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11-2012年某院围手术期Ⅰ类切口预防用药调查分析

汤美云;王月;黄富宏

关键词:围手术期, 抗菌药物, Ⅰ类切口, 专项整治
摘要:目的 分析某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前、后围手术期Ⅰ类切口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价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的成果.方法 随机抽取符合条件的2011年1~3月、2012年1~3月某院手术科室Ⅰ类切口手术病历各100份.统计抗菌药物使用时机、使用时间、排前10位抗菌药物品种、联合用药情况.结果 抗菌药物使用率从100%下降到86%,使用持续时间>48h的比例明显下降.结论 某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后,围手术期Ⅰ类切口抗菌药物使用指标明显改善,但仍没有达到相关的规定指标.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腹胀患儿的护理体会

    小儿腹胀是受某些疾病因素影响而伴发的一种临床症状.尤以新生儿和婴幼儿多见.主要临床表现是呕吐 ,腹部隆起高于胸部,部分可见肠型,X线立位透视见肠腔内积气、积液.如果腹胀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除,将会影响呼吸功能而加重病情或引起功能性肠梗阻,严重者会因反流而窒息死亡.现介绍几种小儿腹胀的护理措施.

    作者:崔莉娜;马自英 刊期: 2012年第32期

  • 金属钛夹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56例的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在屈氏韧带部位以上的出血[1],是内科急症之一,常危及患者的生命.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上消化道出血后进行胃镜检查,明确病因并行内镜下钛夹止血治疗已成为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方法.总结我科2011年1月-2012年5月对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6例行内镜下钛夹止血治疗的观察护理,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艳芳;莫海燕;蒋石妹 刊期: 2012年第32期

  • 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治疗进展

    慢性肥厚性鼻炎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因黏膜增生肥厚和骨质增生,以鼻塞为主要表现,其治疗是药物及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局部运用糖皮质激素、收缩血管剂或鼻腔生理盐水冲洗等,其疗效往往不佳;手术成为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主要方法,传统运用激光、电灼、微波等,因对鼻腔生理功能影响破坏大故目前少用,现将目前仍常用的手术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吕忠;杨正光;庞晓军 刊期: 2012年第32期

  • 肾功能不全患者用药体会

    肾脏是许多药物及其代谢物排泄的主要器官,当肾脏功能不全时,肾脏排泄药物的能力大为减弱,主要经肾脏排泄的药物消除减慢,影响药物的疗效并增加毒性,此时必须酌减用药剂量及用药次数,特别给予肾毒性的药物时更需慎重.

    作者:李守龙 刊期: 2012年第32期

  • 2010-2011年我院门诊处方点评分析

    目的 通过对门诊处方进行点评,以期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以2010-2011年门诊处方为调查对象,每月从备用点评处方内随机抽取100张处方进行点评及分析.结果 共计抽取2年内处方2400张,其中不合理处方594张(24.8%).2011年单张处方平均使用药品的品种数、抗生素的使用率及注射剂的使用率等,较2010年均有所下降.抗生素的滥用有所控制,药品通用名的使用率、基本药物使用率、用药合理性的百分率逐步上升.结论 处方点评工作的持续开展,对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尚有一定地改进和提高.

    作者:王立红;程自银;王伟萍 刊期: 2012年第32期

  • 前置胎盘41例临床分析

    前置胎盘是妊娠期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与难产及母儿并发症高有密切关系[1].为探讨前置胎盘对母儿的影响,现将我院41例前置胎盘病例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蒋达玲 刊期: 2012年第32期

  • 腹部外科手术后预防肺部感染的护理

    腹部外科手术后的感染中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和造成的病死率高,成为腹部外科手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患者术后的恢复有负面的影响,不仅会增加患者痛苦、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的支出,还极易造成患者急性呼吸功能不全,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死亡[1].腹部手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和护理工作密切相关.因此,加强对腹部外科手术患者预防肺部感染的护理十分关键,合理的护理措施对于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

    作者:章雅晖 刊期: 2012年第32期

  • 早期儿童肾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肾病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儿童的发病率呈增加趋势.患儿病情早期应该注意休息,限制活动,进行高蛋白、低盐饮食.儿童肾病多见的是原发性肾病,大多数以肾小球的病变为主,在临床中主要表现为低蛋白血症、大量的蛋白尿、肾功能异常、全身明显的水肿等症状.儿童肾病大危害是继发性感染,如原发性腹膜炎、败血症、皮肤丹毒、肠道感染、肺炎等.因此,对儿童肾病患者应该做好相应的护理.

    作者:尚海芳 刊期: 2012年第32期

  • 补中益气汤联合西沙必利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补中益气汤联合西沙必利用药对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接受治疗的78例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的西沙必利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补中益气法联合西沙必利进行治疗,疗程均为3周.结果 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7%,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补中益气汤联合西沙必利对老年功能性便秘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效果优于单纯的西沙必利,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邓丰华 刊期: 2012年第32期

  • 左氧氟沙星对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

    自从20世纪60年代喹诺酮类药物问世以来,该类药物发展迅速,从第1代发展到现在的第4代,其中以第3代临床应用为普遍.第3代中又以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临床应用为突出,究其原因系喹诺酮类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口服注射吸收好、血药浓度高、组织分布迅速、耐药性少,而左氧氟沙星是氧氟沙星的左旋体,抗菌活性比氧氟沙星强2倍,临床用量为氧氟沙星的1/2,其水溶性是氧氟沙星的8倍,更易制成注射剂.

