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欣;张林红;胡波;牛月海;王振国;陈娜
目的 探讨锁定加压钢板小切口入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30例采取锁定加压钢板小切口入路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随访7~18个月,患者无并发症发生,骨折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3.8个月.30例患者:优秀14例(46.7%),良好11例(36.7%),一般3例(10.0%),差2例(6.7%),总有效率为93.3%.结论 锁定加压钢板小切口入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可减少和消除骨折部位的血肿,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极大地促进了骨折的愈合.
作者:叶银静 刊期: 2012年第25期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代用品,具有减少血管穿刺次数、刺激小、安全迅速、易于操作、便于固定、减少护士工作量、减少患者痛苦及提高护理工作效率等优点[1].特别是在部队运送伤员过程中,对静脉输液的伤员可有效防止穿刺针脱出,为确保静脉通道液路通畅创造条件.近年来我校培训对象转变为基层部队护理士官,从2008年开始笔者在护理技能教学内容和技能训练侧重点上进行了改革,在静脉输液教学中增加了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方法的技能训练,为其在基层部队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并收到了一定成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雅丽;寻丽彬;胡宝军 刊期: 2012年第25期
股骨颈骨折在临床上较常见,尤其是老年人更易发.由于骨质疏松,特别易发生骨折,其中又以股骨颈骨折多见.由于其发病率高、并发症多,严重危害老年患者的生活和生命质量.
作者:李小红 刊期: 2012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自拟益母丹芪汤治疗药物流产阴道出血时间过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药物流产阴道出血时间过长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自拟益母丹芪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阴道出血量.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出血情况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自拟益母丹芪汤治疗药物流产阴道出血时间过长疗效显儿,阴道出血情况明明显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晓刚;鹿艳群;秦亮 刊期: 2012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发生时间、病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50例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0例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病原因依次为子宫切口感染、裂开、愈合不良及子宫复旧不良、胎盘胎膜残留、子宫内膜炎.发生时间以剖宫产术后2周以上占大多数(80%),部分病例(18%)在6周以上.结论 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子宫切口感染、裂开、愈合不良.正确处理第三产程、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提高剖宫产技术、加强产褥处理,可有效降低晚期产后出血发生率.
作者:王晓娜 刊期: 2012年第25期
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学校教育的深化和延续,是护生实现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化,是护生向护士角色转变的重要阶段[1].护生从护校生活到医院实习,会面临环境陌生、工作负荷大、理想与现实落差大、患者投诉等各方面的压力,使护生角色适应有一定困难.而此阶段能否顺利适应角色并完成实习任务,对今后工作与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笔者对护生角色行为适应的因素进行探讨,并给予相应对策,报道如下.
作者:叶小琴 刊期: 2012年第25期
目前,产后出血仍为我国孕产妇死因之首.临床对有产后出血危险因素的产妇采用缩宫素肌内注射配伍小剂量米索前列醇舌下给药来预防产后出血,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淼;李金凤;赵金荣 刊期: 2012年第25期
随着剖宫产率的不断上升,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CSP)作为剖宫产的远期并发症之一,发病率也逐渐上升,并因其特殊性而逐渐引起重视.剖宫产术后CSP是少见的妊娠类型,临床上诊断不及时或延误治疗会造成如子宫破裂、难以控制的出血等并发症,早期合理的诊治对患者至关重要.现就CSP的诊治报道如下.
作者:夏娜 刊期: 2012年第25期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向临床医师过渡的重要阶段,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医学生建立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阶段.在我国,临床教学采用的是师带徒式的培训方式.医学生在完成基础医学和临床理论课学习后,有1年时间进行临床实习,在各科室由1名临床带教教师带领1名学生开展临床活动,在连贯的临床环境中进行学习.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临床能力的培养也成为先进医学教育工作者的共识[1].
作者:胡波;陈冰雪;姚欣;牛月海;王振国 刊期: 2012年第25期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CT)是近几年临床上开始使用的新型检查仪器.它是一种实时、高分辨率、无损伤的透射性组织成像法.从199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Huang等[1]首次报道了OCT,到Radhakrishnan等在2001年采用1310μm波长扫描光源,以4000次/s轴向扫描速度进行成像的眼前段OCT技术,10年间OCT从初用于眼睛等透明组织成像,发展为非透明组织的浅表成像,其分辨率可达几微米,分辨效果接近组织病理切片水平,对组织无任何损害,因此它在一些场合有可能替代传统的组织病理学检查[2].随着OCT技术在成像速率、图像分辨率和信噪比等方面性能的提高,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潜力也逐渐被挖掘出来.
