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脑血管病致急性昏迷54例临床分析

许有权

关键词:急性脑血管病, 昏迷
摘要:目的 对54例急性脑血管病致急性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完善该方面的治疗.方法 选取我院2007年3月-2011年4月我院收治的54例患者,均经我院头颅CT检查确诊为急性脑血管病,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54例患者,平均住院1个月,没有发生褥疮和护理不当发生的意外.4例因抢救无效死亡,6例临床愈合,35例能自主行走,9例能保持生活自理.结论 急性脑血管病发病快,病情发展迅速.护理过程中应该密切观察病情发展,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是影响治疗的关键,只有做好脑血管病变的护理工作,才可以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使患者恢复到理想的效果.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搞好血液病临床教学实习的体会

    血液病学是一门专科性很强的临床学科,理论内容较抽象.血液科临床教学在很多方面综合了多学科的基础和临床知识,需要多学科交叉知识.许多临床实习学生初入科室时,常常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病情,产生畏难情绪,影响实习效果,也对以后临床工作产生不利影响.如何做好血液病临床实习带教工作,结合我们的教学实践有以下体会.

    作者:胡增祥;赵琪;王新胜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呼吸暂停的病情观察及护理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系出生体质量1000~1499g的早产儿.呼吸暂停是新生儿尤其早产儿常见的临床症状,发病率很高.反复发作的呼吸暂停可严重损害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身体健康,长时期缺氧可引起脑损伤,甚至造成死亡.通过呼吸管理、体温管理、安全喂养、预防感染等临床护理干预,可以预防或减少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呼吸暂停的发生.

    作者:吴珊珊;何琴莉;杨莎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过程中护理欠缺原因分析和对策

    目的 探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试验)过程中因护理欠缺而造成试验不成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高试验的成功率.方法 对2011年9-12月在内分泌科共做OGTT试验28例因护理欠缺而造成试验不成功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确定结论,制订防范对策,并将对策于2012年1-3月的OGTT试验过程实施.结果 前后两组患者OGTT试验的成功率分别为93.3%和100%.结论 通过对OGTT试验过程中护理欠缺原因的分析和采取的对策,能提高试验的成功率.而且可丰富护士专业知识,进一步提高护士的专业技能.

    作者:胡燕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生脉注射液与复方丹参滴丸结合西药治疗老年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生脉注射液与复方丹参滴丸结合西药治疗老年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取116例老年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分为西药组和联合组,每组58例.西药组患者采用地高辛、卡托普利、双氢氯噻嗪进行治疗;联合组患者在西药组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滴丸进行治疗.结果 联合组患者心力衰竭症状改善效果明显优于西药组;血流动力学改善幅度明显大于西药组.结论 应用生脉注射液、复方丹参滴丸与西药联合治疗老年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张斌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氟伐他汀联合非洛贝特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他汀类降脂药物在防治心血管疾病中有着重要作用,已经在临床中得到证明.但是,单纯降低血液里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总胆固醇还不能够减少发生心血管事件,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只能够减少了一部分冠心病和心肌梗死死亡,大部分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患者仍有心血管事件的再次发生危险,就算在强化的降脂中再发的冠状动脉事件危险性仍非常高.所以,在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基础上,一起的降血脂治疗,就是使三酰甘油降低和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已经成为防治心血管疾病的新办法.因为他汀类的药物与非洛贝特类药物在降血脂中的有互补的作用,他汀类的药物与非洛贝特类药物联合用药可以发挥更好的作用.本研究以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为对象,观察临床中氟伐他汀联合非洛贝特治疗后血脂的指标的变化情况,对他汀类的药物与非洛贝特类药物联合用药的疗效评价.

    作者:刘士平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血液疾病患者医院感染及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分析

    目的 了解某院血液疾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经验性使用抗生素的合理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院68例住院血液疾病患者医院感染的部位、致病菌检查结果、中性粒细胞水平及经验性使用抗生素治疗方案.结果 68例医院感染病例中,呼吸道感染常见,占39.7%;病原学送检率为72.1%,检出的菌株中,G-菌占47.6%,G+菌占23.8%,真菌占28.6%;中性粒细胞缺乏者占61.2%;抗生素使用排名前3位的是碳青酶烯类占83.8%、氨基糖苷类占52.9%及三/四代头孢菌素类占44.1%;抗感染治疗有效率为91.2%.结论 血液疾病患者粒细胞缺乏期易出现感染,及时使用广谱抗生素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该院经验性抗生素使用较为合理.

    作者:万正兰;杨翠兰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与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老年人的生理功能逐渐衰退,疾病增加,行动不便,思想固执,护理工作者必须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实施心理护理,从而提高疗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闫秀荣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阿奇霉素联合中药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联合中药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观察.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补液、解热、平喘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之上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自拟中药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92.86%.两组临床疗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药联用能够有效改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症状、体征、发热,有利于患儿早日康复,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洪玮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体会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以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是内科常见急症,在临床工作中十分常见[1],患者常病情危急,若不及时抢救将危及老年患者的生命.本研究总结了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曾艳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肝癌介入放射治疗的护理

    目的 探讨肝癌介入放射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肝癌介入放射治疗患者采取心理护理、皮肤护理、穿刺部位护理、并发症的护理及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 通过对肝癌患者采取舒适护理,107例肝癌患者显效83例,有效20例,无效4例,有效率达96.26%.结论 对肝癌患者采用整体护理能够改善其心理状态,并提高了患者对介入放射治疗的耐受性,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确保了介入放射治疗的连续性和治疗效果.

