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卵巢早衰的中医药证治思路与方法

梅艳丽

关键词:卵巢早衰, 中医药, 证治思路, 疗法
摘要:卵巢早衰是指妇女体内出现月经不调、性欲减退、不孕或更年期综合征等症状,且患者发病年龄<40岁,发病原因为卵巢功能衰退[1].发生卵巢早衰的患者体内卵巢中虽有原始卵泡,但对促性腺激素无反应,甚至无卵母细胞,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促性腺激素浓度则升高[2].本文对我院36例卵巢早衰患者给予中医药证治思路与方法进行治疗,以探讨治疗卵巢早衰更为有效的临床方法,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现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右美托咪定对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将择期全麻LC患者30例随机分为D1、D2、C组各10例,于气管插管后手术开始前10min分别静脉泵注0.4μg/kg、0 6μg/kg右美托咪定和帕瑞昔布40mg(泵注时间均为10min).记录拔管后躁动评分及拔管时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变化.结果 D1、D2组拔管后躁动评分分别为(1.51±0.49)分、(0.52±0.32)分,高于C组的(2.83±0.40)分,且D1组高于D2组;D1、D2组拔管时SBP、DBP、HR检测值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0.4~0.6μg/kg能明显减轻LC患者围拔管期的心血管反应,显著提高拔管质量和减轻术后躁动.

    作者:胡文胜;赵秀华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子痫前期产妇112例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子痫前期的诊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子痫前期产妇112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子痫前期的临床表现、孕周对分娩结果的影响,并提出针对性防治措施.结果 孕周时间越长,母婴相关并发症越少.结论 加强孕前指导、孕期保健及产前监护,密切观察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在采取期待治疗延长妊娠的同时,适时终止妊娠可降低对母婴的危害.

    作者:周一萍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左西孟旦与米力农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比较

    目的 比较左西孟旦与米力农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0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试验组加用左西孟旦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加用米力农注射液治疗.治疗48h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每搏心输出量(SV)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68.0%;2组治疗后SV、LVEF检测值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西孟旦注射液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

    作者:刘子文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高血压患者院外用药不遵医行为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高血压是慢性长期病,并且是心血管疾病发病、致病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由于这一特殊性,患者必须在复杂的社会中长期甚至终生服药治疗,对疾病的态度及其对治疗过程的认识与高血压的控制均有着很大的关系.在住院期间绝大多数的患者均能正确按照要求进行治疗,但在出院后遵医程度却大大下降.遵医行为对患者的高血压控制与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现分析影响高血压患者院外不遵医行为的原因,并提出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作者:任丽君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经病理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3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8例和对照组16例,对照组采取孕激素、促性腺激素静脉滴注的传统药物治疗方式,治疗组采用口服米非司酮片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经过6 个月的随访,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3%,高于对照组的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方面,耐受性好,疗效显著且无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赵慧;王菊红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目的 调查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后儿科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2011年1~3月儿科门诊处方4300张和2012年1~3月儿科门诊处方4300张,统计分析抗菌药物的使用率、联合用药、用药种类、输液使用率等情况.结果 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2011年为60.4%,2012年为45.0%;抗菌药物以一联用药为主,均无三联用药情况;临床使用的抗菌药物以头孢菌素类和大环内酯类为主;输液使用率:2011年为46 8%,2012为35.7%.结论 抗菌药物专项整治降低了儿科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输液使用率得到了控制.

    作者:朱静燕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21例疗效观察

    胫骨平台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关节内骨折之一,而复杂的胫骨平台骨折多因高能量钝性损伤所致,保守治疗不能恢复关节结构,多需手术治疗[1].由于胫骨平台骨折是典型的关节内骨折,其处理与预后将对膝关节功能产生很大的影响.按关节内骨折治疗原则应达到解剖复位,如果复位不良往往导致膝关节不稳、疼痛及关节功能障碍.回顾我院 2005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21例,对所有病例进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获得不错的治疗效果.

    作者:颜广铸;许传金;贡俊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

    鼻中隔偏曲是外伤、发育异常等多种原因引起鼻中隔偏离中线从而引起一系列症状与体征的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之一,患者常表现为鼻塞、流涕及头痛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正常的工作和生活[1].传统以鼻中隔黏膜下切除为主,近年来发展的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倍受关注.2011年6月-2011年12月对我科住院需要行鼻中隔矫正术的患者65例实施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吕忠;杨正光;庞晓军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抗高血压药物应用横断面调查研究

    目的 调查上海市崇明县中心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抽取2012年3月1~15日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急诊处方5229张,对其中诊断为高血压的1548张处方进行用药分析.结果 口服抗高血压药物中,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用药频度(DDDs)排序居前4位.1548张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处方中,单用抗高血压药物1137张(73.45%),二药联合处方396张(25.58%),三药联合处方15张(0.97%).结论 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口服抗高血压药物使用基本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要求,联合应用抗高血压治疗方案需进一步优化.

