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液透析长期导管栓塞的处理

周春霞;缪世梅

关键词:血液透析, 导管栓塞, 处理
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长期导管发生导管栓塞的处理.方法 在我中心留置长期导管留置的患者有18例,分别观察发生导管栓塞的患者分别经尿激酶溶栓、华法令抗凝或抗血小板处理后的疗效.结果 发生导管栓塞的患者分别经尿激酶溶栓、华法令抗凝或抗血小板处理后均能达到较好的效果,血流量达到200ml/min以上,评估病人的透析充分性达标.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发生栓塞经溶栓、抗凝、抗血小板处理后均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健胃消食口服液和培菲康颗粒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健胃消食口服液和培菲康颗粒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7-2010年收治的80例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采用健胃消食口服液和培菲康颗粒,对照组(37例)仅采用培菲康颗粒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治愈21例,显效10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0%;对照组治愈15例,显效9例,有效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5.7%.结论 在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疾病时,采用健胃消食口服液和培菲康颗粒的效果较为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邬巍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全麻手术患者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及护理

    临床上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是一项新的护理技术操作,而且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尤其对全麻手术患者而言,由于术中术后易出现躁动,极易造成输液过程中的血管渗漏和针头脱出,而静脉留置针则具有随血管形状弯曲,不易脱出血管的特点,同时又为术中术后的大量输血输液提供了方便,还可减轻患者反复穿刺造成的痛苦,保护血管.近年来,我院广泛采用静脉留置针为全麻手术患者建立静脉通路,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做法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淑芳;全亚晶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全麻患者术后不醒二例报告

    全麻患者术后不醒的病例少见,我院分别于2011年4月10日及13日分别遇到2例急诊患者全麻术后不醒,经抢救无效而死亡,现就其发生不醒的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苏国友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特发性炎性肌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目前特发性炎性肌病(idiopathic inflammatory myopathy,IIM)病因未明,多认为主要与自身免疫功能失调有关.本研究综述了病毒感染、遗传因素、免疫因素、细胞因子、黏附分子、细胞凋亡等在IIM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作者:康增军;王芳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反复发作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一例报告

    1 病例简介1.1 一般资料患者,女,60岁.因反复心累气促2年,胸闷1月,于2012年3月10日由120接入我科.来时神清,端坐位.体温 36.5℃,脉搏 155次/min,呼吸 21次/min,血压 110/92mmHg.呼吸稍促,颈静脉充盈,心脏临界大小,心律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各瓣膜听诊未闻及杂音,双下肢轻度水肿.ECG示:快速心房纤颤,心率150~180次/min,SpO2 92%.心脏彩超示:左房右房增大,左房室瓣,右房室瓣轻度反流.急查电解质3.2mmol/L,脑钠肽3818.00pg/ml,随机血糖21.9mmol/L.初步诊断缺血性心肌病,糖尿病.既往无高血压病史,2年前发现糖尿病.遵医嘱持续输入消心痛扩冠,环磷腺苷、果糖营养心肌,血塞通改善循环.口服砍地沙坦改善心肌重塑、辛伐他汀稳定斑块、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持续心电监护,监测血糖.患者于12日07:45;11:10突然出现2次意识丧失,呼之不应,呼吸浅慢,心电监测示:尖端扭转型室速,经积极救治,病人转为窦性心律,呼吸恢复.

    作者:杨顺兰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扁桃体炎的疗效研究

    目的 分析探讨如何能够快速无不良反应地消除化脓扁桃体炎幼儿患处表面的化脓性分泌物.同时,减少其他并发症的出现,为治疗小儿化脓扁桃体炎找到经济快捷的方法.方法 将我院2011年5月-2012年3月收治的58例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患者分成对照组(29例)与治疗组(2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消炎退热等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在采用消炎退热方法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来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在退热时间、扁桃体脓点消失时间、咽喉疼痛缓解时间、扁桃体充血肿胀消失时间与疗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常规消炎退热方法对于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有疗效,但是效果明显弱于基于常规消炎退热治疗方法基础上采用中西结合的方法治疗效果好,中西结合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具有明显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作者:兰艳丽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超生乳化术治疗糖尿病患者白内障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术治疗糖尿病患者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2009-2011年收治的72例(78眼)糖尿病白内障患者施行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结果 对本组72例术后矫正视力≥0.5者占84.72%,视力≥0.3者占87.50%.并发症主要包括晶状体后囊破裂、角膜线状混浊、前房纤维素性渗出、虹膜后黏连、后囊混浊、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结论 糖尿病患者在术前空腹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行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能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吴娜;梁越;孟韬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病区静脉输液配制室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探讨病区静脉输液配制室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降低药物配置差错的发生,保证输液的质量和患者的安全,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作者:唐彩玲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中药不良反应成因浅析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瑰宝,根据中国卫生部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制定的药品不良反应判断标准[1]进行统计,近年来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不断升高[2-3].本研究在承认中药不良反应客观存在性的前提下,通过对中药不良反应原因的归纳分析,提出了减少和避免中药不良反应的对策.