    作者:栾丽红;刘长余;张春艳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盆炎灌肠方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0年2月-2012年3月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1:1比例分为灌肠组(治疗组)30例与奥硝唑组(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盆炎灌肠方保留灌肠,对照组采用奥硝唑分散片.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疼痛程度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VAS 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全血低切相对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全血低切相对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月玲;王秀宝;张季青;陈秋妮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扁桃体炎的疗效研究

    目的 分析探讨如何能够快速无不良反应地消除化脓扁桃体炎幼儿患处表面的化脓性分泌物.同时,减少其他并发症的出现,为治疗小儿化脓扁桃体炎找到经济快捷的方法.方法 将我院2011年5月-2012年3月收治的58例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患者分成对照组(29例)与治疗组(2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消炎退热等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在采用消炎退热方法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来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在退热时间、扁桃体脓点消失时间、咽喉疼痛缓解时间、扁桃体充血肿胀消失时间与疗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常规消炎退热方法对于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有疗效,但是效果明显弱于基于常规消炎退热治疗方法基础上采用中西结合的方法治疗效果好,中西结合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具有明显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作者:兰艳丽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干扰素在儿童毛细支气管肺炎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干扰素治疗儿童毛细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2年5月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60例,按随机性原则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综合治疗,如祛痰、镇静、解痉平喘、吸氧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干扰素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0.0%,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干扰素应用于儿童毛细支气管肺炎,具有疗效好、疗程短、起效快的特点,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张福杨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应用马斯洛理论浅析护士心理健康及干预

    护士是为人们提供健康服务的特殊职业群体,她们要具有高尚的情操,牢固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还要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在90年代以前的心理健康研究中,人们主要侧重于对病人的心理健康研究和干预,但近年来人们愈发重视了对护理主体-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研究,因为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不令人乐观,而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护理质量.

    作者:刘雪睛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1年1月1日-12月31日的患者按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结果 经治疗后复方丹参注射液组患者显效、总有效率和满意度评分均明显大于常规对照组.结论 复方丹参注射液是一种对脑梗死的治疗安全可靠的药物,保护患者脑部血管,提高患者的预后情况,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张永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中医药结合治疗肾虚痰瘀互结型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中医药结合针灸治疗方法和纯西药治疗方法对血管性痴呆的不同疗效,探讨肾虚痰瘀互结型血管性痴呆的佳临床诊疗手段.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50例肾虚痰瘀互结型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资料,平均分成两组,1组为采用中医药结合针灸治疗组;2组为纯西药治疗组.1组使用中药结合针灸方法,2组使用纯西药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治疗效果,评价治疗前后简易智力量表(MMSE)、日常生活功能水平量表(ADL)、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焦虑量表(HAMA).结果 1组总有效率为96%,2组总有效率为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MMSE、HAMD、HAMA、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HAMD、HAMA、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肾虚痰瘀互结型血管性痴呆,中医药结合针灸治疗方法的疗效优于纯西药治疗方法.

    作者:梁建能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急性肾衰竭的救治分析

    目的 观察并分析急性肾衰竭(ARF)的病因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78例急性肾衰竭患者,分析患者发病病因,将病因分为肾前性ARF、肾性ARF及肾后性ARF.根据常规内科治疗,结合患者病情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结果 本组患者中,肾前性ARF 29例,肾性ARF 37例,肾后性ARF 9例,另有3例患者发病原因不明.患者经治疗治愈为54例,好转12例,死亡11例.结论 临床一般将ARF病因分为肾前性ARF、肾性ARF及肾后性ARF.如果患者发生ARF,应尽快明确病因,给予正确、及时的治疗,以降低患者死亡率,改善预后.

    作者:吴志刚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克林霉素联合甲硝唑抗厌氧菌的疗效观察

    克林霉素甲硝唑联合抗厌氧菌疗效优于单一使用克林霉素或单一使用甲硝唑组治疗,而联合治疗不良反应并没有增加.因此,克林霉素联合甲硝唑治疗抗厌氧菌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国荣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脑损伤患儿的护理

    目的 探讨对脑损伤高危儿进行早期干预与护理的意义.方法 对36例脑损伤高危儿进行早期干预,有异常者及时进行综合康复治疗及护理.结果 36例患儿显效18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44%,无效5.56%.结论 早期干预、综合训练、正确家庭康复指导和护理对脑损伤高危儿疗效显著.

    作者:冯丽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社区居民合理用药咨询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社区居民合理用药咨询情况,发现问题,提出对策.方法 分析2011年7月-2012年6月社区居民合理用药咨询记录资料.结果 接待咨询211人次,年龄(69.7±9.2)岁,咨询与药物相关的疾病以心脑血管疾病占首位(94/313,30.0%),其次为高血压(79/313,25.2%).咨询者大多合并1种以上基础疾病.咨询相关药物以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为多见.合理用药咨询内容以长期用药和药物不良反应比例较高,咨询者大部分未接受过合理用药健康教育(63.0%).结论 社区居民合理用药知识匮乏,多渠道开展社区合理用药健康宣教干预,大力倡导合理用药促进社区居民健康势在必行.

    作者:方宗君;杨容 刊期: 2012年第30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