    作者:沈贤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冠心病的中医防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运动量减少,特别是广州及珠江三角洲这些经济发达地区,人们的饮食结构大都是高脂肪、高胆固醇、高蛋白,加之很多人都是以车代步,所以很容易引发各种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肥胖症、冠心病等,下面以冠心病为例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朱艳纯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羟基喜树碱对3种人膀胱癌细胞体外生长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的羟基喜树碱(HPT)对3种人膀胱癌细胞(EJ细胞、T24细胞及5637细胞)体外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通过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不同浓度HPT对EJ细胞、T24细胞、5637细胞体外生长的抑制率,从而筛选出能够抑制多种膀胱癌细胞体外生长的药物浓度.结果 当加入的HPT浓度≥5ng/ml时,实验组3种膀胱细胞的OD值低于对照组,且呈剂量递减;生长抑制率高于对照组,且呈剂量逆增,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PT浓度在≥5ng/ml时对3种膀胱癌细胞体外生长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作者:葛蕙心;畅继武;吴朝阳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上消化道溃疡出血外科综合治疗33例回顾性分析

    上消化道溃疡性出血(PUB)是因上消化道溃疡性病变引起的出血,常见原因为胃十二指肠溃疡、癌性溃疡、Dieulafoy溃疡等,也包括胃肠吻合术后吻合口溃疡.PUB全球年发病率约为19.0%~57.1%.在发展中国家,尤其在社会经济发展滞后的地区发病率高.本文对33例PUB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唐悦;葛晓明;孙晓光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血液透析治疗后并发症分析

    血液透析是目前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和毒物中毒的有效替代疗法之一,随着血透设备、血透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医疗配套技能的不断提高,临床应用日趋完善.但在透析过程中仍可发生各种急慢性并发症,并严重影响着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存时间.正确预防和处理,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透析质量及患者生命质量至关重要.

    作者:周冰宣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药物流产的效果观察与护理

    近年来,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配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药物流产,药物流产因其简便,较人工流产更为安全, 对机体损伤轻,不必宫腔手术,避免感染机会,并且痛苦小、不良反应少、成功率高、适用范围广等诸多特点,已成为很多意外妊娠妇女的首选流产方式[1].由于药物流产用时较长,因而流产过程的用药指导、观察和流产前后的多方面护理对患者的身心康复有着积极意义.现就本院药物流产206例临床效果交流如下.

    作者:陈巧梅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原因分析及防范

    跌倒是住院患者经常发生的意外事件,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逐渐加强,这就成为医院纠纷事件的很大隐患,而且也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经济负担.跌倒是护理质量管理的重点以及卫生部、我国、我院重点管理部分,现针对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0月发生的18例跌倒事件进行分析,以探索有效预防跌倒和处理跌倒的措施,减少医院意外跌倒事件的发生.

    作者:黄慧;李艳;周敬花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凝血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开展凝血检测对临床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除了对出血性疾病的筛选与诊断外,还可用于血检前状态的检查.因此,保证凝血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但在实际的凝血检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影响因素,笔者现对此做以下总结分析,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为临床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作者:翟秀英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农村居民踝关节骨折的治疗误区与应对措施

    踝关节骨折是农村居民的常见病,患者伤后受医疗条件和认识水平的限制,常在家中静养或让乡医简单理疗,效果不佳才到医院或卫生院诊治.而一旦确诊,往往又受医务工作者医疗水平的限制,多种治疗误区导致许多患者延误了病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任行功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的抗菌药物预防用药情况.方法 专项整治活动前后(2011年1~3月、2011年9~11月)分别随机抽取200份Ⅰ类切口手术病历,依据卫生部颁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与2009年卫生部38号文件<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要求,对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的用药指征、药物选择、用药时机、用药时间等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适应证:1~3月有适应证的71例,9~11月有适应证的73例.药物选择:1~3月共计用药148例,其中一代头孢74例,二代头孢19例;9~11月共计用药57例,其中一代头孢34例,二代头孢3例.结论 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基本合理,符合卫生部的指标.

    作者:肖志斌;李霭燕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外科护理体会

    为提高患者在临床中的治愈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我院外科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牵引、功能锻炼联合基础护理干预综合治疗,患者临床治愈率较为显著.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男26例,女24例;年龄55~78岁,中位年龄57.8岁.

    作者:刘健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泮托拉唑预防重症脑卒中并发应激性溃疡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泮托拉唑对重症脑卒中并发应激性溃疡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70例重症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仅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泮托拉唑治疗,疗程均为14d.比较2组治疗期间应激性溃疡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应激性溃疡发生率为5.71%,低于对照组的2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泮托拉唑为预防重症脑卒中并发应激性溃疡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韦朝阳 刊期: 2012年第29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