰阳性(G+)球菌32株(45.7%),耐药菌株22株(68.8%);革兰阴性(G-)杆菌34株(48.6%),耐药菌株6株(17.6%).糖尿病足D期患者细菌混合感染率为19.6%明显高于B期的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化血红蛋白均值为(9.07±2.18)%.结论 对糖尿病足患者应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同时重视血糖控制、积极改善局部血运才能真正改善糖尿病足患者的预后.

    作者:温志刚;郑亮;林小玲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5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发生时间、病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50例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0例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病原因依次为子宫切口感染、裂开、愈合不良及子宫复旧不良、胎盘胎膜残留、子宫内膜炎.发生时间以剖宫产术后2周以上占大多数(80%),部分病例(18%)在6周以上.结论 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子宫切口感染、裂开、愈合不良.正确处理第三产程、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提高剖宫产技术、加强产褥处理,可有效降低晚期产后出血发生率.

    作者:王晓娜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研究进展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从农村迁移到城市的流动民工规模急剧膨胀,由于环境和现行制度等多方面因素限制,留守儿童正成为一个日趋庞大的群体.国家统计局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我国6~16岁的农村留守儿童人数已达2000万人,高度集中地分布在农村地区[1].由于留守儿童正处于生理、心理成长的关键期,长期亲子分离、特殊教养方式,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方面已呈现出一些倾向性问题[2].有研究显示,约30%的中学留守儿童存在各种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3].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大量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韡;郭燕;许建双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中西药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5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西药结合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药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彭海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髓内钉-螺旋刀片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 观察髓内钉-螺旋刀片(PFNA)与动力髋螺钉(DHS)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将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45例分为PFNA组22例和DHS组23例.治疗后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愈合时间、Parker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PFNA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DHS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DH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可靠、创伤小,能提高疗效,减少手术并发症,允许早期功能锻炼,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较理想的内固定物.

    作者:宁资社;闵恒 刊期: 2012年第2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