    作者:朱习萍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头孢他啶致迟发型过敏反应一例报告

    注射用头孢他啶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系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对大肠埃希菌、肺炎杆菌等肠杆菌科细菌和流感嗜血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有高度抗菌活性.此药物是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抗生素,具有抗菌作用强、疗效高、毒性低、过敏反应较少等优点.但此药可引起皮疹、哮喘、药热和过敏性休克等过敏反应.现将我所发生的1例静脉注射用头孢他啶针发生过敏反应患者的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李艳玲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血脂康胶囊对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对白介素-6和白介素-18的影响研究

    目的 观察血脂康胶囊佐治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对血清中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8(IL-18)的影响,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120例高脂血症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0例)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和血脂康胶囊进行治疗,共观察16周.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中IL-6和IL-18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血清中IL-6和IL-18的减少值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 血脂康胶囊对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明显,并能对血清中IL-6和IL-18的含量有显著的降低作用,临床可以应用.

    作者:刘晓华;李党生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环磷酸腺苷葡胺治疗老年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环磷酸腺苷葡胺这一新型药物在治疗老年人心力衰竭疾病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2月确诊为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96例,其中联用环磷酸腺苷葡胺治疗的48例患者为观察组,另48例患者采取常规治疗为对照组,8周后通过对患者血压、心率、射血分数(EF值),E/A比值及心脏指数CI 的评定来判定治疗效果.结果 选用环磷酸腺苷葡胺治疗的观察组,在临床症状改善以及各项指标评定中均好于对照组.结论 对于老年人心力衰竭,联用环磷酸腺苷葡胺能极大的调节代谢功能紊乱达到机体内稳平衡,并活化心肌细胞功能,改善心衰症状,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阚小峰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健康教育干预对育龄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效果

    育龄期妇女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我国现有骨质疏松症患者约90000万人,居世界首位.育龄期妇女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轻者无明显症状,重者出现腰背疼痛、全身乏力甚至全身游走性骨关节疼痛,常因轻微活动或摔倒即可发生骨折,严重威胁育龄期妇女的身心健康.

    作者:廖松;李跃琼;翁莉萍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干扰素在儿童毛细支气管肺炎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干扰素治疗儿童毛细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2年5月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60例,按随机性原则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综合治疗,如祛痰、镇静、解痉平喘、吸氧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干扰素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0.0%,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干扰素应用于儿童毛细支气管肺炎,具有疗效好、疗程短、起效快的特点,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张福杨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血糖波动与糖尿病并发症关系的研究进展

    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全球糖尿病患者总人数已超过2.4亿.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调查资料证实,糖尿病患者的年增长率达10%左右.中国是全球糖尿患者数多的国家之一,日前1项调查表明中国糖尿病患病人数已跃居世界第2位[1].糖尿病控制和并发症试验(DCCT)和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表明血糖水平和微血管并发症、大血管并发症及神经并发症存在相关性,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已成为共识[2-3].DCCT确立了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反映糖尿病患者血糖长期控制情况的金标准,近年来研究认为HbA1c并不能代表血糖水平的全部,亦不能反映血糖波动的大小,而且血糖波动性越大,糖尿病慢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预后越差.以下就血糖波动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下综述.

    作者:王允彦;薛继强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2009-2012年安居镇流行性腮腺炎疫情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安居镇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及趋势,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9-2012年安居镇流行性腮腺炎疫情监测资料,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流行特征和趋势.结果 2009-2012年我镇共报告腮腺炎79例,无死亡病例报告,每年3-7月份发病较多,为39例;其次为11月-1月发病21例.其中,男49例,女30例.年龄分布以6~10岁者为多,发病以幼托儿童及小学生多见.结论 6~10岁未接种的学生群体是流行性腮腺炎的易感人群,应在以春末夏初和冬季加强本病的预防控制措施,防止疫情暴发.

    作者:徐纯清;姜中侨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住院支气管哮喘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多索茶碱组和氨茶碱组.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多索茶碱组给予多索茶碱治疗;氨茶碱组给予氨茶碱治疗.治疗7d后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 多索茶碱组临床疗效有效率高于氨茶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功能改善有效率两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索茶碱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氨茶碱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结论 多索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值得推广.

    作者:夷赛平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烟酸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他汀类降脂药物在防治心血管疾病中有重要作用,已经在临床中得到证明.但是,单纯降低血液里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总胆固醇还不能够减少发生心血管事件,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只能够减少了一部分冠心病和心肌梗死死亡,大部分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的病人仍有心血管事件的再次发生危险,就算在强化的降脂中再发的冠状动脉事件危险性仍非常高.所以,在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基础上,一起的降血脂治疗,就是使三酰甘油降低和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已经成为防治心血管疾病的新办法.因为,他汀类的药物与烟酸类药物在降血脂中有互补的作用,他汀类的药物与烟酸类药物联合用药可以发挥更好的作用.本研究以混合型高脂血症病人为对象,观察临床中阿托伐他汀联合烟酸治疗后血脂的指标的变化情况,对他汀类的药物与烟酸类药物联合用药的疗效评价.

    作者:陈丰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痔疮手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良好的护理对患者预后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0年1月-2011年9月经手术治疗的142例痔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只进行常规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比较综合的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4.79%,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8.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痔疮手术患者进行良好的护理可以大大的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更加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王芹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丹参冻干粉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研究

    目的 观察丹参冻干粉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1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两组均常规治疗,包括鼻导管吸氧1~2L/min、抗感染、解痉平喘、祛痰;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冻干粉80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疗程为10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的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各项指标无明显改善,治疗组经丹参冻干粉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全血还原黏度和纤维蛋白原比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各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血气分析指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增加,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同时加用丹参冻干粉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佳,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黄桂芝;郝爱华 刊期: 2012年第30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