作者:马宇 刊期: 2012年第25期
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作为医院护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院管理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与过去相比,今天的护士人力资源管理环境发生了许多变化,越来越多的护士把职业回报看做是护士价值的体现,但目前普遍存在护士学历较低、工作累、收入低的情况,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从事护理工作,医院护理人员紧缺、流动性大,已成为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一大难题[1].因此,如何建设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护理队伍是摆在护理管理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笔者从事护理管理多年,现将其心得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吴素清 刊期: 2012年第25期
创伤性休克是由于创伤引起机体内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生理病理过程[1,2].在急诊创伤性休克救治过程中,需给予及时的急救及护理,从而挽救患者的生命,而恰当的护理措施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将急救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卫伟 刊期: 2012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治疗良性子宫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良性子宫肿瘤患者7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30例.研究组行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对照组行传统子宫全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血红蛋白水平,并比较2组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研究组术后残端息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恢复日常生活及性生活时间短于对照组,性生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治疗良性子宫肿瘤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贺成英;马光印 刊期: 2012年第25期
老年性自发性乙状结肠直肠穿孔是一种少见的外科急腹症,易误诊,穿孔后致严重腹腔感染,临床治疗并发症多,有一定困难.2000年10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老年性乙状结肠直肠穿孔患者1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元周 刊期: 2012年第25期
多媒体技术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要素并运用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通过多种方式的人机交互作用,呈现多媒体教学内容[1].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病理临床联系及结局的一门医学基础学科,病理学侧重从形态学角度研究疾病,其真实、直观性在教学中尤其重要.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对病理学这门形态学科有独特的教学效果.
作者:黄玉涛 刊期: 2012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 将支气管哮喘患者5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痰热清注射液静脉滴注和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比较2组疗效及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10%高于对照组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咳嗽、喘憋、哮鸣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贺霞 刊期: 2012年第25期
目的 优化香莲康肤贴的基质配方和制备工艺.方法 用正交法设计实验,以贴膏剂的外观、均匀性、涂展性、黏度和剥离强度等为综合指标,对香莲康肤贴膏剂基质配方及制备工艺进行研究.结果 优选出佳基质配方和制备工艺为:将聚丙烯酸钠0.3g和高岭土0.5g加入甘油5.0g中分散均匀,加适量水并加热成凝胶;明胶0.2g、PVP 0.2g和CMC 0.1g加入适量水中,加热溶胀,合并以上2组份得基质,将主药用DMSO 0.4g和丙二醇0.3g溶解,加入氮酮0.6g后与基质15.0g在60℃下搅拌20min,涂布于7cm×9cm无纺布上,室温晾干48h,即得.结论 所制香莲康肤贴膏剂为黄棕色凝胶状、色泽均匀、易于涂布,晾干后厚度、黏性适宜,无膜残留.
作者:官清;张珩;焦韵苹 刊期: 2012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抗菌药物联合抑制胃酸分泌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5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观察组予抗菌药物联合抑制胃酸分泌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雷尼替丁联合庆大霉素治疗.30d后,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4%高于对照组的8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菌药物联合抑制胃酸分泌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显著,能极大提高溃疡愈合率并降低溃疡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勤梅 刊期: 2012年第25期
笔者现将气管切开术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气管切开术后患者20例,其中男19例,女1例;年龄23~78岁,中位年龄53岁;脑挫裂伤18例,脑出血1例,外伤致颈部巨大血肿压迫1例.经精心护理,20例患者均抢救成功,效果较好.
作者:任炳蓉 刊期: 2012年第25期
患者,女,47岁.因降结肠癌术后5个月,拟行第4次化疗于2012年1月21日入院.无食物、药物过敏史.入院查体:神志清楚,体温36℃,脉搏88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00/70mm Hg.精神可,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正常,心率88次/min,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外形正常,腹部可见一长约12cm陈旧手术瘢痕,肋下未触及肝脾,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水肿,二便正常.
作者:高大蓉 刊期: 2012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