    作者:杨文政 刊期: 2012年第32期

  • 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1例

    在国家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中,与左氧氟沙星注射剂相关的严重病例报告在喹诺酮品种中较为突出.严重不良反应事件以过敏反应、全身性损害、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呼吸系统损害、胃肠系统损害为主[1].

    作者:严寓均;董乃青;刘秀坤 刊期: 2012年第32期

  • 献血常备急救药品的使用与管理

    献血常备急救药品是主要针对献血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及时的处理工作.我们知道在进行献血之前会对献血者进行详细的身体测验,一般情况下都不会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因此,献血常备急救药品的使用次数也是微乎其微,终很难受到相关采血管理部门的重视.但是采血过程中会出现不良反应也是无法避免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我国采血工作存在安全隐患,严重影响献血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必须不断改善献血常备急救药品的使用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情况[1].

    作者:崔伟 刊期: 2012年第32期

  • 肱骨髁上骨折专病循证护理路径绩效评价

    目的 探讨实施肱骨髁上骨折专病循证护理路径(SDEBNP)的绩效.方法 应用随机排列表法将200例肱骨髁上骨折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按护理常规实施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运用循证方法制定肱骨髁上骨折SDEBNP,并按照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比较2组护理工作效率、工作质量、服务质量、经济效益及护士能力成长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护理投诉率为7.00%,低于对照组的12.00%,且各评价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肱骨髁上骨折SDEBNP的制定是多种先进护理理念和模式的体现和有机结合,可显著提高护理服务的绩效.

    作者:张如红 刊期: 2012年第32期

  • 补中益气汤的临床应用

    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垣<脾胃论>.由人参、黄芪、白术、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炙甘草组成,具有调补脾胃、升阳益气之功效.主治脾胃气虚、气虚发热及清阳下陷,在临床中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辩证治疗对气虚发热、失眠、气虚头痛、内脏下垂等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刘素兰 刊期: 2012年第32期

  • 莫西沙星口服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47例临床分析

    为了观察莫西沙星片剂在治疗轻中度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中的疗效和安全性,选取我院门诊轻中度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47例口服莫西沙星,取得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异锋;连增志;龚雁兰 刊期: 2012年第32期

  • 2011-2012年某院围手术期Ⅰ类切口预防用药调查分析

    目的 分析某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前、后围手术期Ⅰ类切口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价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的成果.方法 随机抽取符合条件的2011年1~3月、2012年1~3月某院手术科室Ⅰ类切口手术病历各100份.统计抗菌药物使用时机、使用时间、排前10位抗菌药物品种、联合用药情况.结果 抗菌药物使用率从100%下降到86%,使用持续时间>48h的比例明显下降.结论 某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后,围手术期Ⅰ类切口抗菌药物使用指标明显改善,但仍没有达到相关的规定指标.

    作者:汤美云;王月;黄富宏 刊期: 2012年第32期

  • 米非司酮用于绝经后妇女取环术中的临床观察

    绝经后妇女,尤其是绝经超过1年者,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出现子宫颈萎缩、变硬、变平的现象,致使子宫颈变窄,甚至封闭,其行取环术难度高.本院于2004年始对此类绝经后妇女给予口服米非司酮改善宫颈条件后再行取环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丽琼 刊期: 2012年第32期

  • 建立人工气道患者胃管置入方法的探讨

    人工气道的建立是抢救危重患者呼吸道不畅时采取的一项紧急而有效的抢救措施,而在人工气道建立的患者常需留置胃管进行给药或肠内营养,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要,保护胃肠道黏膜功能,及观察有无上消化道出血等.由于食管上端有功能性的括约肌,这种括约肌可使食管上端除正常的吞咽动作外处于闭合状态,加上气管导管对气管壁的推压作用间接压迫食管壁,造成食管管腔狭窄,再加昏迷患者舌根后坠,即使技术熟练,胃管也难以插入,反复插管使患者增加痛苦,误入气道增加肺部感染的机会,同时浪费护士更多精力与时间,现介绍几种一次插管成功率较高的方法.

    作者:蒋玉勤 刊期: 2012年第32期

  • 加巴喷丁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加巴喷丁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尿毒症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6例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8例.2组患者均在血液透析后开始接受4周的治疗,治疗组予以加巴喷丁治疗,对照组予以盐酸赛庚啶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4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测量并比较2组皮肤瘙痒分数,同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2.22%、94.44%,高于对照组的0、22.22%,且治疗后第2、4周皮肤瘙痒分数低于对照组,减少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加巴喷丁是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杨明辉;吴实;邓列华 刊期: 2012年第32期

  • 脑出血及其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脑出血常见病因是高血压动脉硬化, 脑出血的危险性往往随患者血压上升和病程增长而增加, 多数患者动态下突然发病,起病急骤, 常伴头痛、 呕吐,这是因颅内压骤然升高所致.病情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达到高峰,严重者出现意识丧失存在生命危险.其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因此病情观察非常重要.本文对1998-2005我院脑出血患者74例进行分析, 给予干预治疗护理后,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李荣 刊期: 2012年第3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