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院泌尿外科近10年抗生素应用情况回顾性分析

丁才学

关键词:泌尿外科, 抗生素, 处方分析
摘要:目的 回顾性分析该院泌尿外科近10年抗生素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医院数字化医疗管理系统对该院泌尿外科抗生素处方分年度进行统计、分析;随机抽取2002-2011年抗生素处方共2000份,结合处方诊断对其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 该院泌尿外科近10年抗生素应用处方比例逐年增大;抽样调查显示各年度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的比例均>15%,主要表现在无指征用药、联用方式不当、剂量不当、疗程过长和重复用药等方面.结论 该院泌尿外科近10年抗生素的应用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不合理应用现象也有所增加,必须多渠道、全方位地采取综合治理措施,以促进临床安全、合理地使用抗生素.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前置胎盘41例临床分析

    前置胎盘是妊娠期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与难产及母儿并发症高有密切关系[1].为探讨前置胎盘对母儿的影响,现将我院41例前置胎盘病例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蒋达玲 刊期: 2012年第32期

  • 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在脑梗死常规治疗基础是,治疗组给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2组均连续用药14d.比较2组临床疗效,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32%,对照组为87.1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血塞通注射液是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的药物,且价格低廉.

    作者:瞿艳红 刊期: 2012年第32期

  • 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治疗进展

    慢性肥厚性鼻炎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因黏膜增生肥厚和骨质增生,以鼻塞为主要表现,其治疗是药物及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局部运用糖皮质激素、收缩血管剂或鼻腔生理盐水冲洗等,其疗效往往不佳;手术成为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主要方法,传统运用激光、电灼、微波等,因对鼻腔生理功能影响破坏大故目前少用,现将目前仍常用的手术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吕忠;杨正光;庞晓军 刊期: 2012年第32期

  • 2011-2012年某院围手术期Ⅰ类切口预防用药调查分析

    目的 分析某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前、后围手术期Ⅰ类切口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价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的成果.方法 随机抽取符合条件的2011年1~3月、2012年1~3月某院手术科室Ⅰ类切口手术病历各100份.统计抗菌药物使用时机、使用时间、排前10位抗菌药物品种、联合用药情况.结果 抗菌药物使用率从100%下降到86%,使用持续时间>48h的比例明显下降.结论 某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后,围手术期Ⅰ类切口抗菌药物使用指标明显改善,但仍没有达到相关的规定指标.

    作者:汤美云;王月;黄富宏 刊期: 2012年第32期

  • 重症哮喘患者14例护理体会

    哮喘是支气管哮喘的简称,是由各种细胞成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这种气道炎症使易感者对各种激发因子具有高反应性,并可引起气道缩窄,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等症状,而重症哮喘是指哮喘急性发作持续24h或以上,经常规治疗症状无法缓解或哮喘呈爆发性发作,发作开始后短时间进入危重状态.其发病机制错综复杂,容易反复发作,难以根治.我院自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重症哮喘患者14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卫华 刊期: 2012年第32期

  • 脑出血及其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脑出血常见病因是高血压动脉硬化, 脑出血的危险性往往随患者血压上升和病程增长而增加, 多数患者动态下突然发病,起病急骤, 常伴头痛、 呕吐,这是因颅内压骤然升高所致.病情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达到高峰,严重者出现意识丧失存在生命危险.其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因此病情观察非常重要.本文对1998-2005我院脑出血患者74例进行分析, 给予干预治疗护理后,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李荣 刊期: 2012年第32期

  • 左氧氟沙星对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

    自从20世纪60年代喹诺酮类药物问世以来,该类药物发展迅速,从第1代发展到现在的第4代,其中以第3代临床应用为普遍.第3代中又以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临床应用为突出,究其原因系喹诺酮类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口服注射吸收好、血药浓度高、组织分布迅速、耐药性少,而左氧氟沙星是氧氟沙星的左旋体,抗菌活性比氧氟沙星强2倍,临床用量为氧氟沙星的1/2,其水溶性是氧氟沙星的8倍,更易制成注射剂.

    作者:杨文政 刊期: 2012年第32期

  • 公众对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错误认识及危害

    维生素C和维生素E是维持机体正常代谢和生理功能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之一.一般情况下机体是不会缺乏的,仅在饮食不当导致摄入维生素不足或机体吸收维生素的能力发生障碍时才会出现.一些公众对维生素缺乏应有的认识,误把维生素C和维生素E当成补药、美容药,滥用现象比较普遍.现对滥用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错误认识及危害浅析如下.1 多服维生素C有利于健康

    作者:郑永波;苏秀霞;张旭 刊期: 2012年第32期

  • 波立维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以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 观察波立维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 将89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组采用波立维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全血黏度的变化,以及治疗后第3、7、14天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同时观察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84.44%、97.78%,高于对照组的61.36%、86.36%;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含量、全血黏度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第7、14天时N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在安全性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 波立维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并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作者:崔洪源;牛保华 刊期: 2012年第32期

  • 门诊患儿输液中的风险因素及相关护理对策

    随着人民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对护理工作的期望值也在不断增高,这就为我们护士带来了严峻的考验[1].护士是医患沟通的桥梁,融洽护患关系可有效地降低医疗纠纷,尤其患儿是一群特殊年龄、特殊疾病的特点,作为门诊儿科输液护士,加强护患沟通,做好家长及患儿的心理护理,对输液过程中的风险因素采取相关护理对策,可有效的降低医疗隐患,提升护理质量[2].

