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后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

张钰;赵金荣;李金凤

关键词:血栓, 下肢静脉, 产后, 护理
摘要:产后1~2个月是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发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与产后使用大量止血药物和产后恢复期间活动过少有关,产妇在产褥期常闭门不出甚至卧床不起,活动量减少,血液循环速度减慢,构成了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本文探讨产后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产科术后疼痛的评估与护理

    妊娠、生产是女性生命中的重要事件,是从身体巨变到心理变化的种种体验,部分孕妇会因某些原因无法自然分娩,需经剖宫产将胎儿取出以保障母婴安全,使得这些产妇经历产科与手术带来的双重疼痛.正确处理产科术后疼痛问题,可帮助产妇顺利渡过这一关键时刻.现将我院剖宫产术后疼痛的护理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周丽萍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手术治疗Hoffa骨折的康复护理

    Hoffa骨折是指股骨髁的冠状面骨折,目前把股骨远端单髁及双髁的冠状面骨折均称为Hoffa骨折[1].由于此种骨折为高能量损伤引起的严重关节内骨折,损伤部位涉及股骨髁关节的主要负重区域,在临床上较为少见.2010年2月-2012年4月,我院对收治的Hoffa骨折患者11例给予手术治疗,术后给予及时有效的康复护理,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戈东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系统性硬皮病护理体会

    硬皮病是一种以局限性或弥漫性皮肤增厚纤维化为特征,可累及心、肺、肾、消化道等多个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硬皮病患者的皮肤出现变硬、变厚和萎缩改变,依据其皮肤病变的程度及病变累及的部位,分为局限性和系统性两型.局限性硬皮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硬化、萎缩及关节畸形;系统性硬皮病又称为系统性硬化症,可累及皮肤、滑膜及内脏,特别是胃肠道、肺、肾、心、血管、骨骼肌等,引起相应脏器的功能不全.硬皮病的发病率在结缔组织病中居第2位,仅次于系统性红斑狼疮,以女性发病率较高,男女比例为1∶ 3.硬皮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20~50岁多见.我科1998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系统性硬皮病患者12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刘兰;唐利群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乌拉地尔联合多巴胺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功能衰竭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乌拉地尔联合多巴胺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心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采用乌拉地尔联合多巴胺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结论 乌拉地尔联合多巴胺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功能衰竭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景隆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阑尾穿孔与异位妊娠内出血的急诊观察护理

    我院2009-2011年救治急腹症住院患者120例,其中阑尾穿孔88例,异位妊娠内出血32例,笔者分析并总结了急诊护士对急腹症初诊时的观察和护理体会,现报道如下.

    作者:潘慧芬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一次性无菌注射器针头套在金属套管中的妙用

    气管切开术是外科抢救危重症患者的一项重要而有效的措施,当患者病情稳定、呼吸肌功能恢复、咳嗽有力、自行排痰、气管通畅时,可做拔管前准备,即对常规更换金属气管套管的患者行全堵管观察24~48h后,血气分析结果正常,患者能自行咯痰即可拔管.但临床无专门的材料用于封堵气管,常规使用胶布及橡皮塞进行堵塞,但易脱出及污染,不易固定,且胶布堵管随着呼吸浮动易进入气道而发生误吸,易污染管口.我科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20ml)针头套堵管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萍萍;姜秀民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药物流产联合刮宫与药物流产终止早孕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药物流产联合刮宫与药物流产终止早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门诊要求终止早孕的健康妇女200例,随机分为药物流产联合刮宫组100例和药物流产组100例.比较2组完全流产率、阴道出血时间及出血量.结果 药物流产联合刮宫组完全流产率为100.0%高于药物流产组的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药物流产联合刮宫组平均出血时间短于药物流产组,出血量少于药物流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1).结论 药物流产联合刮宫终止早孕完全流产率高且价格低廉、操作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红玲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周围静脉压测定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心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首位疾病,而心力衰竭(心衰)是各种类型心血管疾病的严重或终末阶段.普通人群发病率高达1.3%~5.6%,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升高.心衰时心排血量减少,心室舒张末压增高,回心受阻,可引起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故右心衰竭及全心衰竭均可引起周围静脉血回流受阻,压力增高.中心静脉压是测定心功能和了解血容量的重要依据,但需行深静脉穿刺使其在临床应用中受到一定限制.肘静脉压接近中心静脉压,且与中心静脉压呈正相关.在临床实践中,采用肘静脉压测定代替中心静脉压测定,简单易行,可在任何情况下测量,特别是在补液和利尿的治疗中,可通过治疗前后的压力变化,反映心功能的改善情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姚欣;张林红;胡波;牛月海;王振国;陈娜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老年骨科患者护理特殊性及技巧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老年骨科患者的护理具有特殊性,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魏群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我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调查分析

    目的 评价该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该院1030份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该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基本合理,单药使用、二联用药、三联用药分别占:74.56%、21.65%、3.79%;不合理用药类型有选药不当、药理拮抗、溶媒不当.结论 该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不合理现象,部分药品日均费用偏高,抗菌药物的使用需进一步规范.