    作者:周莉 刊期: 2012年第32期

  • 情绪趋同效应与患者护理的关系

    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正常人呼吸、消化和内分泌系统会对周围环境做出反应而产生相应的变化,致使声调、语气、表情和肢体语言都发生变化.医务工作者良好的体态,得体的着装,优雅稳重的言谈举止,娴熟的技术操作就是良好情绪的外在表现,在和谐的情绪氛围下,才能使患者产生对医务工作者的信任,从而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积极表达自己的心声,使医务工作者主动掌握患者的健康状况,进行有效干预,指导健康的生活方式.这种和谐的医患关系可以大大提高患者康复的工作效率,这是护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的情绪趋同效应.

    作者:张少英;王晓红;许温 刊期: 2012年第32期

  • 肱骨髁上骨折专病循证护理路径绩效评价

    目的 探讨实施肱骨髁上骨折专病循证护理路径(SDEBNP)的绩效.方法 应用随机排列表法将200例肱骨髁上骨折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按护理常规实施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运用循证方法制定肱骨髁上骨折SDEBNP,并按照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比较2组护理工作效率、工作质量、服务质量、经济效益及护士能力成长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护理投诉率为7.00%,低于对照组的12.00%,且各评价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肱骨髁上骨折SDEBNP的制定是多种先进护理理念和模式的体现和有机结合,可显著提高护理服务的绩效.

    作者:张如红 刊期: 2012年第32期

  •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2组均给予强心、常规利尿、扩血管、β受体阻滞剂和(或)ACEI类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状况好转率、心率、尿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7%优于对照组的7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率改善、尿量改善及心功能改善等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人脑利钠肽能明显改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梁小卫;罗兴才 刊期: 2012年第32期

  • 门诊中药饮片质量分析

    中药饮片是将净选后的中药材,经过软化、切削、干燥等加工工序,制成一定规格的药材,可根据中药处方直接入药,也是中成药的生产原料.中药饮片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中医中药的临床疗效.据药监部门对全国中药饮片的市场抽查,高合格率未超过80%[1],基层医院中药饮片存在的质量问题更为突出.本文着重探讨中药饮片质量控制中的问题及对策,以保障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朱虹 刊期: 2012年第32期

  • 尤瑞克林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尤瑞克林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尤瑞克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仅予以能量合剂、B族维生素及高压氧舱治疗;尤瑞克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尤瑞克林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尤瑞克林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尤瑞克林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确切.

    作者:管得宁 刊期: 2012年第32期

  • 小婴儿秋季腹泻脱水程度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6个月的小婴儿秋季腹泻的特点.方法 将80例秋季腹泻患儿根据年龄分为观察组(月龄<6个月)和对照组(年龄6个月~2岁)各40例,观察并比较2组患儿脱水情况.结果 观察组脱水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个月的小婴儿秋季腹泻具有脱水程度轻的特点,不易被明确诊断.

    作者:国献素;徐通;王红艳;刘树刚;冯永格;陈英会;周爱玲 刊期: 2012年第32期

  •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硬膜外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硬膜外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92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予以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对照组单纯予以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比较2组产妇的麻醉起效时间、完全阻滞时间、镇痛持续时间、镇痛效果以及麻醉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镇痛有效率为93.5%,高于对照组的78.3%;麻醉起效时间和完全阻滞时间少于对照组,镇痛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对照组为1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确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杨蒙 刊期: 2012年第32期

  • 缓解小儿浅静脉输液疼痛的护理体会

    小儿静脉输液是儿科临床护理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是临床重要的给药途径,静脉输液是伴随现有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而产生的主观感受,其结果会影响患儿对护士的满意度,甚至影响患儿的临床疗效.笔者从事儿科临床护理工作13年,就对如何减轻小儿浅静脉输液疼痛,从穿刺前准备,头皮针、部位及血管选择,穿刺方法等多方面来探讨.

    作者:张先敏;陈小凤;伍中华 刊期: 2012年第32期

  • 阿昔洛韦静脉滴注致急性肾功能衰竭10例分析

    阿昔洛韦为人工合成的第2代核苷类广谱抗病毒药物,对单纯性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都具有高度选择性抑制作用,是临床治疗生殖器疱疹病毒感染、带状疱疹、免疫缺陷者水痘等疾病的一线药物[1、2].因疗效好、不良反应少而广泛使用,近年来随着临床的推广,有关阿昔洛韦不良反应的报道也逐渐增多,尤其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发生率较高,给患者造成严重后果,应引起高度警惕.本文对我院收治的10例阿昔洛韦致ARF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阿茹汉;宁秀波 刊期: 2012年第32期

  • 消化内科临床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消化内镜技术的发展,许多消化系疾病可以通过内镜进行诊断及治疗,消化内科学由此变成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临床实习是培养合格医师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由学生到医师角色转变的桥梁.临床实习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学生对消化内科理论知识与临床技能的学习和掌握.而现代社会随着医患关系紧张,人民群众维权意识的增强, 临床实践技能训练的机会越来越少,严重影响学生对知识与临床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如何培养高质量的临床医师,值得每一位从事消化内科临床教学的工作者深思.

    作者:唐井钢;陈冰雪;王国安;李彩云 刊期: 2012年第3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