    作者:崔晶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罗红霉素口服致过敏性休克1例

    患者,男,19岁.主因受凉后出现发热,伴咽痛、干咳2d来诊.体格检查:T 38℃,精神状态可,咽红充血,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表面可见脓苔,心、肺、腹、四肢等检查均未发现异常.血常规示:白细胞总数12.0×109 /L,中性粒细胞0.75.遂给予罗红霉素胶囊150mg口服,每天2次.患者口服药物约15min后,突然出现头晕、脸色苍白、手足发凉、出冷汗,立即送急诊室救治,患者既往无药物过敏史.

    作者:谭落娇;刘辉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基于院校培养模式下预选卫生士官课程标准的制定

    第十六次全军院校会议后,按照军委总部部署,我校将承担全军大部分预选卫生士官培训任务.为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需要,充分发挥课程教学对人才培养目标的支撑作用,整体优化教学实施,规范课程教学过程,加强对课程教学的指导性,不断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促进学兵德、智、军、体全面发展.按照预选卫生士官岗位任职需求,依据<军队院校制定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借鉴卫生士官职业教育课程标准的经验,制定了预选卫生士官必修课、选修课的课程标准.报道如下.

    作者:燕颖军;支国成;白小嘉;崔澂;李新伟;郑文广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桂枝茯苓胶囊辅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桂枝茯苓胶囊辅治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 将慢性盆腔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月经期静脉滴注抗生素7d,月经后静脉滴注甲硝唑0.5g;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桂枝茯苓胶囊.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高于对照组的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桂枝茯苓胶囊辅治慢性盆腔炎疗效确切、稳定持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淳会蓉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奥沙利铂联合表柔比星、氟尿嘧啶在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奥沙利铂联合表柔比星、氟尿嘧啶化疗方案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87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在肝动脉中灌注奥沙利铂、表柔比星、5-氟尿嘧啶行化疗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87例患者中完全有效(CR)3例(3.4%),部分有效(PR)55例(63.2%),稳定(SD)23例(26 4%),进展(PD)6例(6.9%),总有效率为66.7%(58/87),甲胎蛋白下降幅度为69 3%(52/75).主要不良反应为发热、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及外周神经毒性,绝大多数为1~2级,无4级不良反应.结论 含奥沙利铂化疗方案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疗效较好,临床症状显著改善,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海涛;解皓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老年外科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观察和护理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是指术前无精神异常的患者术后出现大脑功能紊乱,导致意识、认知、记忆功能等脑功能暂时性机能障碍.随着医学的发展,更多的老年危重疑难病患者需手术治疗,老年外科患者POCD发病率增高[1],常导致患者康复延迟、生活质量下降、医疗费用增加.现将我科近年老年POCD患者的护理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杜裕涛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硝酸咪康唑治疗小儿皮肤真菌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硝酸咪康唑对治疗小儿皮肤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皮肤念珠菌感染患儿78例随机分为A组46例和B组32例.A组患儿使用硝酸咪康唑治疗;B组患儿使用制霉菌素混悬液(10万U/ml)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耐受性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耐受性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硝酸咪康唑治疗小儿皮肤真菌感染效果显著、耐受较好、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同强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BD静脉留置针手术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BD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其优点是柔韧性好、管壁光滑、管径粗、扭曲后易恢复、不易穿针,既保证了术中需要的流量又避免了反复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因其是生物材料制成,可随着血液的温、湿度进一步软化,减少对血管壁的机械刺激;导管的V型尾端,方便连接输液管、静脉推药和封管,易于操作和固定,尤其与三通管相连接,方便了术中给药,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给危重患者抢救和休克患者输血补液提供有效的治疗通道;手术结束时可带回病房继续使用,给患者带来极大方便.现将术中应用套管针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解红樱;杨雪梅;吴跃华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护理干预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非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非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6例SA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机械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治愈率、病死率和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SAP患者非手术治疗部应用护理干预,可大大提高患者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郭秀芳;卜令梅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黄芪用于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分析

    黄芪甘温纯阳,其用有五:补诸虚不足,一也;益元气,二也;壮脾胃,三也;去肌热,四也;排脓止痛,活血生血,内托阴疽,为疮家圣药,五也.在中医治疗疾病诸如脾肺气虚、气虚自汗、气血亏虚疮疡难溃难腐或溃久难敛、痹证、中风后遗症因气虚而致血滞,肌肤、筋脉失养,症见肌肤麻木或半身不遂者方面有确切疗效.黄芪注射液为中药黄芪的提取物,黄芪主要含有苷类、多糖、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利尿、抗衰老、保肝及消除肾炎尿蛋白等作用.此外,黄芪还能增强心肌收缩力,保护心血管系统,抗心律失常,扩张冠状动脉和外周血管,降低血压,降低血小板黏附,减少血栓形成.其在细胞培养中,可使细胞数明显增多,细胞增长旺盛,寿命延长.

    作者:郭晓萍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不同护理方式对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前焦虑水平和术后疼痛感知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护理方式对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前焦虑水平和术后疼痛感知的影响.方法 将42例行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观察记录患者术前焦虑水平及术后疼痛感知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前汉密尔焦虑量表(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患者焦虑情绪,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知情况,使患者尽早恢复健康状态,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病情康复.

    作者:张红霞 刊期: 2012年第28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